知识点总结 2022-2023学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知识点总结 2022-2023学年沪粤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素材

资源简介

初三上册物理知识点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1 怎样才叫“做功”
1.机械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简称做了功
2.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公式:功=力×距离 W=F·S
(1)字母:W
(2)单位:牛·米(N·m)
(3)专门单位:焦耳 简称:焦
(4)符号:J
(5)换算:1J=1N·m
4.物理意义:用 1N 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是 1m
5.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远,做功越多。功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
正比,跟物体通过的距离成反比
6.三种不做功
(1)有力无距
(2)有距无力
(3)力距垂直
7.机械功原理:省力必然费距离;省距离必然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是不存在的。
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11.2 怎样比较做功的快慢
功 W
1.认识功率:单位时间内做的功 功率= P=
时间 t
(1)字母:P
(2)单位:焦/秒 J/s
(3)专门单位:瓦特 简称:瓦
(4)符号:W
(5)换算:1W=1J/s 1KW=1000W
2.比较做功快慢
(1)相同时间内,比较做功多少,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2)在完成相同功时,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W
(3)做功多少盒时间都不同情况下,比较 P=
t
3.推导公式:
S Gh mgh
4.(1){W=F·S 和 v= =>P=F·v=> => =>mgv(只有重力做功)
t t t
W
(1)(2)W=Pt t=
t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1.有用功:需要的、有价值的功
2.额外功:无价值而又不得不做的功
3.总功:对整个机械做的功 W 总=W 有+W 额
4.由于额外功的存在,W 额>0,因此,W 总>W 有
5.机械效率:把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 字母:η
W有
6.公式:η= ×100% 它只有大小,没有单位
W总
7.物理意义: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高低
8.机械效率η不会≥1,只有η<1
9.机械效率标志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机械效率越高,这个机械的性能越
好。
10.推导公式:
(1)W 有=Gh=W 总—W 额=ηW 总
(2)W 额=Gh'=f 摩·s=W 总—W 有=W 总(1—η)
W有 W额
(3)W 总=F·s=W 有+W 额= =
1—
1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A 尽量减少额外功,采取减轻机械自身的重和加润滑剂减小摩擦的办法。
B 当额外功一定时,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充分发挥机
械的作用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1.能量:发生形变的跳板、被拉开的弓弦、举高的重锤、流动的水等对别的物体
做功,物体能够对外做功;物体做功越多,具有的能量就越多
2.单位:焦 符号:J
3.能和功的关系:(1)能表示物体做工本领的大小(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4.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动能:物体由于运动具有的能 E 动
(2)质量相同时,速度大的物体所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越大
(3)速度相同时,质量大的物体能做的功多,具有的动能越大
(4)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多
5.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重力势能:由于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E 重
(2)物体被举高越高,质量越大,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多
(3)弹性势能: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E 弹
(4)弹性物体的弹性越强,形变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多
6.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的总和
7.机械能的转化:动能——势能
8.物体的动能和势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有摩擦等阻力时,在动能和势能的相互
转化中,机械能会不断减小
9.机械能守恒:除重力和弹力对物体做功外,没有其他力对物体做功(不考虑摩
擦),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机械能守恒
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12.1认识内能
1.内能:把物体内所有的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1)分子动能:分子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2)分子势能: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
2.分子:(1)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物质可以自发的彼此进入对方
(3)分子间存在引力、斥力
(4)分子间有间隙
(5)随着温度的变化,温度越高,运动越激烈;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3.对内能的解释:
(1)内能是指物体内能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
(3)内能具有不可测量性
4.决定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 质量 体积
无规则 分子数量 分子势能
5.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做功: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
(2)热传递:传导、对流、辐射
6.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
转化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种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
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12.2热量与热值
1.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改变的多少 符号:Q
2.物理意义:表示内能转移的量度
3.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4.解释:(1)本身没有热量,转移之后才有(2)与内能多少、温度高低无关
5.热值:把 1Kg某种燃料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
6.单位:J/Kg 符号: q
7.公式:Q=qm=cmΔt Q 吸=cm(t—t0) Q 放=cm(t0—t)
8.热平衡:Q 吸=Q 放
9.注意:升高了、升高到;降低了、降低到
10.热量从温度高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11.温度、热量、内能关系
12.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2.符号:C
3.单位:J/(Kg·℃) 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
4.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所吸收的热量不同
5.本身是一种属性
Q
6.公式: C= 与热量、质量、温度都无关
m t
7.比热容与密度关系
12.4热机与社会发展
1.热机:包括蒸汽机、汽油机、柴油机、燃气轮机、喷气式发动机、火箭发动机
2.能量转化:燃料化学能——内能——机械能
3.汽油机:用汽油作燃料,使汽油在机器内部燃烧
4.组成与作用:
(1)气缸:汽油在气缸的顶部燃烧从而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2)活塞:在气缸内,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将燃气的内能转化机械

(3)连杆与曲轴:连杆跟活塞相连,曲轴通过传动装置跟工作机相连,将活塞
的动力传给工作机
(4)进气门:汽油和空气形成的燃料混合物的进口
(5)排气门:燃料燃烧后废气的出口
(6)火花塞:点火装置,能产生电火花使燃料混合物猛烈燃烧
5.工作原理:四个冲程 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1)吸气冲程: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向下运动,将汽油和空气的混
合物吸入气缸
(2)压缩冲程: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上向下运动,压缩混合气,使
混合气温度升高
(3)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火花塞产生火花,汽油猛烈燃烧,形成高温高
压气体推动活塞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4)排气冲程: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
6.柴油机: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而柴油机没有火花塞,有喷油嘴
废气内能 E1
有用机械能 E2
6.燃气内能 E 散热损失 E3
机械损失 E4
第十三章 探究简单电路
13.1 从闪电谈起
1.电荷:带电物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
2.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3.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4.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
5.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6.怎样知道物体带电:检验仪器:验电器
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例题:测量一个物体是否带电
(1)将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拢轻质小球,小球被吸引,则小球带负电或
不带电
(2)若小球被排斥,则小球带正电
13.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1.组成:电路是用导线把电源、用电器、开关等连接起来
2.通路:闭合开关,电路处处相通
3.开路(断路):使线路某处断开,没有形成回路
4.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5.电路连接方式
(1)串联:用电器顺次连接
(2)并联:用电器并列连接
13.3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流
1.电流:导体中的电荷向一定方向移动,正电荷的方向是电流方向
(1)字母:I
(2)单位:安培 简称:安
(3)符号:A
( — —4)换算:1mA=10 3A 1μA=10 6A
2.怎样测量电流:仪器:电流表
(1)使用前,先校零
(2)必须串联在电路中,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3)电流不能超过电流表的量程:0~0.6A、0~3A,选择合适的量程
(4)不能估计被测电流大小,应选大量程,并用试触法判断
(5)切忌电流表并联在电路中
13.4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1.规律:
(1)串联:电流处处相等;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
(2)并联:各支路电压相等;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是提供电流的装置
(1)字母:U
(2)单位:伏特 简称:伏
(3)符号:V
( —4)换算:1KV=103V 1mV=10 3V
2.仪器:电压表
(1)测量前,先校零
(2)必须并联在电路中,电压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量程,0~3V、0~15V
(4)不能估计被测电压的大小,应选用大量程,并用试触法判断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1 怎样认识电阻
1.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本身是一种性质
(1)字母:R
(2)单位:欧姆 简称:欧
(3)符号:Ω
(4)换算:1KΩ=103Ω 1MΩ=106Ω
2.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
(1)跟导体的长度有关,导体越长,电阻越大,反之。
(2)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导体越粗,电阻越小,反之。
(3)跟材料有关,不同材料,电阻不同
3.电阻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电位器、电阻箱
4.滑动变阻器:
(1)原理:是利用改变它连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
(2)作用:调节滑片 P,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和部分电路电压;保护电路,防止电流过大,烧毁
14.2 探究欧姆定律
U U
1.公式:I= {U=IR R=
R I
(1)保持电阻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2)保持电压不变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
2.串联总电阻:R=R1+R2
R1 R2
3.并联总电阻:
R1+ R2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1.测量用电器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2.欧姆定律的应用: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原理: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U=RI,R=U/I 测出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
过的电流,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测电阻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
1.电功(W):电流所做的功。
2.单位:焦耳、焦、J ,还有:度、千瓦时(kw·h), 1 度=1kw·h=3.6
×106J。
3.电流做功的本质: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的过程。
例:灯泡发光:电炉:电梯:电风扇:电镀:蓄电池充电;
注:用电功来量度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多少。即做了多少电功,就有
多少形式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4.电能(电功)的测量
(1)测量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2)铭牌上的物理意义:
① 220V 、50Hz:工作在 220V 50Hz 的交流电路中;
② 10(20)A:表示其平时允许流过电能表的最大电流为 10A,短时间内允
许流过的最大电路为 20A;
③ 3000r/kw·h:每消耗 1KW·h 的电能,电能表转盘转 3000 转。
注:转一圈则消耗的电能为 1/3000KW·h。
(2)电能表的连接:串联在干路中。
(3)电能表的读数:末位是小数
(4)某段时间消耗的电能:两次读数的差
(5)电费:度数×单价
5.电功的计算
(1)电流所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W=UIt
(3)各物理量单位:均用国际主单位 J、V、A、S
15.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2.物理意义: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W
3.公式:P = 。
t
4.单位:瓦特(W) 1W=1J/S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00w
物理意义:5w:电流在 1s 内做的功是 5J。
5.电功率的另一个公式:P=UI
15.3 探究电流热效应跟电阻的关系
1.电流的热效应: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发热的多少可以通过焦耳定
律进行计算。此外还有磁效应、化学效应。
2.英国物理学家焦耳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焦耳定律。
3.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
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4.公式:Q = I2Rt
5.单位:I—A,R—Ω,t—s,Q—J
注:焦耳定律适用于任何用电器的热量计算,对只存在电流热效应的电路(电
能全部转化为内能)也可用 Q=W=UIt=Pt=U2/R t 来计算热量。
6.电热的利用与防止
(1)利用:加热
(2)防止:尽量减少,注意散热。
15.4 怎样使用电器正常工作
1.认识用电器的铭牌
220—40 ;表示额定电压是 220V,额定功率是 40W;
2.会计算有关实际功率问题
(1)额定功率是不变的,实际功率是变化的,与电压有关。但电阻是不变
的,是解题的桥梁。
(2)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无关。
(3)实际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3.会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实验目的:(1)学会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2)比较不同
功率下灯泡的发光情况。
实验原理:P=UI
实验器材:干电池两节、小灯泡一个(2.5V)、开关一个、导线若干、电流表
(0~0.6A ~3A)一块、电压表(0 ~3V ~15V)一块、滑动变阻器一个。
实验步骤:
(1)设计电路图;
(2)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小于 2.5V、等于 2.5V
和等于 3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记录表格。并比较灯泡的发光情况。
实验结论:小灯泡的功率:P=UI=2.5V× = W。
实验注意事项:
(1)连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调至最大值;
(3)注意选择合适的电表量程;(电压表量程根据额定电压来定,电流表量
程根据额定功率估算或从题目中寻求信息)
实验故障分析:
4.用电能表测电功率
用电能表数出在 t 时间内转的圈数 n。即可计算出电功率:(若有 3000r/kw·h)
w。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