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难解的题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道难解的题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30张PPT。人口问题Population(人口增长过快)世界人口总数
1950年——25.25亿
1990年——53.21亿
2000年——60亿   全球已有30%的土地退化,森林面积缩小1/3,在过去的4个世纪中,人类活动引700万个物种的灭绝资源问题Resources(自然资源短缺)环境问题Environment(全球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酸雨)如果不采取措施解决非洲的粮食短缺问题,受饥饿和营养不良折磨的非洲儿童人数到2025年将接近4200万人。这是在南非比勒陀利亚郊区的一个贫民窟里,一名儿童在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焦急等待救援粮食的妇女发展问题Development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简称PRED问题。如何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这是一道难解而又必须有解的问题。一道难解的题——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98长江特大洪水为例: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灾害,给当地人民以及全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直接带来的经济损失达2000多亿元。洪水流量比20世纪50年代少1万立方米每秒,而水位却高出几十厘米,甚至1~2米。? 分析洪灾成因:1.自然因素:2.人为因素:气候异常、超强度集中降雨(1)上游地区长期毁林开荒、滥砍滥伐,造成严重水土流失;
(2)中下游地区某些不合理的水利建设破坏了江河的自然生态功能;
(3)中下游地区盲目围湖造田造成湖面萎缩、蓄洪能力降低、洪水水位增高。(主要因素)人口急剧增长土地压力加大围湖造田洪水灾害调蓄能力下降PRED问题矛盾重重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塔里木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地处亚欧大陆深处,远离海洋,周围高大山系环绕,气候极端干旱少雨,地面大部分地区被流动沙丘覆盖。
塔里木河流域的城市主要都集中在河流两侧。塔里木河水为城市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水源。 简要分析塔里木河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塔里木河流域的城市在分布上的特点和原因。塔河两岸随处可见的开荒场景 无序无节制的
引水灌溉胡杨林发出SOS呼救 有自然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人为因素。——现代社会人地冲突加剧了! 胡杨林生命力顽强:能耐干旱,耐盐碱,抗风沙 ,耐夏季酷热、耐冬季严寒。被形象地称为 “活着1000年不死,死了1000年不倒,倒下1000年不烂!” 塔里木河的萎缩和流域内生态环境的恶化除了部分自然因素外,人为因素居主导地位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人均占有水资源减少破坏植被,开垦荒地无序无节制地引水生态环境恶化,河流萎缩 简要分析塔里木河萎缩和流域内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现代人应该反思自己的行为并积极地改善自然。 人们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着 手 整 治 塔 河 。建议一:将中游几百千米的天然河道改造成水泥板铺设的渠道,特殊地段改为地下管道。防止塔里木河宝贵的水资源在中游白白浪费、蒸发流失。建议二:综合治理塔里木河,实施生态移民、封育保护、退耕还林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向塔里木河下游应急输水。两种方案,你倾向于哪一种?并说明理由重 焕 生 机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整体。
②在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中,人口是关键因素。人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资源,还要不断排放废气物。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最终就会引发资源危机。人类排放的废气物如果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便造成了环境污染。
③自然资源是人类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人类与自然资源是休戚与共的关系。
④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协调时,整个生态系统发展是平衡的,人类生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就比较优越;否则,就会制约人类的生活、生存和发展。
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必须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原则(三)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探究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伦特兰夫人正式提出这一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中人类应该树立的意识要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能够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要求人们必须以很高的道德水准,保护好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人类应该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不损害他人和后代利益的前提下追求发展。 公平性原则:包括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与其他种群之间、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公平。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共同性原则:许多区域性的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的问题,这就要求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的整体协调。可持续发展正在从观念走向实践1、提出:1994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2、做法:(1)积极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2)踊跃参加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要求各国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对策。中国政府作出了履行《21世纪议程》的庄严承诺,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行动纲领。 《京都议定书》是1997年12月由160个国家在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1998年5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大使代表中国政府在联合国秘书处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是第37个签约国。2002年8月核准了该议定书。
2005年 2月16日,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目前全球已有141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该议定书,其中包括30个工业化国家。
小杜的家乡该怎么办?环保局专家的建议------
矿厂投资商的辩解------
农民的反映------
果农的感受------
矿厂厂长强调------
村长的难题-------
矿工的看法------
村里长者的态度------1、说说他们主要有哪些方面的考虑?
主要从经济方面考虑:
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两个方面考虑:环保局专家、农民、果农矿厂投资商、矿厂厂长、矿工村长、村里长者2、你同意哪些观点?既要考虑经济发展,也要保护环境。3、请你为这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几点建议。可以由矿厂拿出一部分钱购买环保设施,地方政府可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主要从环境方面考虑:实践探究下列哪些做法属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封山育林 围湖造田 乱砍滥伐 退耕还林
使用一次性筷子 退耕还牧 植树造林
垃圾分类回收 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堂课的收获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是追求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实际上是指可持续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