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一.自主学习【学】【课标要求】1.描述世界多板化趋势2.引用国家间合作、竞争、冲突的实例,印证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认同我国维护国家利益的外交活动2.科学精神:世界多极化深人发展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世界正在形成若千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3.公共参与:以实际行动维护国家利益【自学评价】1.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相关内容:(1)突出特点是什么?(2)影响有哪些?2.世界主要力量相关内容:⑴冷战结束后是怎样的状况?(2)中国坚持什么样的发展道路?(3)发展中国家是怎样的?3.国际关系的相关内容:(1)含义是什么?(2)内容是什么?(3)基本形式是什么?(4)国际交往的主要方式是什么?(5)国际法是指什么?(6)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4.影响国际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相关内容:(1)影响因素有哪些?(2)决定因素是什么?二.研习探究【研】(2022·天津河北区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2年4月21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举行。本次博鳌亚洲论坛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表达了中国引领国际社会团结战胜疫情、重振世界经济的决心,彰显了博鳌亚洲论坛引领多边主义合作的使命。习近平主席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指明了应对疫情挑战、促进全球发展的努力方向,首次提出了全球安全倡议,表达了对亚洲和平、团结和合作的期望,为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提供了“中国方案”。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的依据。三.达标练习【练】1.(2022·天津静海区模拟预测)在解决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中国提出,要“摒弃冷战思维,重视和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要“通过谈判形成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机制”,要“考虑全球稳定和几十亿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国的上述主张( )①符合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国际形势 ②是国际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决定因素③表明摒弃冷战思维是世界各国的共识 ④有利于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22·北京丰台区质检)某机构预测,2022年中国名义GDP约为20.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为16.1%;美国仍然是全球最大经济体,名义GDP约为26.8万亿美元,占全球GDP比重为20.6%。位居前十位的其他国家依次为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墨西哥、法国、英国。如果这一预测成为现实,则意味着( )①世界多极化格局最终形成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③中美两极格局逐步形成 ④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高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3.(2022·上海嘉定二模)近年来,中国对外援助规模持续增长,对外援助事业稳步发展。中国提供对外援助,坚持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不干涉受援国内政,充分尊重受援国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和模式的权利。上述做法①旨在展现我国的大国风范和大国担当 ②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③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④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准则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2·济南模拟预测)当前,美国用“三分法”定义中美关系,即所谓“该竞争时竞争,能合作时合作,必须对抗时对抗”。对此,中国外交部进行了批驳,指出美方的“三分法”中,对抗遏制是本质,合作是权宜之计,竞争是话语陷阱。有求于中方时就要求合作;在有优势的领域就脱钩断供,封锁制裁;为了遏制中国,不惜冲突对抗。从中国对美国“三分法”的驳斥可以看出( )A.我国主张国与国之间应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B.综合国力的变化是中美关系复杂变化的根源C.中美在竞争中推动了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与发展 D.竞争、冲突与合作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5.(2022·沈阳一模)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向纵深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社会普遍期待通过推进世界多极化来有效制约大国单边主义行为。面对世界多极化的机遇与挑战,各国应( )①以国家间的合作取代竞争,开创民主政治新局面 ②坚定推动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③处理好单极与多极的矛盾,以有效解决这一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④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助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6.(2022·宁波模拟预测)当前,金砖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上升至23%。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的比重接近40%。一大批发展中国家持续快速发展,成为近年来对世界格局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这表明( )①国际格局向多极化不断深入发展 ②多极化发展使国际竞争更加激烈③发展中国家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 ④多极化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烟台二模)2022年4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气候变化问题复信英国弗朗西斯·霍兰德学校小学生。他指出,地球是个大家庭,人类是个共同体,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人类要合作应对。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需要我们( )①将中国治理模式推广成为各国认可和践行的社会制度②坚持开放、绿色理念,为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贡献中国智慧③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推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④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努力推进环境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2022·山东卷,11)一些经济体量较小的国家为与大国争夺国际投资,往往会设定较低的企业税率,有些国家甚至将税率定在10%以下。美国为缓解财政赤字,倡议各国对跨国公司征收最低21%的企业税。该倡议得到法德等国支持,但遭到爱尔兰等国反对。在美国推动下,2021年10月,136个国家和地区在“经合组织”(OECD)框架下达成共识,“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被设定为15%。材料表明( )①美国利用“经合组织”主导此次国际规则制定,本质是“美国优先”②“经合组织”通过设定最低企业税率获得了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权利③各参与国以共同利益为出发点,积极参与全球最低企业税率谈判④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是达成此次最低税率谈判结果的决定性因素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9.(2022·沈阳模拟预测)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题为《命运与共共建家园》的重要讲话,其中强调“谋度于义者必得,书因于民者必成。”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头,把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时代使命扛在肩上,携手前行,接续奋斗,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共创更加繁荣美好的地区和世界!这是因为( )①共同利益诉求为构建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②构建区域政治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③共建家园符合求和平、谋发展、图共赢的时代潮流 ④长期合作树立了世界各国守望相助包容互鉴的典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22·山东威海二模)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兴起,成为多极化世界中的重要一极。发展中国家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可见,广大发展中国家( )①是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力军 ②团结合作创建国际关系民主化平台③构建了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际组织 ④联合自强以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2022·天津津南区检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组织中担任重要角色,改变了过去全部由欧美国家主导的格局,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这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是( )①当今世界凝聚力较强的国际政治组织 ②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重要力量③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④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力军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12.(2022·哈尔滨模拟预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生活在一个互联互通、休戚与共的地球村里的我们,在复杂的变局面前应清醒的认识到( )①任何国家都能从别国的困难中谋取利益 ②各国应该积极承担责任③国家间的竞争必须是积极的和良性的 ④国家间的分歧无法通过对话协商化解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3.(2021·山东潍坊模拟预测)2000多年前,古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如今,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聚焦互联互通、推动合作共赢,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和贸易便利化等举措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和人文交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弘扬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又丰富了多边主义的内涵和实践。这告诉我们,携手共建“一带一路”( )①是中国主动引领全球治理的生动体现 ②应以互利共赢的开放和发展战略为核心③需要积极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④要求各国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以合作替代竞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4.(2022·北京东城一模)6月20日,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空间站上进行了40分钟的“太空授课”。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也是发展中国家中第一个进行“太空授课”的国家。这表明( )①我国已经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强国 ②中国的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④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更有利地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5.(2022·天津和平区质检)2022年1月3日.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五个核武器国家领导人共同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五国中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重申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强调维护和遵守双、多边不扩散,裁军和军控协议和承诺的重要性。五国共同发表上述声明表明( )①防止核战争符合五国的共同利益 ②核威胁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③世界大国之间的根本利益趋于一致 ④坚持多边主义有利于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2·上海徐汇区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严峻,面对全球和平赤字不断扩大,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各方共同推动历史车轮向着正确轨道前行提供了宝贵指引。习近平主席指出:“安全应该是平等的和包容的”,“既要着力解决当前突出的地区安全问题,又要统筹谋划如何应对各类潜在的安全威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反对动辄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反对为一己之私挑起事端、激化矛盾,反对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多国人士不约而同地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这一理念为破解国际关系中广泛存在的“安全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材料二 十年来,中国以对外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持续以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与世界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入世以来,中国货物进口年均增长11.9%,大约是同期世界货物进口增长率的2.2倍,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已连续12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2021年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报告》发布,超五成外资企业将中国视为全球首要投资对象,企业对中国营商环境评分呈逐年上升趋势。有人认为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使全球和“一带一路”经济体的贸易额增幅分别达到6.2%和9.7%,使全球收入增加达2.9%。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共建“一带一路”预计使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2010年到2020年,中国对世界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7.7%,远超美国和欧盟。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显示,中国制造业进口每增加10000美元,世界范围内的就业岗位平均可增加22.84个。结合材料和《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回答:(1)分析当前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的正确性。(2)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又是经济全球化的贡献者。结合材料加以说明。四.总结提升【结】(由学生自主画出课时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选必一 第三课 多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二.研习探究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安全倡议符合时代主题与潮流。 ②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发展、安全等共同的客体,解决全球性问题,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全球安全倡议,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三.达标练习1-5 BBDAB 6-10 ADBBB 11-15 CCACB16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有效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兼顾各国安全需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资源,引进外资,扩大进口,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市场以及丰富的产品,增加就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参考答案二.研习探究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全球安全倡议符合时代主题与潮流。 ②共同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当今世界、人类面临发展、安全等共同的客体,解决全球性问题,符合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 ③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全球安全倡议,践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三.达标练习1-5 BBDAB 6-10 ADBBB 11-15 CCACB16 (1)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国际关系朝着民主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有利于有效应对当前人类面临的安全挑战,兼顾各国安全需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中国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世界经济资源,引进外资,扩大进口,带动国内经济发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为世界各国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广阔的市场以及丰富的产品,增加就业,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提供了持续强大的推动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