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5 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5 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 下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 学 设 计
课题 2.5 我的家在这里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下
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及名称的由来 道德修养:在分享的活动过程中,能发现和感受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法治观念:借助对材料的分析,树立热爱家乡的观念 健全人格:通过合作探究,理解家乡的重要意义,自觉为家乡发展做出贡献 责任意识: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
难点 发现和感受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 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 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的山坡; 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 小结: 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并思考 设问引入,激发思考热情。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热爱这里的一草一木 1.活动:说一说同学们各自的家在哪里,那里都有什么? 示例:我出生在南方的一个小村庄,我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村前是一条小河,村后是片片庄稼和树林。 我们小区很大,有二十多栋楼房到了傍晚,很多人在小区中心花园聊天、散步。 2.在你生活的地方,你最喜欢哪里?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下吧。 示例:我最喜欢村后的小竹林,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看蚂蚁、捉迷藏。 我们不仅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你也来介绍一下吧。 示例: 奶奶经常给我讲家乡的传说。 我知道电工师傅会更换掉小区里不亮的灯泡。 我常看到保洁阿姨,无论刮风下雨,还是烈日当头,都在小区里维护环境卫生。 小结: 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4.我的困惑: 我们生活在这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这里,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 (1)为什么我们村叫王家村呢 (2)为什么大家要住在同一个村或社区里呢 (3)你居住的村庄或社区叫什么名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 讲解:村庄的起源 在人类早期,人们的防御、生产能力比较低,大家发现,如果很多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可以利用集体的力量,互助合作,更好地实现防御、繁衍、获取资源等方面的目的,所以,大家就聚居在一起,形成了村落。 一开始,村落是临时的、移动的,可以随时变更的。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类逐渐在某地定居下来,形成了固定的村落。慢慢地,随着城市发展起来,就出现了社区的概念。 5.社会大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和城市社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有些东西却还是一点也不变的,是什么呢? 6.阅读角:井深情更深 我们村里有一口古老的八角形古今,井深足有八九米,井水清澈见底。尽管家家户户都安装了自来水,可人们还是习惯用井水淘米、洗菜、洗衣服。 晚饭过后,人们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井台四周,倚栏而坐,交流一天的新闻。小孩们则以井台为集合场地,一起玩耍嬉戏。如果碰到节假日,井边更是热闹,人们来到井边,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快乐地聊天。如果谁家需要帮手,到井边招呼一声,就有村民主动停下手里的活去帮忙。这口井,成了全村人的“大客厅”。 记得两年前,由于年久失修,井沿已经破损,井台也坑坑洼洼的。村民们自发买来水泥、沙石修补水井,很快让水井的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添做了井盖,还在井口四周砌起了水泥护栏。 小小的水井,能聚集全村人的心。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 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 小结:变化的村庄,不变的情 目标导学二:我能做点什么 1.比一比,谁更熟悉 (1)你生活的地方的花草是谁在维护? (2)你生活的地方的的路灯坏了谁来更换? (3)你生活的地方的的卫生谁来打扫? (4)你生活的地方的的电梯谁来维修? 2.小分享:你们村或社区开展过哪些活动? 示例: 3.我当村委会(居委会)主任 假如你也生活在和乐乐一样的村庄(社区)里,并且你还是村委会(居委会)主任,你会怎么做?你想为村里或者社区设计什么样的活动来增进大家的感情呢?请你说说你的设计和理由。 小组讨论: (1) 小区垃圾没人管,你会怎么做呢? (2) 水渠遭到破坏, 你会怎么做呢? (3) 生活区道路被占,你会怎么做? 5.活动:我是这里小达人 假如开展一个社区评选大赛,你被邀请当评委,你觉得要符合哪些条件才能够参选魅力社区呢?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做些什么呢?请你尽可能多地找出是你的社区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想一想,你能做点什么? 示例: 热爱这里,希望这里变得更美好。看看我们的金点子吧! 我们刮掉这里的小广告。 路被大卡车压坏了,我告诉村委会的工作人员,看能否及时修整。 学生参与活动,简要介绍自己的家乡和特点 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介绍如:我最喜欢小区里的儿童乐园,我常和伙伴们在这里玩耍……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 学生认真阅读关于村庄的起源,增加自己的知识量,拓展视野 学生认真阅读“井深情更深”的小故事,分析并回答问题,如: 我们的村庄、社区一天天发生着变化,我们的生活也一天天不同,但是无论怎么变化,不变的是我们村民们、居民们的感情。 学生根据自己所知,抢答问题,例如: 花草是社区的环卫工作在维护…… 学生以组为单位,对三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把讨论的结果在班级交流 学生参与小达人活动,根据要求,联系实际,共同完成表格,并在班级汇报。 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举手介绍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家乡都有什么,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事例,使学生有话可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前面探究的家乡的地理位置、景物,引申到家乡的人,一步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进行“村庄的起源”问题探究时,通过“我的困惑”,充分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在学生积极思维准备的情况下,教师讲解村庄的起源以及变迁,使学生对知识具有更系统的了解 阅读角环节,借助教材中的小故事:井深情更深,引导学生明确:村庄可以发展变化,便村庄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是不变的,旨在对学生进行爱的情感的教育。 “比一比,谁更熟悉”,一方面,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哪些人做哪些事儿,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另一方面,也通过学生的回答,使他们明白,许许多多的人在维护我们的幸福生活。 小组讨论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我是这里的小达人,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设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