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导入我国古代有很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你知道有哪些吗?巨鹿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一场智慧的“论战”《曹刿论战》史书体例史书体例概 述国别体以国家(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各国历史事件。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等。《国语》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则以记事为主。编年体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强;缺点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史书。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汉代司马迁所首创。这种体例对后世影响很大,自司马迁的《史记》以后,历代官方编辑的正史用的都是纪传体。走近作者《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它与《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作品信息《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和文化等方面的活动及有关言论,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被誉为“百家文学之宗,万事古文之祖”。请同学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做好批注。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1.画出难懂的字词和你认为重要的句子。2.标记出有疑问的地方,在旁边批注问题。初读感知曹刿 ( ) 又何间焉( )肉食者鄙( ) 弗敢加也( )小信未孚( )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 )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 )guìbǐshìjiéjiànfúfúzhémǐ检测字词yíng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军队。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译 文接见。读通大意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他的同乡说:“当权者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当权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借什么作战?”庄公说:“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译 文同乡的人。吃肉的人。这里指当权者。参与。浅陋。这里指目光短浅。深谋远虑。副词,于是,就。即“以何战”,凭借什么作战?以,凭、靠。衣食这类用来安身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安,指安身。专,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回答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牲畜、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夸数目,一定按照实情。”(曹刿)回答说:“(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译 文遍及,普遍。听从。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牺牲,指祭祀用的纯色全体牲畜。玉帛,祭祀用的玉和丝织品。虚夸,夸大。实情。(这只是)小信用,未能让神灵信服。孚,使信服。赐福,保佑。回答。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庄公说:“大大小小的诉讼事件,虽然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诚心处理。”(曹刿)回答说:“(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随你。”译 文明察。指诉讼事件。诚,诚实。这里指诚心。(这)是尽职分之类的事情。忠,尽力做好分内的事。属,类。可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跟随。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还不可以。”齐军擂过三次战鼓。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了。”齐军大败。译 文鲁庄公和他共乘一辆战车。之,指曹刿。击鼓进军。古代作战,击鼓命令进军。下文的“三鼓”就是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补足音节作用。还不可以。大败。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庄公正要(下令)驱车追赶。曹刿说:“还不可以。”(说完就)向下察看车轮碾出的痕迹,(又)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译 文驱车追赶。车轮碾出的痕迹。登上车前的横木眺望齐国军队。轼,古代车子前边的横木。副词,于是、就。追赶,追击。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战胜齐军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回答说:“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减弱,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已经穷尽了。敌方的士气已经穷尽了而我方的士气正旺盛,所以打败了他们。译 文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原因,缘故。作战,靠的是勇气。夫,发语词,议论或说明时,用在句子开头,没有实在意义。鼓起。第二次。穷尽。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所以。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齐国是)大国,难以估计(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译 文倒下。推测,估计。埋伏。请见释疑论战参战仿照示例,完成下面的图表,并据此复述课文。梳理情节迎战胜战备战评战梳理情节本文论述了曹刿关于战争的理论。如果以作者角度所写事情的发展为线索,完成下面的图表。思考探究鲁国的这场战役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役呢?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说明理由吗?“伐”,攻打之意。“伐”表明了战争的性质,齐国是发动战争的入侵国。而“我”指的不是作者,而是指鲁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被动身份,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国家的正义之战。思考探究1、鲁国的这场战役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役呢?能从文中找出一个词语说明理由吗?“伐”,攻打之意。“伐”表明了战争的性质,齐国是发动战争的入侵国。而“我”指的不是作者,而是指鲁国,在这场战争中是被动身份,进行的是一次保卫国家的正义之战。齐与鲁是春秋时期的邻国,都在今山东省,齐在东北部,鲁在西南部。公元前697年,齐襄公即位,政令无常,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分别逃到莒国和鲁国避难。次年齐襄公为公孙无知所杀。第三年春天,齐人杀死公孙无知,公子小白抢先回到齐国夺得君位。稍后,鲁庄公也亲自领兵护送公子纠回国争夺君位,八月鲁与齐师战于乾时,鲁军大败。齐桓公逼鲁庄公杀死公子纠。鲁庄公十年春天,齐借口鲁国曾帮助公子纠争夺齐国君位,再次兴兵攻鲁,两军战于长勺。这就是文章所记叙的齐鲁长勺之战。历史背景2、结合文中内容,总结一下鲁国取胜的原因有哪些?思考探究战略因素:政治准备——取信于民有利阵地——战于长勺 战术因素:反攻时机——彼竭我盈追击时机——辙乱旗靡3、请同学们从文中各找出一个词语概括出曹刿和鲁庄公的形象特点。曹刿:远谋鲁庄公:鄙思考探究4、庄公之“鄙”和曹刿之“远谋”体现在哪些方面?阶段庄公之“鄙”曹刿之“远谋”战前战时战后三次回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两次冒进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一问公问其故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未可”——把握时机“未可”——勘察军情论述取胜原因5、描写乡人的劝阻有何作用?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爱国热情。思考探究6、对于不顾阻拦也要参与国事的曹刿,你怎么看。我赞同曹刿的做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虽然他是一介布衣而非掌权之人,但他高度的爱国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感,促使着他积极参政参战,最后协助鲁庄公战胜强敌,这种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思考探究7、曹刿在这场战役中的表现给了我们哪些启发?(1)我们遇事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莽撞行事;(2)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应建立在仔细观察、周密分析的基础上。思考探究8、描写鲁庄公的“鄙”有何作用?对比,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从而更好的突出了曹刿“远谋”的特点。思考探究9、鲁庄公真的是“鄙”,一无是处的昏庸君主吗?从文中的语句里找出你的依据。鲁庄公虽然愚钝鄙陋,资质平庸,政治上目光短浅,军事上无知妄动,但他绝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例如:(1)“公将战”也写出了他不甘受欺凌的刚烈性格。(2)“曹刿请见”写出了鲁庄公乐于倾听民声,广开言路的特点。(3)耐心回答曹刿的“三问”,说明了鲁庄公能够礼贤下士、广开言路的特点。(4)作战时,他和曹刿一起奔赴战场,并且“公与之乘”体现出他对曹刿的信任与器重。而且在作战中,全听曹刿的决策,可见他知人善用,任人唯贤的特点。(5)战后询问取胜缘由,也可以说他是一个虚怀若谷、谦虚好学的人。思考探究1、在文章中主要笔墨放在了战前启发三问三答上以及战后论述获胜原因上,而有关战争起因、战斗状况、战后处理等等都没有提及,“请见”“从战”等更是一笔带过,为何如此安排结构?题目是“曹刿论战”,当然要突显“论”字,这样详略得当的剪裁更能突显曹刿的战争理论,突显人物“远谋”的特点,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中心。写法探究作者巧妙地运用比照映衬(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以曹刿与“乡人” 对比,突出曹刿抗敌御侮的责任感和护卫国家的政治热忱;从曹刿与庄公的对比中,以庄公的驽钝、浮躁反衬曹刿的机敏、持重,一个出身下层而深谋远虑的谋士形象跃然纸上。写庄公,以“将鼓”“将逐”跟 “将战”相呼应(映衬),表现他的不察敌情,急躁冒进;写曹刿,则以两个“未可”和两个“可矣”前后映衬,表现他临阵从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战机。写法探究2、文章刻画人物主要采用了那些写作手法?结合内容分析。名人言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孙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三国·诸葛亮)拓展延伸你对鲁庄公其人有没有一些新的认识?在他的身上你集中看到了什么优点?请写一篇小短文进行适当阐述,阐述要有理有据。布置作业曹刿论战《左传》曹 刿 鲁庄公(平凡却伟大) (平庸却不昏庸)远谋 鄙对比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