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件+教案+学习单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前预学单
1.读了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后,你有哪些疑问?
示例:“我们奇妙的世界”到底有哪些“奇妙”之处呢?“奇妙”指的是大自然中
的哪些现象呢?
2.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会认字,并注音。
cheng )diao )huan )(huT )mang )jian )xing







3.朗读课文,根据拼音写出本课的会写字。
cheng
huan
you
run
mang
bing
jian

诱润芒



tong
mo
xing
普通模型
4.收集关于大自然中奇妙现象的资料。
示例:雨后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雨前蚂蚁会急着搬家。沙漠中会出现海
市蜃楼的奇妙现象。
第1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
·(第1自然段)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第(2)~(8)自然段一天空大地→第(9)~(16)自然段
·(第17~18自然段)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100
活动二了解天空的奇妙。
太阳
云彩
雨点
余晖
群星
天空
像大
奇妙的
噼噼啪啪
变幻
像千千万万支
火球
形状
地降落
颜色
极小的蜡烛
活动三“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它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B)
A.指一种猛禽。
B.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活动四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的云彩都有哪些形状?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吗?
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像羊在低头吃草,它在讲草原的
故事。
活动五写一写。


呈呈幻幻
课后拓学单
活动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
1.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A.极光
B.云海
C.海市蜃楼
D.雾淞
看了上面的图片,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这真是世界上奇妙的奇观啊!
2.你知道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上面的奇观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填序号)》
(1)沙漠中有时会出现C。
(2)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A。
(3)在高山之巅经常能看到B。
(4)天气寒冷,水汽充足的地方会出现D。
三年级·下册(101
第2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一品味大地的奇妙。
春天
夏日
秋天
冬天
大地
植物在生长,
大树带
蝴蝶飞舞、鸟儿建房
冰柱
水果颜色各异
来绿荫
秋风劲吹、树叶飘落
闪耀
活动二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0-+
示例1: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看似平凡,但它们不断地变着戏法,那
样富有生命力,使我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
示例2:就像文中所写的事物都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但我们只要用
心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如此美好、有趣,一切都是神奇的。如流动的小
溪、鸣叫的蝉、嫩绿的小草、不断跳动的秒针、被压在路面上的铺路石、
被风吹动的风车:再如水彩笔的五颜六色、橡皮的各种芳香、卷笔刀的
造型各异。
活动三续写句子。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一各种形状的卵
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草上晶莹的露珠,
湖上一圈圈的涟
漪,斑驳的老墙。
102第七单元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课前预学单
1.读了题目“我们奇妙的世界”后,你有哪些疑问?
2.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下列会认字,并注音。
)(
)(
)(
)(
)(
)(






3.朗读课文,根据拼音写出本课的会写字。
cheng
huan
yòu
rùn
mang
bing
jian

tong
mo
xing
4.收集关于大自然中奇妙现象的资料。
第1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
·(第1自然段)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第(2)~()自然段一天空大地◆第()~(
)自然段
·(第17~18自然段)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100
活动二了解天空的奇妙。
太阳
云彩
群星
天空
噼噼啪啪
变幻
地降落
颜色
活动三“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它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
A.指一种猛禽。
B.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活动四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的云彩都有哪些形状?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吗?
云彩有的像
,有的像
,它在讲
的故事。
活动五写一写。


课后拓学单
活动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
1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A.极光
B.云海
C.海市蜃楼
D.雾淞
看了上面的图片,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
2.你知道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上面的奇观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填序号)
(1)沙漠中有时会出现
(2)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
(3)在高山之巅经常能看到
(4)天气寒冷,水汽充足的地方会出现
三年级·下册(101
第2课时
课中导学单
活动一品味大地的奇妙。
春天
夏日
秋天
冬天
大地
活动二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活动三续写句子。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一各种形状的卵
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102
活动四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普通而又美?仿照例句写一写。
“巧选材
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写支架
仔细观察,描摹样子
学写法巧用修辞
融入联想

1.例: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小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1)太阳升起来了,
(2)午后,
2.例: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我们看见
,就像
3.例: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活动五写一写。









三年级·下册(103第七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以“奇妙的世界”为主题,编排了《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3篇课文,语言优美,展现了世界的多姿多彩和不同事物的美。《我们奇妙的世界》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展现了这个奇妙世界的神奇和活力;《海底世界》从海底的动物、植物和矿产等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景色的奇异和物产的丰富;《火烧云》重点从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表现火烧云的变化极多极快。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时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我们奇妙的世界 2 认识24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36个字,会写36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自然段。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大自然的奇妙。 知道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 能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好处,能借鉴课文的表达仿写句子。
海底世界 2
火烧云 2
口语交际 1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习作 2 能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围绕提示的问题写一写大熊猫。 通过自评和互评,能用修改符号修改不准确的内容并补充新的内容。
语文园地 2 围绕如何在习作中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展开交流,增强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的意识。 了解用问句作文章开头的作用,学习用这种方法说一段话。 认识寻物启事的写法,能用正确的格式写一则寻物启事。 能正确书写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把“止、露”等8个字写规范、写匀称。 熟读并记诵4个成语,知道它们的意思。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1.认识“呈、蔚”等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呈、幻”等11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3.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4.能仿照例句,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1.能说出课文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天空和大地的。 2.能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含义。 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训练,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随文识字 朗读感悟 积累表达 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课前预学单。 2课时
第1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会认“呈、蔚、雕、幻”这4个生字,会写“呈、幻”这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天空的奇妙的。 板块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七单元,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是“奇妙的世界”。请同学们看本单元的单元篇章页,找找看,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分别是什么? 生: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生:习作要求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师:你们找得很准确。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 师:大自然是一位魔术师,把世界万物变得绚丽多彩。你看那天空,时而云彩满天,时而雨幕低垂;(课件出示天空的图片)你看那大地,一年四季,各有千秋。(课件出示各地风光图景)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大自然,看到这儿,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我们的世界真是美丽、神奇! 师:是的,这就是我们奇妙的世界。(相机板书课题) 师:那大自然中有哪些奇妙的现象呢?(出示课前预学单第4题) 生:雨后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雨前蚂蚁会急着搬家。沙漠中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妙现象。 师:同学们知道得真不少,作者眼中的奇妙世界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家边读边思考:这个世界奇妙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学生自读课文) 生:我找到的是这一句: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师:这是全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告诉我们世界“奇妙”在何处呢?(课件出示这句话) 生:世界“奇妙”在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师:那“一切”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生:天空、大地两个方面。(板书:天空 大地) 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你看天空的珍藏——”“再看大地的珍藏——”这两个关键句中知道的。 师: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给出的提示,以及我们找到的关键语句划分段落,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   (学生划分课文段落,并填写活动一。) 生:课文第2~8自然段写了天空是有生命的,第9~16自然段写了大地是有生命的。 师:同学们再分别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看看它们有什么关系。 生:课文的开头与结尾是相呼应的。 师:所以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板块三 细读课文,了解天空的奇妙 师:为什么作者会说“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呢?为什么这些事物这么奇妙呢?我们先在“天空的珍藏”里找找答案。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2~8  自然段,圈画出天空珍藏的事物,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天空的珍藏的。天空珍藏的事物有哪些特点,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活动二:了解天空的奇妙。 (学生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并完成活动二。) 师:谁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天空珍藏的事物? 生:太阳、云彩、雨点、余晖和群星。(板书:太阳 云彩 雨点 余晖 群星) 师:你真厉害,全都找到了。作者围绕天空写了这么多景象,却一点儿也不凌乱,你们发现作者的写作秘诀了吗? 生:作者是按从早到晚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板书:按时间顺序写) 师:你这么快就发现了啊,真棒。请大家快速把“天空的珍藏”这部分中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或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学生画句子并读) 师:你们找到了哪些词语或句子? 生:清晨、一天结束了、黑夜降临了。 师: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了天空珍藏的许多事物。为什么作者说这些事物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些事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请大家默读课文第2~8自然段,找出这个最能体现天空特点的词语。(学生默读) 生:最能体现天空特点的词语是变幻。 师:天空中的这些事物,真令人神往,它们都富于变幻。我们来看看它们是怎么变幻的。先来看看最早和我们打招呼的太阳,瞧,太阳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师:我们一起来认识这句话中的“呈”字和“蔚”字。“呈”是什么意思? 生:“呈”是显出,露出的意思。 师:你们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呈”字?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呈”字,“口+王”就是“呈”字。 生:我用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呈”字,“路程”的“程”字减去禾木旁就是“呈现”的“呈”。 师:你们能用“呈”组个词吗? 生:精彩纷呈。 师:(课件出示蔚蓝色的天空图片)这就是蔚蓝的天空。“蔚蓝”究竟是什么颜色呢? 生:像晴朗的天空的颜色。 师:你真棒!请同学们齐读这句话,注意读准字音啊!(学生齐读) 师:清晨太阳的特点是什么呢?它带来了什么变化? 生:太阳如同一个大火球,在天空中升起来了。太阳的升起让天空从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 师:作者多么善于观察,抓住天空颜色的变化——粉红色变成蔚蓝色,写清楚了清晨天空的变化过程;用大火球写出了清晨太阳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了清晨太阳的奇妙之美。那落日又有什么特点呢? 生: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 师:你们想看看落日的余晖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太阳落山时的动态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变幻”。) 师:这样的画面配上文字朗读,一定更美。我们一起来为这美丽的落日余晖配配音吧!(学生齐读第7自然段) 师:同学们把天空的变幻读得可真美,下面我们一起来识记“变幻”的“幻”字。[课件出示“幻”字的字形演变图: (金文)→ (小篆)→幻(楷书)] 师:“幻”在金文中,是一条斜线搭在蛛丝上。蛛丝在古人看来是无中生有、不断变化的。后引申为虚无、不存在的事物。谁能用“幻”字给我们组词? 生:变幻、幻想、幻觉、梦幻、虚幻…… 师:除了落日,还有哪些事物也在变幻? 生:云彩也在变幻。 师:不错,太阳和落日带来的是天空颜色的变幻,而云彩则是通过它形状的变幻来突出其奇妙。请大家一起来读读描写云彩的句子。(学生齐读第4自然段) 师:这句话中有一个需要我们识记的“雕”字,我们学过“隹”(zhuī)字,它表示一种短尾巴的鸟。(课件出示“雕=周+隹”)“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它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 活动三:“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它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B) A.指一种猛禽。     B.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生:“雕”在文中应该是第二种意思,“雕饰”就是雕刻并装饰的意思。 师:你回答得很正确,让我们带着理解再一起读一读上面的句子。(学生齐读) 师:听着大家的朗读,我感觉眼前有一团团云彩在不断地变幻呢。瞧!(课件出示各种云彩形状的图片)云彩都变成什么了?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请大家完成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的活动四。(出示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四,学生完成练习。) 生:云彩有的像骏马在草原上奔驰,有的像羊在低头吃草,它在讲草原的故事。 生:云彩一会儿变成了可爱的小猫,一会儿变成了奔腾的骏马,一会儿又变成了冲着我汪汪直叫的小狗。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这些云彩还真像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呢!那“晴天的云彩”和“下雨前的云彩”有什么不同? 生:晴天时,云彩在蓝天中飞行,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下雨前,云彩变得又黑又重。 师:太阳和落日带来的是天空颜色的变幻,而云彩则是形状和颜色的变幻。那么雨点带来的是哪个方面的变幻呢?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生:雨点带来的是声音的变幻,我通过“噼噼啪啪”这个拟声词感受到了雨很大。 师:作者通过描写听觉上的体验,展现了雨点从云彩到落地的神奇过程,也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学生齐读) 师:天空中还有什么事物也充满了变幻呢? 生:星星一闪一闪也是在变幻之中,因为“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师:作者把“水洼”比作镜子,把“群星闪烁”比作蜡烛在发光。“水洼”和“群星”都是极普通的事物,但经过作者的联想,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生:美丽、有趣。 师:好。刚才我们通过抓住关键语句品味到了天空中普通事物身上的美,它们的奇妙不仅仅在于美,还在于它们在一天中的变化。这些图片都对应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谁能看图片读句子?(课件依次出示太阳升起、云彩变化、雨点降落、太阳落山、夜空群星闪耀的动态图片,学生读句子。) 师:读到这儿,你们一定有很多话想说。谁来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天空变幻无穷,这真是一个(          )的世界! 生:天空变幻无穷,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 生:天空变幻无穷,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世界! 师:请同学们拿起书,让我们怀着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来美美地读一读课文的第2~8自然段吧,老师和你们一起读。(师生齐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天空的珍藏”,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地的珍藏”。 板块四 观察汉字,书写美观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本节课我们重点学写的两个字:“呈”和“幻”。想一想:这两个字的书写要点是什么呢?(田字格展示“呈、幻”) 生:“呈”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上口扁平。 生:“幻”字在书写时要注意左边是“幺”,不能写成“纟”。 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请拿出你们的笔在第1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五的田字格里写一写,每个字写两遍。写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坐姿,爱护我们的双眼。(学生书写,教师巡视。) 师:学习了这节课,大家对自然界的奇妙现象一定充满了好奇,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课后查查相关资料,完成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出示第1课时课后拓学单) 本文中要求识记的生字多以词语的形式出现,但较为分散,因此教学时,我注意将识字写字的教学穿插在课文的学习中,并将易错字词比较分析,使学生加深记忆。本课朗读的重点,在于读好关键词句。在课程开始时,我就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奇妙”“变幻”;随后,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让学生明白世界的奇妙之处正在于“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在指导朗读描写天空的语句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朗读,找出朗读重点,为后面学习大地部分的内容提供范例。学生在读写的学习体验中,实现了语言的积累。 设计意图 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图片导入,调动学生自身的感受,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资料收集,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的奇妙,发现这些美好的事物,让他们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设计意图 初读课文后找出文章的中心句,抓住“一切”进行分析思考,理清课文思路,明确课文是从天空和大地两个方面来介绍这个世界的,为后面学习世界的“奇妙”之处作铺垫。 设计意图 将“我们”看见的事物进行罗列,找出太阳、云彩、雨点等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引导学生发现这些事物都是和“天空”相关的。将字词的学习贯穿其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课文要分层次,从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到读出感悟,离不开一定的指导。找出关键词,图文结合,使文字的美感深入学生内心。在配图朗读、展开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悟结合,把文章读得有感情,在读中获得进步。
第2课时
课型:新授 执行时间: 月 日 执教:
1.随文识记“辉、芒、剑、型”这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劲”,会写“诱、润、芒、冰、剑”等9个字,会写“奇妙、呈现”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大地的奇妙的。 3.结合生活经验说清楚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4.能仿照例句,写一写自己发现的普通而美的事物。 板块一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奇妙的世界的。 生:天空和大地。 师: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天空中的哪些珍藏? 生:按时间顺序写了天空中的太阳、云彩、雨点、余晖和群星等。 师:说得真好。作者抓住与天空密切相关的事物,通过表现它们的动态,呈现天空在一天里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这些事物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写大地的这部分内容,继续领略这奇妙的世界。(教师板书课题) 板块二 品读感悟,品味大地的奇妙 师:作者是怎样把读者的视线从天空转向大地的呢? 生:第9自然段“再看大地的珍藏——”将描写的对象转向大地。(板书:大地) 师:一个“再”字承接上文,引出下文。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9~16自然段,边读边想: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生: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板书:春 夏 秋 冬) 师:哦,这部分作者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课文只写了“夏日”“秋天”“冬天”,没有提到“春天”,你是在哪里发现描写了春天的? 生:春天是生长的季节,种子生根、发芽、开花都发生在春天。 师:你读得真仔细,藏在文字中的春天都被你找到了。 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大地珍藏的奇妙。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9~16自然段,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品味大地的奇妙。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内容,填写活动一。) 师:读完的同学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季节,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讨论这个季节的事物的奇妙之处,并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看到的事物是有生命的?(小组交流) 师:小组交流完了,谁愿意来分享一下? 生:我喜欢春天。我画的句子是:“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春天植物生长的过程和生长的奇妙。(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师:是呀,春天到了,种子渐渐生根发芽,开出花朵,好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这是多么有生命力的景象啊!(板书:植物生长) 生:我也喜欢春天。我画的句子是:“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水果颜色诱人的特点。(课件出示这个句子) 师:你在读这句话时把重音放在“鲜红色”“深紫色”“浅黄色”这几个表示颜色的词语上,读得可真好,真是大家的小老师!(板书:水果颜色各异) 师:春天,植物在生长,水果颜色各异,这就是春天的奇妙。我们一起读读课文的第10~11自然段,读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感觉。(学生齐读) 师:夏日呢,哪一个小组来讲一下夏日有哪些奇妙的事物? 生:绿荫。夏日很热,大树带来绿荫可以供我们乘凉,这很奇妙。 师:你们夏日时有在绿荫底下待过吗?谁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生:大树底下很凉爽,风吹过来,树上的枝叶就会沙沙地响,感觉可舒服了。 师:是呀,夏日的大树枝叶繁茂、勃勃生机,带来绿荫,这就是夏日的奇妙。(板书:绿荫) 师:秋天又有哪些让你们觉得奇妙的事物呢?选了秋天的小组来说说吧。 生:我喜欢秋天的蝴蝶,我画的句子是:“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这两句话里的秋天真美呀!(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师:这两句话里有两个需要我们识记的生字“辉”和“芒”,谁来说说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生:“辉”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光+军”就是“辉”。 生:“芒”可以换偏旁识记,把“繁忙”的“忙”的竖心旁换成草字头就是“光芒”的“芒”。师:同学们有办法区分课文中的“光辉”和“光芒”这两个词语吗? 生:“辉”是指闪耀的光彩,所以“光辉”指闪烁耀眼的光。“芒”最初指的是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也指像芒的东西,后由本义引申指刀剑的尖端和锋刃,也指光芒,所以“光芒”指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师:抓住相似词语里的关键字进行辨析可真是一个好办法!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在作者眼中,秋天的世界是什么颜色的? 生:金黄色的。 师:是的。“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这里作者为何以这种方式写落叶? 生:作者抓住的是落叶的色泽,因为金色的落叶是秋天一道靓丽的风景。 生: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神奇。 师:秋天里金黄色的光辉和翩翩起舞的蝴蝶让我们感受到秋天的美丽,还有同学喜欢秋天的其他景物吗? 生:我喜欢秋天的鸟儿和秋风的劲吹,它们虽然没有蝴蝶那么美,但它们充满了生命力。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写鸟儿和秋风的这两句话。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师:“劲”是本课中我们需要掌握的多音字,它有两个读音,在本课中读 jìnɡ,可组成词语“强劲、刚劲、劲风”;还有一个读音是jìn,可组成词语“干劲、吃劲、费劲”。请同学们看图朗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象: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秋风阵阵,树枝摇动,树叶飘落,漫天的叶子飞舞,鸟儿衔着泥土,扇动着翅膀,这是多么美的一幅图画呀! 师:是啊,秋天的事物也是奇妙的。总结一下,秋天有哪些让我们觉得奇妙的事物? 生: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建造它们的房子,还有秋风把树叶吹落,这些都很奇妙。 (板书:蝴蝶 鸟儿建造房子 秋风 落叶) 师:回忆一下,在对秋天的描写中,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动物的? 生:描写小动物的动作。 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动物的生命力。 师:是啊,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动态之美。冬天的脚步近了,谁来分享冬天的奇妙景物? 生:我想分享冬天的这两句话:“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课件出示这两句话) 师:“垂下的冰柱”和“锋利的刀剑”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是硬硬的、尖尖的,带着迫人的寒气。 师:冬天的冰雪会一直都是锋利的冰柱吗? 生:不会,等到积雪融化时,它就变成了像珍珠一样圆润的小水滴。 师:作者在介绍冬天时虽然没写有生命的动植物,但冰雪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形态,也是非常奇妙的。(板书:冰雪)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植物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这些都是平常所见,作者为什么称其为“奇妙”呢? 生:因为大地上的景物会四季轮回,这种变化非常奇妙。 师:你们瞧,正是因为四季有不同特点的事物,而四季的景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替变化,这个世界才如此奇妙。让我们再一起读一遍“大地的珍藏”这一部分,感受四季变化的奇妙。(学生齐读第9~16自然段) 板块三 发现奇妙,分层仿写 师:大地珍藏了很多奇妙的事物,这些事物和天空珍藏的事物,共同组成了这个奇妙的世界。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作者,再读一读课文的第一句话,读出对美妙的世界的赞叹。(学生齐读) 师:是呀,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在作者的笔下,这些常见的普通的事物都有了生命,共同装点出了一个美丽的世界。学完了课文中所有奇妙的事物,相信同学们对课文的第一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请结合生活经验和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二,指名回答。) 生:天空中的太阳、云彩,春日的种子,夏日的树荫,秋日的落叶,冬日的冰雪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不断地变化,都充满了活力和生命力。 生: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奇妙的,哪怕是很普通的事物,我们只要在生活中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感受到它的奇妙。 师:平常的事物,之所以能称其为“奇妙”,是因为妙在变化,是因为事物处在变化之中,所以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想想平时生活中那些平常的事物,你们能选取它们“有生命”的表现说一说吗? 生:我想到了流动的小溪、鸣叫的蝉儿和嫩绿的小草。 生:我想到了不断跳动的秒针、被压在路面上的铺路石、被风吹动的风车。 师:还有水笔的五颜六色、橡皮的各种芳香、卷笔刀的造型各异,这些都是事物有生命的表现。这些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怎么才能发现它们的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7~18自然段,寻找答案。(学生默读) 生:我们要善于观察、寻找。 师:请一位同学读读课文第17自然段。(课件出示第17自然段,指名读。) 师:这一段中的“型”字需要我们识记。(课件出示“型”的字形图片)谁能用“型”字给我们组词? 生:模型、体型。 师:这一段列举了几样极普通的事物:卵石、模型、羽毛,它们美在何处? 生:卵石形态各异、五颜六色、石面光滑…… 生:模型结构独特、设计巧妙…… 生:羽毛轻盈、顺滑、有光泽…… 师:很多同学都不知道“三桅小船”是什么,请同学们看图片。(课件出示三桅小船的图片)瞧,这就是“三桅小船”!文中列举了三种事物作为例子,但并没有列举完,你们能接着往下说,完成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三吗? 活动三:续写句子。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草上晶莹的露珠,湖上一圈圈的涟漪,斑驳的老墙。 生:还有草上晶莹的露珠,湖上一圈圈的涟漪,斑驳的老墙。 师:“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现在我们仿写难度升级,写一写我们所看到的奇妙的世界吧。(课件出示课后习题中的“小练笔”) 师:我们先来看题目中的第一个关键词“普通”,课本中的水洼、群星、大树都是极常见的普通事物。同学们,你们又想到了什么呢? 生:我想到了露珠、石头。 师:我们再来看题目中的第二个关键词“美”,怎么写出事物的美呢?联系课文的写法想一想。 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可以让普通的事物变“美”。 生:发现普通事物带给人的好处,可以使它变“美”。 师:你们可真会联系文中的描写思考!文中把水洼比作镜子,水洼一下子变美了;大树给人们带来了绿荫,这是好处,所以也是美的。还有哪些看起来普通的事物也是如此?请同学们借助课中导学单活动四的仿写支架,仿照例句,试着写一写。 活动四: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普通而又美?仿照例句写一写。 1.例: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1)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闪着亮光的露珠偷偷地藏了起来。 (2)午后,几只小鸟站在枝头,敞开喉咙放声唱歌。 2.例: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清晨,我们看见荷叶上的露珠滚动,就像晶莹的珍珠闪着光。 3.例: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示例:冬天,在院子里玩雪,我们会感叹,雪花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快乐。 (学生仿写句子,教师巡视。) 师:有不少同学写完了,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笔下的普通事物。 生:太阳升起来了,一颗颗闪着亮光的露珠偷偷地藏了起来。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露珠当成可爱的顽童来写,既生动又有趣。 师:他还写出了太阳带给露珠的变化,多么奇妙的景象啊。还有同学想分享吗? 生:清晨,我们看见太阳先露出了火红的额头,然后慢慢地露出了半张脸,最后,它整个身子蹦了出来,半边天空的云彩也被这胖娃娃染红了,就像一件件漂亮的彩衣。 师:谁来点评一下? 生:我喜欢“蹦了出来”这个短语,它写出了太阳充满活力的样子,把太阳比作胖娃娃也非常有趣、可爱。 师:把太阳比作胖娃娃,把染红的云朵比作彩衣,多么贴切,多么美妙!(教师继续指名分享句子,其他学生点评。) 板块四 指导书写,领悟书写要点 师:现在我们来学写本节课的会写字,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字的书写要点。(田字格展示“诱、润、芒、冰、剑、普、通、模、型”) 生:“诱、润、冰”三个字左窄右宽。“诱”的“乃”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右半部分最后一笔撇伸到言字旁下方。 生:“剑”虽然也是左右结构,但要写得左宽右窄。“剑”左半部分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为提;右半部分竖钩要写得挺拔有力。 生:“型”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上半部分稍短,下半部分横画间距紧凑。 生:“芒”字在书写时要注意“芒”右下角没有点。 师:大家说得很好,请同学们将每个字在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五中的田字格里写两遍。(出示第2课时课中导学单活动五) 本文语言生动,将生活中极为普通的事物,描写得充满诗意和画面感。结合生活体验,理解“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感悟课文中学会表达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对学生而言,难点在于说出所选事物“有生命”的表现。在这里,我设置填空的方式帮助学生找到具体事物,并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事物的奇妙之处。在课后“小练笔”中,分层帮助学生理解例句,先找出事物,再总结作者表达方式的技巧,帮助学生掌握表达的方法。 设计意图 回顾课文内容,既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检查,也是为接下来的学习作准备。教师的导入,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借助对图片的直观感受,通过找出相关词句、品词析句来体会大地的奇妙之处。 设计意图 学生对句子的仿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悟事物的奇妙,找到仿写要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描写对象及描写手法在不同的环节中揭示出来,让学习过程有层次,条理清晰。出示学习单中的仿写支架,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学生仿写句子指引方向。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先观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动笔前先观察,为学生指明方向,写后进行评价反馈,看写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把字写得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2
0
2
3
2023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
三年级下册
22 我们奇妙的世界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第1课时
语文要素:
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
习作要求: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看到我们生活的大自然,你想说些什么?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4题
4.收集关于大自然中奇妙现象的资料。
雨后天空会出现美丽的彩虹。下雨前蚂蚁会急着搬家。沙漠中会出现海市蜃楼的奇妙现象。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大家边读边思考:这个世界奇妙在哪里?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世界的奇妙?
天空 大地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活动一:整体感知课文。
(第1自然段)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
(第17~18自然段)是的,世界上存在的奇妙的事物是无穷的,只要我们去寻找。
天空
大地
第(2)~( )自然段
第( )~( )自然段
8
9
16
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写出了世界的奇妙。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细读课文,了解天空的奇妙
活动二:了解天空的奇妙。
太阳
像大火球
天空
云彩
奇妙的形状
噼噼啪啪地降落
雨点
变幻颜色
余晖
群星
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
按时间顺序写
(清晨、一天结束了、黑夜降临了)
开始,天空呈粉红色,慢慢地变成了蔚蓝色,太阳就像一个大火球一样升起来了。
字义:显出,露出。
巧记:口+王=呈 程-禾=呈
组词:精彩纷呈
chénɡ
wèi
蔚蓝的天空
默读课文第2~8自然找出最能体现天空特点的词语。
变幻
文中的落日有什么特点?
落日的余晖不时变幻着颜色。

金文
小篆
楷书
组词:变幻、幻想、幻觉、梦幻、虚幻……
有时,云彩在蓝色的天空中飞行,如同经过雕饰一样,呈现出各种奇妙的形状,告诉我们许多奇妙的故事……

diāo
隹(zhuī):一种短尾巴的鸟。
巧记:雕=周+隹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雕”在字典中有两种意思,想想它在文中应是哪种意思。( )
A.指一种猛禽。     
B.指在竹木、玉石、金属等上面刻画。
B
云彩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它在讲_____的故事。
骏马在草原上奔驰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活动四:你能想象一下,天空中的云彩都有哪些形状?发生了哪些奇妙的故事吗?
羊在低头吃草
草原
当云彩变得又黑又重时,雨点就会噼噼啪啪地降落到大地上。
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雨点带来的是哪个方面的变幻?
声音
这些图片对应课文中的哪些句子?
天空变幻无穷,这真是一个(     )的世界!
观察汉字,书写美观
注意上口扁平。
注意左边是“幺”,不能写成“纟”。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五






活动五:写一写。
选自“课后拓学单”活动
了解奇妙的大自然,完成练习。
1.观察图片,完成练习。
A.极光 B.云海 C.海市蜃楼 D.雾凇
看了上面的图片,我想发出这样的赞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真是世界上奇妙的奇观啊!
选自“课后拓学单”活动
2.你知道在什么地方会发生上面的奇观吗?查找资料,填一填。(填序号)
(1)沙漠中有时会出现____。
(2)南北极的高空经常出现____。
(3)在高山之巅经常能看到____。
(4)天气寒冷,水汽充足的地方会出现____。
C
A
B
D
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
太阳
云彩
雨点
余晖
群星
按时间顺序写
大地
天空
第2课时
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描写奇妙的世界的?
天空和大地。
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了天空中的哪些珍藏?
按时间顺序写了天空中的太阳、云彩、雨点、余晖和群星等。
品读感悟,品味大地的奇妙
作者是怎样把读者的视线从天空转向大地的?
再看大地的珍藏——
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默读课文的第9~16自然段,边读边想:大地这部分内容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呢?
按照“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写的。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一
大地
春天
植物在生长,
水果颜色各异
夏日
秋天
冬天
大树带
来绿荫
蝴蝶飞舞、鸟儿建房、秋风劲吹、树叶飘落
冰柱
闪耀
活动一:品味大地的奇妙。
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圈画的词句,讨论这个季节的事物的奇妙之处,并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认为看到的事物是有生命的?
我们能看到植物生长的奇迹——极小的一粒种子种到地里,生根,发芽,不久就开花了,花很漂亮。
我们能看到各种颜色诱人的水果,圆润的鲜红色的樱桃,深紫色的李子,浅黄色的梨。
植物生长
水果颜色各异
这就是春天的奇妙
夏日有哪些奇妙的事物?
绿荫。
秋天有哪些奇妙的事物?
秋天带着金黄色的光辉神奇地到来了,那时,道路上好像洒满了光芒。蝴蝶张开漂亮的翅膀在空中翩翩起舞。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落叶的神奇

加一加:光+军=辉

换偏旁:
忙-忄+艹=芒
词语辨析
光 辉 光 芒
“辉”是指闪耀的光彩,所以“光辉”指闪烁耀眼的光。 “芒”最初指的是植物种子壳上的细刺,也指像芒的东西,后由本义引申指刀剑的尖端和锋刃,也指光芒,所以“光芒”指向四面放射的强烈光线。
( )
鸟儿为了建造它们的房子,衔着泥土振翅飞翔。
我们领略秋风的劲吹——树枝颤动,树叶飘落。
看图朗读这两句话,注意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象:你们的脑海中出现了什么画面?

jìnɡ
jìnɡ
( )
强劲、刚劲、劲风
jìn
干劲、吃劲、费劲
秋天有哪些让我们觉得奇妙的事物?
蝴蝶翩翩起舞,鸟儿建造它们的房子,还有秋风把树叶吹落,这些都很奇妙。
在对秋天的描写中,作者是如何来描写小动物的?
描写小动物的动作。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这样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小动物的生命力。
冬天有哪些奇妙的景物?
冬天,我们看到了房檐上垂下的冰柱,它们好像一把把锋利的刀剑在阳光下闪耀。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作者在介绍冬天时虽然没写有生命的动植物,但冰雪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形态,也是非常奇妙的。
思考一下:植物生长、水果颜色各异、冬天水会结冰,这些都是平常所见,作者为什么称其为“奇妙”呢?
因为四季有不同特点的事物,而四季的景物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交替变化,这个世界才如此奇妙。
发现奇妙,分层仿写
活动二:请你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对“一切看上去都是有生命的”这句话的理解。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二
示例1: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看似平凡,但它们不断地变着戏法,那样富有生命力,使我感到这个世界充满了活力。
示例2:就像文中所写的事物都是生活中极其普通的,但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能发现它们如此美好、有趣,一切都是神奇的。如流动的小溪、鸣叫的蝉、嫩绿的小草、不断跳动的秒针、被压在路面上的铺路石、被风吹动的风车;再如水彩笔的五颜六色、橡皮的各种芳香、卷笔刀的造型各异。
这些生活中极普通的事物,怎么才能发现它们的美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7~18自然段,寻找答案。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

组词:模型、体型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三
活动三:续写句子。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寻找,就能从极普通的事物中找到美——各种形状的卵石,三桅小船的模型,颜色各异的羽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草上晶莹
湖上一圈圈的涟漪
斑驳的老墙
的露珠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活动四: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普通而又美?仿照例句写一写。
仿写支架
巧选材——生活中的常见事物
学写法
仔细观察,描摹样子
巧用修辞
融入联想
……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1.例:雨后,我们会看到地上有许多小水洼,就像有趣的镜子,映射着我们的脸。
(1)太阳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午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颗颗闪着亮光的露珠偷偷地藏了起来
几只小鸟站在枝头,敞开喉咙放声唱歌
选自“课中导学单”活动四
2.例:黑夜降临了,我们看见夜空中群星闪烁,就像千千万万支极小的蜡烛在发光。
______,我们看见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
3.例:夏日,在大树下乘凉,我们会感叹,大树带来这么多绿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清晨
荷叶上的露珠滚动
晶莹的珍珠
示例:冬天,在院子里玩雪,我们会感叹,雪花给孩子带来这么多快乐。
闪着光
指导书写,领悟书写要点
“乃”是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右半部分最后一笔撇伸到言字旁下方。
左宽右窄。“剑”左半部分第二笔是点,最后一笔为提;右半部分竖钩要写得挺拔有力。
上半部分稍短,下半部分横画间距紧凑。
右下角没有点。
板书设计
我们奇妙的世界
春 植物生长 水果颜色各异
夏 绿荫
秋 蝴蝶 鸟儿建造房子 秋风 落叶
冬 冰雪
大地
感谢聆听!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