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一.自主学习【学】【课标要求】解释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阐述合作共赢的理念,认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认同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法治意识: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3.科学精神:科学认识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4.公共参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自学评价】如何理解我国的外交政策(是什么、内容)习近平外交思想习近平外交核心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因、目标、主要内容、意义、措施)二.研习探究【研】(2022·全国卷·有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强调:“不论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和意志都不会动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过去两年,我国稳步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条,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要多措并举稳定外贸、积极利用外资、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多双边经贸合作。结合材料,运用所学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说明我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性。(12分)三.达标练习【练】1.在外交界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国家强大时,力量就是外交;国家弱小时,外交就是力量。“国家强大时,力量就是外交”,这句话的合理之处在于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②强大的实力是维护一国国家利益的有力保障③国家的外交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国家力量决定的 ④国际关系实质上不存在民主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强调,中国永远不称霸、不扩张,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决不会坐视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受损,决不会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侵犯和分裂祖国的神圣领土。一旦发生这样的严重情况,中国人民必将予以迎头痛击!这体现了(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对外活动的基本准则②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之一③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④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习近平主席表示:“为了和平,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无论发展到哪一步,中国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永远不会把自身曾经经历过的悲惨遭遇强加给其他民族。”这是因为①中国外交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为基本立场 ②霸权主义不符合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③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④维护国家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2年3月,中国建造的首条欧洲铁路(塞尔维亚准高铁项目匈塞铁路贝诺段)正式通车。匈塞铁路是中国一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旗舰项目,是中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欧洲发展战略对接的重大项目。这一高铁使得从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抵达塞第二大城市诺维萨德的时间大大缩短,实现了塞尔维亚人民长久以来的梦想,将进一步促进地区联通和塞尔维亚经济社会发展。这表明我国①坚持互利共赢,引导国际关系由竞争走向合作 ②顺应时代潮流,发展与沿线友好国家合作关系③展现大国担当,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 ④践行多边主义,推动世界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2022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举行视频峰会。针对乌克兰局势,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从中方的主张可以看出①中国支持按照《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②致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④中国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政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天下大同”虽源于古代、源自中国,却面向未来、面朝世界。中国始终秉持协和万邦理念,倡行“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将以和平、公正、文明手段解决争端的理念,融人了新中国的“世界观”。上述材料告诉我们①“天下大同”的智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多边外交的根本遵循②新时代中国将“天下大同”理想外化于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行动中③传承和发展大同理想成为推进全球治理、促进公平正义的国际共识④中国以多元共存为价值追求,坚持在“不同”中求“共同”的路径选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战略思想,是着眼于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热烈响应,已被多次写入联合国文件,产生日益广泛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这一理念( )①是新时代中国外交追求的使命宗旨、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②展示了我国坚持国家总体安全观,坚定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立场③弘扬了中华民族世界大同、四海一家的传统精神,顺应了当今时代潮流④超越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的不同,站在全人类整体利益的高度审视国与国关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习近平主席强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也只有一个共同的未来。无论是应对眼下的危机,还是共创美好的未来,人类都需要同舟共济、团结合作。实践一再证明,任何以邻为壑的做法,任何单打独斗的思路,任何孤芳自赏的傲慢,最终都必然归于失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①各国应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②要携起手来,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③要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④在涉及民族尊严和国家利益问题上,绝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2年7月12日,世界互联网大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组织旨在搭建中国与世界互联互通的国际平台和国际互联网共享共治的中国平台,让各国在争议中求共识、在共识中谋合作、在合作中创共赢。材料表明世界互联网大会( )①是实践多边主义的最佳场所,是集体应对各种威胁和挑战的有效平台②推动世界多极化发展,维护和巩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顺应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深化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④通过对话交流、务实合作,为全球互联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贡献中国智慧”正在被一个个具体事件诠释着。小英以“中国智慧逐渐成为国际共识”为主题搜集相关新闻素材,下列素材可以入选的有( )①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在两会记者会上说,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②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被纳入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③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37届会议通过中国提出的“在人权领域促进合作共赢”决议,首次同时将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人联合国决议④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2·全国·高考真题)澜湄合作机制成立6年多来,中国和湄公河五国围绕水资源合作召开部长级会议,成立水资源合作中心,举办合作论坛,开展近60场次技术交流活动,招收培养100多名湄公河青年水利人才,实施包括大坝安全、农村安全饮水、水文监测及预报预警等在内的一系列项目。澜湄水资源合作( )①形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模式 ②能够推进流域各国务实合作、巩固政治互信③反映流域各国坚持相同的对外交流合作政策 ④有利于增进流域各国民生福祉、推动可持续发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2.(2022·湖南·高考真题)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多个国际机制青年领域合作文件的制定过程中,积极贡献智慧、提出主张:在全球20多个国家,开展医疗卫生、农业技术、经济管理等志愿服务;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超越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搭建起“一起向未来”的桥梁。一系列行动展示出中国青年①立足各国国家利益,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理念 ②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③具有全球视野,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④不负未来之托,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春使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3.(2021·北京·高考真题)“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2021年是博鳌亚洲论坛成立20周年,世纪疫情之下,身处不同时区的嘉宾,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入这场盛会,共话全球热点问题。论坛部分年会的主题如下:上述资料最适合论证下列哪一观点加强双边合作,贡献中国智慧B.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尊重他国关切C.更多参与、更多行动,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D.坚持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促进一体化14.(2021·广东·高考真题)2020年是联合国成立75周年。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相叠加的特殊时期,国际社会更需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这是因为 ①各国利益休戚相关、命运紧密相连②任何一个全球性问题都不是单一主权国家能独立解决的③非传统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威胁④个别大国退出了联合国系统的部分国际组织和国际条约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2019·全国·高考真题)2018年1月发表的《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指出,中国支持有关各方依据国际条约和一般国际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涉北极领土和海洋权益争议,支持有关各方维护北极安全稳定的努力;中国致力于加强与北极国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预警、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妥善应对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战。中国的上述立场表明①北极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②中国是北极事务的利益相关者和主导力量③中国积极参与北极国际治理维护各国共同利益 ④维护国际法的权威是中国对外活动的基本目标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2022·广东卷·有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叠加新冠肺炎世纪疫情背景下,特别是在少数国家以各种理由进行抵制、抹黑的情况下,中国举办冬奥会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前所未有。但同时,它也为我国政府面向外国公众,说明本国国情和政策,开展公共外交提供了重要契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世瞩目。四场开闭幕式精彩纷呈,“雪花”传递着“一起向未来”的“团结”智慧,“致敬人民”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破冰而出的“冰雪五环”则寓意冬奥会将成为不同国家、民族之间打破隔阂的桥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北京冬奥会首次实现赛事全程4K制作播出,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观赛,成为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分析中国举办冬奥会开展公共外交的重要性。四.总结提升【结】(由学生自主画出课时的知识结构图、思维导图)选必一 第五课 中国的外交 参考答案二.研习探究①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②顺应时代主题,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达标练习1-5 ACCCB 6-10 DDADC 11-15 CDCAB16.①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4分)②有力回击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改善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4分)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4分)④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参考答案二.研习探究①促进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让世界共享我国改革发展成果;能够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②顺应时代主题,推动世界经济发展。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打造发展新优势,开辟发展新境界。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达标练习1-5 ACCCB 6-10 DDADC 11-15 CDCAB16.①推进中国与国际社会的相互交流和了解;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4分)②有力回击部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污名化报道;改善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4分)③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传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4分)④讲好中国故事,体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