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章反比例(导学案)(word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第四章反比例(导学案)(word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 反比例(学案)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成反比例的量。
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正反比例的比较。
教学难点:正确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
一、复习导入
1、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并说明理由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
(2)时间一定,行驶的速度和路程。
(3)一袋大米的重量一定,吃了的和剩下的。
2.说出每小时加工零件数、加工零件总数和加工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其中两种量成正比例?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教材47页)
教师: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圆柱体杯子中,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杯子的底面积/cm 10 15 20 30 60 ···
水的高度/cm 30 20 15 10 5 ···
观察上表,回答下面的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
(2)水的高度是怎样随着杯子底面积的大小变化而变化的?
(3)相对应的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分别是多少?
2. 小结:因为水的体积一定,所以水的(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杯子的底面积增大,水的高度反而( );杯子的底面积减小,水的高度反而( )。但是无论怎样变化,杯子的底面积与水的高度的乘积总是( )的。用式子表示为:底面积×高=( )(一定)
三、理解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
1、理解成反比例关系
像这样,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 )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 ),它们的关系叫做( )。
在例2中,( )和( )成反比例关系,( )和( )是成反比例的量。
如果用字母和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表示它们的乘积( ),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式子表示为:( )
2、想一想,生活中还有那些成反比例的量?
3、在速度、路程、时间三种量中,一种量一定,判断另外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关系?
4、思考: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的方法
四、巩固练习:
1、(教材51页第11题)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并说明理由.
(1)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 )
(2)全班的人数一定,按各组人数相等的要求分组,组数与每组的人数。( )
(3)圆柱体积一定,圆柱的底面积与高。( )
(4)在一块菜地上种的黄瓜与西红柿的面积。( )
(5)书的总册数一定,按各包册数相等的规定包装书,包数与每包的册数。( )
2、(教材51页第10题)下表中x和y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请把表格填写完整。
x 2 40
y 5 0.1
3、(教材48页做一做)运一批货物,每天运的吨数和需要的天数如下表。
(1)表中有哪两种量?它们是不是相关联的量?
(2)写出几组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并比较积的大小。说一说这个积所表示什么。
(3)运货的天数与每天运的吨数成反比例关系吗?为什么?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