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14考纲解读】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4.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此地理环境的影响。(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理在高考试题中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以及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不大。因此,复习时应以热点和旅游胜地为切入点,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特别提醒】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远 望 高处 峰峦 雄伟、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线面结合江河、大海 框景故宫 宏伟气派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小巧精致俯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水中倒影之妙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 船动山移、如游画中3.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人文景观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①形象美。②色彩美。③动态美。④听觉美。(3)以情观景。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条件优越。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⑤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三、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下图示意2012年国庆节期间我国山东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1)分析该区域国庆节期间成为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优势条件。(2)简述国庆期间游客游览泰山能欣赏到的美。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2.陕西和河南两省相邻,旅游资源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省旅游部门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沿陇海铁路开辟一条跨省旅游线路——千年古都游,促进两省经济共同发展。下表为“千年古都游线路”。据此评价该跨省旅游线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城市 主要景点西安 钟楼—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西安城墙—半坡遗址—兵马俑—秦始皇陵—乾陵—茂陵—法门寺郑州 嵩山少林寺—黄帝故里洛阳 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开封 相国寺—包公祠—龙亭—宋都御街考点三、旅游规划例3.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考点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例4.“石头城”,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垒筑起来的城,在我国历史上有三大著名石头城,其一是南京石头城,其二是新疆帕米尔高原塔什的石头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景区甲和乙分别对应景观图________和________。(2)石头城风景属于( )。A.旅游主体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的(3)塔什石头城比南京石头城游客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考点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例5、(2013·新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考点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例6、(2013·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考点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例7、(2013·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经典考题精析】(2013·北京卷)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36分)(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8分)(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2013·山东卷)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9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4分)(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就注意的事项。(6分)(2013·新课标Ⅱ卷)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2013·新课标Ⅰ卷)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2013 江苏卷)C.【旅游地理】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图23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23(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_ 。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 。(3分)(2013 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冻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8.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2012·北京卷) 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10~11题。图510.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11.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2012·江苏卷)[旅游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2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0(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2012·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图11(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2012·山东卷) 旅游地理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8(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2012·浙江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2012·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图9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图10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图11 新加坡位置图(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2012·浙江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2011·山东)(10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1(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资料一:见图22资料二:见图23(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_(填图22中的数字代码)。(2分)(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服务质量下降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分析原因。(3分)(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39)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28分)据图12.回答第(1)题。(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3)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6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旅游地理]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图25(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 ▲ 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 ▲ 价值。(2分)(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 ▲ 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 ▲ 。(4分)(3)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 ▲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 ▲ 。(4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2)旅游地理(10分)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图12图 例当时省界河流城镇1934年革命根据地1935、1936年革命根据地比例尺 1:6440000西安吴起镇会宁永坪镇延安黄河黄河【2014考纲解读】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1)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2)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3)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2)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3)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1)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2)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3)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4.旅游与区域发展(1)旅游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2)旅游与景区建设对此地理环境的影响。(3)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地理在高考试题中多以图文、景观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旅游资源的分布、开发评价条件、特点,以及发展旅游的意义及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试题难度不大。因此,复习时应以热点和旅游胜地为切入点,对基础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知识网络】【重点知识梳理】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特点【特别提醒】 (1)判断旅游资源的类型时,关键是看吸引旅游者的主导要素,如华山之险在于地质地貌,吉林雾凇在于气象因素,长江三峡关键在于水,这三种都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在于与民族风情相关的人文活动,属于人文旅游资源。(2)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并不都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景观区域范围内,两者往往相得益彰,形成自然和文化景观,如我国的黄山、杭州西湖的山水林泉、亭台楼阁。2.选择观赏位置观赏距离远近、角度变化、俯仰变化等,都会带来不同的观赏效果。景观欣赏,远望取其势,近看取其质。观赏位置 旅游景观 观赏效果远 望 高处 峰峦 雄伟、奇特丘陵地区的梯田 高低错落、线面结合江河、大海 框景故宫 宏伟气派近看 平视 城市中的湖泊 小巧精致俯看 较小的湖沼、池塘 水中倒影之妙置身其中 山水组合景观 船动山移、如游画中3.把握观赏时机观赏自然美景要把握季节、时间及气象变化,体验大自然中的美感,观赏人文景观同样也要把握时机。景观类型 景观举例及其最佳观赏时机随季节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清明踏春、重阳登高、秋赏红叶、冬观腊梅;杭州西湖——春季最好;北京西山观红叶——金秋时节最佳;“冰城”哈尔滨——冬季;松花江太阳岛——夏季;海南岛——每年的11月前后;黄山、庐山——宜夏季观赏随气象和时间而变化的自然景观 日出、落霞之美,溪泉的水汽蒸腾,林间的浓绿欲滴,山石的云雾缭绕,奇峰的霞光照耀——朝暮观赏;浙江的钱塘江大潮——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山东蓬莱的海市蜃楼、四川峨眉山的佛光——特定的气象条件下出现人文景观 赛龙舟——阴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举行;内蒙古“那达慕”大会——每年一次,每次一至数日,多在夏、秋季牧草繁茂、牛羊肥壮时举行4.把握特点,情景交融(1)把握景观的美感特征。①形象美。②色彩美。③动态美。④听觉美。(3)以情观景。步骤:直觉感受→心理感受→情景交融、精神升华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1)旅游资源游览价值的评价方法。游览价值的评价要从资源本身状况入手考虑以下三个方面,重在语言的规范性。①要考虑资源的质量,即考虑其“非凡性”的特点、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其评价性语言为审美价值高(低)、历史文化价值高(低)、非凡性强(弱)。②要考虑资源的集群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资源集群状况是否优良。③考虑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其评价性语言为地域组合状况是否优良。(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思路。评价某地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通常考虑以下几方面:①资源的质量与价值:质量越好、价值越高。②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则开发条件优越。③市场距离:越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开发条件越优越。④地区接待能力:旅游活动的配套设施好,服务质量高,地区接待能力强,开发条件好。⑤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三、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的主要步骤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1.旅游业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2.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1)健全环保法规,强化环境管理。(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搞好环境评价,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设,防治环境污染。【高频考点突破】考点一、旅游景观的类型、特点与观赏方法1.下图示意2012年国庆节期间我国山东省著名的旅游目的地。(1)分析该区域国庆节期间成为我国主要旅游目的地之一的优势条件。(2)简述国庆期间游客游览泰山能欣赏到的美。考点二、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评价2.陕西和河南两省相邻,旅游资源有许多共同之处,两省旅游部门拟开展区域旅游合作,沿陇海铁路开辟一条跨省旅游线路——千年古都游,促进两省经济共同发展。下表为“千年古都游线路”。据此评价该跨省旅游线路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主要城市 主要景点西安 钟楼—大雁塔—陕西历史博物馆—碑林—西安城墙—半坡遗址—兵马俑—秦始皇陵—乾陵—茂陵—法门寺郑州 嵩山少林寺—黄帝故里洛阳 白马寺—龙门石窟—关林开封 相国寺—包公祠—龙亭—宋都御街考点三、旅游规划例3.下图为我国某沿海地区地形示意图。当地拟在此建设滨海旅游区,开发项目主要包括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滨海地质公园是利用海岸带的地质地貌景观建设的集观光、科普为一体的主题公园)。读图,回答问题。(1)现有A、B两处拟选地址,根据地质地貌条件,海水浴场和滨海地质公园分别适宜建在何处?并说明理由。(2)滨海地质公园的管理者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保护游客安全?考点四、发展旅游的意义及旅游环境保护例4.“石头城”,顾名思义,就是用石头垒筑起来的城,在我国历史上有三大著名石头城,其一是南京石头城,其二是新疆帕米尔高原塔什的石头城。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景区甲和乙分别对应景观图________和________。(2)石头城风景属于( )。A.旅游主体 B.旅游业 C.旅游资源 D.旅游目的(3)塔什石头城比南京石头城游客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简述旅游业对当地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考点五、考查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旅游资源开发例5、(2013·新课标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考点六、考查旅游开发评价和旅游环境保护例6、(2013·山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区;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下图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应注意的事项。考点七、考查旅游地的吸引力例7、(2013·新课标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下图示意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经典考题精析】【2013高考真题】(2013·北京卷)36.读图12,回答下列问题。(36分)(1)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原因。(8分)(2)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8分)(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12分)(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8分)【答案】(1)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岛国,经济发达。(2)地处西风带,西侧为迎风坡降水量多,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纬度较低,热量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平原面积较大);机场密度较大(数量多),路网密度较高;靠近首都,城市密度较大(数量较多)。(2013·山东卷)32.(10分)【地理—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然保护区按功能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核心区是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缓冲区只准从事科研活动;实验区可开展旅游活动。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第三大岛,为亚太候鸟南北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我国东部沿海的重要水禽越冬地,已成为周边地区生态旅游目的地。图9为崇明岛生态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1)分析崇明岛发展旅游的优势。(4分)(2)指出在鸟类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时就注意的事项。(6分)第(1)题【答案】旅游资源独特,鸟类资源丰富;近客源市场。【解析】评价旅游资源一般从资源的独特性(非凡性)、资源价值、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交通通达度、客源市场(距离经济发达地区的远近)、服务设施、服务质量、接待能力、环境容量等方面去分析,结合图文材料选择主要优势条件进行分析作答。(2013·新课标Ⅱ卷)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神农架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该地夏宜避暑,冬可滑雪,吸引了大量游客。图9示意神龙架及其周边地形,图中山峰为神农架主峰神农顶。说明神农架夏季、冬季均吸引游客的自然原因。(2013·新课标Ⅰ卷)42.(10分)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南省建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图11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2013 江苏卷)C.【旅游地理】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图23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图23(1)陕北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 。(3分)(2)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________ 。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 。(4分)(3)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___________ 。(3分)(2013 浙江卷)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下图为拉萨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完成7、8题。7.有关拉萨7月降水日变化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夜晚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冻结成雨B.夜晚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C.白天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D.白天升温迅速,盛行上升气流,水汽不易凝结成雨8.近年来,当地开展拉萨河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工作。下列做法合理的有①提高文化生态景区的集聚性 ②利用河滩低地布局文化建筑③控制著名景区的旅客日流量 ④防治湿地退化⑤吸收外来文化,改造当地民俗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21世纪教育网考点定位】8. 此题考查旅游景区的规划和旅游与环境,涉及旅游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考查难度中等。【2012高考真题】(2012·北京卷) 图5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10~11题。10.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11.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的知识,理解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功能及布局要求,③处服务设施数量多且集中,应为游客中心;加油站应位于交通便利、车流量大的位置上。(2012·江苏卷)[旅游地理]2011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20是杭州西湖主要景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0(1)如果游览杭州西湖,出游前可以通过新闻媒介、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收集相关旅游信息,初步了解其景观内涵。(2)西湖发展旅游的资源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赏三潭印月、雷峰夕照、苏堤春晓景点的最佳做法是________。A.置身其中,近而观之B.适当距离仰视C.在较高位置俯视D.把握观赏时机(4)杭州西湖为免费开放的世界文化遗产。谈谈免费开放举措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2012·课标全国卷)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图11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近年来,游客数量不断增加,对该文化遗产构成较大威胁。图11(1)简述图示区域中文化遗产保存较完好的自然原因。(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2012·山东卷) 旅游地理图8为我国某5A级沙漠生态旅游区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8(1)指出该旅游区旅游资源的优势。(2)针对该旅游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提出保护旅游资源的措施。【答案】 (1)旅游资源独特,价值高;旅游资源类型齐全;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好。(2)植树种草,保护植被;根据旅游环境容量控制游客人数;节约用水,保护水环境。(答对两点即可)【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得出该旅游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类型齐全以及地域组合好的优势。第(2)题,保护当地旅游资源可从保护植被、控制游客人数以及节约用水等方面回答。(2012·浙江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答案】C 【解析】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的欣赏。“菊初黄”没有听觉的感受,甲错;“荞麦花开白雪香”感受到的不是春天景象,由“菊初黄”可知反映的时间应该是秋季,丙错。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2012·天津卷)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原因。图9 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示意图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图10 中新天津生态城位置示意图图11 新加坡位置图(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2012·浙江卷)专家认为,欣赏旅游景观,尤其需要的是提升感受力和理解力。完成3~4题。“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这是宋朝诗人王禹偁谪居陕西时,描述山村风景的《村行》。3.下面是四位同学对《村行》的评论,哪些同学的说法是正确的( )甲:“马穿山径菊初黄”中的“菊初黄”同时包含了由视觉、听觉感受到的景象乙:“万壑有声含晚籁”中的“万壑”指的是遍布的黄土沟壑丙:“荞麦花开白雪香”指的是由视觉、嗅觉感受到的春天景象丁:“村桥原树似吾乡”是由视觉看到的景物,并引发的移情想象欣赏A.甲乙 B.甲丙C.乙丁 D.丙丁【答案】C【解析】主要考查对旅游资源的欣赏。“菊初黄”没有听觉的感受,甲错;“荞麦花开白雪香”感受到的不是春天景象,由“菊初黄”可知反映的时间应该是秋季,丙错。4.下列对地貌旅游资源所构成的岩石类型的表述,正确的是( )A.火山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花岗岩B.丹霞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流纹岩C.岩溶地貌景观的岩石构成是可溶性的沉积岩D.球状风化形成的山石景观的岩石构成是砂岩【2011年高考真题】(2011·山东)(10分)【旅游地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得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一拉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定行程。图11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图11(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折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2008年国家新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正式实施。调整内容包括:①、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由10天增加到11天。②、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③“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共10分)资料一:见图22资料二:见图23(1)该景点旅游旺季为___________,淡季为___________(填图22中的数字代码)。(2分)(2)自1999年实施的黄金周制度给游客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2分)A.景点人满为患,旅游感受差B.交通拥堵,安全隐患增多C.增加了旅游方式的多样性D.服务质量下降E。增加了长线旅游机会(3)2005年该景点客源地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分析原因。(3分)(4)分析2008年国家新法定节假日制度调整方案的积极意义。(2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39)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经过不懈探索与奋斗,取得了辉煌成就。(28分)据图12.回答第(1)题。(1)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6分)(3)在经济和社会文化两方面中任选其一,简述发展红色旅游的作用。(6分)【答案】(1)面积由小变大,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3)经济方面:带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增加税收和回笼货币,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社会文化方面;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文化交流,促进历史遗存保护。(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旅游地理]图25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图25(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 ▲ 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 ▲ 价值。(2分)(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 ▲ 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 ▲ 。(4分)(3)国务院确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 ▲ 。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 ▲ 。(4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课标版,42)旅游地理(10分)读图10,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9 旅游代理(教学案)-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原卷版).doc 专题19 旅游代理(教学案)-201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精品资料(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