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自然资源10.煤、石油和天然气1.教学内容本课聚焦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和化工原料,煤被誉为“工业的粮食”,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煤、石油、天然气和水能共同构成常规能源,与日新月异的新能源形成相对概念。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外部特征、成因和异同,使用模型模拟石油开采,查阅资料列举煤、石油、天然气的工业用途。学习本课,能为认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树立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奠定认知基础。本课教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煤、石油、天然气,借助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用科学语言描述煤、石油、天然气的样子。第二部分,阅读资料,帮助学生认识能源的特点,认识煤的形成过程和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及它们的可燃性。第三部分,模拟石油开采,借助模拟装置和开采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石油开采利用了油轻水重、油水不相溶的特点。第四部分,通过查阅资料、制作气泡图的方式认识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它们的异同。2.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和阅读,学会描述煤、石油、天然气的特点。乐于模拟石油开采,能解释石油开采的原理。通过查阅资料,能列举煤、石油、天然气的多种用途。通过互动交流,强化从结构、功能、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科学问题的意识。3.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的特点和用途。难点: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强化问题意识。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教学PPT和相关视频。学生分组材料:观察材料——煤、石油;模拟石油开采——广口瓶、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橡皮管、烧杯、集气瓶、石子若干、食用油、染色水、直角玻璃导管、抹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一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一些自然资源的知识,知道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条件和物质基础,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他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自然资源。板书课题:10.煤、石油和天然气二、教学新课活动一: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出示课本29页煤、天然气和石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煤、石油和天然气,并且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说一说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别是什么样子的?预设:煤:黑色或棕黑色粒状、块状固体,可燃,燃点为300~700℃,硬度低于莫氏硬度5,用小刀和普通玻璃能划动,比水重。构成煤炭有机质的元素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等。石油:黏稠、深褐色液体,少见金黄、墨绿、无色,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比水轻,沸点为常温到500℃以上,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天然气:以烃为主体的混合气体的统称,比空气轻,不溶于水,无色、无味、无毒,可燃,燃点为650 ℃。会爆炸,但比液化石油气、煤气更安全。燃烧后无废渣、废水产生,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教师小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三种不同的物质,煤和石油品种不同,颜色也不一样,形态也不同,煤炭是固态,天然气是气态,石油是液态。活动二: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教师引导: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矿物。他们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出示课本29页《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这段文字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并结合下面的图片资料,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全班交流,出示煤炭的形成的图片,学生观察这幅图片,了解煤炭是怎样形成的。预设:煤是由树木和生长在沼泽中的其他植物的枝叶,经过几亿年演变而成的。呈现了煤形成的三个阶段:泥炭化阶段、煤化阶段、变质阶段。出示课本29页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图片,学生观察这组图片,再次了解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预设:石油是很多物质的混合体。这组图片呈现了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三个阶段:生油阶段、成油成气阶段、富集阶段。学生再次观察这两组图片,并阅读相关的文字资料,边读边想,说一说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预设:① 能源的共同特征——能储存和提供各种能量;② 解释了它们的本质是化石燃料;③石油和天然气热值和热效率高于煤。教师小结: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可燃性物质,他们的形成与太阳有关,在燃烧时会转换为光能、热能或者动能。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能释放出比煤炭更多的热量。活动三:模拟石油开采教师引导:石油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之后,又是怎样开采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模拟石油开采。出示课本31石油开采示意图,学生观察这幅图片,初步了解石油是怎样开采出来的。全班交流,预设:首先是勘探,勘探后有油的话,打井,抽油机抽出来的。出示课本30页模拟石油开采的图片,学生观察图片,并读一读模拟石油开采的方法步骤,初步了解怎样模拟开采石油。全班交流:模拟开采石油所需的材料:广口瓶、食用油、小石子、双孔橡皮塞、长颈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红色的水等等。方法步骤:第1步:在广口瓶中倒入食用油,加入小石子,用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第2步:将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穿过橡皮塞,分别伸入瓶底和瓶中部,把与玻璃导管相连的橡皮管另一端放入空烧杯中。第3步: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猜测并观察出现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示范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学生观察本次实验的现象,进一步了解石油的开采方法。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后,食用油会从橡皮管中流到烧杯里。广口瓶内的食用油上升,油从玻璃导管和橡皮管中流出。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石油开采是利用注水保持地层压力把油挤出来的。再次出示石油开采示意图,引导学生观察这幅示意图,回顾模拟石油开采的实验,进一步体会石油开采的过程。教师小结:虽然我们了解了石油开采的过程,不过实际上石油开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里面涉及到许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活动四: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煤、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讲,煤、石油和天然气有哪些用途呢?学生分小组活动,交流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用途,并填写好课本30页煤、石油天然气的用途表格。全班交流,预设:煤除了用于燃烧发电、烧水取暖,还可通过干馏法来制造焦炭、煤气、煤焦油和氨水,可制造染料、炸药、消毒剂、化肥、杀虫剂、塑料等。在炼油厂,石油经过分级蒸馏,可以分离出很多有用物质。除了汽油、柴油、煤油、石蜡、润滑油、凡士林、沥青,还能加工成塑料、人造橡胶、化肥、农药、油漆、化妆品。天然气的用途包括:城市燃气、制造氮肥、发电、焊接、汽车燃料等。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煤、石油和天然气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活动五:煤、石油和天然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出示有关煤、石油、天然气相同与不同之处的表格,学生分小组讨论,想一想:煤、石油和天然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并填写好表格。预设:成因相同,都具有可燃性,都能提供能量,储存的是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状态不同,热值不同,成分不同,用途不同,价格不同,开采方式不同等。煤运输方便,燃烧产生的废气容易污染大气。三、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探讨了煤、石油和天然气,了解了煤、石油、天然气的样子、形成过程以及用途,探讨了煤、石油和天然气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煤、石油和天然气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