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课件(8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必修下第一单元课件(8份打包)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论语
1.1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统编版必修下册
情景导入
【关键词】志向、为政方略
同学们,假如你有幸可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策略,就“为政”这一话题,你会有什么样的金点子呢?(3分钟各抒己见)
大约三千年前,孔子也曾和众弟子们围坐在一起谈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看看他们有何高见?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论语 先进》中的一篇文章。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
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领略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采,树立学习和人生理想。
第二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探究文意
01
“陪长者闲坐”,这样的语境就容易使气氛和谐融治,师生平等、轻松自由,弟子们能各抒己见。
分析探究
讨论下列问题,完成下列表格。
1、文中孔子四个弟子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2、从他们的言谈、动作和神态中,可看出他们各自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孔子对四个弟子的谈话作了什么评价?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孔子评志
分析探究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性格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解析
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评价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从子路的神态和语言中表现了子路虽有治理国家的才干,但直率张扬,不谦虚。
有抱负、自信,却较鲁莽、轻率。
性格
解析
孔子在回答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
评价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从冉有的语言中表现了冉有态度谦虚。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性格
解析
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你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评价
能在诸侯举行会盟的时候担任一个“小相”。

从公西华的语言中表现了公西华不仅态度谦虚谨慎,说话也委婉。
恭谦有礼、娴于辞令。(委婉曲致)
性格
从表面上看曾皙并没有从正面回答志向的问题,只是描绘了一幅和谐融洽的春乐图,可孔子却“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孔子为什么单单赞同曾皙的回答呢?
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抒写了一种投身于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流露出一种高雅的性情,一种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
他的回答与前三位学生截然不同,听来好像并无远大的理想,但孔子却发出了“吾与点也”的赞同声。
解析
解析原因
1、“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
——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2、“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
3、“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脑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先秦文学参考资料》
分析探究
孔子问志 弟子述志 性格 孔子评志
子路 千乘之国—有勇,知方 (直率、粗犷) (哂之 )以其言不让
冉有 小国—足民 (谦虚) (叹之)唯求则非邦也与?
公西华 愿为小相焉 (更谦虚 ) (惜之)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曾皙 暮春游乐图 (从容、洒脱) (与之)吾与点也。
分析人物形象
02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人物形象
结合文本,归纳概括孔子的形象特点。
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循循善诱
人物形象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教学民主
最后一段“评志”。
因材施教
人物形象
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对每一个学生都了如指掌,即使在日常的交谈中,也要引导学生立志。
本文是以问答的形式来结构全篇的,是师生之间一次极平常的交流,就在这一问一答的简单对话中,却展示了不同的人物形象:孔圣人的和蔼可亲,他的循循善诱,他超乎寻常的教育理念和因人施教教育方法,以及他反对战争、向往和平,追求人人平等、幸福的和谐社会,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此外,子路的率真自信,冉有、公西华的谦恭逊让,曾皙的高雅不凡,为我们展现了孔门弟子的不同风采。
小结
子路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谦让
句首语气词
国家,这里指国家政事

赞成
从“弟子述志”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什么“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个人志向
军事治国
礼乐治国
经济治国

四位弟子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文章长于在记叙过程中刻画人物。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抱负、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却又各具特性。这里,除了对子路有一句“率尔而对”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外,其余都只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探究一:曾皙的“志”具体是什么?
这幅“暮春咏归图”,实际上就是委婉展现了曾点出世为政的理想,即所治理的国家安定自主、百姓自由幸福。
曾点描绘了一种超然的“世外桃源”,无拘无束,自由快乐,即隐士的生活景象,表现了淡泊宁静的心态。
探究二:孔子为什么“与点”?
暮春咏归图
理想生活
和谐社会
精神家园
为什么“孔子喟然与点”?
当时社会动乱,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因而孔子政治上主张“礼治”,“为国以礼”。曾点的志向突显孔子礼乐治国的最高境界,故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曾皙的这段话,表达了隐士的生活景象,可能隐约触动了孔子周游列国屡遭失败、心力交瘁而想过平静无为的生活的想法。因此曾皙的话不仅是显己志,也是对孔子心灵的折射。
子路:
治理“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侧重强国
直率鲁莽
信心十足,有远大抱负,刚强果决,知难而进,具有政治军事的才能
冉有:
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国,“可使足民”,不过“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侧重富民
谨慎小心,谦虚退让
公西华:
在“宗庙之事,如会同”时,“愿为小相”。
侧重以礼治邦
重视礼治,具有娴熟礼仪,善于应对,善于辞令。具有谦虚谨慎的美德。
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
四位弟子的话,可以调换顺序吗?
不能调换。这番“侍坐”谈论仿佛就是层层递进的展示,呈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与愿景。
子路:勇;方
冉有:足民
公西华:礼乐
曾皙:礼乐治世
孔子
侧重以礼治邦
曾皙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仲由)
(点)
(求)
(赤)




侧重强国
侧重富民
洒脱高雅
从容淡定
鲁莽直率
好胜自诩
谨慎小心
谦虚退让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分析报告:从各自之志看人物性格,悟孔子思想
合作探究
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明晰主旨
(1)虽同为语录体的哲理散文,但与《论语》其他篇目相比,文学性较强,这主要体现在曾皙的语言中。
写作特色
(3)文章脉络清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展开。
(问志-述志-评志)
(2)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
划分层次
03
【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这里主要是写孔子启发学生“言其志”的一段谈话。开始是“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孔子这样说,是为了打消学生们的顾虑,希望他们毫无拘束地畅所欲言。接着是“居则曰:'不吾知也!’”孔子很了解他的学生,摆出了学生中存在的现象。最后是根据这种现象,明确地提出了“言其志”的要求:“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从“子路率尔而对曰”到“吾与点也”,写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言志。
这里主要是写四个学生“各言其志”的谈话。子路首先发言,他愿意施展自己的才干,去治理一个处于危急境地的“千乘之国”,而且要三年见成效。子路说完,本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哪知结果却是“夫子哂之”,看来孔子对他的谈话是不大满意的。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埋下了伏笔,以引起下文。冉有、公西华是在孔子点名提问后发言的。对于这两个人的谈话,孔子也没有明确表示赞成与否,这是什么原因呢?这又是疑问,要看文章的下一部分才能找到答案,曾皙最后一个发言,他的谈话,赢得了老师的赞赏,孔子“喟然而叹”,还明确表示:“吾与点也!”
【划分课文层次】
第三部分,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这里主要是写孔子评论几个学生“言其志”的一段谈话。写到这里,前面的疑团就全都解决了。孔子“哂由”,是因为“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孔子也肯定了冉有的志向:“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孔子还肯定了公西华的志向:“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总之,本文以记叙为主要的表达方式,以对话为基本形式,以“志”为中心内容,以“问志”、“言志”、“评志”为线索,这样写,中心鲜明突出,条理层次清晰,结构严谨。
【划分课文层次】
【探究:谁是刻画最生动的人物?】
明确:文章刻画得最生动的形象还是孔子。
首先,文章写出了孔子的理想抱负。孔子要求弟子“各言其志”,他自己并没有“言其志”,但读者可以从他对弟子们“言志”的态度及评论中了解他的志向。孔子赞同曾皙的说法,是因为曾皙所描绘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正是他所渴望和追求的。可以说,儒家学派的有所作为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孔子的“礼治”、“仁政”、“教化”的政治理想,集中地体现在曾皙的志向中。冉有和公西华言志时,都表示愿意出仕从政,有一番作为,孔子在谈话中也都予以肯定。尤其是说到公西华时,孔子说:“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意思是说按公西华的才能,还能做大事,“为小相”是大材小用了。孔子笑仲由,是对他“不让”的态度不满,对于“为国”的志向并不反对。总之,从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他和他的弟子们一样,都想以积极进取的态度为安邦治国干一些工作。
强调:这就是孔子“吾与点也”的原因,当然也有孔子为人谦虚的一面,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与孔子的仁政、礼治相符合。就是文中说的“为国以礼”,用礼来治理国家。
孔子在当时得不到重用,想要入仕但始终不能如愿,最终选择潜心教育,编订古书。他心中怀有遗憾怀有矛盾。曾皙的想法符合孔子的“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想法,描绘的是一幅隐退之后自得其乐的画面。
其次,文章还写出了孔子作为师长的既能严格要求学生,又和蔼亲切、善于启发诱导的特点。
孔子提出话题,要求学生言志,选择的是人生的重大课题,这是对学生的最大关心和教育。他指出了学生“居则曰:'不吾知也’”的现象,也是对学生很委婉的批评。因为“治国以礼”,所以他不满意仲由的“其言不让”。这些,都能说明孔子是一位很严格的老师。但孔子又不以尊者自居。要求学生言志,先做好引导工作,让他们消除顾虑。子路的态度不谦虚,为了不影响别人发言,他不立即提出指责。赞同曾皙的说法,表示“吾与点也”,又是在婉转地表明自己的志向,给学生以启发,师生在谈话,曾皙却在一旁鼓瑟,可见师生关系的融洽、谈话气氛的和谐。曾皙提出疑问,孔子又耐心给以解答。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并不是可畏的圣人,而是一位可敬、可亲的师长。
四位弟子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文章长于在记叙过程中刻画人物。同是“言志”,表示愿意施展抱负、有所作为,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言谈却又各具特性。这里,除了对子路有一句“率尔而对”的动作、神态的描写外,其余都只写了人物的语言,通过语言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文言常识积累
04
通假字
(1)鼓瑟希
“希”通“稀”,指鼓瑟的声音已接近尾声。
(3)莫春者
“与”通“欤”,疑问语气词。
(2)唯求则非邦也与
“莫”通“暮”;暮春,指农历三月。
文言知识积累
(1)使动用法
① 风乎舞雩
足,使动用法,使......足。
(2)名词用作动词
可使足民
风:名词用作动词,吹风。
② 端章甫
③ 三子者出,曾皙后
端:礼服,名词用作动词,穿着礼服。
章甫:礼帽,名词用作动词,戴着礼帽。
后:名词用作动词,落后。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3)形容词用作名词
(4)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知识积累
词类活用
①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相。后文的“大”类同。
② 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勇:形容词用作名词。
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动词用作名词,才能。
“由于”
2、动词: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以
1、介词:
“ 用”
如:(1)加之以师旅。
(2)因之以饥馑。
(3)以俟君子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如:毋吾以也;
“拿”
如:则何以哉
① 在表示命令的句子中用“也”煞尾
2、句中: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也
1、煞尾:
② 语气词
如:不吾知也; 夫子何哂由也
如:毋吾以也
用在单句中的主语后
如:1、由也为之。2、求也为之。
3、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③表示说话人对所说的事情深信不疑
④用在因果句的句尾
如:1、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吾与点也。
如: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而(连词)
①连接状语和谓语
如: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舍瑟而作。
3、咏而归。
②表示并列关系
如:非诸侯而何
2、代词: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之
1、助词:
用于定语与中心语之间
如:
1、千乘之国 ;
2、摄乎大国之间;
3、宗庙之事;
作动词宾语
如:
1、加之以师旅;
2、因之以饥馑;
3、由也为之;
4、夫子哂之;
4、异乎三子者之撰;
5、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5、求也为之;
6、是故哂之;
7、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其
代词:
如:1如其礼乐。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指示代词兼语气词
一词多义:焉
单纯语气词
(与“之”的区别见注释) 如:愿学焉
如:愿为小相焉
文言知识积累
一词多义:者
2、特别指示代词:
1、语气词:
时常词后通常用“者”字
如:莫春者,春服既成
①名词性词组
如:冠者五六人。
②在数词后面
如:三子者出。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1)状语后置
① 以吾一日长乎尔 “以吾乎尔长一日 ”
② 加之以师旅 “以师旅加之”
③ 因之以饥馑 “因以饥馑(加)之”
④ 摄乎大国之间 “乎大国之间摄”
⑤ 异乎三子者之撰 “乎三子者之撰异”
⑥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乎沂浴,乎舞雩风,咏而归。”
⑦ 为国以礼 “以礼为国”
正常语序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2)宾语前置
① 毋吾以也 “毋以吾也”
② 不吾知也 “不知吾也”
③ 则何以哉 “则以何哉”
④ 尔何如 “尔如何”
⑤ 何伤乎 “伤何乎”
⑥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夫三子者之言如何”
正常语序
特殊句式
文言知识积累
(3)省略句
①因之以饥馑 “因以饥馑(加)之”
②可使足民 “可使(之)足民”
③以俟君子 “以(之)俟(sì)君子”
正常语序
你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孔子“礼”与“和”的思想还有没有现实的意义,举例说明?(让学生各抒已见)
1、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3、社会的和谐问题
4、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关系
拓展延伸
【分析角度】
拓展阅读
05
拓展阅读
一、(《论语》中其他“言志”的篇章)
1、《公冶长》选段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
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即兵役和军政)也,不知其仁也。”
“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县长或大夫家的总管)也,不知其仁也。”
“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可见:子路具有军事才能、冉有具有管理才能,公西华娴于辞令,善于搞外交。
拓展阅读
二、《论语》中其他关于治国的篇章。
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篇》
翻译: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
2、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
翻译: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拓展阅读
二、《论语》中其他关于治国的篇章。
3、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篇》
翻译: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服从统治了。
4、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篇》
翻译: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地办理国家大事而又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而又爱护官吏臣僚,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拓展阅读
5、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论语·里仁篇》
翻译: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6、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译:靠聪明取得了地位,不能用仁德去保持它,虽然得到了地位,也一定会失去的。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持它,假若不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那么百姓就不会尊敬他。靠聪明取得地位,能用仁德保护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治理百姓,而不用礼义教化人民,那也算不得完善。
7、孔子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 译:所重视的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取得成绩,公平就会使百姓公平。
拓展阅读
8、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译:孔子说:“先派定各 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9、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译:实行无为而治的人,就像舜帝一样英明,还需要再去做什么呢?
10、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 "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 "孔子回答说:"提拔举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于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论语》这部书;
3、以“志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42张PPT)
,论语
1.2 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统编版必修下册
情景导入
【关键词】志向、为政方略
同学们,假如你有幸可参与制定国家的方针策略,就“为政”这一话题,你会有什么样的金点子呢?(3分钟各抒己见)
大约三千年前,孔子也曾和众弟子们围坐在一起谈过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看看他们有何高见?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论语 先进》中的一篇文章。
学习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掌握积累本文重点文言词汇句式。抓住关键词语,培养学生根据语境推断词句意思的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表情等细节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创设情境,分角色朗读,师生共同探讨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弟子的治国理念,感受孔子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
从文中体会学习孔子及其弟子的处世之道,树立正确、健康的“三观”,领会孔子及弟子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中的现实意义。领略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风采,树立学习和人生理想。
第一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知人论世
01
孔子其人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
其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积极“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孔子
时代背景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
孔子
孔子
写作背景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针路线。各自的想法大不相同,于是形成不同的学说流派。在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于是有所谓“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春秋战国之交的“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
孔子
了解语录体
语录体:中国古代散文的一种体式。常用于门人弟子记录导师的言行,有时也用于佛门的传教记录。因其偏重于只言片语的记录,短小简约,不重文采,不讲求篇章结构,也不讲求段落、内容间的联系,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故称之为语录体。
先秦记载孔子及弟子言行的《论语》及宋代记载程颢、程颐言行的《二程遗书》,均堪称语录体的典范。其中《论语》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流传后世,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警句和格言。
孔子
语录体的特点
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
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
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
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1.有教无类:他主张教育的对象不应分贵贱贤愚,要一视同仁,开平民教育之先河。
2.因材施教:这是教学方法,他重视启发式教育,是现代民主个性化教育和启发式教育思想的源头。
3.学思并重:这是治学方法,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均衡发展:孔子之教,重视德、智、体、美的均衡发展。
其 教 育 观
《论语》:“论”,编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 “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它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有很高的价值,古人有言“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
文体
价值
文体知识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乐》《春秋》
《诗》《书》《礼》《易》《春秋》
文学常识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
风、雅、颂、赋、比、兴
解题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是孔子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1、39、31、18,孔子当时60岁。
②“侍”是倍侍长者。
仲由

冉求
公西赤
陪长者闲坐
解题
对晚辈说话或者自谦时一般称名;
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扩展知识】
孔子的四名学生
读文了解大意
02
自由朗读文章,圈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或词语;
文本诵读
朗读课文
听朗读,熟悉课文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做到准确、流利地诵读课文。
字音字形
曾皙 饥馑 哂之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然
俟 撰 莫春
j n

sh n

kēng
xiàng

guàn
kuì

zhuàn

1、结合文本横线下方的注释,疏通全文
(课前预习,当堂检测)
自主学习
2、分组完成,请学生翻译课文
(检查自译情况)并逐段提出问题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g)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状语后置句
以: 知:
一日: 如:
乎: 或:
以: 则:
居: 以:
宾语前置句
因为
短时间(概数)
介词“于”,比
“已”,停止
平日
了解
假如,如果
有的人
那么
用,做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因此)(你们就不说了) 。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尔: 师旅:
而: 因:
乘: 为:
摄: 比及:
之: 方:
以: 哂:
“然”,…的样子
连词,表修饰
一车四马
夹处
代词,千乘之国
介词,用
军队
接续
治理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微笑
状语后置句
子路急忙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加上外国军队的侵犯,接着又遇上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功夫,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bǐ)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求,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方: 以:
如: 俟:
足:
如:
其:
计量土地用语,纵横
或者
使动用法,使...富足
至于
代词,代国家
连词,表顺承,就
等待
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着修养更高的君子来推行了。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赤,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能: 端:
之: 章甫:
如: 愿:
会:
同:
胜任
代词,代这些事
或者
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拜见天子
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名作动,穿着礼服
名作动,戴着礼帽
希望
翻译:"公西华,你怎么样 "
(公西华)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做到什么,只是愿意学习。
宗庙祭祀的工作,或者是诸侯会盟,朝见天子,
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点也。”
弟子述志
整体感知
“点,尔何如?”
宾语前置句
希: 沂:
尔: 风:
而: 咏:
作: 而:
撰: 喟:
莫: 与:
“稀”,稀疏
“然”,…的样子
连词,表顺承
站起来
才能
水名,今山东曲阜
名作动,吹风
赞成
状语后置句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暮”
唱歌
连词,表修饰
叹息
翻译:"曾晳,你怎么样 "(曾晳)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所说的志向不同!"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曾晳)说:"暮春时节(天气暖和),春天的衣服已经穿着了。(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到沂河里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走回家。"
整体感知
孔子问志
孔子评志
整体感知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者: 唯:
后: 邦:
也已矣: 安见:
为: 而:
让: 小、大:
名作动,落后
特别指示代词
语气助词,罢了
治理
谦让
语气助词,无实义
国家
怎见得
连词,表并列,又
形作名,小相,大相
宾语前置句
状语后置句
孔子评志
整体感知
翻译: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大事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事呢?”
文学常识
03
1、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笄(jī)礼时取字。
文学常识
一、古人的名、字与号
2、通常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
3、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称呼平辈或尊辈的名相当于骂人。如孔丘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
4、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以居住地环境、旨趣抱负、官职等自号。
1、王力的《古代汉语》:乘,兵车,拥有一千两兵车的国家在当时只能算中等国家。
文学常识
二、千乘之国
2、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
3、万乘用来指天子,千乘之国用来指小的诸侯国。
学法指导
04
学法指导
提示:运用注译评析法翻译课文:
所谓“注译评析法”就是在翻译文言文时候,对字词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重点。只有能够准确流畅地翻译成现代汉语,才能在此基础上分析鉴赏。
“注译评析法”就是指在学习文言文时,先结合注释及工具书,对原文逐字逐句加以解释、翻译,将重要的语言现象指出来,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再对全文从内容、思路、写法等几个方面加以简要的分析评价,从而达到对文章全面、透彻的理解的目的。
学法指导
例如: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曾皙:姓曾,名点。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这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侍:在尊长旁边陪着。侍坐:陪着(孔子)坐着。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出四个弟子的姓名,并用“侍”字点出师生关系的密切、严肃]
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以:因为,表原因的介词。一日:一两天,这里是指年纪。乎:用法同“于”,表比较的介词,相当于“比”。尔:你们,第二人称代词。长乎尔:比你们年长。毋(wú):别、不要,表否定的副词。毋吾以也: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毋以吾也”,意思是:不要因为有我在这儿(就不敢说)
学法指导
例如:
3、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居:闲呆着,指平日在家的时候。则:就。知:知道、了解。不吾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不了解我,没有人了解我。如:如果、假使,连词。或:有人,无定代词,不知道姓名或不指称姓名。何以:即“以何”,古汉语的惯用格式,意思是“干什么”。以:做。点明事情,孔子启发学生“言其志”]
小结:开头点明人物和事件,孔子循循诱导,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
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课外阅读《论语》这部书;
3、以“志向”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作文。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68张PPT)
,孟子
1.2 齐桓晋文之事
统编版必修下册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民为贵,君为轻。
孟子家墓
亚圣 孟轲
教学目标
1. 了解《左传》相关常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积累常见的文言现象,归纳重点实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3.分析烛之武的形象。体会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及精彩的语言艺术。
知人论世
01
孟子故里
孟子与《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元、明时称为“亚圣”。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思想,并有所发展。他主张人性本善,认为凡人都可以为尧舜,每个国君都可以成为圣王。他宣传仁政,抨击暴政,提出了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儒家政治思想。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反对发动不义战争以及剥削人民、危害人民利益的人与事。这种强烈的民本思想正是社会变革中时代精神的体现。孟子有治国平天下的抱负,也有有所不为的操守,他提出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成为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入世的进退准则。孟子渴望统治者任用他以施展自己的抱负。他每到一个国家见到国君,都反复讲仁政的好处,当他知道这个国君无意用他时,决不附和迁就权贵,而是怅然离开。他对国君采取傲然视之的态度。他歌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孟子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不仅以“好辩”著称,而且极为善辩。
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政治上诸侯纷争,“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统治阶级“庖有肥肉,厩有肥马”,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劳动人民却“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思想界则百家蜂起,“处士横议”。孟子从儒家的“仁政”思想出发,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另一方面又要扫清阻碍推行这种主张的各种“邪说”。所以不能不与各种学说进行辩论交锋,以捍卫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这就决定了孟子文章“好辩”的特点。
关于《孟子》的作者,历来有三种看法。或认为是孟子本人所著,或认为是他的门徒所著,或认为是他们师徒合著。后一种观点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的,得到更多人的认同。《孟子》是模仿《论语》的,主要记录孟子的言行。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实行“仁政”,反对诸侯间攻城掠地、残害人民的不义之战,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他还呼吁省刑薄赋,制定民产,对人民的苦难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
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对社会分工问题对论述)
(三)孟子思想
写作背景
战国时期,列强纷争,以征伐为能事,各诸侯国君都在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过着苦难的生活。
齐国在东方诸侯国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在稷下广置学宫,招揽学士,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以客卿的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于是,孟子便在齐宣王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的时候,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阐发了他的“发政施仁”,改革政治,实行“王道”的主张。
齐桓 晋文 之 事
文题释义
齐桓公
晋文公
用武力称霸诸侯的事业
齐桓公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 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孟子》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带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概,充分反映了战国时代尖锐激烈的阶级斗争。
《孟子》散文善于运用比喻。有人统计,《孟子》全书共261章,其中有93章共用了159个比喻,可见孟子是善用比喻的能手。用比喻说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进行论辩,不仅增加了形象性,富有情趣,引人入胜;而且显得简洁、明白,更有说服力。
《孟子》的散文善设机巧,引人入彀,先纵后擒,很有说服力。
历史背景
从春秋时代开始,中国社会进入一个历史性的变革时期,即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转化。到了战国中期,各国互相攻伐,强者称霸,列国分立开始趋向统一。这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动,激起了新旧势力和各种不同政治主张的剧烈斗争,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墨、法、兵、名、纵横诸家都竭力宣扬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孟子是孔子学说的继承人,属于儒家学派。
孟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实行仁政王道的政治主张。他多次到过齐国,尽管他先后受到齐威王和齐宣王的礼遇,但齐宣王倾心于春秋时期的霸主地位,一心想建立霸业。即位后任用名将田忌、孙膑等,伐魏大胜,后又攻伐燕国等弱小国家,最终未能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
解析原文
02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
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助词,的
使……听到
之徒:这类人
谈论
“是”,这。“以”是介词,因、由于。“是以”宾语前置,“以是”因此。
流传
不得已,“以”,通“已”,止。
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如何,根据什么(由何)(宾语前置)
名词作动词,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
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之)衅钟。”王曰:“舍之!
安抚
表顺承
阻挡,抵挡
莫之能御也:莫能御之(宾语前置)

加强疑问语气,“吗”
从何处
状语后置
王于堂上坐
表修饰
宾语前置。之:动词,到,往
以:介词,用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
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
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恐惧发抖的样子
若:这样。就:动词,靠近走向
而:连词,却,表转折

识:知道
诸:之乎,兼词
吝啬
本来
然:对,正确
的确
狭小
就是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
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做动词,对....感到奇怪。
形作名,小的东西,大的东西
若:如果
怜悯;痛惜
区别
彼恶知之:他们怎么知道呢?
恶:怎么/那里
是:这。诚:的确真的
百姓认为我吝啬也是应该的。主谓倒装。之,助词,取独。
没有妨害
仁道,即行仁政的方法、途径
形容词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揣测,估量
宾语前置句
内心有所触动的样子
...的原因
形容词作名词,视力
禀报
30斤为一钧
鸟兽秋天新生的细毛
整车的柴火
赞同,认可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恩德
功德
却,偏偏
宾语前置句,不举一羽,不见舆薪
被动句
表现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
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
表顺承

的确
判断句
“枝”,通“肢”肢体
1.形容词作动词,尊敬
2.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表递进,进而

幼:形容词作动词,爱护
幼:形容词作名词,孩子
通“型”名词作动词,作榜样
寡妻:正妻
治理

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
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
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
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所以……者:……的原因
名词作动词,称量
度:丈量
厉害,严重
考虑,思量
副词,难道
使…受到危害/使…处于险境
跟,同
结怨,结仇
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
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凭借
使……听到
形容词作名词,美味的食物
形容词作名词,轻软暖和的衣服
还是
绚丽的颜色
“采”同“彩”
国君左右受宠爱的人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王曰:“若是其甚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曰:“可得闻与?”
通"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开辟
使....朝见
统治
指中原地区
如此
像,如
语气词,表揣测
恐怕
攀登
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表修饰
曰:“邹人与楚人战,则王以为孰胜?”
曰:“楚人胜。”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
敌强。海内之地,方千里者九,齐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异
于邹敌楚哉!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
小、大:形作名,小国,大国
寡、众:形作名,人少的国家,人多的国家
弱、强:形作名,弱国,强国
方圆
会集,总算起来
使....臣服
通“盍”,何不
同“返”,回到
根本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我虽不敏,请尝试之!”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
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
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
通“昏”糊涂
聪慧
长久
只有
有志之士
一般人,平民百姓
假使
放:放纵 侈:过度
通“矣”,表示确定语气
辟、邪:不正
等到
罔:通“网”名词作动词,张网捕捉,这里比喻陷害
哪里
规定
判断句
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
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
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侍奉,赡养
养活
妻子和儿女
丰年
往,走向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代词,指君主
足,够
空闲
通“返”回来
何,哪里
根本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
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
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种植
状语后置句
名词作动词,穿
小猪
耽误,失
重视
告诫
古代的学校
尊敬兄长
状语后置句
须发花白。颁,通“斑”。
背负东西
头顶东西
宾语前置句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不识有诸?
无道——没有谈论
是以——“以是”,因此
无传——没有流传
臣未之闻也。——臣未闻之也。我没有听说过桓文之事。
何如——如何
王——wàng 行王道以统一天下。
识——知道、懂得、认识
诸——之乎,合音词
答疑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王说,曰:“……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异——对……感到奇怪。
以……为……——认为……
这真是什么心理呢?
以羊易之
百姓之谓我爱宜乎。宜——应该
说——悦
之所以——……的原因
合于王——于王合。和王道仁政合拍
答疑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独——“却”
为——是
wáng
wàng
明——视力
见——表被动
曰:“……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折枝——折肢。对长辈弯腰作揖。
老1——意动用法。尊奉。
老2——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长辈。
幼1——爱抚。幼2——孩童。
天下可运于掌——比喻天下很容易治理。
答疑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曰:“殆有甚焉。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以若所
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吾何快于是——吾于是何快
将以——用来。将:拿,用。成语有“将功赎罪”
所大欲——最想要的东西。
可得闻与——可以说给(我)听听吗?与:通“欤”。
恐怕,可能
得不到鱼
后患

(要是)竭尽心力地去做,以后一定会有灾祸
答疑
曰:“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盖亦反其本矣!今王发
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
之野,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
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答疑
小,大——形作名。
小国,大国
通“盍”

发布政令,施行仁义
商贾皆欲(把货物)藏于王之市
通“途”
憎恨
通“诉”
赴愬于王——赴于王愬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倒装,宾语前置)
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仪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疑
不明白,糊涂

不懂得这个道理
相当于“而”
明确地教导我
(见课本)
行之——成就统一天下的大业
盍——何不 本——根本,指实行王道
庠序——古代地方学校。
颁通“斑”,颁白——鬓发花白,常比喻老人。
负戴——用背驮着东西、用头顶着东西
探究讨论
03
请同学们背诵课文末段(“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向齐宣王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理想图画,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孟子仁政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孟子心目中“王业”的集中展示。尽管这种理想在今天看来有些“低级”,甚至有些“可怜”,但这是孟子所追求的理想世界。从课文中我们清楚地知道,齐宣王是热衷于齐桓晋文之事的,是霸业的热心追随者,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他改变了自己的固有主张而接受了孟子的仁政主张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具体问题 。
论辩讲究的就是技巧,一般的论辩可能会唇枪舌剑,或者攻击对方的论点,或者攻击对方的论据,或者攻击对方的论证,把对方驳一个体无完肤,但是,对待象齐宣王这样的王公大人,如果不讲究一点论辩方法,可能根本就达不到目的,因为对方可以充耳而不作一闻。李斯的《谏逐客书》,好则好矣,可谓义正词严,然而,比起《战国策 邹忌讽齐王纳谏》来,似乎少了几分机智,而比起《触龙说赵太后》来,似乎更少了许多迂回和曲折。孟子面临的对象不同一般,要谈论的话题也不同一般,严肃和枯燥兼而有之,如果不作精心安排,用心布局,恐怕不可能会让齐宣王心悦诚服地说出“吾昏,不能进於是矣。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这番话来的。那么孟子是怎样说服齐宣王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第一步:转移话题,把话题纳入自己的轨道,明确王道的话题;
第二步:提出“保民而王”的观点,肯定齐王的条件【仁心】;
第三步:宕开一笔,得出齐王“能而不为”的结论,并证明其谬,断其退路;
第四步:重拾话题,正面主张推己及人,推不忍禽兽之心于百姓,并将此作为王道的途径;
第五步:剖析齐王能行王道而不为的真实目的及灾难性后果,摆出具体措施。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艺术特色
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不能进于是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及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狱官)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翻译下列短文,体会孟子论辩艺术
妻子儿女

等到
使动用法
停止
通“返”
该怎么办
孟子对齐宣王说:“您的臣子中,有个把妻子儿女托给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国游历的人,等到他回来时,他的妻子儿女却受冻挨饿,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和他断绝交情。”孟子又问:“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罢免他。”孟子又问:“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看着左右扯别的问题。
参考译文:
本文是孟子的代表作品之一,颇能反映孟子散文结构严谨、中心突出、论点明确、说理充分、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基本特色。本文是对话体议论文,孟子要在对话中使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就必须揣摸对方心理,诱使对方顺着自己的思路,因此本文在写作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特色。
小结
1. 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臣未之闻也”呢 圣人也会说谎么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术,他在设法给自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
孟子知道,齐宣王看似饶有兴趣地问自己:“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但是他的真正目的是想“王”天下,而且根本没有“保民”的行动甚至想法。但是,孟子为了能使谈话进行下去,达到自己的游说目的,便利用齐宣王“以羊易牛”这件小事中其“吾不忍其觳觫”的说法来大做文章,说这种“不忍之心”也就是仁爱的表现,这无疑是给齐宣王歌功颂德,于是轻易地博得了对方的欢心,大大缩短了彼此的思想距离。齐宣王本来因为事情并不光彩还在自嘲,经孟子这样一解释,当然不由得连连对他称赞,把孟子看成知心人了。
2.诗云:“他人有心,余忖度之。”齐宣王说这是“夫子之谓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看来齐宣王对孟子比较信服了,那么,孟子是怎么达到这种效果的
“恩”即恩情,“推”就是推广,所谓“推恩”就是推广自己的恩情。按照孟子前面的论述,“推恩”的基础是国君具有“不忍之心”;“推恩”的做法就是以国君的“仁心”为起点,使其发扬、推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这两句表明“推恩”的方式是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推己及人;而“推恩”的最终目的是团结自己的民众,进而“王天下”。
3. 孟子精心劝导齐宣王“推恩”于民,那么能否依据孟子的论述谈一下你对“推恩”的认识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他的理想社会,与柏拉图的“理想国”一样,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在古代,尤其是在那样一个“霸道”之风盛行的社会,是没有实现的可能的。
4.孟子政治理论里面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的 你认为这种理想在当时能实现吗 为什么
齐桓晋文之事
中心
思路
艺术特色
保民而王
不忍之心
不为与不能
仁政蓝图
具体措施
迂回曲折
气势磅礴
朴素真诚
比喻贴切
积累识记
03
2.通假释义。
无以,则王乎 (“以”同“已”,停止)
王说(“说”同“悦”,高兴)
为长者折枝(“枝”同“肢”,肢体。一说,折枝即折取树枝)
刑于寡妻 (“刑”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盖亦反其本矣 (“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涂”同“途”,道路)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愬”同“诉”,诉说)
是罔民也 (“罔”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陷害)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已”同“矣”,表示确定语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同“斑”)
3.古今异义。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古义:吝惜,舍不得。今义:爱护,喜爱。)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古义:痛惜,哀怜。今义:隐藏不露;潜伏的,藏在深处的。)
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4.一词多义。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动词,揣测)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动词,计量长短)
王请度之 (动词,考虑)
关山度若飞 (动词,越过)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名词,限度)
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名词,制度、法度)
可得闻与 (助动词,能)
反而求之,不得吾心 (动词,领会、理解)
缘木求鱼,虽不得鱼,无后灾 (动词,得到、找到)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激,感恩)
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形容词,得意,满足)


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名词,表现)
视之,形若土狗 (名词,形状)
无案牍之劳形(名词,形体、身体)
故前后相形,优劣舛错 (动词,比较,对照)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动词,像)
若无罪而就死地 (代词,这样)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连词,如果)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代词,如此)
曾不若孀妻弱子  (动词,及,比得上)
更若役,复若赋 (代词,你的)

以羊易之(代词,代“牛”)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牛何之(动词,往)
夫子之谓也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代词,代“这样的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连词,那么)
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连词,表假设,如果)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连词,“则……则……”并用,加强对比)

5.其他重要实词和虚词。
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 (动词,述说,谈论)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保,动词,安定,安抚;御,动词,阻挡,抵挡)
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 (动词,吝惜,舍不得)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走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动词,痛惜,哀怜)
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 (动词,替换)
有复于王者 (动词,禀报)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名词,视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动词,推及,推广到)
犹缘木而求鱼也 (动词,攀援,攀登)
殆有甚焉 (副词,恐怕,可能)
其若是,孰能御之 (连词,表假设,如果)
6.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权,然后知轻重 (名词用作动词,称重)
然后从而刑之 (名词用作动词,处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穿)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2)动词的活用
危士臣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朝秦楚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朝见)
(3)形容词的活用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形容词用作动词,疏远,不接近)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老”字及下句第一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分别是“敬爱”“爱护”的意思;第二个“老”字及下句第二个“幼”字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是“老人”“小孩”的意思)
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肥甘,美味的食物;轻暖,又轻又暖的衣服)
小固不可以敌大(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小,小的势力;大,大的势力)
寡固不可以敌众(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寡,人少的一方;众,人多的一方)
弱固不可以敌强(均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弱小的力量;强,强大的力量)
7.文言句式。
(1)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 (“乃……也”表判断)
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也”表判断)
非不能也 (“非……也”表否定判断)
是诚不能也 (“也”表判断,此句为否定判断)
(2)省略句
臣闻之(于)胡龁曰 (省略引出对象的“于”)
有牵牛而过(于)堂下者 (省略引进处所的“于”)
将以(之)衅钟 (省略介词的宾语“之”)
(3)宾语前置句
是以后世无传焉 (即“以是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 (即“臣未闻之也”)
莫之能御也 (即“莫能御之也”)
何由知吾可也 (即“由何知吾可也”)
牛何之 (即“牛之何”)
一羽之不举 (即“不举一羽”,“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舆薪之不见 (即“不见舆薪”,“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未之有也 (即“未有之也”)
(4)主谓倒装句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即“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
(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 (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5)状语后置句
吾何快于是 (即“吾何于是快”)
天下可运于掌 (即“天下可于掌运”)
王坐于堂上 (即“王于堂上坐”)
构怨于诸侯 (即“于诸侯构怨”)
树之以桑 (即“以桑树之”)
申之以孝悌之义 (即“以孝悌之义申之”)
(6)被动句
百姓之不见保 (“见”表被动)
【六】、布置作业
以“批评要讲究艺术”为题,采用比喻或寓言故事等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文章。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96张PPT)
,庄子
1.3 庖丁解牛
统编版必修下册
题目解说
庖 丁 解 牛
《庄子·养生主 》
庖,厨师。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知人论世
01
作者简介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儒家的回应:
  儒家热衷于重建社会秩序,企图以道德礼制重整人心,克制当时人们泛滥的私欲。所以孔子不断教人去追求仁义,成为君子,目的皆是希望重现一个和谐的理想社会。
写作背景
春秋战国----纷乱的时代
道家的回应:
  道家所关心的,却是人处于乱世之下如何立身处世而自保。道家主张既然万事万物皆摆脱不了自然规律而变化,所以人也必须遵照自然规律而生活。道家的终极关怀是于乱世中找寻个人的自我救赎,自保全生的方法,具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写作背景
儒家和道家的比较
儒家所重的是群体社会。
道家所关怀的是个人。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
庄子,名周,战国时代宋国人,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在他们的哲学里也谈及个人养生的主要关键即“养生主”,那么“养生主”是什么呢?《庖丁解牛》给了我们答案。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⑵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⑶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⑷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翻译课文
02
课文翻译
要求:试翻译,有难点,做标记,看注解, 可合作,求共赢。
庖丁解牛
名为丁的厨师
养生主:养生的关键
养生主:保养精神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砉【xū】然向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为,替,给
剖开,分割
所+动词=名词
抵住
通“响”

合乎
节奏

问题:找出文中描写“解牛”场面的句子。庖丁解牛给我们什么样的一种感受
第一、二段
动作描写
描摹声音
高超的技艺 艺术的享受
手、肩、足、膝
触、倚、履、踦
砉然、騞然
合于《桑林》之舞
乃中《经首》之会
和谐并用
流畅自然(舞蹈化)
莫不中音(音乐化)
三、“牛人”成长
(庖丁如何成为“牛人” )
庖丁解牛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庖丁给梁惠王宰牛。手接触的地方,肩膀倚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抵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庖丁解牛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同“盍”,何,怎么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放下
天道,自然规律
超过
具体的操作技术
精神
接触
感觉器官
精神器官
庖丁解牛
文惠君日:“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庖丁解牛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未曾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
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kuǎn】,因其固然,技经肯綮宾语【qìng】之 提宾未尝谓语,而况大軱【gū】乎!
庖丁解牛

同“枝”,支脉

同“隙”,空隙
空隙
引导,引刀进入
顺着
大骨
骨肉相连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于硎发。 状语后置
砥砺硎
庖丁解牛
割肉
更换
一般的,众
磨刀石
折,断
名词作状语
庖丁解牛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 zū )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依照于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宾前 状后
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庖丁解牛
空隙
形容词作名词,厚度 很薄的刀刃
宽绰的样子
庖丁解牛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
虽然 古:虽然这样 今:表转折关系的连词,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动词 做,怵【chù】然 。。。的样子 为戒,视为止,行为 古今异义迟。动刀甚微,謋【huò】然已解,如土委地。
庖丁解牛
交错聚结的地方
戒惧的样子
散落
轻微

警惕
怵然为( )戒,视为( )止,行为( )迟。



省略句
庖丁解牛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 huò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虽然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因为集中到一点,动作因此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像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然后)把刀擦抹(收拾)干净,收藏起来。”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庖丁解牛
悠然自得,心满意足
修饰关系
缮,揩拭
文惠君曰:“善 好 哉!吾闻庖丁之 的 言,得养生焉。”
庖丁解牛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厨师得到了梁惠王的多次赞美,可以说是名人了。那么一代名庖是怎样炼成的?
理解课文
03
第1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
从绘形和摹声两个方面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解牛场面作了诗意化处理。
解牛时的动作姿态——连用5个动词:总的动作描写是“解”,然后分别是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艺术化、舞蹈化了的动作描写,已初见庖丁解牛技术的娴熟。
解牛时进刀而发出的声音——用了两个拟声词:“砉”、“騞”;两个比喻:“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生动地描写出庖丁动作的节奏感,表现了一个至高境界。
作者写解牛场面,避而不谈实况——牛的挣扎之状、血流之景、惨叫之声,而极写庖丁解牛动作的“合于《桑林》之舞”,奏刀发出的声音合于“《经首》之会”。
写解牛时不闻牛惨叫,只能听到悦耳的刀声,暗示了牛在毫无痛苦的情形下被“解”了,说明庖丁的技艺确实出神入化。
一题、庖丁解牛,在庄子的笔下,竟然成为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诵读第一段,体会其节奏感,按照“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眼光欣赏庄子对解牛所作的描写。揣摩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的动作和“砉然”“然”的声音,想一想,庖丁所达到的境界,仅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吗?
参考答案: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和谐并用,触、倚、履、踦等动作流畅自如,“砉然”“然”的声音高低错落、缓急有秩。他和谐优美的动作,进刀时富有韵律的音响,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庄子把庖丁解牛比喻成“《桑林》之舞”“《经首》之会”,简直是一次神妙的音乐舞蹈艺术表演。而庖丁就像一个艺术家在完成他的行为艺术作品。这一段描写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艺术气息。联系全文来看,庖丁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境界,是因为他熟知牛的自然生理结构,达到了“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层次,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以无厚入有间”,“游刃有余”。庖丁的境界已经不仅是技艺娴熟的表现了。正如庖丁自己所言,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的技艺层面,达到“道”的境界了。
探究课文
04
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文本解析
目有全牛
(不懂规律)
目无全牛
(懂得规律)
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不同的解牛境界
始解牛时
三年之后
方今之时
良庖
庖丁
岁更刀
月更刀
十九年矣
割也
折也
族庖
以无厚入有间
通过良庖、族庖反衬庖丁,对比三者不同的用刀方法割、折、解,突出庖丁技艺高超。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不同。
良庖岁更刀
思考:庖丁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样的境界 ?
启示:
认识和掌握事物规律,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踌躇满志”。
族庖月更刀
臣之刀十九年矣

解牛

新发于硎
遵道
第一境界:所见无非牛者。
思考:庖丁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样的境界 ?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明心见性
第二境界:未尝见全牛也。
第三境界: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道家
释家
寻道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思考:取得“游刃有余”境界除了反复积累经验和实践,是否还有其他?
启示
不莽撞,谨慎行事,从不骄傲大意。
慎行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思考: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藏锋
启示
纵然成功,也不炫耀,而是选择隐藏,
1.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的追求(寻道);
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寻规律,运用规律(遵道);
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慎行)
4.谦虚低调,不夸耀技能。(藏锋)
小结:庖丁技艺高超的原因?
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
(1)对道的追求超过对技术的追求,热衷于探求
解牛规律。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2)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
律,运用规律。
始解牛时/三年之后/方今之时/所解数千牛矣
(3)谨慎小心,尊重规律,不骄傲大意。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文惠君听庖丁“解牛之道”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
  庖丁的“解牛之道”和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庖丁的“解牛之道”: 完全顺着牛天然的骨节肌理,在空隙处下刀,绝不勉强硬砍。
  文惠君感悟到的“养生之道”:养生应顺应自然,不要硬碰困难,避免身心受到损害。
  相似之处:顺应自然。
 本文的本意是要用故事来说明-------养生之道。
用   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____,用___来比喻___。
  告诉人们: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牛体
社会


以解牛之技喻养生之道,以解牛之事喻处世之理
《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
解牛场面(表现技艺高超) 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总说)
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 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
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
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
把课文当成《庖丁论人生》,那你能从文中读到哪些人生之道?
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生活经历,谈谈课文中的语句能教给我们怎样的道理。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臣以神遇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
以无厚入有间——
每至于族……行为迟,动刀甚微——
善刀而藏之——
了解规律,掌握规律
抓住本质,用心处事
顺其自然,不强求
避开锋芒,从长计议
以己之利攻彼之弊
不莽撞,谨慎行事
收敛锋芒,低调做人
谨行
藏锋
依理
10这则故事对我们的启示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3、要热爱本职工作。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5、做事要循序渐进。 庄周认为,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要“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寻求解脱,就须像庖丁解牛那样,找出规律,游刃有余,不受损伤,“牛虽多不以伤刃,物虽杂不以累心”,以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反映了没落阶级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能力拓展:书上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本文的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形象化说理的手段。这则寓言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具体说来,此文在写作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一、结构严密。全文分两大部分,先讲述故事(第一、二段),再点明寓意(第三段)。就故事说,又分两层,即由写“技”到说“道”。先描述庖丁解牛的高超技艺,再由庖丁阐述他的解牛之道。写庖丁的技,先是直接描写,再通过文惠君的赞叹加以小结,并转入庖丁的谈道。
庄子散文善于运用形象化说理的手段。这则寓言采用夸张、对比、映衬、描摹等多种手法,表现庖丁解牛技巧的纯熟,神态的悠然,动作的优美,节奏的和谐,身心的潇洒。具体说来,此文在写作方面的主要特点是:
二、语言生动简练。如写庖丁解牛时手、肩、足、膝的动作,只用触、倚、履、踌四字,便反映出各自的特色。用“嘻!善哉!技盖至此乎?”这么八个字(实词、虚词各半)三句话,就将文惠君看到庖丁高超的解牛技术而产生的惊异、赞叹与疑惑不解的思想感情真实地反映出来。
本文的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本文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做事应处处小心,还要保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像庖丁“所解数千牛矣”一样,不停地重复,终究会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人类社会充满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样避开矛盾,做到顺应自然,才能保身、全生、养心、尽年。
牛无疑是很复杂的,庖丁解牛,为什么能一刀下去,刀刀到位,轻松简单,原因是什么?是因为掌握了它的肌理。
牛与牛当然各不相同,但不管是什么牛,它们的肌理都是一致的;每个人的生活也各有各的面貌,其基本原理也是近似的。庖丁因为熟悉了牛的肌理,自然懂得何处下刀。生活也一样,如果能透解了、领悟了生活的道理,摸准了其中的规律,就能和庖丁一样,做到目中有牛又无牛,就能化繁为简,真正获得轻松。
庖丁解牛
⑴始解之时——目见全牛 (不懂规律)
⑵三年之后——目无全牛 (认识规律)
⑶方今之时——游刃有余 (运用规律)
牛体—(比喻)—社会
刀——(比喻)——人
思考:解牛之道与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庖丁解牛中的意象
现实含义


大郤、大窾、技经肯綮、大軱
社会

矛盾
“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完成下表。
庄子用这个故事是用来说明什么的?
解牛之道 养生之道 喻体 喻体特点 本体 本体特点


解牛
“养生之道”: 解牛之道 养生之道 喻体 喻体特点 本体 本体特点
牛 筋骨交错 社会 关系错综复杂
刀 十九年若新 人 保全、长生
解牛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处世 顺应规律
批大郤:避开硬骨 避开尖锐矛盾
导大窾:顺着空隙 随俗沉浮,游刃有余
“养生之道”: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顺应自然,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从而达到本性无伤,天年尽享。 “解牛之道”和“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完成下表。
思考:庄子哲学是否消极?有何现实意义?
庄子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因此养生也要“依乎天理”,顺其自然,不必追求功名而天下大治,不避居江湖而保持清闲,忘记一切,保持自身,恬淡而没有穷尽,一切美好的东西便随之而来,这便是自然法则。但如果这样,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展 这种人生哲学是典型的消极避世哲学,
思考:庄子哲学是否消极?有何现实意义?
这种人生哲学有它的积极意义,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和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他叫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与生机盎然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从中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这也正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在遭遇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守节操,隐逸遁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原因。
问题:通过三篇文章的学习,你觉得《论语》《孟子》《庄子》在体例、语言、说理等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
《论语》是语录体,言简意赅,辞约义丰,直接议论,语言平实简约而思想深邃。
《孟子》对话精彩,思辨性强,论辩中善施机巧,因势利导,善于取譬设喻;感情激烈,气势雄伟。
《庄子》常用寓言来表达思想,形象生动,富于启发性。汪洋恣肆的行文艺术: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寓言故事来说明抽象的哲理;结合《庄子》中的其他文章可以看出,常以极度夸张的笔法,非常奇特的构思进行形象塑造和景物描写,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语汇丰富,造语奇特,文辞富丽。
儒家是粮食店,没有儒家,我们的精神就要挨饿。佛家是百货店,有钱有闲,各样东西自己去选。道家是药店,平时用不上,生病则必定要自动找上门去。
——南怀瑾
05
知识积累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前是动词。解;后一个介词:因为)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乎”字的用法和意义
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依乎天理(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字的用法和意义
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对照检测
1、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依次是:
(1)A、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乎)
B、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会合)
C、庖丁释刀对曰(放下)
D、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接触)
(2)A、官知止而神欲行(器官感觉)
B、批大卻,导大窾(批判)
C、因其固然(依照)
D、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换)
B
B
对照检测
1、加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A、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出)
B、虽然,每至于族(即使这样)
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警惕)
D、视为止,行为迟(阻止)
D
对照检测
2、解释下列多义词
(1)为: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B、吾见其难为
C、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D、怵然为戒
(2)族
A、族庖月更刀
B、虽然,每至于族
介词,替,给
动词,解
连词,因为
连词,因为

(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
对照检测
3、指出下列虚词的用法
(1)之
A、始臣之解牛之时 B、臣之所好,道也
C、方今之时 D、为之四顾
E、吾闻庖丁之言 F、善刀而藏之
(2)于、乎
A、合于《桑林》之舞 B、进乎技矣
C、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D、每至于族
F、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一词多义
  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为:“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视为止,行为迟”  
  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乎:“技盖至此乎”  
    “依乎天理”  
    “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通“缮”,修治,擦拭
介词,给,替
因为
众,一般的
丛聚,集结之处
语气助词,表疑问
介词。相当于“于”
助词,用于词尾,不译
古今异义: 
天理
固然
虽然
至于
古:天然结构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古:本来的样子  
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古:动词“至”和介词“于”连用,相当于“到了 
今:a.达到某种程度 b.另提一事
“依乎天理”
“因其固然”
“虽然,每至于族”
“每至于族”
通假字
  “向”
  “盖”
  “善”
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通“响”
通“盍”
通“缮”
 “岁”、“月”,名词做状语
 判断句,“……者,……也”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未尝技经肯綮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书面翻译以上三个句子(注意句式的特点)
特殊句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切中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
切中肯綮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06
课内练习
足之所履
乃中《经首》之会
依乎天理
刀刃若新发于硎
每至于族
怵然为戒
善刀而藏之
解释下列词句中红色的词
踩(鞋子,名词作动词)
节奏
牛的天然结构(天然的道理)
磨刀石
(筋骨)交错的地方
警惕的样子
通“缮”,修治。这里是擦拭的意思
疑难句子翻译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
音节助词,无实义。
“所”字结构
“所”+动词=名词性结构
疑难句子翻译
2、臣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超过技术了。
(hào) 爱好,喜欢
疑难句子翻译
3、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尝试(砍)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
助词,提前宾语
通“枝”
疑难句子翻译
4、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间),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
“然”……的样子
介词,用
(jiàn) 空隙
延伸拓展
读下面的材料,以“急”为题,写一篇文章。
《养生主》总论:
(养生主: 指养生的主要关键。)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异曲同工“三境界”
臣之所好者,道也——
解牛之初到方今之时——
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游刃有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
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千锤百炼,终成正果
老师的话: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行业的标兵,他们通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练习,在行业中取得了突出的成绩,正如文章中庖丁一样,做到了游刃有余、踌躇满志。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通过学习了本文,能够在今后的专业的学习中,不断练习,摸索经验,把握规律,把今天的想象变为未来的现实。
作业:
读《庄子》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写一篇心得体会,不少于600字。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47张PPT)
,左传
2.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必修下册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基本情况及写作背景,
2. 艺术手法:从理解诗歌思想内容入手,鉴赏诗歌的语言以及用典等艺术特色。
3. 写作意图:体会一个政治家身处动乱时代的人生感受及求贤若渴的情怀。
学习目标
导语: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
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课文简析
01
第一段:秦晋围郑。共有五个分句,语言简练,从情节发展上看属于开端,从 方面为下文作了铺垫。内容上交代 的形式。
①这次围郑,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利害关系,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
②两国军队没有驻扎在一起,也就为烛之武的说服分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秦晋围郑,来势凶猛; 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齐桓公姜小白
秦穆公赢任好
春秋五霸
宋襄公子兹甫
春秋五霸
楚庄王熊(芈)侣
晋文公姬重耳
春秋五霸
晋公子重耳流亡路线图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这一年,晋献公死,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工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了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君”即秦穆公,“晋君”即晋惠公,“赐”则指“秦立晋君”之事。
背景介绍(二)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指秦穆公,“许君焦、瑕”则指公元前651年夷吾答应予秦河东之地一事。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背景介绍(二)
结 构
秦晋围郑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晋师撤离
亡郑利晋阙秦
存郑利秦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三点理由
解读课文
02
课文解读
【烛之武】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1、本文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其人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ǔ、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想一想

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有何作用?
未见其人
先知其才
侧面烘托
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自责(情)
晓义(理)
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一是烛之武深明大义,爱国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烛之武为什么一见到秦伯就说“郑既知亡矣” 这段采用了什么方法?
烛之武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办法。一开始,烛之武使秦伯认为烛之武完全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这就引起秦伯对烛之武的好感,愿意听烛之武把话说完,这就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
烛之武说辞的艺术技巧
善于揣摩心理;
善于分析利弊;
善于利用矛盾;
讲究语言艺术。
机智善辩的外交家
以“利”巧攻心理
以“害”巧析形势
以“史”巧施离间
课文解读
【佚之狐】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1、本文主要人物介绍。
课文解读
【郑伯】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1、本文主要人物介绍。
课文解读
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其次,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最后,秦、晋两军,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郑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 
写作背景
春秋时期形势图
秦晋围郑形势图
课文解读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3、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课文解读
  其次,本文波澜迭起,曲折有致。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此为一波。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此时,郑伯赶紧认错,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
3、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课文解读
最后,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也撤了兵。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3、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课文解读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4、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课文解读
其次,烛之武充分了利用秦晋的矛盾。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
课文解读
主要是晋文公并不昏庸,很有理智,能隐忍不发,随机应变。因为如果这时进攻秦军,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境地。而由此,也就证明了烛之武说退秦师的成功。
5、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呢?
课文解读
一、相互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6、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课文解读
二、波澜起伏。
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6、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课文解读
三、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6、本文写作手法有何特点?
课文结构
危在旦夕
临危受命
说退秦师
转危为安
亡郑利晋阙秦
存郑利秦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分析利弊
层层深入
成功退秦
拓展延伸
03
拓展延伸
史书常见的几种体例
(一)编年体:是一种按年月日顺序编写史书的体例
(1)《春秋》,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相传孔丘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工整理修订而成)。
(2)《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事详明的编年史(相传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
(3)《资治通鉴》,我国古代最大的编年体通史(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主编)。
(二)国别体:是一种先分不同国家,再在一国之内按年代编写史书的体例。《国语》《战国策》等均采用这种体例。
(三)纪传体:是由司马迁开创的以人物记传为中心的史书体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直至《清史》的二十四史均采用这种体例
练习巩固
04
1.烛之武的说辞充分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请参考示例,从给出的三句话中任选两句进行点评。
示例: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点评:站在秦国的立场说话,引起秦伯好感,为进一步打动秦伯提供可能。
(1)邻之厚,君之薄也。
(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3)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第 句。点评:
第 句。点评:
第 句。点评:
【答案】示例:(1)暗示秦帮晋成霸业必使秦自己的力量削弱,从根本上动摇秦晋联盟的基础,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2)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又不失时机地从历史出发,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
(3)进一步从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晋的贪欲,灭郑后必犯秦,使秦意识到自己的危险。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军:驻军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成功
C.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D.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答案】B
【解析】济:渡河
课内阅读题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B.郑既知亡矣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C.且贰于楚也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答案】D
课内阅读题
课内阅读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晋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在这种情势下,烛之武不顾个人安危“夜缒而出”,求见秦伯,表现了他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精神。
B.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
C.秦、晋曾是友好邻邦,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晋对秦却严加防范。烛之武对这种微妙的关系了如指掌,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这是他得以智退秦师的关键。
D.烛之武的劝说,使秦伯撤走了围郑的军队,还派部队帮助郑国防守,秦晋联盟顷刻瓦解,晋国不得已而退兵。烛之武既退秦师,又退晋师,可谓一石二鸟。
【答案】C
【解析】“秦对晋有割让焦、瑕二邑的恩惠”不对,应是“晋曾经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秦”。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答案】(1)我没能及早重用您,如今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2)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经过,(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这对您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课内阅读题
1、识记文言常识;
2、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3、分析其外交辞令。
作业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66张PPT)
,左传
2.烛之武退秦师
统编版必修下册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
统编版必修下册
趣味导入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文心雕龙》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基本情况及写作背景,
2. 解读原文:通过翻译的方式了解原文内容。
3. 文言积累:对文言实词虚词及句式的文言常识进行积累。
学习目标
知人论世
01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富有文学价值的历史散文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
它的核心思想是民本思想,如民重于天、民重于君、民为邦本的思想,主要艺术成就:长于叙事,尤其出色的是描写战争;善于写人,工于记言。
作品简介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使者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素结“秦晋之好”(即两家联姻),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要争夺霸权,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自然形成了。
1.史书体例
我国古代史书主要有以下六种体例:
体例 特点 示例
编年体 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 如孔子《春秋》、左丘明《左传》、司马光《资治通鉴》
纪传体 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 如《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纪事本 末体 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的史书体例,兼有编年体与纪传体的优点 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国别体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 如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通史 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如《史记》《资治通鉴》
断代史 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 如东汉班固的《汉书》。二十五史中除《史记》为通史外,其余的二十四史都属此体
以上六种史书体例是按不同标准划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可能同时属于多个不同史书体例。如《史记》属于纪传体、通史;《三国志》属于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2.《左传》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的别名是《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因为《左传》和《公羊传》《穀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写作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盟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写作背景
解析课文
02
无能为( )也矣
共( )其乏困
秦伯说( ),与郑人盟
夫( )晋,何厌之有
微夫( )人之力不及此
wéi

gōng
yuè

fán
zhuì
quē
秦军氾( )南
若不阙( )秦
夜缒( )而出
失其所与,不知( )
使杞( )子、逢( )孙戍之
zhì

páng
字词注音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师:军队。
之:代词,他。
若:如果。使:派
“言于郑伯”相当于“于郑伯言”
课文解读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什么)已,同“矣”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是寡人之过也:是,代词,这。过,过错。也,判断句的标志。
然:然而,但是
辞:推辞
犹:
尚且
而:
表顺承
(烛之武)答应这件事
课文解读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之)烦执事。
   当晚,烛之武用绳子从城上吊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什么好处,那就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烦劳您。
夜:名词作状语。
在夜里;当夜。
亡:使…灭亡。 使动用法。
而:表顺承
缒: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而:表修饰
执事:办事的官吏,对对方的敬称
课文解读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您)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以:来,表目的。
鄙:把…当作(边邑)。名词的意动用法。
焉:哪里,怎么。以:来,连词,表目的,“来”。陪:增加。
以(之)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现泛指主人。古今异义。
行李:出使的人,使者。现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之:主谓之间。
共:同“供”。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名
越:越过。
其:这
件事
厚:增强
薄:削弱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两城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借代) 。
而:表顺承
君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君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
之:主谓之间。也,表判断。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将从哪里得到他们所企求的土地呢?使秦国受损而让晋国受益,您还是好好掂量掂量吧!”
既东封郑:已经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界。东:向东。封:疆界,使……成为疆界。
肆:延伸,扩张。
何厌之有:有何厌,“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满足。
唯:句首语气词,表示希望。图:考虑。
阙:
侵损,
削减
焉:从哪里
以:表目的,来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子犯请求晋侯下令攻击秦军。晋侯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依靠了别人的力量却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微:假如没有。夫人:那人。
因:依靠
之:指秦军。
而:表转折。敝:损害
与:结交,亲附
知:同“智”
其:表商量语气,还是。
去:离开。
易:交换
及:达到
其:代词,自己的
之:代郑国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盟:结盟。
戍:守卫。
说:通“悦”,高兴。
乃:于是。
本文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文言积累
03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明智。)
文言积累
二、古今释义
古:从属二主,动词;
今:“二”的大写,数词。
古: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古:使者,出使的人;
今: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古:那个人;
今: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贰于楚也
文言积累
三、词类活用
4.动词的使用用法
①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削减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使……灭亡
③烛之武退秦师:使动,使……退却(撤兵)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动词作名词,恩惠
5.形容词作名词
①越国以鄙远(远:远地) ②臣之壮也(壮:壮年人)
③今老矣(老:老年人) ④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6.形容词作动词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邻之厚,君之薄也(厚,变雄厚;薄,变薄弱)
文言积累
四、一词多义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本文:“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文言积累
四、一词多义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文言积累
四、一词多义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虢君闻之大惊,出见扁鹊于中阙《史记·扁鹊传》)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汉书·朱买臣传》)
④quē 通“缺” ,缺少,空缺(去年米贵缺军粮,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宴行》)
⑤quē,缺点,过错(有驰慢之阙。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
⑥jué侵损,削减。(本文:若不阙秦)
⑦jué 挖掘(若阙地及泉《左传·昭公二十年》)

文言积累
四、一词多义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文言积累
五、重要虚词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把,介词)

①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秦军)
②是寡人之过也(结构助词,的)
③臣之壮也(主谓间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④夫晋,何厌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⑤辍耕之垄上(动词,往、到)

文言积累
五、重要虚词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语气词,还是,表商量)

文言积累
五、重要虚词
①子亦有不利焉。 (啊,句末语气词,表感叹)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代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代词,哪里)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之)
⑦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此)

文言积累
六、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是寡人之过也(用“也”表判断)
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失其所与,不知 / 以乱易整,不武(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二)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有何厌)
2.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① 以其无礼于晋②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③ 佚之狐言于郑伯
文言积累
六、特殊句式
(三)省略句
1.省主语
①(晋惠公)许君焦、瑕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③(烛之武)夜缒而出 ④(烛之武)许之
⑤(秦伯)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
2.省宾语
① 敢以(之)烦执事(省略介词宾语,指灭郑之事或退兵之事)
②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之:指郑国)
文言积累
归纳总结
04
详略得当
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写文章如何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
1.弄清楚什么是详写和略写
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2.弄清楚详写和略写的关系
在一篇文章中,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没有“详”,就无所谓“略”;没有“略”,就无所谓“详”。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会显得啰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但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可见,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再者是红花与绿叶的关系。一般来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3.如何确定详写和略写
最能直接地、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针对练笔』
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描写一个烛之武至秦师见秦伯的场面,注意详略得当,前后照应,不少于300字。
答案:﹍﹍﹍﹍﹍﹍﹍﹍﹍﹍﹍﹍﹍﹍﹍﹍﹍﹍﹍﹍﹍﹍﹍﹍﹍﹍﹍﹍﹍﹍﹍﹍﹍﹍﹍﹍﹍﹍﹍﹍﹍﹍﹍﹍﹍﹍﹍﹍﹍﹍﹍﹍﹍﹍﹍﹍﹍
答案 (示例)“你是何人?”营前将士拦住了烛之武的去路。
“我是来见你们国君的,我是郑国的使者。”烛之武紧紧盯着兵器上泛出的白光,很从容地答道。
中军帐内,秦伯正独坐案前,将士们手按剑柄分列左右,空气压抑,四周鸦雀无声。
秦伯随意地看了烛之武一眼,然后沉默了片刻。“你是敌国的使者,这不是你能随便来的地方。”他突然说。
烛之武说:“我说几句话就会走。难道您真的以为晋国是秦国的忠实伙伴吗?难道您真的以为晋文公是您的朋友吗?难道您真的以为灭了郑国就对您有好处吗?难道您……”秦伯突然打断了他的话,“拖出去,斩了。”烛之武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秦伯怒道:“够了!你必须死!拖出去!”“朝济而夕设版焉!哈哈哈哈!”烛之武仰头大笑。秦伯一怔,“慢!”秦伯看了看毫无惧色的烛之武,突然笑了:“好,我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能耐!来人,松绑!”
练习巩固
05
1.下列每对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氾南/侵犯 辞别/城池 坠落/缒城而下
B.城阙/蕨类 肆意/肄业 戍守/数典忘祖
C.赏赐/驱驰 卑鄙/凋敝 闲暇/瑕不掩瑜
D.执事/明智 陪伴/赔偿 既然/亟待解决
【答案】B
【解析】A项,分别读fàn/fàn,cí/chí,zhuì/zhuì;B项,分别读què/jué,sì/yì,shù/shǔ;C项,分别读cì/chí,bǐ/bì,xiá/xiá;D项,分别读zhí/zhì,péi/péi,jì/jí。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寡人之过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敢以烦执事 阙秦以利晋
C.以其无礼于晋 吾其还也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答案】A
【解析】A项,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介词,拿/连词,表并列;C项,代词,指郑国/语气副词,表商量;D项,动词,作为/动词,给。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越国以鄙远
A.秦伯说,与郑人盟 B.既东封郑
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D.共其乏困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朝济而夕设版焉
C.秦伯说,与郑人盟 D.失其所与,不知
【答案】B
【解析】
A项,“共”通“供”;
C项,“说”通“悦”;
D项,“知”通“智”。
5.下列各句中,与“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夫晋,何厌之有 D.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答案】A
【解析】例句与A项均为判断句;C项,为宾语前置句;B、D均为状语后置句。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秦穆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耳根子软”的人吗?你如何看待他的退兵?
补充资料: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再论退兵
大多数的评论都认为烛之武是以“利”退秦师,但也有人认为烛之武是以“礼”退秦师。你更赞同哪一种看法?为什么?
如果转换一个视角,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解读途径,可以看到《春秋》《左传》对“礼”文化的坚守和传承。为什么要攻打郑国?因为历史上晋文公曾流亡到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这不符合“礼”。烛之武答应郑伯的请求,是在尽臣子之“礼”。国难当头,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挺身而出,烛之武这样做是合“礼”的。郑国没有什么对不起秦伯的地方,秦国攻打郑国是不合“礼”的。如果郑国仍然存在,秦国有使者到郑国,郑国会“共其乏困”,这样做是合“礼”的。烛之武在分析秦晋以往相处的事件时提到了晋国言而无信,晋国是不合“礼”的。晋文公最后撤军,体现了他的“仁”“知”“武”,这样的君子之风是合“礼”的。
再论退兵
资料来源:统编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总之,《左传》作为史传,反复强调“礼”的作用,一方面契合了“礼崩乐坏”的现实,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左丘明作为鲁国史官,代表了贵族阶级对“礼”的推崇。但是,尽管为国以礼、忠心耿耿、仁义明智、信守道义这些都是先秦时期重要的价值观念。
但在以利而合又以利而分的现实面前,仅仅依靠这些重要的价值理念也是不行的,还是要回到现实情境中处理问题,这也体现了烛之武懂得变通的智慧。
资料来源:统编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活动3: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烛之武是一个( )样的人,你的根据是( ),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运用( )的描写手法。本文故事情节发展有( )次起伏,请具体谈谈。
理解人物形象、情节
关于烛之武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圉yǔ ,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
——冯梦龙《东周列国演义》
《孙子兵法 · 谋攻篇》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活动3: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词语
佚之狐、郑伯、秦伯、晋侯是一个( )样的人,你的根据是( ),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运用( )的描写手法。
理解人物形象、情节
郑 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
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
秦 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
政治手腕了得。
晋 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
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活动4:思考讨论
学习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你还有哪些疑问?
作 业
学完本文后,有位同学拟了一幅对联,结合书后“奇妙的对联”这节内容,请你对出下联。你也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自选角度,尝试着再拟一副对联。
(1)上联:郑文公知错能改纳谏任贤,
下联: 。
(2)自拟对联:
新感悟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71张PPT)
,史记
3.鸿门宴(二)
统编版必修下册
司马迁
鸿门宴 《史记》司马迁
1.分析人物形象,借助资料探究刘邦能从“鸿门宴”全身而退的原因,借助资料了解多面项羽(重点、难点);
2.了解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人物间的相互称呼、鸿门宴会的座次安排;
3.探究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载有无不合常理的地方,思考如何看待史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上无数英雄随着时光流逝而一去不返,可是他们却给后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后人代代咀嚼和品味,一个个故事凝成了厚重隽永的华夏文化,哺育着后人。两千年前,项羽和刘邦的一次宴会,不仅给后人留下了富于传奇色彩的历史典故,而且宴会上成败得失还不断启示着后人。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学习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鸿门宴》。
垓下歌
项 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
刘 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历史价值
01
纪传体
指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史记》由“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组成,其中“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人物传记。后来班固《汉书》去掉“世家”并入“传”,这样就只有“纪”、“传”两种了。后世由此称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裁为纪传体。
《史记》体例
“本纪”记历代帝王,按年月排比大事,共十二篇;
“世家”记王侯之事,共三十篇;
“列传”为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作传,共七十篇;
“书”记录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制度,共八篇;
“表”则以表格的形式,依年代顺序记录三代至汉的大事,共十篇。
文学成就
(一)《史记》文学性界说:
第一:魏晋以前多是从广义的文学性入手,只着眼于《史记》文章简洁,辞采华美。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 :“服其善叙事理”; “文章则司马迁、相如” 。
《晋书卷60《张辅传》:“迁之著述,辞约而事举”;“逞辞流离”,“述辩士则辞采华靡,叙实录则隐核名检,此所以迁称良史也。”
第二:唐人深化了对《史记》文学性的认识,着眼于探讨《史记》散文的成就和艺术风格美。
第三:宋元明清时期的评点家对《史记》文章艺术美的研究、挖掘更深。宋人已开始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评价《史记》的文学性。
第四:近现代以来,众多学者开始全面系统地发掘司马迁塑造历史传记人物典型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将《史记》文学性的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史记》的文学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叙事技巧看,司马迁“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是一位散文大家。
第二:从写人艺术看,司马迁开创传记文学,将历史人物写得形象生动,尤其是那些个性鲜明的人物往往代表了社会上某一类人,反映了社会形象,有的达到了一定典型化的程度。
第三: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司马迁无疑是一位语言大师,他用52万字的篇幅,写出了近三千年的历史,而且“逞辞流离”,所以司马迁是历史家也是文学家。
(二)《史记》文学成就阐释:
A.叙事技巧的成熟:
[1] 独到的叙事结构:
大结构即是司马迁独创的“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这五种体例不仅各具笔法,而且又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它们与前代史书相比,结构更为合理、更为严密。 “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学者不能舍其书”(郑樵《通志》),它成为中国传统史学的主要形式。
小结构即是依照作者对传主的认识了解和发现,以及由此所确定的每一篇作品的主题来具体组织安排的结构。
[2] 合理的叙事时间。
叙事速度:《史记》全书的叙事时间是前快后慢;而对一些具体的篇章、人物,司马迁将重要的事件放大、放慢、详细的叙述,而一般的事件就一笔带过,或简单概括叙述。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笔墨,而且可以更好地突出人物。
叙事顺序:《史记》的叙事顺序丰富多样。有顺时,按年月日的顺序依次序写所发生的史实,本纪、世家多采用这种方式;有倒时,打破、颠倒自然的时序,将后面的事件放到前面来叙述;有停顿,在叙述一个或两个事件时,需中断一个故事,插入另一个故事 。
[3] 多角度的叙事视角:
叙事视角是作者将他所认知的世界转化为叙事世界的基本角度。《史记》在叙事时,多采用全知和限知两个叙事角度。
全知视角:指叙事者无所不在,无所不知,对要叙述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对所叙述的历史人物的优点、弱点、长处、短处、人物的情感变化、内心活动及历史人物之间隐秘的对话等无所不知。
限知视角:是叙述者被限定在某一范围、某一局部进行叙事,所知是有限的,作者对于世界人事的审视是通过具体人物的眼光来完成的。
[4]纯熟的叙事语言:
第一:叙事语言眉目清晰。
第二:叙事语言生动传神。
第三:叙事语言或褒或贬,带有作者的 感彩。
第一:抓住特征,精心选材
司马迁在为历史人物作传时,不只是一般地记述他们的事迹,而是尽力写出他们的精神品格、个性风貌。为此,他总是在充分把握史料的基础上,先求对人物的思想性格有一个总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对史料的剪材、取舍,穿插安置,来突出人物的特征,写出他们的鲜明特点。
B.人物塑造的成功:
第二: 两两对照,烘托人物
对照衬托是司马迁《史记》中常用的一种手法。它在对比中见义,使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如《李将军列传》等。
第三: 心理刻画,展现灵魂
司马迁在《史记》中注意采用各种艺术手法,对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精心的描绘。
[1]安排人物的独白来描写人物的心理。
[2]以人物自唱的诗歌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3]直接写人物的心理变化。
第四: 互文见义,突出重点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突出人物个性和避免重复,独创了互见法。其中最成功的例子是《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
《史记》的风格特征:浓郁的悲剧气氛
悲剧人物的划分:
按悲剧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分:
[1] 英雄悲剧:悲剧主人公是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人物,他们的行为对当时的时代和社会有积极的影响。(项羽、陈胜、晁错等)
[2] 普通人的悲剧:(荆轲、高渐离、聂政、程婴、公孙杵臼等)
按悲剧原因可分为:
[1] 性格悲剧:指悲剧主人公的悲剧主要是由个人性格的缺陷造成的。
[2] 社会悲剧:是指悲剧主人公的悲剧主要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
[3] 性格社会悲剧:指悲剧主人公的悲剧结局是由个人性格和社会原因多方面造成的。
《史记》的悲剧精神即“有价值的东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悲剧主人公为实现自身的价值进行不懈的奋斗,他们的所作所为展现了人生命的活力。
[2] 悲剧主人公都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他们在尖锐的矛盾斗争中,身处逆境,但他们表现出来的不是软弱和退却而是勇敢奋进的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毅力。
[3] 悲剧主人公都具有正义感和高尚的情操。
《史记》的风格特征:爱奇的审美倾向
杨雄在《法言》:“子长多爱,爱奇也。”
司马贞《史记索引后序》:“其人好奇而词省”。
曾巩在《元丰类稿》“斯亦可谓奇矣”。
司马迁的爱奇尚奇及《史记》中奇的具体内容可分三个层次:
[1]表层的奇:
指那些神话、传说、异闻等。
[2] 深层的奇:
指对那些风流倜傥的特异性历史人物的推崇与偏爱。
另外,司马迁的好奇还与他反抗强暴,揭露腐朽和黑暗的斗争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史记》中还记录了许多富有反抗精神的奇人奇事。
[3] 文学家的爱奇:
《史记》作为一部史学和文学结合得非常完美的杰作,除了司马迁艺术表现的功力及它蕴涵丰富的情感外,司马迁的爱奇、尚奇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在记录历史人物时,为了突出人物个性,把人物写活,特意加上一些与之相关的奇异之事。
探究人物
02
一、宴前
(幕后活动)
无伤告密
亚父定计
项伯夜访
刘邦定策
项王许诺
张良献策
项羽项伯
范增
刘邦
张良樊哙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文化常识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时,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时,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从坐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一、项羽“东向坐”及其意蕴
古人之坐以东向为尊。故宗庙之祭,太祖之位东向。即支际流亦宾东向,主人西向。”
——《史纪会注考证》
 可见:“东向”是宾主座次中的尊位。 
1、项羽居尊位的原因。
 ①出身高贵(名门、名将之后)
 ②巨鹿一役后成为反秦主力,诸侯皆臣服之。
 ③实力强大。(刘邦当时不是他的对手)。
“居尊不让”的心理意蕴表现出他“自衿功”、“欲以武力经营天下”,善斗勇的性格特点。
二、刘邦“北向”及其意蕴
“宾主位东西面,君臣位南北面”
——如淳《史记· 会注》
可见:南向是君位,北向是臣位。
1、刘邦居臣位(卑位)的原因。
 ①实力不济(“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灞上。”)
 ②先入咸阳,且得民心。项羽对之怀恨在心。(“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刘邦在不利的形势下善于采取积极退让的应变之策,展现了老练成熟、老谋深算的性格。
三、张良------鸿门之上的智者
[初步推测]:是张良的幕后操纵,张良借项伯之手而安排的。突现了他在秦末汉初的时代风云中仙风道骨、运筹帷幄的智者形象。
在明了刘、项二人的座次方位及其内在意蕴之后,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这样座位安排即给足了项羽的面子,也挽救了刘邦,显然这样的安排不是随意为之的。那么,这究竟是谁的杰作呢?
三、张良------鸿门之上的智者
[初步推测]:是张良的幕后操纵,张良借项伯之手而安排的。突现了他在秦末汉初的时代风云中仙风道骨、运筹帷幄的智者形象。
在明了刘、项二人的座次方位及其内在意蕴之后,如果我们再深入一步,就会发现,这样座位安排即给足了项羽的面子,也挽救了刘邦,显然这样的安排不是随意为之的。那么,这究竟是谁的杰作呢?

这几自然段主要写了几件事?
1、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2、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3、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刘邦谢罪--项羽留饮
范增示意--项羽不应
项庄舞剑--项伯翼蔽
张良召哙--樊哙闯帐
义责项羽--羽无以应
二、宴中
(明争暗斗)
貌合神离
君臣一心
主动
被动
主动
被动
刘邦集团
项羽集团
沛公脱险
张良留谢
项王受璧
范增愤骂
刘邦锄奸
三、宴后
(脱身除患)
项羽、刘邦两个人物的不同性格是通过相互映衬、对比、烘托表现出来的:
⑴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
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⑵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
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⑶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
不能效其力;
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
危授命。
⑷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
刘邦有奸必肃,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圆猾狡诈,细心机警;
随机应变,善于用人;
能言善辩,勇毅果断;
能屈能伸,细致周密。
刘邦
项羽
自矜功伐,豪爽直率;
刚愎自用,胸无城府;
沽名钓誉,缺乏远见;
寡谋轻信,轻敌自大。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__。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 。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 不自责,过__。 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岂不谬哉!         
            ——《史记 项羽本纪》
1、将“也、矣、而、乃”填在横线上
2、翻译全段,注意所填词语的语气。
3、说一说作者的基本观点。
一:探讨鸿门宴
刘邦为何能从鸿门宴全身而退?
1.从双方阵营人物及性格,人物言行分析;
2.从场景中的称呼分析:
沛公、大王、将军、臣、项王、参乘
“君为我呼入”“公为我献之”······
3.从鸿门宴的座次安排分析;
4.结合相关历史背景;
5.其他角度······
《鸿门宴》相关历史背景: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领义军攻破武关,进人关中地区。秦王子婴向刘邦受降。刘邦入关后,与秦民约法三章,并派人驻守函谷关,以防项羽进关。当时顶羽刚在巨鹿之战中取得胜利,并歼灭了秦军的主力,正向关中进攻。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得知刘邦已经攻陷关中,一怒之下攻陷了关隘,并推进至戏水之西。刘邦当时与其军队同处霸上,暂未会见项羽。当时项羽的兵力大约是40万人,刘邦军队共约10万人。
古代座次问题
四面环座:由尊到卑,依次排列,即西—北—南—东
一:探讨鸿门宴
1.刘邦为何能从鸿门宴全身而退?
刘邦阵营:
①刘邦善于纳谏。张良的计谋和樊哙劝刘邦当机立断逃走,刘邦都听取意见,抓住了时机。
②刘邦能屈能伸,能拉拢对方的人。项伯入内,刘邦拉拢项伯,并与项伯约为婚姻。
③刘邦圆滑机变,及时面见项羽,抓住时机,伏低做小,准备充分。面见项羽,他准备了最谦卑的说辞,挑选了厉害的随从,带去了珍贵的礼物,玉斗白壁。
④刘邦以自身利益为重。独自一人,走小路逃离。部下从另外一条路走,掩人耳目。
⑤张良有勇有谋,善于劝谏,讲究方式方法;忠心耿耿,替刘邦献礼。
⑥樊哙勇敢无畏,夜闯军营,生吃猪肉,豪饮卮酒,粗中有细,一番话打消项羽顾虑,使得重义气的项羽产生英雄相惜之感。⑦······
项羽阵营:
①项羽偏听冲动。曹无伤的话使得项羽大怒,而后项伯的话,又使得项羽改变说辞。
②项羽刚愎自用,不听谋士的意见,优柔寡断,给对手以喘息的机会。
③项羽骄傲自大,不懂藏锋,本来宴会应该尊敬宾客,项羽却让刘邦坐在排第三的位置,让张良坐在最末端。
④项伯泄密,偏听偏信,立场不清。
⑤范增张扬跋扈。作为谋士,范增年已老迈,为项羽亚父,处处以长辈自居,他的劝谏基本都是直接粗暴的结论,久而久之,项羽就会对范增的耳提面命不满。
⑥项羽认为没有必要杀刘邦,因为当时刘邦和他实力悬殊,还构不成威胁。另外,也可能考虑到杀刘邦会在各路诸侯中造成不良影响。⑦······
总结
性格缺陷+政治稚嫩+有“不必杀”“不能杀”之理······
一:探讨鸿门宴
范增劝谏失败,除了性格原因,还有没有深层次的原因?
汉用陈平计2,间疏楚君臣3。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4,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5。”归未至彭城,疽发背死6。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耳。”
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7,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8!’《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9。’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10。”陈涉之得民也11,以项燕、扶苏12。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13。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14。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
——苏轼《范增论》
究其深层次原因,范增与项羽之间隐藏着深层矛盾:疑范增与汉有私,
稍夺其权。
译文
汉高祖采用陈平的计策,离间疏远楚国君臣。项羽怀疑范增和汉私下串通,逐渐剥夺他的权力。范增大怒,说:“天下的事情已经平定了,君王自己处理吧!希望您开恩准我告老还乡。”可是还没到彭城,他就因背上痈疽发作而死。苏子说,范增离开得对,若不离开,项羽一定会杀他,只遗憾他没有早些离开。
那么,范增应当因什么事情离开呢?范增劝项羽杀沛公,项羽不听,因此失掉天下。应当在此时离去吗?回答说,不。范增建议杀沛公,是做臣子的职责;项羽不杀刘邦,说明他还有君王的度量。范增怎能因此事离去呢?《易经》说:“懂得事情的预兆,那不是很神明吗?”《诗经》说:“观察下雪之前,水汽必定先聚集成霰。”范增离开,应当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陈涉受到拥护,是因为打出了项燕和扶苏的旗帜。项氏的兴起,是因为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而诸侯反叛,是因为他杀了义帝。况且拥立义帝,范增实为主谋。义帝是否被杀,岂止是关系着楚国的盛衰,也关系到范增的祸福。义帝被杀,范增就没有长久独存之理。项羽杀宋义,是杀害义帝的先兆。他杀义帝,就是怀疑范增的根本,难道还要等到陈平去离间吗?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出虫子;人必定先有了疑心,然后谗言才能听得进去。陈平虽说聪明,又怎能离间没有疑心的君主呢?
——苏轼《范增论》
“巨鹿之战”,他叱咤风云,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扭转反秦局势,成为了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叱咤风云的西楚霸王。“鸿门之宴”,他粗疏、骄矜、轻纵了敌手,以致错失良机,为自己留下后患,而后导致了“垓下之围”,自刎而死,慷慨悲壮。
那么,项羽果真就在性格上一无是处吗?司马迁对项羽持怎样的态度?后人创作了很多描写、评论项羽的诗歌,收集并阅读分析他们眼里项羽的形象,体会诗人对项羽的态度和情感,体会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和情感。
二:一千个人,一千个项羽——探讨项羽形象的丰富性
太史公曰: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羽岂其苗裔邪?何兴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项羽《项羽本纪》
二:一千个人,一千个项羽——探讨项羽形象的丰富性
译文:太史公说:我听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瞳人儿。又听说项羽也是两个瞳人儿。项羽难道是舜的后代吗 不然他的发迹怎么那么突然啊!秦朝搞糟了它的政令,陈涉首先发难,各路豪杰蜂拥而起,你争我夺,数也数不清。然而项羽并非有些许权柄可以凭借,他趁秦末大乱之势兴起于民间,只三年的时间,就率领原战国时的齐、赵、韩、魏、燕五国诸侯灭掉了秦朝,划分天下土地,封王封侯,政令全都由项羽发出,自号为“霸王”,他的势位虽然没能保持长久,但近古以来象这样的人还不曾有过。至于项羽舍弃关中之地,思念楚国建都彭城,放逐义帝,自立为王,而又埋怨诸侯背叛自己,想成大事可就难了。他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而他竟然拿“上天要灭亡我,不是用兵的过错”这句话来自我解脱,难道不荒谬吗?
司马迁对太史公有赞许,有期待,更有痛惜。
夏日绝句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一千个人,一千个项羽——探讨项羽形象的丰富性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批评项羽胸襟不够宽广,如果项羽能够再回江东重整旗鼓的话,说不定还可以卷土重来。。杜牧着眼于宣扬不怕失败的精神,是借题发挥,是诗人咏史。
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项羽暴露了作为军事领袖的诸多缺点,然而在其生命的最后关头,却显示了一个英雄的凛然无畏。在李清照看来,他无愧“人杰”“鬼雄”之称。而在当时金兵铁蹄长驱南下,宋朝君臣望风而逃的大背景下,项羽之“不肯过江东”更具有鲜明的批判性。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一千个人,一千个项羽——探讨项羽形象的丰富性
乌江项王庙题壁
严遂成
云旗庙貌拜行人,功罪千秋问鬼神。
剑舞鸿门能赦汉,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独为灵均。
王安石则审时度势,指出项羽败局已定,势难挽回,反驳了杜牧的论点,是政治家的咏史。诗中最后的反问道出了历史的残酷与人心向背的变幻莫测,也体现出王安石独到的政治眼光。史论史评是王安石完成咏史诗从叙事体向抒情体,最终走向议论体的转变
严遂成认为充满了同情惋惜之情。对鸿门宴上项羽的做法,诗人认为他仁厚宽容。
项羽本身的丰富性就给后人的评论留下了很多空间,其悲剧性又容易使项羽动情。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人,也有一千个项羽。这也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特殊性、时代性。司马迁的记载也不是完全的实录,而是带上了他的主观色彩(把项羽放入了“本纪”)。史书、史论、史诗彰显了不同的历史观。
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运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鸿门宴上到底谁是英雄?项羽是否是一个英雄?我想,要从英雄本身的气质,英雄与时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角度来思考。
鲁迅认为:“有缺点的战士终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不过是苍蝇。”在你心中,项羽是否是一个英雄?
活动二:一千个人,一千个项羽——探讨项羽形象的丰富性
三:了解司马迁及《史记》,探讨史传文学的意义
《鸿门宴》也有不合常理的地方,你认为有哪些?
比如刘邦等人遁走良久,项羽居然都没有发觉?军账外没有守卫?······
任何史书由人创作,必然带有一定的主观立场。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史料的相互参照来尽量还原历史原貌,其次,我们在阅读中也可以领略作者的文学才华和个性风格。
司马迁把自己的热情与理想,痛苦与挣扎都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描述中,产生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叹惋。
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文中四组人物的对比:
主帅:项羽与刘邦
谋士:范增与张良
部将:项庄与樊哙
内奸:项伯与曹无伤
写法分析
对比中写人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一)
(二)
范增——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三)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 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绕未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 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四)
写法分析
对比中写人物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告密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全文总结
结 语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的估计战争的形式,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并进一步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
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史记选文
03
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本纪》)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虽放流,睠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矣。”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屈原贾生列传》)
“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足多者焉”(《游侠列传》)
“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世家》)
巩固练习
04
巩固练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1、下列加点字解释全正确的一组( )
①目似瞑,意(神情)暇甚 ②项王则受壁,置(摆设)之坐上
③卮酒安足辞(推辞) ④此亡秦之续(连续)耳
⑤其意(目的)常在沛公也 ⑥大礼不辞小让(谦让)
⑦沛公起如(往)厕 ⑧沛公则置(安置)车骑
A.①③⑤⑦ B.②③⑥⑧
C.②④⑥⑦ D.①④⑤⑧
答案:A
巩固练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2.下列句子中都含通假字的一组( )
①距关,毋内诸侯 ②沛公不胜桮杓
③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④范增数目项目
⑤令将军与臣有郤 ⑥秋毫不敢有所近
⑦拔剑切而啖之 ⑧张良出,要项伯
⑨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A.①③④⑤ B.②⑤⑦⑧ C.②④⑥⑧ D.①②⑤⑨
答案:D。 ①距通拒,内通纳;②桮通杯;③倍通背;⑤郤通隙;⑧要通邀。⑨蚤通早
巩固练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 )
①沛公军霸上 ②党以身翼蔽沛公
③范增数目项王 ④籍吏民,封府库
⑤君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⑥项伯杀人,臣活之
⑦爽心悦目
A.①③④/②⑤/⑥⑦ B.①②⑤/③④/⑥⑦ C.②⑥⑦/③④⑤/① D.③⑥/⑤⑦/①②④
答案:A。 ①驻扎,名作动;②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③使眼色,名作动;④登记,名作动;⑤象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⑥使……活,使动用法;⑦使……爽快,使……愉快,使动用法。
巩固练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4、下列句子不属同类句式的一项( )
A.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B.藉何以至此
C.因击沛公于坐
D.得复见将军于此
答案:B。
A、“以事”,状语后置;B、“何”作宾语,前置;C、“于坐”,状语后置;D、“于此”,状语后置。
巩固练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5、写出下列语句所含的成语
A.秋毫不敢不所近( )
B.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
C.劳苦而功高如此( )
D.项庄拔剑舞,其意在沛公( )
答案:
A、秋毫无犯 B、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劳苦功高 D、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共75张PPT)
,司马迁
3.鸿门宴
统编版必修下册
鸿门宴 《史记》司马迁
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
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
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重
悲欢共
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换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重
我的泪向天冲
来世也当称雄
归去斜阳正浓
屠洪刚霸王别姬
一个儿时就展现出非凡才能,是力能扛鼎的西楚霸王,一个是48岁才出来创业的泗水亭长。多年后,前者却唱出了悲壮的《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后者却统一天下,唱出了豪迈《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实力强大的项羽最终败给了一度弱小的刘邦,落得乌江自刎的局面,其原因何在?从《鸿门宴》中,你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
一起走入课文的学习。
激情导入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及司马迁;
2.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用法(重点);
3.分析人物形象,借助资料探究刘邦能从“鸿门宴”全身而退的原因,借助资料了解多面项羽(重点、难点);
4.了解文中所涉及的历史文化知识:人物间的相互称呼、鸿门宴会的座次安排;
5.探究司马迁对鸿门宴的记载有无不合常理的地方,思考如何看待史书中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的关系。
知人论世
01
——鲁迅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司马迁的生平及心态变化
一、20岁以前—率真、自由、宏大。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太史公自》)
进京后,有机会向古文大师孔安国学习古文,向当时今文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
二、壮游天下----飘逸、淳厚、豪迈。
壮游路线:“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太史公自序》)
宋代马存说:“子长生平喜游,方少年自负之时,足迹不肯一日休,非直为景物役也,将以尽天下大观,以助吾气,然后吐而为书。今于其书观之,则其生平所尝游者皆在焉。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波,彭蠡之渚,涵混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停蓄而渊深;见九嶷之芊绵,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定,靡蔓绰约,春装如浓,秋饰如薄,故其文妍媚而蔚纡;
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有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尚无恙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噁,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兵万马,大弓长戟,俱游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大功,西使巴蜀,跨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斩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睹夫子遗风,乡射邹峄,彷徨乎汶阳洙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乎正人君子之容貌。(见《史记评林》P16)
三、入仕为官---昂扬、深沉、发奋。
奉使西征巴蜀:
参加封禅大典:
接受遗命:“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自序》)
“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自序》)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
38岁继任太史令。
四、遭遇宫刑----痛苦、自卑、忧愤。
42岁参加制定太初历,
并开始著述《史记》
47岁遭遇李陵事件。
50岁出任中书令。
约53岁著成《史记》。
近60岁去世。
陕西韩城太史公祠
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文学主张
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都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后,作为我国古典文论中一条历史贯穿线,对文艺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历代思想家和文学家或从文学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或从时代政治的影响上,或从个人的遭遇上,以各自的体会,从不同的角度,不断丰富和发展着这一理论。
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情采》:
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咏性情,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
[唐]韩愈《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不平者乎!
[唐]刘禹锡《上杜司徒书》:
昔称韩非著书,而《说难》、《孤愤》尤为激切,故司马子长深悲之,为著于篇,显白其事。夫以非之书,可谓善言人情,使逢时遇合之士观之,固无异于它书矣。而独深悲之者,岂非遭罹世故,益感其言之至耶?……然后知韩非之善说,司马子长之深悲,迹符理会,千古相间,虽欲勿悲,可乎?
这是从鉴赏和接受美学的角度来阐发自己对“发愤著书”说的理解和认识。
[宋]欧阳修《梅圣诗集序》: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明]李贽《杂说》:
且夫世之真能文者,比其初皆非有意于为文也。其胸中有如许无状可怪之事,其喉间有如许欲吐而不敢吐之物。其口头又时时有许多欲语而莫可所以告语之处,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
[清]刘鹗《老残游记自序》:
《离骚》为屈大夫之哭泣,《庄子》为蒙叟之哭泣,《史记》为太史公之哭泣,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李后主以词哭,八大山人以画哭,王实甫寄哭泣于《西厢》,曹雪芹寄哭泣于《红楼梦》。
背景知识
故事发生在陈涉起义之后的第三年(前206)。陈涉起义之后,出身楚国贵族世家的项梁、项羽叔侄和出身农民又当过亭长的刘邦,也先后起兵反秦。陈涉失败后,项梁等拥立楚怀王之孙,仍号楚怀王。项、刘为楚怀王所辖主力军。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06年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刘邦攻下咸阳后,吞并霸上,遣将把守函谷关,不纳诸侯,欲称关中王.项羽听说后非常恼火,立即破关直抵新丰鸿门.
鸿门宴也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举行的,它揭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这次宴会隐含杀机,是一场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鸿门宴”一词今天也成了隐藏杀机的政治谈判的代名词.
在“鸿门宴”之后的5年时间里,刘项两大集团,大战70余次,小战40余次,刘邦屡战屡败。前205-前203年,楚汉两军在河南荥阳一带决战。始楚军较强,后因战略错误丧失主动权。前202年10月,项羽东撤,刘邦率30万军追击。同年12月,项羽军被围垓下(安徽灵壁)。垓下之战,在四面楚歌中项羽见军心涣散,悲唱《垓下歌》,虞姬抽剑自刎,项羽率800顽兵突围,渡过淮河被汉兵追上,项羽剩下28人逃到乌江,他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刘邦建立汉朝,后衣锦还乡作《大风歌》。
翻译原文
02
欲王wàng关中 飨xiǎng士卒 为wèi击破沛公军
好hào美姬jī 鲰zōu生
孰与君少长zhǎng 奉卮zhī酒为寿 从百余骑jì
戮lù力而攻秦 数shuò目项王 樊哙kuài
举所佩玉玦jué 交戟jǐ之卫士 瞋chēn目视项王
目眦zì尽裂 按剑而跽jì 沛公之参乘shèng
赐之彘zhì肩 切而啖dàn之 如恐不胜shēng
人方为刀俎zǔ 何辞为wéi 道芷zhǐ阳
字音
沛公 军(于)霸上 ,未 得与项羽相见。
驻军 没有能 跟
军:名作动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 言于项羽曰:“沛公
言于,向……报告
欲王(于)关中,使子婴为相, 珍宝尽有之。”
称王 让 作(他的)国相 占有它
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 为(之)击破沛公军!”
犒劳 替 我 打败 军队
当是 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
在这个。当:介词,在 驻扎在
十万,在霸上。范增 说 项羽曰: “沛公居山东
劝告 在函谷关以东地区
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 财物无所取,妇
贪图 喜爱美女 对财物 取用
财物:名作状,表动作对象
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 其气,皆为龙
宠幸 (表现)小处 看过那里的云气 是
形作名,所幸:宠幸的人
虎, 成五采, 此天子气也。 急 击 勿 失!”
(的样子)五彩颜色 云气 赶快攻打不要失去时机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 善留侯张良。
叔父 平时与留侯张良友好
善:与……友好
张良是时从 沛公,项伯乃 夜 驰 之沛公军,
跟随 于是连夜 骑马到 军营
之,动词
私见 张良,具告(之)以事, 欲 呼张良与(之)
私下会见 具,全部。(以事具告之) 叫
“以事” 作状语后置;“之”代词,代“张良”,省略句。
俱去, 曰:“毋从(之)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
离开(刘邦) 跟随 送死 替
送沛公, 沛公今 事有急,亡 去 不义,不可
护送 (入关) 情况危急 逃亡离开 讲道义 能
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
告诉 就进去 (将实情)告诉(沛公)
“为之奈何 ” 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
怎么对付这件事 替 出 计策。
“奈何为之”,为:对付 主谓倒装“为大王为此计者谁”
曰:“鲰生说我曰:‘距关, 毋内诸侯,秦地
见识短浅的小子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秦国的地盘都可以由你称王 估计 足够用来抵挡王:称王,名词作动词
项王乎?”沛公默然, 曰:“固不如 也。 且为之
沉默(一会儿)本来 (人家) 将
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
请允许我去告诉 背叛
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 交情 故:形作名
(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
交往 救了他。活:使动用法,
使……活,救
故 幸 来 告良。”沛公曰:“孰与君 少长 ”
所以幸亏(他)告诉 他跟你相比,谁大谁小
与君孰少孰长(宾语前置)
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 呼入,
比。于在形容词后表比较 (把他)喊
吾得 兄 事 之。”张良出,要项伯。
应该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侍奉他 要通“邀”,邀请进来
事:侍奉 名作动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名作状。
项伯即 入见沛公。沛公奉 卮 酒为(之)寿,
立即 奉上一杯酒给项伯祝福
约 为 婚姻,曰:“吾入关, 秋毫不敢有所近,
约定结为亲家 (财物)丝毫 据为己有
近,形作动,接触,沾染
籍 吏 民,封 府库,而待 将军。
登记官吏人民 封闭 以等待
籍,名作动,给……登记造册。府库:收藏财物的官府仓库。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 他 盗 之出入与非常 也。
(我们) 所以……者,用在因果关系的复句中,所以,表原因的固定格式,者,表提顿。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 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之,取消句子独立性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愿 伯具 言臣之不敢
反叛 希望(对项王)详细地说
之,取独
倍 德也。”项伯许诺, 谓沛公曰:“旦日
忘记(他的)恩德 答应(这件事) 第二天
倍通“背”,背叛,忘记。 许诺,同义复词,答应
不可不蚤 自 来 谢 (于)项王。”
能 蚤通早,早些 亲自 道歉 向
沛公曰: “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 中,
是 连夜回去 军营
诺,拟声词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 言 曰:“沛公不先破
话 趁机 劝说 攻占
关中,公岂敢入乎 今人 有大功而击 之,
进来 人家 进攻
不义也。不如因善 遇 之。”项王许诺。
友好 对待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
带领 人马 道歉
从,使动用法,使……跟随,带领
“臣与将军戮力 而攻秦,将军战(于)河北,臣战
合力 而,表修饰 作战
(于)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
料想 能够
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现在 流言 郤通“隙”,隔阂,嫌怨
者,用在时间副词后,凑足音节无实义
项王曰: “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说的话 之,代曹的密报
籍 何以 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
籍,项羽的名,为什么会这样做 当天就 喝酒
对人自称名,表谦恭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 南向坐,──亚父者,
面向东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
陪坐
数 目(于)项王, 举 所佩玉
多次向项王使眼色 所,指示代词,
目,名作动,使眼色 起指代作用,不译
以示之者三, 项王默 然不应。
而多次向项王示意 默默地没有反应
之,代项王 三:多次 者,表提顿
范增起, 出 召 项庄,谓(之)曰:“君王
起身 出去 叫来
为 人不忍。 若入前 为寿,寿毕,
待 忍心(下手) 你进去上前敬酒 完毕
请以剑舞, 因 击沛公 于坐, 杀之。
请求用舞剑(助兴) 趁机 把沛公刺倒在坐位上(并)
不者,若属皆且为(之)所虏!”庄则入为寿。
否则 都将被 为……所……:表被动引进主动者 者,表提顿
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
为 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
作为娱乐
项庄拔 剑起 舞。项伯亦拔剑起舞,
抽出 起身 舞剑
常以身翼蔽沛公,
用自己的身体掩护。 翼,象鸟的翅膀一样,名作状。
庄 不得击。
(使) (始终) 刺杀(刘邦)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
事何如 ”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 常在沛公也。”哙曰:“此 迫矣!臣
用意 身上 这太紧迫了
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 盾入军 门。
同他同生死 拿着盾牌 军营大门
交戟 之卫士欲止(之)不内。
拿戟交叉着守卫军门的兵士 阻止 让他进去
樊哙侧 其盾以 撞,卫士仆(于)地。哙遂入,
侧举 一撞 跌倒在地上 就
以,连词表承接,来
披 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 指,
揭开帷幕 瞪目看着 向上竖起来
目眦尽 裂。项王按 剑而跽 曰: “客何为
眼眶像全部要裂开 握着 跪直身体 是干什么的
而,连词,表修饰者 ”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项王曰:
是(也表示判断) 卫士
“壮士! ──赐之卮酒。则与(之)斗卮酒。哙拜谢,
赏他 (左右的人)就 一大杯
起,立而饮之。项王曰: “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
起身 站着。而,连词,表修饰 猪腿
彘肩。樊哙覆其盾 于地,加 彘肩(于其)
把他的盾牌翻过来放在地上 再把 盾
上,拔剑切 而啖之。“壮士!能复饮乎 ”
切着吃 而,连词,表承接
樊哙曰:“臣死且 不避,卮酒安 足 辞!
尚且 害怕 怎么值得推辞 避,躲避,害怕
夫秦王有虎狼 之心, 杀人如 不能举,
一样的心肠 惟恐 杀完
刑 人如恐不胜 ,天下 皆叛之。
处罚 能用尽酷刑 背叛
如,好像,惟恐 刑,名作动,施加肉刑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 秦入咸阳者 王之。’
打败 的人 封他为王
王之,以之为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
宫室,还 军(于)霸上,以待 大王来。故
退军 驻扎,名作动,在 等待 到来 特意
遣将守关者,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是为了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 说,
像这样 赏赐 却 小人的谗言
欲诛有功之人,此 亡 秦 之续。
这是已亡秦国的后续者
窃为大王不 取也!” 项王未有 以应, (应该)采取(这种作法) 没有话来回答 曰:“坐。”樊哙从 良坐。坐须臾,沛公起 挨着 起身
如厕 ,因 招 樊哙 出。
到······去 趁机 招呼 (一起)离开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 沛公。
招呼(回来)
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樊哙曰:
刚才离开 告辞
“ 大行 不 顾 细谨, 大礼 不 辞 小让。
做大事不必注意细枝末节, 行大礼节不必讲究小的谦让
谨:行为 让:责备
如今人 方为刀 俎,我为 鱼肉,
现在别人正是菜刀和砧板 (砧板上的)
何 辞 为 ”于是遂去。
为什么告辞呢 为:语气词 就
乃令张良留 谢。良问曰:“大王来
叫 留下(向项羽) 告辞
何操 ” 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于)项王;
来的时候带什么礼物 定语后置句“一双白璧”
何操:操何,宾语前置
玉斗 一双,欲与(于)亚父。会 其怒,不
酒杯 恰巧 发怒
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
替 他们 遵命,好
项王军在鸿门下, 沛公军霸上,相去四十里。
军队 驻扎 隔
沛公则置车 骑, 脱身独 骑,
丢下车辆人马(从项羽的军营里) 独自一人骑马
独骑脱身
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 走,
徒步 逃跑
从郦山下, 道芷阳 间 行。沛公谓张良曰:
脚下 取道 从小路 名词作状语
“从此道 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 我至军
这条路 估计
中,公乃入。”
才进去(见项王)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
不胜 桮杓,不能 辞。谨 使臣良奉
禁不起多喝酒 (前来) 恭敬地 叫 奉上

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
行两拜礼 足下:称人的敬词
大将军 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 ”良曰:“闻大
在哪里,宾语前置句
王有意督过 之, 脱身独骑,已至军矣。” 责备 他(的过失)
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 上。亚父受玉斗,置之
就 把它放在坐位

(于)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
击得粉碎 这小子 值得
破:使动用法,使……破
与(之)谋! 夺项王天下者必 沛公也。吾属今
共事 一定是
为之虏 矣!”
就要被他俘虏了。为:被,表被动。
沛公至军,立 诛杀曹无伤。
立即 杀掉
文言积累
03
一、虚词
乃:A、副词 a、就 ,于是 b、才 c、却,竟然,居然 d、只是,仅仅 e、是,就是
B、指示代词 f、这,这样
D、人称代词 你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良乃入
3、而乃以手共搏之
4、乃朝服
5、乃复请之
A
a
A
b
A
c
a
A
A
a
因:A、介词 a、凭借、依靠 b、按照、依照
c、通过、用
B、副词 d、趁机 e、于是、就
C、动词 f、沿袭
D、连词 因此、于是
1、因留沛公与饮
2、因击沛公于座
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4、蒙故业,因遗策
5、因宾客之蔺相如门谢罪
B
e
B
d
A
a
C
f
A
c
二、古今异义及固定结构
1、约为婚姻
2、沛公据山东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6、庄则入为寿
7、孰与君少长
8、所以遣将守关者
9、今日之事何如
10、我为鱼肉,何辞为
儿女亲家
崤山以东,函谷关以东地区
意外变故,不同寻常的
黄河以南
黄河以北
小人谗言
敬酒及说祝酒词
同(谁)比,谁…
…的原因。
其他可译为:用来…的
怎么样
还要…干什么呢?
11、奈何: “为之奈何 ”
12、孰与:“孰与君少长 ”
13、所以“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14、为……所:“若属皆且为所虏”
15、无以(无……以…) “军中无以为乐”
16、何……为: “何辞为”
??
“如何”、“怎样”
与……相比,谁……
“……的原因”或“……的方法”
被……,表被动
没有什么东西拿来……
还 要…干什么
三、一词多义
(一)、举:A、动词
①举起 向上抬 ② 拿、用 ③ 举动、行动④ 提出、举出 ⑤ 推荐、举荐 ⑥ 发动 ⑦ 提拔、任用 ⑧ 占领、攻下 ⑨ 施行、做 ⑩ 科举考试 生育 挂起 拉起
B、形容词 全、整个儿 尽、全都
1、举所佩举珏以示之者三
2、中江举帆
3、杀人如不能举
4、范进中举
5、举大计亦死
6、西举巴蜀






(二).谢①谢罪、道歉 ②感谢③辞谢、告别④推辞、谢绝⑤凋谢、衰亡⑥告诉询问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3、乃令张良留谢。
4、阿母谢媒人
5、及花之既谢
6、多谢后世人

②感谢
③辞谢、告别
④推辞、谢绝
⑤凋谢、衰亡
⑥告诉询问
(三).辞 A、名词①口供②托词、借口③文学④古代一种文体⑤命令⑥修辞 B、动词⑦推辞⑧审问⑨告别⑩争、计较
1、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2、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使武受辞
4、听其狱讼,察其辞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 而必为之辞
6、近者奉辞伐罪
7、归去来兮辞
8、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9、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动词
⑦推辞
动词
⑨告别
名词
⑧审问
动词
①口供
名词

名词
名词
名词
⑤命令
④古代一种文体
③文学
动词
争、计较
(四).故 :A、名词 ① 缘故②事故、变故 ③ 旧交情、老朋友 B、副词④故意 ⑤特意 ⑥仍然、仍旧⑦原本、本来 ⑧反而 C、连词⑨因此、所以 D、形容词⑩衰退、衰老 旧的、原来的
1、君安与项伯有故
2、故听之
3、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5、暮去朝来颜色故
6、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7、故久立与其客语
8、累官故不失州郡

⑨因此、所以
⑤特意
① 缘故
②事故、变故
④故意
⑩衰退、衰老
⑥仍然、仍旧
(五).且 A、连词 ①又…又,和,一面…一面 (并列)②而且,并且,况且 (递进)③尚且,还(让步) ④还是,或者是(选择)B、副词 ⑤暂且,姑且 ⑥ 近,将近(数词前)⑦ 将,将要,就要
1、且为之奈何
2、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3、河水清且涟猗
4、北山愚公,年且九十
5、且焉置土石
6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7、吾攻赵旦暮且下
??
⑦ 将,将要,就要
③尚且
⑥ 近,将近
况且
①又…又
④还是,或者是
⑦ 将,将要,就要
(六)A、形①幸运 B、动词 ②宠爱,宠幸 ③驾临 ④庆幸 C、副词 ⑤ 侥幸⑥幸亏,幸而 ⑦ 敬辞,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⑧希望
1、妇女无所幸。
2、故幸来告良。
3、幸可广问讯
4、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
5、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6、君不如肉坦伏虎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7、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②宠爱,宠幸
⑥幸亏
⑧希望
①幸运
③驾临
⑤ 侥幸
⑦ 敬辞,对方的行为使自己感到幸运
(七).因 A、介词①凭借,依靠 ② 依照,按照③ 趁着④ 通过 B、动词⑤ 沿袭 C、名词⑥原因,机缘 D、副词⑦于是,就 ⑧趁机 E、连词⑨因为,因此
1、不如因善遇之。
2、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3、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4、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6、于今无会因
7、蒙故业,因遗策
8、因造玉清宫
??
因此
⑧趁机
⑦于是,就
② 依照,按照
④ 通过
⑥原因,机缘
⑤ 沿袭
因为
(八)为 、A、动① 做②制、造 ③治理 ④当作、作为 ⑤成为、变为 ⑥叫做 ⑦算作 ⑧是 B、介词⑨被 ⑩替、给 为了、为着 向、对 因为、由于C、连词 因为 句末 语气助词
1、使子婴为相。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军中无以为乐。
5、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6、何辞为
7、为有源头活水来
任,做
替,给

作为

句末语气词
因为、由于
四、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翻译
1.名词用如动词:
沛公军霸上。
沛公左司马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关中。
不可不语。
吾得兄事之。
籍吏民。
范增数目项王。
刑人如恐不胜。
道芷阳。
驻军,动词
告诉,动词
为王、称王,动词
告诉,动词
做事、侍奉,动词
登记,动词
使眼色,动词
施加肉刑,动词
取道,动词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项伯杀人,臣活之。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
友善、交好,动词
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使之止,制止,使动
使……斜侧着
使……跟从,意即带领,
4、名词活用作状语
吾得兄事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
夜驰之沛公军
发尽上指冠
道芷阳间行,间至军中
5、数词或用作谓语
举所佩玉珏以示者三
六王毕,四海一
用对侍兄长的礼节
像鸟用翅膀
在夜里
向上
抄小路
有多次
统一
五.文言特殊句式
1、宾语前置: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籍何以至此
国胡以相恤
且焉置土石
2.介词结构后置
具告以事 贪于财货
3.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亚父者,范增也。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被动句:
珍宝尽有之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
11.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俱去。
毋从俱死也。
奉厄酒为寿。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加彘肩上。
秦时与臣游
项羽兵四十万
置之坐。
省略“之”
省略“之”
省略“沛公”
省略“沛公”
省略“于”
省略“于”
省略“于其”
省略“项伯”
省略“之”
省略“于”
六、复合词
1、偏义复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同义复词
贪于财货
封府库
项伯许诺
沛公不胜杯杓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立诛杀曹无伤。
七、通假字
1、成五采
2、距关,毋内诸侯,
3、要项伯
4、不敢倍德
5、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采”通“彩”,彩色
“距”通“拒”,把守
“内”通“纳”,接纳
“要”通“邀”,邀请
“倍”通“背”,背叛
“蚤”通“早”
6、令将军与臣有郤
7、不者
8、因击沛公于坐
9、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10、沛公奉卮酒为寿
1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12、沛公不胜杯杓
13、置之坐上
“郤”通“隙”,隔阂、嫌怨
“不”通“否”读fǒu
“坐”通“座”座位
“参”通“骖”,贴身卫士
“奉”通“捧”,献上
具:通“俱”,全、都。
倍:通“背”,背叛,忘记。
杯杓:通“杯勺”,杯子勺子,指酒力
坐:通“座”,座位
十、古代“座次”问题
1、官职:古代以右为尊。“位在廉颇之右”
2、车骑:由以左为尊。“信陵君虚左以待侯生”“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
3、室内:西为宾、长、贵;东为主、幼、贱。
4、堂上座位:北为帝(尊),南为臣(卑)左为贵,右为轻。
5、四面环坐:由尊到卑,依次排列。
??西--北--南--东
??项羽(伯)--亚父--沛公--张良
十一、古代的礼节
1、坐: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2、跪:仍象坐姿态,但臀离脚跟,伸直腰板。
3、跽:长跪,把身体挺得很直。
4、顿首: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5、稽首: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较“顿首”长。
6、拜: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
7、再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
成语
秋毫不敢有所近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秋毫无犯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功高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