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考纲解读】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或国家为切入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复习时,可着重注重以下三方面:(1)复习过程中注意把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把复习的区域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2)立足人地关系,比较区域差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灾害等进行综合思考,得出区域因地制宜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3)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善于从主要区域特征分析中总结规律和方法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分析过程中去,以提高复习效率。【重点知识梳理】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地区 位置与范围 地形特征 气候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 交通要道东南亚 亚洲东南,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 中南半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发达,是天然橡胶、棕油、蕉麻的最大产区 石油、锡矿丰富;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马六甲海峡中东 三洲五海之地;位于亚非欧之间,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所包围 三高一平: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多为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欧洲西部 大体是东经30°以西的欧洲 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地,南有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向东大陆性增强,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乳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煤铁丰富,北海石油丰富;现代工业发源地,资本主义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 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最南端有地中海气候;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可可、咖啡产量大,粮食不能自给 矿产丰富,有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几内亚的铝土、刚果盆地的金刚石、尼日利亚的石油;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好望角航线南极洲 基本分布在南极圈以内 高原大陆,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 酷寒、烈风、暴雪 靠近印度洋沿岸的铁丰富,磷虾、鲸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 印度 巴西空间定位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分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山气候为主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和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资源 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 煤、铁、锰、耕地等资源丰富 森林、草原、铁、锰等资源丰富中国 印度 巴西工业 部门 钢铁、机械、石油、纺织 钢铁、机械、纺织、电子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分布 东部沿海、长江沿海,陇海——兰新铁路沿线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中国 印度 巴西农业 农作物 小麦、棉花、油菜、花生、水稻等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等 咖啡、蔗糖、香蕉、可可等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恒河平原、半岛沿海等 巴西东南部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空间定位地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气候 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资源 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 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等资源丰富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工业 部门 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 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工业 钢铁、机械、纺织等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农业 农作物 水稻 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 小麦、棉花、玉米等 小麦分布 沿海平原 东欧平原南部 中央大平原 东南部、西南部城市 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 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 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国家(地区) 工业或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日本 工业 多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雄厚的科技力量;丰富而高素质的劳动力 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印度 农业 水热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丰富的劳动力;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水旱灾害频繁;降水季节变化大;人口众多,农业压力大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 农业 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利 降水少;产量不稳定澳大利亚 畜牧业 草场面积广阔,地广人稀;科技发达;海运便利 劳动力不足,市场距离远美国东北部地区 工业 丰富的煤、铁资源;水源充足;便利的水陆交通;科技力量强;社会协作条件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巴西东南部 工业 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开发历史早 优质煤、石油资源不足【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考查读图能力例1、(2013·重庆)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2)题。(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考点二、考查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例2、(2013·新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考点三、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例3、(2013·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经典考题精析】【2013年高考真题】(2013·广东卷)40.(28分)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河流众多而短小,渔业资源丰富。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材料一: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图8)材料二:爪哇岛地处板块边界上,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盆地,是世界上雷雨最多、土壤最肥沃、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1)印度尼西亚大约四分之三的陆地位于_______半球,主要气候类型是______ 。(4分)(2)爪哇岛附近海域是世界上发生________ 、______ 灾害频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些灾害有可能引发破坏性极大的海啸。(4分)(3)爪哇岛是世界上雷雨最多的地区之一,其原因是什么?(6分)(4)分析印度尼西亚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6分)(5)简述爪哇岛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2013 大纲卷)39.(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图4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图4)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答案】(1)对中国:直接利用巴西铁矿石(避免受国际铁矿石企业的控制);拓展国际市场。(4分) 对巴西: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提高铁矿石的附加值);减少钢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提高钢材的自给率;提高工业化水平。(6分)(2)临近铁矿石产地(离煤炭产地较近);(2分)位于产品的销售市场;(2分)社会协作条件良好,基础设施较完善,工人素质较高;(3分)位于大城市的港口附近,交通运输方便。(3分)(2013·山东卷)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8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第(2)题(2013 四川卷)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8分)材料二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9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序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分析L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6分)(2013·新课标Ⅱ卷)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答案】(3)速生桉适应性强,成才快,是良好的造纸原料。(3分)发展造纸业能增加就业。创造产值,带动相关产业发展。(3分)【解析】我国西南地区水热条件好,速生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可以为造纸业提供大量原料;西南地区经济较落后,发展造纸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21世纪教育网考点定位】该题主要考察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影响。(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2013·新课标Ⅰ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3)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2013 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 乙(36°54′N)1 月气温(℃) 9.3 4.77 月气温(℃) 17.1 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10分)(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 分)(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 分)【解析】(1)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发展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考查考生区域比较能力,比较中美两国棉花生长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强调相似性,经济因素突出制约要素而不是原因阐述。我国【2012年高考真题】(2012·北京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1~3题。图1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与气候的相关知识以及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伦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京为温带季风气候。7、8月份,两地同为夏季,但北京的气温高,降水多。此时两地都是昼长夜短,由于伦敦比北京纬度高,伦敦白昼长于北京。2.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2012·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8~9题。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图6【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K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图A为热带雨林气候;图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D为热带季风气候。(2012·四川卷)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图3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 D.④曲线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答案】D 【解析】承上题条件①曲线是南美洲,其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向低纬延伸范围大,降水少,主要是因其沿岸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作用明显。(2012·江苏卷)图15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5(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012·全国卷)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图1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C.印度 D.日本【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理计算能力。结合图示中各国的煤炭消费量及本国的总人口数即可求出人均煤炭消费量。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2008年的总人口数分别约为13.44亿、3.09亿、11.86亿、1.28亿。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2012·四川卷)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图2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C.丙城市 D.丁城市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012·四川卷)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0 图11(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____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____。(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下面方框内)。(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图12(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图13东部海域 西部海域盐度差异成因盐度季节变化成因(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3)该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面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或起伏和缓);半岛东西两侧有山地,沿海有狭窄(狭长)平原。(2012·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4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5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6为图4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图4图5图6(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自降水。(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较为丰富,集中在冬季。【2011年高考真题】(201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36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答案】(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题图315.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答案:A解析:赞比西河流域的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终年炎热,有明显的干湿季。16.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6.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2014考纲解读】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2.世界气温与降水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3.一个大洲(如亚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洲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4.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热点地区或国家为切入点,区域图为背景材料,侧重考查世界主要地区、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资源状况、工农业生产活动、交通运输线、城市化特征等知识。复习时,可着重注重以下三方面:(1)复习过程中注意把高中的系统地理知识穿插在世界地理的复习过程中。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寻找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在自然、人文、区域地理之间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到透析自然地理原理、活用人文地理观点。把复习的区域放在其所属的大地理背景下,从总体上把握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2)立足人地关系,比较区域差异,突出区域因地制宜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地形、河流、植被、资源、灾害等进行综合思考,得出区域因地制宜的措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3)注意复习方法和技巧的总结,善于从主要区域特征分析中总结规律和方法技巧,并将其运用到其他区域的分析过程中去,以提高复习效率。【重点知识梳理】一、世界重要区域空间定位1.世界海陆分布的记忆方法利用经纬网进行海陆分布的记忆,是最基本且重要的方法。以赤道和本初子午线为例,掌握记忆模式,熟记其经纬线穿过的海陆分布情况。2.世界重要海峡的位置、轮廓特征二、分析世界大洲自然地理特征应注意的两个问题对于大洲复习的主要策略是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具体来说就是突出亚洲,抓其他大洲的主要特点。1.亚洲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显著的独特性。2.其他大洲要抓住最主要、最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1)欧洲:平原为主,冰川地貌广布;温带气候为主,海洋性特征典型;河湖众多,水量充沛;温带植被为主。(2)非洲:高原大陆;热带气候;河湖少;草原为主。(3)北美洲:纵向地形区;跨热、温、寒三带;河湖多;森林、草原植被广布。(4)南美洲:山地、高原、平原地形完整;热带气候为主;水源丰富;森林、草原植被广布。(5)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三大地形区分布;气候、自然带呈半环状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干旱;河湖少,集中于东南部;草原广布。(6)南极洲:海拔高,冰盖;酷寒,干燥;淡水资源丰富。三、五个地区的自然环境对生产的影响分析地区 位置与范围 地形特征 气候与农业 资源与工业 交通要道东南亚 亚洲东南,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马来群岛多火山 中南半岛多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多为热带雨林气候;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发达,是天然橡胶、棕油、蕉麻的最大产区 石油、锡矿丰富;以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为主,大力发展民族工业 马六甲海峡中东 三洲五海之地;位于亚非欧之间,为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内陆湖)所包围 三高一平:安纳托利亚高原、阿拉伯高原、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多为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地中海沿岸有地中海气候;畜牧业和灌溉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开采和冶炼业发达,工业基础薄弱 霍尔木兹海峡、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欧洲西部 大体是东经30°以西的欧洲 北有斯堪的纳维亚山地,南有阿尔卑斯山地,中部为西欧平原和波德平原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向东大陆性增强,南部为地中海气候;乳畜业发达,地中海沿岸为花卉、蔬菜、水果主产区 煤铁丰富,北海石油丰富;现代工业发源地,资本主义工业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达 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北海—波罗的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以南 以高原为主,主要地形区有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 由赤道向南北两侧对称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最南端有地中海气候;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可可、咖啡产量大,粮食不能自给 矿产丰富,有南非的黄金、赞比亚的铜、几内亚的铝土、刚果盆地的金刚石、尼日利亚的石油;现代工业落后,出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好望角航线南极洲 基本分布在南极圈以内 高原大陆,世界海拔最高的大陆 酷寒、烈风、暴雪 靠近印度洋沿岸的铁丰富,磷虾、鲸等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四、世界主要发展中国家中国 印度 巴西空间定位地形 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分三部分,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地形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气候 气候复杂多样,雨热同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地区以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西部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山气候为主 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热带雨林带和季雨林带 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资源 煤、铁、石油、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 煤、铁、锰、耕地等资源丰富 森林、草原、铁、锰等资源丰富中国 印度 巴西工业 部门 钢铁、机械、石油、纺织 钢铁、机械、纺织、电子 钢铁、造船、汽车、飞机制造等分布 东部沿海、长江沿海,陇海——兰新铁路沿线 德干高原东北部、南部等 东南沿海中国 印度 巴西农业 农作物 小麦、棉花、油菜、花生、水稻等 小麦、水稻、茶叶、黄麻等 咖啡、蔗糖、香蕉、可可等分布 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 恒河平原、半岛沿海等 巴西东南部城市 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重庆等 新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班加罗尔 巴西利亚、圣保罗、里约热内卢五、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空间定位地形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地震 地形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形南北纵列,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低矮山地 地形分三部分,东部大分水岭,中部平原,西部低矮高原气候 气候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具有明显的海洋性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显著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类型复杂多样,受地形影响大 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带、温带草原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资源 除森林、水力资源外,其他都很贫乏 森林、煤、铁、石油、水能丰富 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 煤、铁等资源丰富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工业 部门 钢铁、机械、电子、纺织等 煤炭、钢铁、石油、机械、化工等 钢铁、汽车、电子、石油等工业 钢铁、机械、纺织等分布 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 东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西部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日本 俄罗斯 美国 澳大利亚农业 农作物 水稻 春小麦、冬小麦、向日葵 小麦、棉花、玉米等 小麦分布 沿海平原 东欧平原南部 中央大平原 东南部、西南部城市 东京、大阪、神户、横滨、名古屋、北九州 莫斯科、圣彼得堡、摩尔曼斯克、海参崴、伊尔库茨克 华盛顿、纽约、芝加哥、休斯敦、洛杉矶、旧金山 堪培拉、悉尼、墨尔本六、分析某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主要国家及其某个地区工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一般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同时区位条件又包括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下面以典型国家或地区为例说明区位条件分析的一般方法。国家(地区) 工业或农业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日本 工业 多港湾,便于进口原料,出口产品;雄厚的科技力量;丰富而高素质的劳动力 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依赖国际市场印度 农业 水热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丰富的劳动力;精耕细作的传统经验 水旱灾害频繁;降水季节变化大;人口众多,农业压力大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 农业 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便利;交通便利 降水少;产量不稳定澳大利亚 畜牧业 草场面积广阔,地广人稀;科技发达;海运便利 劳动力不足,市场距离远美国东北部地区 工业 丰富的煤、铁资源;水源充足;便利的水陆交通;科技力量强;社会协作条件好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存在环境污染现象巴西东南部 工业 铁矿资源丰富;海运便利;开发历史早 优质煤、石油资源不足【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考查读图能力例1、(2013·重庆)下图为美国与巴西两国城市的土地、淡水、能源产出效益图。读图回答(1)~(2)题。(1)两国相比( )A.淡水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B.淡水产出效益相等C.能源产出效益美国低于巴西D.能源产出效益相等(2)与巴西相比,形成美国城市土地产出效益特点的原因可能是( )A.国土面积大 B.城市绿地面积大C.城市人口比重高 D.科技发展水平高考点二、考查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例2、(2013·新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 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下图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4)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考点三、考查能源的开发利用例3、(2013·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下图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经典考题精析】(2013 大纲卷)39.(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图4材料一:中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但需大量进口铁矿石。巴西(图4)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中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在以里约热内卢、圣保罗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地区。巴西铁矿石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2010年4月13日,中国和巴西签订协议,共同出资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建设一家年产500万吨钢材的大型钢铁厂,所产钢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车制造、造船、石油开采等行业,部分输往中国。(1)简述中巴联合在巴西兴建钢铁厂对中国和巴西之利。(10分)(2)简述该钢铁厂区位选择的有利条件。(10分)(2013·山东卷)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巴西盛产甘蔗,产量居世界首位。2012年4月至2013年3月,巴西甘蔗产量达5.6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生产乙醇,是世界第二大乙醇生产国,该国近半数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图8为巴西及周边区域图。(1)分析巴西大量生产乙醇的主要原因。(6分)(2)有人建议我国借鉴巴西的经验,以甘蔗或粮食作原料大量生产乙醇作为汽车燃料,试分析其利弊。(6分)(2013 四川卷)14、(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8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A城;首都B城是该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6分)(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6分)(3)分析A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8分)材料二2012年7月甲国决定修建沟通太平洋与加勒比海的水闸式运河。著名的巴拿马运河就是采用水闸来调整船只航行水位的。如图9所示,加通湖的湖水注入水闸,船由大西洋进入,依序经过1、2、3号水闸,上升至加通湖面,然后经过4、5、6号水闸,下降至太平洋洋面,完成航行。(4)依据巴拿马运河通航原理,分析L湖对甲国开凿水闸式运河提供的必要条件。(6分)(2013·新课标Ⅱ卷)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原产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中的几种高大按树,主根深扎地下,能大量吸收地下水·这几种桉树适应性强,生长迅速,3-5年即可成材,统称“速生桉”,.我国西南地区某地引种速生桉作为造纸原料。图6中a、b分别示意该地速生桉种植前、后的变化。读图6a,分析当地沼泽获得稳定水源的原因及过程。(6分)(2)读图6b,分析种植速生桉后当地其他植被的变化及原因。(8分)(3)简述我国西南地区引种速生桉发展造纸业的理由。(6分)(4)就降水条件简述我国西南地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速生桉的原因。(4分)(2013·新课标Ⅰ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6分)(3)说明尼罗河鲈鱼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2013 浙江卷)3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30 分)材料一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甲(37°48′N) 乙(36°54′N)1 月气温(℃) 9.3 4.77 月气温(℃) 17.1 25.7(1)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和美国棉花带相比,两者相似的自然条件是 、、 。与美国棉花带相比,制约我国新疆棉花产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经济因素有 、 。(10分)(2)描述美国西部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10 分)(3)据表比较甲、乙两城市的气温差异,并解释其原因。(10 分)(2012·北京卷)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回答1~3题。图11.在7、8月份,伦敦比北京( )A.气温高,日较差大 B.风小雾大,降水多C.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D.日出晚,昼短夜长2.英国( )A.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B.西部海岸线曲折,珊瑚礁发育好C.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西高东低D.多数河流短,含沙少,无结冰期3.途经该区域的洋流( )A.能使北美洲至欧洲的海轮航行速度加快B.造成欧洲西部地区气温升高、湿度降低C.进入到北冰洋海域,使当地能见度变好D.在与其他洋流交汇的海域不易形成渔场(2012·天津卷)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8~9题。图5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图6(2012·四川卷)图3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北美、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四大陆西岸纬度0°~40°范围内年降水量分布状况。读图回答8~9题。图38.表示北美大陆西岸降水状况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 D.④曲线9.M对应的地点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蒸发旺盛B.盛行东北信风,水汽含量少C.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D.沿岸有势力很强的寒流流经,降温减湿明显(2012·江苏卷)图15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5(1)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2)加拿大的___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布其形成的主要原因。(2012·全国卷)图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图11.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A.中国 B.美国C.印度 D.日本2.借助图示资料可以大致推算出相应国家的( )A.单位GDP能耗 B.碳排放量C.能源进出口量 D.煤炭自给率(2012·四川卷)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图2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C.丙城市 D.丁城市4.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调整农作物熟制B.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C.广泛建设人工水域D.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5.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B.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C.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D.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2012·四川卷)图10为南亚部分地区图,图11为东海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0 图11(1)据图11等深线判断,甲地海底地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10、图11,比较E、F两钢铁企业不同的最优区位条件,E是__________________,F是__________________。(2)当图10中的河流处于枯水期时,请画出此季节图示半岛的主导风向(用带箭头线划,画在下面方框内)。(3)图12是图10所示半岛中部东西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10、图12,简述该半岛的地形特征。图12(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5)图13是东海沿31°N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据图11、图13,填表比较该海域东、西部盐度的差异、季节变化和成因。图13东部海域 西部海域盐度差异成因盐度季节变化成因(6)指出图11中乙岛3月平均气温与9月平均气温的差异,并说明理由。(2012·浙江卷)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图4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5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图6为图4中①~③三地的气候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图4图5图6(1)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2)说明①③两地的多雨季节并分析其成因。(3)比较②地和③地水资源的异同点。(答案)(1)地理分布:生产地在西澳大利亚州的中西部;主要出口地为东亚。优越条件:铁矿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矿山接近大型矿石输出港;距离东亚市场较近。(2)①地夏季降水集中;③地冬季降水集中。①地夏季从亚洲吹来的东北季风越过赤道后转向为西北季风,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为其带来降水。③地冬季来自海洋的西风为其带来自降水。(3)相同点:②③两地都有丰富的地下水。不同点:②地水资源总量比③地少,地表水终年缺乏。③地地表水较为丰富,集中在冬季。(2011·大纲版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36分)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8分)(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6分)(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8分)(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14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重庆卷)图3是非洲赞比西河流域水系分布示意图。读图3回答6-9题图315.该流域的气候特点之一是A.终年炎热 B.冬暖夏凉 C.终年寒冷 D.冬冷夏热16.该流域气候干湿季分明,典型树种为适应干旱而形成的显著特征有A.根系不发达 B.叶质坚硬,树皮厚C.板状根大,树干长 D.叶面宽大,多气孔(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图2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剖面穿过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乙地所在国家工业集中分布在该国西部C.该剖面走向为西北—东南向 D.乙地所在国农业集中分布在该国北部26.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8 世界地理(教学案)-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doc 专题18 世界地理(教学案)-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