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地区之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方地区之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学案)

资源简介

友情提醒:
最新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同步课件系列地址是: http://book.21cnjy.com/store/6247.shtml
6.1.2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利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在中国的位置。
2.从地形图、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黄土高原自然环境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分析本区域的自然景观、人们生产生活方面的特色,理解区域特色是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
4.通过案例剖析,学会分析区域的自然环境、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初步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 经历观察、体验、感悟的过程,提高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采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分析现象,探究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
3.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区域的发展变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逐步引导学生形成资源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学会尊重文明多样性,欣赏不同区域的人文特色。
【学习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能展示黄土高原的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民俗。
难点:?能说明形成黄土高原独特景观和特色文化的原因。
【课前自学与课内交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一、课前预习
1.读“黄土高原地区略图”,完成下列要求:
(1)黄土高原东起B________ __,西至 C_ ________,北抵H______ _____,南至A_____ __。
(2)黄土高原地区所跨D_________、 E_________、F_________、G_________等省区。
(3)流经黄土高原的主要河流是_________。
(4)黄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________,它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造成的。
2. 黄土高原海拔多在_________米以上,无数的_________,把这里的地面割裂得支离破碎。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黄土高原冬季_________,夏季_________。黄土土质_________,便于开垦,使得这里很早成为我国_________发达的地区。
4.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这里的人们创造了独具特色的_________文化,从_________到_________,处处烙上了黄土地的深深印记。
5. _________是流行黄土高原地区的一种民歌形成。
6. _________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安塞腰鼓具有_________多年的历史。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7. _________当地人们利用天然土质,在地坑壁面上挖成的洞穴,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
二、课堂互学
(一)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材料一: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万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万km2;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吨,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强度十分严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土层1cm,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
材料二:黄土的结构疏松、孔隙多、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
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破坏了地表植被。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此外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结合材料一,说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
②看课本40页,在图6-11中找到延安的位置;读图6-13,说说延安的降水有什么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③结合材料二,分析黄土高原的土质和地形特点,说明其降水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④利用已有知识并结合资料二,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与下列因素的关系。
植被 土质 人类活动 地形 降水
(二)黄土高原民俗民风展示会
民俗文化是当地人民群众受传统习俗和自然环境影响所形成的礼仪和生活风情。在独特的自然环境影响下,生活在黄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收集资料,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体会并欣赏黄土高原独有的文化,并从中感受它们与自然环境的关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特色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建筑形式
音乐舞蹈
服 饰
语言表达
饮食习惯
其它
(三)黄土高原十大怪
“面条像腰带,锅盔像锅盖,油泼辣子是道菜;碗盆难分开,手帕头上戴,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睡觉砖头块, 秦腔不唱吼起来”。
①选择一、二个黄土高原十大怪,从自然环境方面试分析的黄土高原独有的现象。
②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比,黄土高原的文化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有什么鲜明的特征?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三、随堂巩固
1.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构成
B.北抵阴山与内蒙古高原相邻
C.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脉一线以西地区
D.位于秦岭以北
2.黄土高原的气候特点是( )
A.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湿润炎热 B.冬季温和多雨,夏季高温多雨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夏季温和多雨,冬季低温多雨
3.黄河的泥沙主要来源于(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
4.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自然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 D.风力侵蚀
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①植被的破坏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开矿 ④发展畜牧业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读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覆盖的多少没有关系
B.植被覆盖率越低,水土流失越严重
C.植被覆盖率越高,水土流失越严重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植被覆盖率越低的地方就越不会有水土流失发生
7.下列景观中不属于黄土高原的是( A )
8.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面崎岖不平,是个多山的高原
B.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
C.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最厚的地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D.高原上多沟谷、湖泊
9.下列四组城市中,都位于黄土高原上,又是省级行政区中心城市的一组是 ( )
A.兰州、西安、太原 B.太原、西安、包头
C.延安、太原、兰州 D.郑州、西安、兰州
10.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 B C D
11.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A是 高原,B是 山脉。
(2)该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3)该区主要的地表特征是 。
(4)该区的传统民居是 。
12. 读“黄土高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__(高原) B_______ (山脉)C_______(山脉)D______(河流)
(2)写出数字代表的城市。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
(3)黄土高原上最富集的能源矿产是___________。
(4)黄土高原从温度带看,属于___________带;从季风区看,属于___________区;从四大区域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地区;从阶梯位置看,位于___________阶梯。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防护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堂巩固参考答案
1. D 2. A 3. A 4. B 5. C
6. B 7. A 8. C 9. A 10. B
11.
(1)黄土 太行
(2)水土流失
(3)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4)窑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