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社会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教育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九年级社会政治第一轮复习法律教育试卷

资源简介

九年级社会政治第一轮复习测试卷
法律教育部分(考点9—24)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网友对部分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经由网络传播和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讨论。3月7日起,杭城严查“中国式过马路”,行人闯红灯将罚款。因为行人闯红灯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刑罚处罚 B.民事违法行为,要受到民法处罚
C.违反宪法的行为,要受到宪法处罚 D.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2.下图漫画(从“吃不起”到“不敢吃”)反映的问题主要是
A.消费者处于被动的地位 B.消费者的安全权得不到保障
C.消费者不享有自主选择权 D.消费者购物时缺乏主见
3.面对所谓的“问题学生”,湖南邵阳市一所中学开出了“犯错押金”,要求犯错的学生交1000元的押金。
该学校的这种做法 ( )
①违反了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②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③有助于激励学生奋发进取 ④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图1《顾头难顾尾》主要提醒人们要注意依法维护自身的( )
①生命健康权 ②人格尊严权 ③财产所有权 ④智力成果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下图漫画《不偏不倚,大步流星》告诉我们
A.权利和义务是谋生的手段 B.权利必须在前,义务理应靠后
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相互依存的 D.权利和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
6.下图反映的是2013年在部分省市开始实施的异地高考政策,指的是具备一定条件的进城务工子女,可就地参加高考。这一政策的出台有利于 ( )
①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正义 ②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③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权 ④进城务工子女依法享有义务教育的权利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2013年3月底在上海、安徽两地率先发生的H7N9型禽流感,它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 )
A.生命健康权 B.人格尊严权 C.劳动权 D.隐私权
8. 某班学习法律知识时,设立了模拟法庭。下列哪一个案件,小法官判得不正确( )
A.小王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年底因老板故意欠薪,且态度蛮横,他一怒之下将老板打成重伤,造成老板右臂严重骨折。——小王犯故意伤害罪
B.某学校保安见一位同学在校门口随意停放自行车,便上前劝阻。该同学态度不好,保安便当众对其侮辱谩骂。——这位保安侵犯了该同学的荣誉权
C.广东某企业主与山西的一位农民发明家合作,生产新型农用机械。可将对方的图纸拿走后,该企业主便偷偷回广东批量生产,赢利颇丰,并抢先申请了这项专利——该企业主侵犯了农民发明家的知识产权
D.某旅行社用低价吸引游客,私下却偷偷改变旅行线路,过多安排购物时间。后来,导游还嫌大家购物不积极,公开羞辱游客,司机故意将大客车“坏”在半路。——这家旅行社侵犯了游客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自主选择权和人格尊严权等
9.2013年1月23日在辽宁省辽阳市与沈阳市的交界发生5.1级地震。由于震前中小学生体验过火灾现场逃生演练,在震中未发现人员伤亡,震演活动的开展( )
①有利于增强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②有利于建设安全和谐的校园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 ④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 新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记12分,不按规定避让校车记6分。”这说明了 ( )
①我国进一步加强了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②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保护 
③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需要司法保护  ④我国政府重视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
A.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1.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下列做法侵犯了知识产权的是( )
A.怀疑有人偷书,书店保安对顾客搜身 B.《衢州晚报》刊登该报小记者的文章
C.未经作者许可,歪曲篡改后私自发表 D.不小心将他人委托我保管的名画丢失
12.2013年5月南京的一名未成年人学生在埃及著名历史文物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悍然刻下极具中国特色的“***到此一游”几个汉字,引起国人一片热议。下列热议中正确的是 ( )
A.该同学的做法无可厚非,他有言论自由 B.该同学正确行使了作为一名游客的正当权利
C.该同学在观赏历史文物时应履行保护文物的义务 D.未成年人没有署名权,不能随意在文物上署名
13. 2013年9月 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重庆市前市委书记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作出一审判决,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惩治犯罪,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②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③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甲:“哥们抽根烟”——乙:“真有味”; 甲:“哥们磕粒药” ——乙:“真过瘾”;甲:“哥们一起干” ——乙:“真刺激”;甲:“哥们一起坐牢了”——乙:“真后悔”。据此回答14——15题:
14.两位同学的故事警示我们 ( )
A. 违法就是犯罪,我们要学会防微杜渐 B.一切吸毒行为都是犯罪行为
C. 不良行为如果不加以控制会发展成为犯罪 D.受人唆使犯罪,不要承担法律责任
15.面对“好友”的“盛情”和毒品的诱惑,正确的做法是 ( )
A.接受好意,和朋友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B.婉言谢绝,只要保证自己不参与就行
C. 当众斥责,并对他们实施处罚 D.珍爱生命,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
16.新年后学校举行了一次捐款活动,很多同学将自己的压岁钱捐给了贫困的学生,他们对自己的财产行使了( )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共48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2014年1月8日上午,方芳乘某出租车前往江郎山旅游,不慎将装有手机和两千元现金的皮包丢在出租车上,后被司机刘某拾得。下午,方芳和刘某见面了。
情景一:刘某确认失物是方芳的,后主动归还。
(1)请你评价刘某的行为。(2分)
情景二:方芳要求刘某归还失物,刘某谎称自己没看见,拒绝归还。
(2)请你全面推测方芳可能采取哪几种办法解决这件事。并运用法律知识对推测进行评析。(6分)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八年级学生小丽近来与人交往频繁,妈妈想:现在社会复杂,不知她跟谁来往。为了及时了解女儿的情况,她多次偷偷地查阅小丽的手机短信。
材料二 班主任老师总认为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容易出现偏差和过失。为了防患于未然,经常私自拆阅学生的信件。
(1)请评析上述材料中家长、老师的行为。(4分)
(2)你从上述材料中得到了什么启示?(4分)
19. 看漫画《明星代言》并回答问题。(9分)
(1)漫画反映了什么现象?请你对明星的行为予以评价。(3分)
(2)商品生产企业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合法权益?(2分)
(3)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4分)
20.观察下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中还存在哪些不良习气?(2分)
(2)漫画给你哪些启示?(4分)
21.(9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漫画1、漫画2、漫画3。
材料二:中学生小松,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立志当一名律师。自从沉迷于网络游戏后,小松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为了弄到玩游戏的钱,他经常在家里和学校偷窃财物、向低年级同学敲诈勒索,有一次竟持刀拦路抢劫……小松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他当律师的梦想也成为泡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分别指出三幅漫画中公民哪一权利被侵犯。(3分)
(2)小松持刀拦路抢劫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他受到法律惩罚表明法律有什么作用?(2分)
(3)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警示?(4分)
22. (8分)以下是九年级同学丽华生活中的三个片段,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
(1)结合我国治国方略的要求说说“砸车”等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什么?(2分)
(2)小明侵犯了丽华的什么权利?对丽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不得照抄材料,2分)
(3)请例举两项公民的其它基本权利及其重要性来佐证丽华的观点。(4分)
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法律教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有16题,每小题2分,共3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1 2 3 4 5 6 7 8
D B D D C A A B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C C D C D 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48分)
17. (8分)
(1)刘某拾得遗失物并归还失主,是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2分)
(2)方芳可能采取的方法有:①采取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到刘某所在的出租汽车公司投诉或到执法部门控告等。②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比如大打出手,迫使刘某交还失物。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公民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不能随心所欲、任意胡为,应采取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6分)
18. (8分)
(1)材料中家长、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违反了法律的相关规定,侵犯了未成年人的隐私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依法享有隐私权,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4分)
(2)我们应尊重公民的隐私权,不侵犯他人的隐私权;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青少年要积极主动与父母、老师沟通,得到他们的帮助。(4分)
19.(9分)
(1)明星做虚假广告。从社会道德意识淡薄、诚信缺失、违法行为等角度去评价明星的行为,言之有理即可。(3分)
(2)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公平交易权。(2分)
(3)做一个成熟的消费者,理性地对待名人做广告,购买哪种商品,不能完全相信广告的说辞;到信誉好的商场买东西;购买商品时注意查看有关商品成分、保质期等标志;购买东西不忘记索取发票或凭证;不买三无食品;不购买便宜、降价的伪劣食品;等等。(4分)
20. (6分)
(1)例答: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影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等等。(2分)
(2)①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②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4分)
21.(9分)
(1)生命健康权;智力成果权(或知识产权);人身自由权(3分)
(2)严重违法行为(或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行为);规范作用(保护作用) (2分)
(3)要依法自律,预防违法犯罪;要正确行使权利,积极维权;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义务;要学法、知法,做一个守法公民。(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给4分)
22. (8分)
(1)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做到违法必究(2分,或这些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亦可)
(2)隐私权(人格尊严权亦可,1分);扰乱丽华私人生活的安宁(1分)
(3)生命健康权: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受教育权:是我们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共4分,其他符合题意的权利亦可)(4分)
情境一: 周六,丽华看到大批市民在游行,抗议日本政府“国有化”钓鱼岛的闹剧。在广场边,丽华看到部分市民开始砸路边的日系车、冲击日货商店等。她想……
情境二: 周一在学校,丽华发现很多同学在背后议论自己。一打听,原来是小明又把她的信件私自拆看并在班里传阅,为此她很痛苦……
情境三:在思品课学习了有关宪法的知识后,同学们认为宪法高高在上,离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很远。丽华认为:宪法确认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