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科版(2017秋)三年级下册科学月相变化的规律练习题(含答案)一、填空题1.月相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农历初时地球上看不到月亮,这时叫 ;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 。2.月相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天。3.月球 和 两部分的不断变化的状况叫做月相,两次月圆之间大约相隔 天。4.月亮的形状从农历初一到十五会逐渐 ,从农历十五到月底会逐渐 。5.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的上半月月相由 到 。6.我们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月球有圆缺变化,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作 。7.(如图示意)认识月食。月食的成因是: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时, 遮着了直线传播的阳光, 在 的影子中,就会发生月食现象。8.月相是指我们在 看到的月亮的样子。9.小明在农历五月二十八观察月相,看到的月亮形状像 。10.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11.请你根据日常生活中对月相变化的观察,再结合所学知识,将下面一个月内出现的不同月相的图片按照正确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④ 。12.我们看月亮最圆的那天是农历 。二、判断题13.如果我们在农历初七晚上观看月相,那么应该选择在前半夜的西边天空进行观察。( )14.月相变化指的是月球的形状在变化。( )15.月相的变化是指月球自身形状的变化。( )16.月相变化是地球、太阳和月球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引起的。( )17.月相变化的规律与月球、太阳和地球的相对位置变化有关。( )三、单选题18.农历二十二日那天看到的月相应该是( )。A. B. C.19.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 )A.从圆到缺 B.从缺到圆再到缺 C.从缺到圆20.农历八月十五的月亮形状是( )A. B. C.21.连续两次月圆之间相隔大约( )A.一周 B.一年 C.半个月 D.一个月22.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被称为( )A.上弦月 B.满月 C.下弦月23.古人喜欢观察月相,“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描述的月相是( )。A. B. C.24.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在那天夜晚观察月亮,我们能看到的月相是( ) 。A. B. C.25.“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这句词中描述的月相可能是( )A.上弦月 B.蛾眉月 C.满月26.农历下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 )。A.由缺变圆 B.由圆变缺 C.无变化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这句诗描述的是( )A.农历十五的月相 B.农历十二的月相C.农历初三的月相 D.农历二十六的月相28.今天是农历四月十五日,接下来半个月的月相变化是( )。A.亮面面积逐渐变大,亮面在左边 B.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右边C.亮面面积逐渐变小,亮面在左边29.农历上半月的月相变化规律是亮面( )A.逐渐变大 B.逐渐变小 C.先变大后变小四、解答题30.看图回答有关月相的问题。A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B表示 月,发生在农历 。五、连线题31.将下面的月相和对应的名称用线连起来。(6分)六、实验探究题32.“小张衡”探究组的同学对浩瀚的宇宙特别感兴趣,请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活动。①根据右图的日历可知,9 月 24 日晚上如果天气晴朗,“小张衡”探究组的同学能观察到的月相是( )②根据月相变化规律,上面五幅图中的月相从月初到月末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 ( ) →( )→ ( )→ ( )③“小张衡”探究组的同学最有可能看到月食是在( )A. 农历初一 B. 农历十五 C. 农历初八33.晴朗的夜空,我们会看到不同的月相,以下是小张在不同的夜晚观察到的月相。(1)将上面的四幅照片按农历月初到月底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2)通过对月相照片的排序,我发现在一个月内,月相变化的规律是:上半月( ),下半月( )。A.由圆变缺 B.由缺变圆 C.无变化(3)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中描述的月相是上面( )号照片。A.② B.③ C.④答 案1.新月;满月 2.29 3.明亮;黑暗;29.5 4.变圆;变弯 5.缺;圆 6.月相7.地球;月球;地球 8.地球上 9.镰刀 10.一个月 11.④①⑤②⑥③⑦12.十五或十六 13.(1)正确 14.(1)错误 15.(1)错误 16.(1)正确 17.(1)正确18.C 19.B 20.C 21.D 22.B 23.C 24.A 25.B 26.B 27.A 28.C 29.A30.下弦;二十二(或二十三);上弦;初七(或初八)31.32.C;A;E;C;D;B;B33.(1)C (2)B;A (3)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