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 董存瑞炸暗堡1.默读课文,了解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2.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默读课文,了解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关注人物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读写结合 品词析句 诵读感悟 拓展延伸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1课时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板块一 质疑课题,初步感知 师:同学们,我们在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学过《刘胡兰》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刘胡兰是一位令人敬仰的革命烈士。你们还知道哪些像刘胡兰这样的烈士?你了解他们的故事吗?请大家拿出课前预学单说一说。 搜集革命烈士的资料,完成烈士资料卡。 姓名身份或事迹赵一曼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伟大的抗日女英雄邱少云他在战场上忍受烈火烧身,直至牺牲,是一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他在战场上舍身堵枪眼,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生:我知道赵一曼,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伟大的抗日女英雄。 生:我知道邱少云,他在战场上忍受烈火烧身,直至牺牲,是一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 生:我知道黄继光,他舍身堵枪眼,被追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 生:还有董存瑞,他手托着炸药包,去炸敌人的暗堡,和敌人同归于尽了。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刚刚同学们提到的一位英雄有关——董存瑞。(教师板书课题“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学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从课题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我是通过抓关键词“董存瑞”“炸暗堡”提取到的信息。 师:真棒,通过抓题目中的关键词帮助自己快速理解课文。 师:再读一读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 生:读完课题之后,我有一个疑问: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呢? 生:我也有一个疑问:董存瑞是怎么炸暗堡的? 生:我想知道:他最后成功炸掉暗堡了吗?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都是提问高手。在走进课文解决刚刚提到的问题之前,我们先一起来认识一下英雄董存瑞。(出示课件,教师介绍人物) 人物简介:董存瑞,河北省怀来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四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大功三次。一九四八年五月,在解放隆化时,他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董存瑞牺牲后,被追授“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他所在的班为“董存瑞班”,隆化中学也改名为“存瑞中学”。 板块二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快速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同学们要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①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②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③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了吗?我们先来看看课文中易读错的字,你都读对了吗?(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指生回答,老师相机指导。) 活动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A.隐蔽(bì) 嘹亮(liáo) B.疯狂(fēnɡ) 铸造(shòu) C.狡猾(jiǎo) 兜子(dū) D.掩护(yǎn) 迸射(bìnɡ) 师:好,让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的难懂的词语。请同学们通过查字典、小组合作等方式学习文中难懂的词语。 暗堡 火舌 封锁 恳切 匍匐 扫射 迸射 战壕 嘹亮 眺望 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 地动山摇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的发现,你认为哪个词最难懂?在读这些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我觉得“匍匐”最难懂。初读时我不知道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后面查了字典,联系了上下文,我才知道这个词在文中说的是人趴在地上前进。 生:我觉得“迸射”很难理解。我不知道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师:那你经过小组讨论学习后知道了这个词的含义了吗? 生:我知道了“迸射”是指向外喷射或放射。 师:同学们真会学习,利用字典或小组讨论学会了原来不认识的字词。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否理解和掌握了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出示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指生答题,老师相机指导。) 活动二: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 1.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昂首挺胸 ) 2.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文中指战士们的喊杀声很大。( 惊天动地 ) 3.地被震动,山被摇撼。形容震动强烈或声势浩大。( 地动山摇 ) 师:我们再一起读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师:弄懂了字词之后,请同学们一起来回顾课文,看一看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故事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我知道,是按故事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你真会总结。没错,这个故事就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展开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整个故事是如何发展的。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分小组合作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划分课文段落,并用几个字简要概括每个部分的大意。 活动三:读课文,完成提纲。 (小组讨论交流,师指名回答。) 生:我们组是这样划分的,第1自然段是起因,写了为什么要炸暗堡。 师:你归纳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们归纳的原因是“暗堡封路”。 师:(教师板书:暗堡封路)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在书上划分段落,并在相应的段落旁标注大意。谁还有补充? 生:我来补充事情的经过,我觉得第2~7自然段讲的是事情的经过,我们组归纳的大意是:舍身炸暗堡。 师:(教师板书:舍身炸暗堡)你们划分得很对,第2~7自然段讲述了董存瑞是如何炸暗堡的。 生:我来说事情的结果,课文第8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我们组归纳为:解放隆化。 师:(教师板书:解放隆化)同学们请看黑板,我们已经将故事梳理清楚了,整个故事分为三个部分,起因是暗堡封路,经过是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结果是解放隆化,同学们真是学习小能手。 板块三 关注写法特点,体会人物品质 1.自主学习故事的起因(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 师:我们已经梳理完课文的主要脉络,知道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在课文的第1自然段,带着课件上展示的问题,快速阅读,找出关键信息。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 敌人的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 我军战士们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我想要分享的是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故事发生的时间是1948年5月25日,地点是隆化中学。我是从第1~2句话中知道的。 师:我军战士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桥上突然喷出火,我军战士过不去。 师:请你找出具体的句子读一读。 生:“战士们像潮水……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师:你们都很会抓关键词句。请同学们说说这几句话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这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前赴后继的战士们比喻成潮水。 师:同学们都很善于发现。(课件出示这两句话)这战争场面多么凶险啊,敌人的火力多么凶猛啊,桥上喷出的火舌将我们的战士挡住了,但是我军战士有着高昂的战斗情绪,仍像潮水般涌向敌人阵地。 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 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 2.合作学习故事的经过(第2~7自然段),感受人物品质。 师:我们前面已经学习了第1自然段,知道了战况激烈,我军战士处于劣势,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是谁选择了挺身而出? 生:董存瑞选择挺身而出。 师:他又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第2~4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董存瑞怎样的优秀品质。 活动四: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参考下面的答题模板来回答。 我找到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体会到了董存瑞的什么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舍己为人 爱憎分明 坚定决心生:我找到了这段话:“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 师:你非常会读书。请问同学们,董存瑞为什么要主动请求去炸毁敌人的暗堡? 生:因为敌人的火力很猛,如果不炸毁暗堡的话,就会有更多的我军战士牺牲,甚至影响战斗的最终胜利。这体现了董存瑞舍己为人的精神。 师:同学们都很会思考。请问当时董存瑞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炸暗堡的? 生:当时他心中是对敌人满腔的仇恨。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我是从“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这句话感受到的。这句话中的“瞪着”“迸射”“仇恨的火花”让我感受到了董存瑞对敌人的仇恨。 生:我还有补充。我认为董存瑞当时还很坚定:“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从这句话中的“坚决”和后面的感叹号可以感受到。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现在请男女生合作读这一自然段,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注意朗读时声音要有力,语气要强烈、坚定,要读出董存瑞内心的坚定。(男女生合作读) 董师:存瑞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第5~6自然段。(小组交流) 师:哪个小组能分享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扑哧扑哧打在董存瑞身边,激起了点点尘土,四周冒起了白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董存瑞要到达敌人的暗堡下是很不容易的,他在枪林弹雨中前进,随时都有可能被子弹打中。 生:我们组找到的是这句话:“敌人的机枪一齐向董存瑞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来敌人的火力很猛,董存瑞很难接近敌人的暗堡。 师:同学们找到了董存瑞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那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找出句子说一说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小组找到了描写动作的句子:“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虽然当时董存瑞的处境不容乐观,但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在地上匍匐前进,一会儿向前滚,他一直都在坚持。 生:我们小组找到的是:“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董存瑞在前进过程中受伤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没有放弃,很顽强。 师:是啊,同学们说得很对。即便面对重重困难董存瑞仍不放弃,负了伤也不屈服,从中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战士? 生:他是一个有强大意志力、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战士。 (课件出示表格总结,全班齐读。) 我找到的句子 运用的 描写方法体会到了董 存瑞的什么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 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 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 动作描写 英勇无畏 意志顽强 坚强不屈师:董存瑞不放弃,不屈服,靠着自身顽强的意志力突破了敌人的封锁,冲到了桥下,那么接下来他是怎样炸掉暗堡的呢?请读第7自然段。(生读第7自然段,师指名回答。) 生:他手托着炸药包炸的。 师:他为什么不把炸药包放在桥上?(课件出示桥型暗堡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生:因为桥的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会滑下来。 如果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根本炸不掉暗堡,所以董存瑞毅然站在桥底中央,手托着炸药包。 师: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写董存瑞炸暗堡的句子,自己读一读。(课件出示第7自然段的内容,学生分享一句,原文变色一句。) 师:这段话主要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同学们找出对应的句子说一说。 生:我找到了:“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挺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告诉了我们董存瑞是如何英勇炸暗堡的,他是一个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英勇战士! 生:“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两句话描写了董存瑞的神态,从“钢铸一般的脸”“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这些神态描写中可以体会到董存瑞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仿佛这样一个敢于牺牲的英勇战士就站在我面前。(教师板书: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生:我还有补充。除了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这一段里还有语言描写:“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这句话不仅是董存瑞对战友说的,也是他对自己说的,为了新中国,他愿意牺牲自己。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正是因为董存瑞具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以及对胜利的乐观、坚定,我们的革命才有了成功的希望。请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这场战斗的结果又是怎样的呢?(生读第8自然段,师指名回答。) 生:这场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师:这场战斗为什么能够胜利?这一结果离不开哪些人的付出和努力?为什么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伟大的胜利? 生:这场战斗能取得胜利是因为有董存瑞、郅顺义和其他战士们的牺牲与拼搏。 生:我觉得人民解放战争能够取得胜利是因为有很多像董存瑞这样的英勇战士,因为他们的奉献,我们才能有今天的美好生活。 师:没错,正是有无数革命先辈的无私奉献和奋勇拼搏,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美好生活。我们现在虽然处于和平年代,但依然要牢记先辈们的精神与教诲。 板块四 英雄故事永流传 师:今天我们学习《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了解了战斗英雄董存瑞的故事。回看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假如你来到了董存瑞烈士的陵墓前,你想对英雄董存瑞说些什么呢?(出示课末固学单,学生自由分享。) 师:今天的课到此为止,请同学们课后查找其他有关解放战争的故事,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观看庆祝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等视频,体会我们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课后大家还可以去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进一步感悟英雄的精神。 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5.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授这篇课文不仅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懂,还要让学生感悟英雄人物献身革命事业的崇高精神。在教学中我主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审题目字眼,促深入思考。课文的题目是作者对全文思想内容最鲜明、最精练的概括。审题能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根据中心思想选择材料、安排材料的,从而正确理解题目和内容的关系。我在释题时,抓住了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扣重点句子,品人物形象。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课堂上,我通过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能体现人物品质的细节描写去分析,让学生能较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精神品质。 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的题目直接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时,教师从课题入手,帮助学生审清题意,了解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设计意图 本环节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朗读,扫清字词障碍。借助多个活动,让学生感知故事大意,理清故事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设计意图 本板块是本课的核心内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来分析课文的写法特点,进而从人物的神态、言行中感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品质。本环节设计了读写结合的答题模板,这种教学方法贯通整篇课文,为学生搭建了很好的学习支架。 设计意图 课堂教学注重引导,教师先抛出导读问题,再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内容和写法的双向分析,进而感知人物的精神品质。,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前提下,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董存瑞,我想对您说”这样的写话形式结束课文,不仅升华了主题,也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前预学单搜集革命烈士的资料,完成烈士资料卡。姓名身份或事迹赵一曼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伟大的抗日女英雄邱少云他在战场上忍受烈火烧身,直至牺牲,是一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他在战场上舍身堵枪眼,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A.隐蔽(bi)嘹亮(iao)B.疯狂(fng)铸造(shou)C.狡猾(jiǎo)兜子(do)》D.掩护(yǎn)迸射(bing)活动二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昂首挺胸)2.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文中指战士们的喊杀声很大。(惊天动地)3.地被震动,山被摇撼。形容震动强烈或声势浩大。(地动山摇)活动三读课文,完成提纲。起因暗堡封路(第1自然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经过舍身炸暗堡(第2~7自然段)结果解放隆化(第8自然段)活动四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参考下面的答题模板来回答。我找到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体会到了董存瑞的什么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神态描写舍己为人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动作描写爱憎分明“连长,我去炸掉它!”语言描写坚定决心六年级·下册59课末固学单读写结合,致敬伟人。同学们,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假如你来到董存瑞烈士的陵墓前,你想对英雄董存瑞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董存瑞,我想对您说:“您真伟大!您是一位真正的革命战士!您的革命献身精神将流芳百世,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课后拓学单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4.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5.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60(共21张PPT)20232023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质疑课题,初步感知选自“课前预学单”搜集革命烈士的资料,完成烈士资料卡。姓名 身份或事迹赵一曼她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团政委,伟大的抗日女英雄邱少云他在战场上忍受烈火烧身,直至牺牲,是一位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志愿军战士黄继光他在战场上舍身堵枪眼,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人物简介:董存瑞,河北省怀来人。一九二九年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一九四五年参加八路军,一九四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荣立大功三次。一九四八年五月,在解放隆化时,他舍身炸暗堡,壮烈牺牲,年仅十九岁。董存瑞牺牲后,被追授“战斗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并以英雄的名字命名他所在的班为“董存瑞班”,隆化中学也改名为“存瑞中学”。自主阅读,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①把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②说一说董存瑞是一个怎样的战士。③找出描写董存瑞神态、言行的句子读一读,和同学交流这些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活动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隐蔽(bì) 嘹亮(liáo) B.疯狂(fēnɡ)铸造(shòu)C.狡猾(jiǎo)兜子(dū) D.掩护(yǎn) 迸射(bìnɡ)········A暗堡 火舌 封锁 恳切 匍匐 扫射 迸射战壕 嘹亮 眺望 惊天动地 昂首挺胸地动山摇人趴在地上前进。匍匐向外喷射或放射。迸射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活动二: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 )2.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文中指战士们的喊杀声很大。( )3.地被震动,山被摇撼。形容震动强烈或声势浩大。( )昂首挺胸惊天动地地动山摇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活动三:读课文,完成提纲。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起因(第_____自然段)结果(第_____自然段)经过(第_____自然段)昂首挺胸1舍身炸暗堡2—7解放隆化8关注写法特点,体会人物品质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故事的发展顺序。读一读第1自然段,学习故事的起因,回答下面的问题。·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敌人的暗堡所处的地理位置是怎样的?·我军战士们在前进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1948年5月25日;隆化中学。暗堡建在隆化中学墙外的一条旱河上的桥上。从桥上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战士们像潮水一般冲向敌军司令部所在地———隆化中学。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几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前赴后继的战士们潮水比喻战况激烈,我军战士处于劣势,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是谁选择了挺身而出?董存瑞。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活动四: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参考下面的答题模板来回答。我找到的句子 运用的描写方法 体会到了董存瑞的什么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舍己为人爱憎分明坚定决心读第5~6自然段,董存瑞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写的?你体会到了什么?我找到的句子 运用的 描写方法 体会到了董存瑞的什么董存瑞夹紧炸药包,一会儿忽左忽右地匍匐前进,一会儿又向前滚上好几米。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中了一枪。他用手一摸,全是血。趁着腾起的黑烟,董存瑞猛冲到桥下。动作描写英勇无畏意志顽强坚强不屈读一读第7自然段,董存瑞是怎样炸掉暗堡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桥的两边是光滑的斜坡,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会滑下来,炸不掉暗堡,所以只能用手托住。董存瑞是用手托着炸药包炸掉暗堡的。这一自然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董存瑞看看四周,这座桥有一人多高,两边是光滑的斜坡。炸药包放在哪儿呢?他想把炸药包放在河沿上,试了两次,都滑了下来。要是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无法炸毁暗堡。就在这时候,嘹亮的冲锋号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在这万分紧急的关头,董存瑞昂首胸,站在桥底中央,左手托起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那钢铸一般的脸。一秒钟、两秒钟……他像巨人一样挺立着,两眼放射着坚毅的光芒。他抬头眺望远方,用尽力气高喊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动作描写写出了董存瑞的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神态描写董存瑞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动作、神态描写英雄故事永流传选自“课末固学单”同学们,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假如你来到董存瑞烈士的陵墓前,你想对英雄董存瑞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董存瑞,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真伟大!您是一位真正的革命战士!您的革命献身精神将流芳百世,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4.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夏明翰5.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方志敏板书设计起因(1)——暗堡封路经过(2~7)——舍身炸暗堡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结果(8)——解放隆化英勇无畏视死如归感谢聆听!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前预学单搜集革命烈士的资料,完成烈士资料卡。姓名身份或事迹课中导学单活动一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隐蔽(bi)嘹亮(Iiao)B.疯狂(fng)铸造(shou)C.狡猾(jiǎo)兜子(dū)D.掩护(yǎn)迸射(bing)活动二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词语。1.仰起头,挺直胸脯。形容斗志高昂,无所畏惧。2.形容声音特别响亮。文中指战士们的喊杀声很大。3.地被震动,山被摇撼。形容震动强烈或声势浩大。活动三读课文,完成提纲。起因(第自然段)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经过(第自然段)结果(第自然段)活动四在文中画出描写董存瑞的动作、神态和语言的句子,说说通过这些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请参考下面的答题模板来回答。我找到的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体会到了董存瑞的什么董存瑞瞪着敌人的暗堡,两眼迸射出仇恨的火花。他跑到连长身边,坚决地说:“连长,我去炸掉它!”六年级·下册59课末固学单读写结合,致敬伟人。同学们,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假如你来到董存瑞烈士的陵墓前,你想对英雄董存瑞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董存瑞,我想对您说:“课后拓学单搜集、摘抄关于不怕牺牲的名言警句。-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学习单(学用).pdf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 学习单(教用).pdf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教案.docx 13 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