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8(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18(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届高三语文核心素养新学案
(第18期)
文化知识篇
文言文高频实词(二)
九、表内心嫉恨的:恶、厌、憎、贬、怨、患、疾
1.恶:讨厌,不喜欢。
如《大学》: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厌:讨厌,厌恶。
如《史记·主父偃传》:诸公宾客多厌之。
3.憎:恨,厌恶。
如《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秦甚憎齐。
4.贬:给予不好的评价,与“褒”相对。
如矛盾《雨天杂写之一》:秦始与汉武并称,而今褒汉武而贬秦始。
5.怨:怨恨,仇恨。
如《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6.患:憎恶,讨厌,厌恶。
如《左传·晋灵公不君》: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7.疾:恨,憎恶。
如《宋史·樊知古传》:吾疾贫富不均。
十、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1.过:责备。
如《鸿门宴》: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2.责:责备、责罚。
如《史记·殷本纪》:悔过自责。
3.咎:责怪、责备。
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咎其欲出者。
4.诛:责备、谴责。
如李陵《重报苏武书》:汉厚诛陵以不死。
5.让:责备,责怪。
如李陵《左传·僖公五年》:寺人披请求进见,公使让之。
6.谴:责备。
如《战国策·东周策》:太卜谴之曰。
7.尤:指责,归罪。
如《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
8.折:指责。
如《三国志·魏书·傅嘏(gǔ)传》:季布面折其短。
十一、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1.容:宽容,容忍。
如《史记·汲黯传》:不能容人之过。
2.贷:宽恕,宽容。
如《后汉书·袁安传》:示中国优贷,而使边人得安。
3.恕:宽恕,原谅。
如《战国策·赵策四》: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窃自恕。
4.宽:宽宏,度量大。
如《汉书·吴王刘濞传》:文帝宽,不忍罚,以此吴王日益横。(横:蛮横,残暴。)
十二、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
1.乐:快乐,高兴。
如《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欣(然):喜悦,高兴。然:……的样子。
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乃瞻衡宇,载欣载奔。(乃:于是、然后。衡:通“横”。)
3.悦(说):高兴,愉快。
如《史记·吴起传》:吴起不悦。
十三、表哀怒的:怒、愤、忿恚、涕泣、切厉、罹、诟
1.怒:生气,愤怒。
如《诗经·卫风·氓》: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愤:愤怒。
如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三书》:盖国家之大耻而天下之公愤也。
3.忿恚:恼怒,发怒。
如《史记·陈涉世家》: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故:副词,故意。忿恚:使……发怒,恼怒。尉:官名,都尉。)
4.涕泣:哭泣,流泪。
如《史记·刺客列传》:(豫让)死之日,赵国志士闻之,皆为涕泣。
5、切厉:严厉。
如《后汉书·窦武传》:武每数切厉相戒,犹不觉悟。(戒:告诫,警告。)
6.罹:忧患,苦难。
如《诗经·王风·兔爰》:我生之后,逢此百罹。
7.诟:怒骂,辱骂。
如《左传·哀公八年》:曹人诟之。(曹人:高山族的族群之一。)
十四、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后写作“谘”)
1.谓:告诉,对……说。
如《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王谓田鸠曰。
2.诏:告诉,告诫。
如《庄子·盗跖》: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
3.诰:告诉。
如《尚书·太甲下》:伊尹申诰于王。(伊尹:人名。申:再,重。)
4.告:告诉。
如《庄子·庚桑楚》:吾固告汝曰。(固:本来。)
注意:告,诰,诏。“告”和“诰”原来都是告诉的意思,后来用法不同,下告上叫“告”,上告下叫“诰”或“诏”。秦以后“诏”只限于皇帝下命令用。宋以后“诰”只限于皇帝任命高级官吏或封爵时用。
5.敕:告诫,嘱咐
如《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关西兵精悍。(精悍:精锐强劲。)
6.白:告诉,陈述。
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
7.陈:陈述。
如《史记·韩非传》:韩非欲自陈,不得见。
8.对:回答,应答。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王(赵惠王)问:“何以知之 ”对曰……
9.语:告诉。
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平阳侯恐弗胜,驰语太尉。(弗:不。)
10.谕:告诉,使人知道。
如《汉书·张骞传》:骞既至乌孙,致赐谕指。
(致:送达。赐:赏赐的财物。指:通“旨”,意图。)
11.喻:告诉,使人知道。
如《淮南子·修务》:故作书以喻意。
注意:谕,喻。二字古代通用,后来逐渐有了分工,在比喻的意义上用“喻”,在告诉的意义上用“谕”。
12.晓:告知。
如《汉书·元后传》:未晓大将军。
13.辩:辩论,申辩。
如《孟子·滕文公下》: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14.问:问,询问,与“答”相对。
如《论语·阳货》:子张问仁于孔子。
15.谢:道歉;推辞;辞别;告诉。
如《战国策·赵策四》:入而徐趋,至而自谢。(徐:缓慢。谢:道歉。)
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欲徙王赵:要把代王迁到赵国去做王。代:国名。边:边疆。谢:推辞。)
如李白《留别金陵崔侍御》:挥手谢公卿。(谢:辞别。)
如《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告诉。戒:警戒。慎:小心。)
16.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如刘禹锡《天论》:作天说以折韩退之之言。
(天说:指柳宗元《天说》。)
17.诘:责问,追问。
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士庄伯不能诘。(士庄伯:人名。)
18.诉:诉说,诉苦;告状;诽谤。
如白居易《琵琶行》:似诉平生不得志。(诉:诉说。)
如《三国志·魏书·郭嘉传》:数廷诉嘉。(诉:告状。)
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诉公于晋侯。(诉:诽谤。公:鲁公。)
19.咨(后写作“谘”):商议,咨询。
如诸葛亮《出师表》: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
十五、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谤、谏
1.说:劝说,说服。
如《史记·项羽本纪》:鲰生说我曰
2.劝:劝说,劝告。
如韩愈《讳辩》:愈与李贺书,劝贺举进士。
3.规:规劝,谏诤。
如《左传·昭公十六年》:子宁以他事规我。
4.讽:用委婉的话暗示或劝告。
如《韩非子·八经》:故使之讽。
5.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
如《国语·周语上》:厉王虐,国人谤之。
6.谏: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和过失。
如《战国策·赵策四》:太后不肯,大臣强谏。(强:竭力。)
十六、表害怕的:畏、惧、惮、骇、遽
1.畏、惧、惮:害怕,恐惧,畏惧。
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如蒲松龄《狼》:屠惧,投以骨。
如《论语·学而》:过则勿惮改。
2.骇:害怕,吃惊,惊骇。
如《左传·定公十年》:齐师至矣,郈人大骇。(郈:古地名,在今山东东平县。)
3.遽:恐惧。
如《世说新语·雅量》:孙、王诸人色并遽。(色:脸色。并:一起。)
作文素材篇
高考作文素材热点最新
匠 心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强国建设,“匠心”铸就。从一枚螺丝钉的打磨,到精确到毫米级的工艺,小环节里有大学问,也能做出大成果。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从技术工人自身而言,无论从事什么劳动,只要具有“择一事终一生”的执着专注、“干一行钻一行”的精益求精、“偏毫厘不敢安”的一丝不苟、“千万锤成一器”的卓越追求,就能以勤学长知识、以苦练精技术、以创新求突破,在平凡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业绩。
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坚守、孜孜以求,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技术工人就能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实现人生出彩、梦想成真,并提升一个领域的技术水准。
摘自:《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引申
素材也可以作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和“细节决定成败”以及“平凡中造就不凡”等主题作文的素材。
中国式浪漫
飞天逐梦,揽月摘星。中国航天在太空书写下一个个“中国式浪漫”:“神舟”问天、“嫦娥”揽月、“北斗”指路、“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悟空”“慧眼”探索宇宙奥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 一次次飞天逐梦,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
摘自:《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从饱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场馆设计,到“五环同心”的冬奥奖牌;从“激光刻刀”雕琢的冰雪五环,到以大熊猫、红灯笼为设计原型的冬奥会、冬残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从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相送……北京冬奥会绽放着中国文化的夺目色彩。“一朵雪花的故事”展现填志愿咨询 “中国式浪漫”,令世界瞩目“双奥之城”。
摘自:《促进文化交流 添彩美好生活》
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因这段“冰雪奇缘”呈现美不胜收的风景。从中国选手取自《千
里江山图》的比赛服装,到脱胎于篆刻、书法的冬奥标识,“中国式浪漫”为奥林匹克注入多彩的意蕴。透过这幅冰雪画卷,四海宾朋再一次感知中国、读懂中国。
摘自:《世界盛会载入史册》
引申
素材也可以作为“大国风范”和“航天事业”以及“科技筑梦”等主题作文的素材。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
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守“永久奋斗”光荣传统,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
新时代中国青年不畏难、不惧苦,危难之中显精神,关键时刻见真章,总能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自觉扛起责任,无私奉献,无畏向前,彰显青年一代应有的闯劲、锐气和担当。
新时代中国青年拼搏在前、奉献在前,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摘自:《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新时代中国青年处在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面临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时代使命。
青年一代冲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参加抗疫的医务人员中有近一半是“90后”“00后”;年轻的航天团队逐梦星辰大海,助力我国航天事业实现一个又一个突破;在冬奥赛场上,运动员不畏强手、顽强拼搏、为国争光,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
摘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党和国家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殷殷嘱托,激励广大新时代中国青年坚定理想、肩负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
摘自:《理想远大、信念坚定》
引申
素材也可以作为“奋斗成就梦想”和“使命与担当”等主题作文的素材。
勇气素材:
「名言」
没有不冒风险就能克服的风险。——皮布里吕斯让 诺安
虽然危险并未临近,而迎头邀击比长久注视其前来的好,因为如果一个人注视过久,他
是很有睡觉的可能的。——培根
软弱甚至比恶行更有害于德性。——拉罗什富科
人的勇气能承担一切重负;人的耐心能忍受绝大部分痛苦。——塞缪尔 约翰逊
在不幸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气,通常总是使卑怯的心灵恼怒,而使高尚的心灵喜悦的。-卢梭
你要像一棵桷树,大风将树吹折,然而巨大的树干却永远挺直。——裴多菲
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单凭一个强壮的躯体。——卡赞扎基
“拿出胆量来”那一吼声是一切成功之母。——雨果
冒险是历史富有生命力的元素,无论是对个人还是社会。——威谦 博利多
在全人类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有是英雄!——贝多芬
谁恐惧,谁就要受折磨,并且已经受着他的恐惧的折磨。——蒙田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
勇气产生在斗争中,勇气是在每天对困难的顽强抵抗中养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勇气是在磨炼中生长的——莎士比亚
「事实」
⒈一个人从小胆小,什么事也不敢做,同学和朋友都嘲笑他,为了让他鼓起勇气,父母
让他参军了。可是在军校里他还是一样胆小,老师看不起他,同学们嘲笑他,经常出他的洋相。一次他们在训练扔手雷(真的),一个同学拿了一个仿真的并告诉大家要让他出丑。开始训练了,那个同学“不小心”将仿真的扔到了同学中间,大叫小心,同学们都了解也就跟着演,那个人也很惊慌,大家都想看他出丑,可没想到他扑向的手雷,将它压在身下,同学们震住了,半晌他脸通红,爬了起来。不敢看大家,同学们都给他鼓掌,他的一生改变了。
⒉那是在1917年圣诞节前数周。欧洲原本美丽的冬日风景因战争而蒙上阴影。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军伏在自己战壕内,另一方则是美军。双方的枪炮声不断响
起,在他们之间是一条狭长的无人地带。一位受伤的年轻德国士兵试图爬过那无人地带。结果被带钩的铁丝缠住,发出痛苦的哀号,不住地呜咽着。在枪炮声之间,附近的美军都听得到他的尖叫。一位美军士兵无法再忍受,爬出战壕,匍匐着向那德国士兵爬过去。其余的美军明白了他的意图后,便停止了射击,但德军仍炮火不辍,直到一位军官明白过来,才命令停火。无人地带顿时出现了一阵奇怪的沉寂。年轻的美国士兵爬到德国士兵身边,帮他摆脱了铁钩的纠缠,扶起他向德军的战壕走去,交给迎接的人之后,转身准备离去。
忽然,一只手搭上了他的肩膀。回过头来,原来是一位佩戴着铁十字荣誉勋章——德国
最高勇气标志——德军军官,他从自己制服上扯下勋章,别在美军士兵胸前,让他走回自己的阵营。
当美国士兵安全抵达己方战壕时,双方又恢复了那毫无道理的战事。
3.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历时近138天,孤立无援、只身犯险的青岛船长
郭川在危机四伏的大海上乘长风破万里浪,经受住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双重极端考验,超越自我、超越极限,完成了史诗般的奇幻漂流之旅,成为 “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并创造了40英尺级帆船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世界纪录。
勇敢,是身为勇士的郭川留给大家的最直接印象,但想完成环球航海,仅仅靠胆量是远远不够的。大胆有两种,一种是无知者无畏,这只能算是鲁莽,另一种则是艺高人胆大,这才称得上真正的勇敢,郭川无疑属于后者。虽然早就树立了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远大理想,但在真正付诸行动前,郭川进行了充分、周密的准备,不仅自费到法国游学多年,还在多项世界顶级帆船赛事中以赛代练。而在挑战过程中,郭川始终没有以“孤胆英雄”的姿态自居。他坦承,如果没有岸上支持团队的运筹帷幄、出谋划策,自己将很难决胜千里之外。郭川的事迹带给我们启示:要想实现人生梦想和个人价值,不能空有满腔热情,而是要把它转化成脚踏实地的行动,因为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热点素材通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适用话题:生命自强坚持)《周易》
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适用话题:苦难磨砺坚强 高洁)
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适用话题:生命磨难坚强 乐观)泰戈尔
4.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正在走向
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适用话题:坚强人生 勇气 终点)米兰昆德拉
5.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屈服。(适用话题:坚强不屈命运抗争生命意义)贝多芬
6.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适用话题:苦难坚强勇气 心态)海明威
7.人所不能者,即是限制,即是残疾。(适用话题:意志残疾坚强)史铁生
8.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适用话题;坚强 乐观)——海伦·凯勒
9.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10.一张唱片留存“高光”时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残健共融的表演者们将“唱针”缓缓推动至地面,一张闪耀着光辉的唱片开始在“留声机”上旋转启动。在4位竖琴演奏者演绎的旋律中,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烙印在“留声机”中央。
实战训练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动物一样,植物每时每刻也在进行着新陈代谢,思考着如何生存的现实问题。而与动物不一样的是,植物没有四肢,只能在固定的区域里生活。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面临着不同的生存考验,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积累了自己的生存智慧。
水是生命之源。植物对环境中水分的利用和适应是其维持生存必不可缺少的技能。在这方面,不同植物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生活在水中或潮湿等“奢侈”环境中的植物,为了克服缺氧环境进化出了长在地表能“呼吸”的根或气生根。然而,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生活在极端干旱区荒漠植物的命可没这么好。在有着“死亡之海”之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巨大的潜在蒸发量(年均2500~3400毫米)使年均17 . 4~66. 3毫米的降水显得微不足道,表层土壤的含水量极少。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多年生植物在此生存繁衍,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维持着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保障着绿洲内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多年生草本植物——疏叶骆驼刺便是极端干旱区的建群种之一,因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草料而得名。骆驼刺为了获取宝贵的水资源,在种子萌发后,根系就拼命地向下扎,向深层潮湿的地方延伸,发展出了深达地下水的庞大根系。骆驼刺将来之不易的水分输送到地上的枝叶进行光合生产。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部分用于可溶性糖、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的积累,维持了细胞的正常运转,同时,部分叶片退化成了刺(同化枝),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刺的演化还可以通过减少昆虫与动物的采食行为来保存自己。
骆驼刺的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还能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在适宜的地方破土长出新的植株,这种家族扩大的策略被称为“克隆生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荒漠——绿洲过渡带上,经常看到一丛丛骆驼刺彼此分离生长,但实际上它们的地下部分是相互连接的,彼此间交换着水分和养分。
那么,骆驼刺为什么会进化出这种繁殖方式呢?这是因为在极端干旱的环境中,表层土壤含水量极低,种子萌发十分困难。即使能幸运地被季节性洪水滋润并生根发芽,但洪水过境后,幼苗还没来得及向下扎根,体内水分就被炙热干燥的空气剥夺了。生下来容易,活下去难。因此,种子繁殖根本无法满足骆驼刺扩大种群的目的。故而,一根根横向生长的根系悄悄地出现了,它们伺机而动,寻找适宜的机会破土而出,最终形成了由一株株地下部分彼此相连的植株组成的大家庭。这种繁殖方式一方面扩大了地上部分光合作用的面积,使骆驼刺能生产更多的能量和物质用于根系生长,另一方面,在面对地下水位下降等不利环境时,生存空间的拓展也为整个家族增加了生的希望。
既然克隆生殖这么好,而种子繁殖全靠命,那为什么骆驼刺依然保留着开花结果的行为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种子的产生或许是骆驼刺对种群扩大的“备选方案”。
独脚难行,独木难支。骆驼刺不仅能化解“吃水难”的问题,而且也积极寻求与微生物建立合作,在它们的帮助下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氮(N)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养分,虽然占据大气成分的78%,但不能被植物直接利用。而一些具有固氮作用的微生物类群(根瘤菌),以植物提供的有机物为能量来源,开启了被动技能,不仅能够将大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所能利用的形式,而且还能促进植物对其他养分的吸收与利用。这种植物——微生物跨界合作的方式在包括骆驼刺在内的豆科植物中较为常见,使它们在极度贫瘠的荒漠中生存了下来。骆驼刺在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同时,也为周边其他植物提供了养分,促进了整个群落的繁荣。
(摘编自张志浩《骆驼刺的生存智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地球上的动植物都面临着生存考验,每一种动植物都在努力地为活下去积累着自己的生存经验。
B .塔克拉玛干沙漠被称为“死亡之海”,是因为降水量小、潜在蒸发量巨大,表层土壤含水量极少。
C .骆驼刺的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还是骆驼刺为扩大家族而进化的“克隆生殖”的主要器官。
D .骆驼刺能够通过与微生物合作吸收到氮,解决沙漠中“营养不良”的问题,这是豆科植物独有的特性。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在介绍骆驼刺的生存智慧前,先介绍一些生活在水中或潮湿地区的植物的生存之道,主要是为了说明骆驼刺的生存环境更恶劣。
B .骆驼刺不仅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草料,还能够防风固沙,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大规模种植骆驼刺就可以治理沙漠。
C .文章在说明骆驼刺为了生存而做出的努力时,多处运用了拟人、设问的修辞方法,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体现了科普文的特征。
D .由于荒漠中极度缺水,种子萌发十分困难,骆驼刺主要是靠其根系“克隆生殖”的方式繁殖,种子繁殖的方式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3 .骆驼刺的生存智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答案与解析篇
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 这是豆科植物独有的特性”错误,原文是“豆科植物中较为常见”,非“独有”。
故选D 。
2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
A.“ 主要是为了说明骆驼刺的生存环境更恶劣”错误,应该是为了说明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存智慧。
B.“ 大规模种植骆驼刺就可以治理沙漠”错误,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疏叶骆驼刺便是极端干旱区的建群种之一”。
D.“ 种子繁殖的方式是无法实现的梦想”错误。原文是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种子生殖是“备选方案”。
故选C 。
3 .①吸收水分的方式:根系庞大,便于吸收土地深处的水分;叶子演化为刺,便于保留水分。
② 奇特的繁殖方式:利用根系进行“无性繁殖”,同时保留种子繁殖的方式,以满足骆驼刺扩大种群的目的。
③ 吸取养分的方式:与微生物合作,利用微生物类群,(根瘤菌)吸收氮,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 骆驼刺为了获取宝贵的水资源,在种子萌发后,根系就拼命地向下扎,向深层潮湿的地方延伸,发展出了深达地下水的庞大根系……同时,部分叶片退化成了刺(同化枝),减少了体内水分的散失”可知,骆驼刺吸收水分的方式:根系庞大,便于吸收土地深处的水分;叶子演化为刺,便于保留水分。
从“ 骆驼刺的根系不仅是吸收水分的重要器官,还能在水平方向上延伸,在适宜的地方破土长出新的植株,这种家族扩大的策略被称为‘克隆生殖’,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那为什么骆驼刺依然保留着开花结果的行为呢?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种子的产生或许是骆驼刺对种群扩大的‘备选方案’”可知,骆驼刺奇特的繁殖好式:利用根系进行“无性繁殖”,同时保留种子繁殖的方式,以满足骆驼刺扩大种群的目的。
从“ 积极寻求与微生物建立合作,在它们的帮助下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可知,骆驼刺吸取养分的方式:与微生物合作,利用微生物类群,(根瘤菌)吸收氮,解决营养不良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