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2.6 我家的好邻居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三下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如何结识邻居小伙伴,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 道德修养:懂得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 法治观念:通过角色扮演、讨论交流,提升学生与邻居小伙伴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健全人格:感受邻里小伙伴的友情,乐于结识邻居小伙伴 责任意识:树立与邻居友好交往的意识,培养宽容友善的情感重点 学会与邻居小伙伴相处的方法,懂得邻里生活中的言行礼仪难点 感受邻里小伙伴的友情,乐于结识邻居小伙伴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读故事,谈感悟:六尺巷的故事 清朝时,在安徽桐城有个一个著名的家族,父子两代为相,权势显赫,这就是张家张英、张廷玉父子。 清康熙年间,张英在朝廷当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老家桐城的老宅与吴家为邻,两家府邸之间有个空地,供双方来往行走使用。后来邻居吴家建房,要占用这个通道,张家不同意,双方将官司打到了县衙门。县官考虑纠纷双方都是官位显赫的名门望族,不敢轻易了断。 在这期间,张家人写了一封信,给在北京当大官的张英,要求张英出面,干涉此事。张英收到信件后,认为应该谦让邻里,给家里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家人阅罢,明白其中意思,主动让出三尺空地。吴家见状,深受感动,也主动让出三尺房基地,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尺的巷子。两家的礼让之举和张家不仗势压人的做法传为美谈。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认真阅读六尺巷的故事 思考并交流各自的感悟…… 由著名的“六尺巷”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简单谈谈自己的感悟,激发思考热情,并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我的好邻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远亲不如近邻 1.活动:邻居家的小伙伴 你认识邻居家的小伙伴吗? 你和他们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示例我的邻居小伙伴叫( ),我们喜欢在一起( ) 2.深入思考:什么是邻居? 讲解:邻居是住在我家隔壁的另外一家,或者住在我家附近的人。 3.给大家介绍一位你熟悉的邻居。 示例:我的邻居是一个和蔼的老爷爷,对小朋友非常慈祥。 4.你知道到邻居家玩,需要注意些什么呢?观看下列图片,说一说这种行为是否恰当,说说理由。如果是不恰当的行为,请大家提出改进的意见。 5. 如果小伙伴到我家来玩,作为主人,我该怎么做呢? 6.活动 串门待客懂礼貌 儿歌欣赏:串门待客懂礼貌 串门时间要选好,敲门轻重很重要, 见面互相问个好,不乱跑,不乱翻, 不挑剔,不吵闹,收拾整洁心情好, 告别记得有礼貌。 小结: 远亲不如近邻,指遇有紧急情况需要帮助的时候,远道的亲戚就不如近旁的邻居那样能及时给予帮助。同时,这句话也表示邻里之间关系亲厚。 目标导学二:我将我心比你心 邻里间的温暖: 我们都感受过邻里给我们带来的温暖,那么,我们能不能也为邻里们做些什么呢?请你说一说,你曾为邻里做过些什么呢? 示例:我家邻居今天敲门给送了三颗大白菜…… 情景分析: 情景一: 楼上的邻居晚上总是在地板上拖拽重物,并吵闹到很晚,住在楼下的你被影响的苦不堪言; 情景二:小区里养宠物的邻居常常不给宠物栓绳,小猫小狗的粪便影响了社区的卫生,有时乱跑的大狗不仅会撞到老人家,还把小孩子给吓哭了; 情景三:有的邻居总是把垃圾堆放在楼道,或者在小区里随手乱扔垃圾,影响了小区的卫生和美观。 小组讨论:(1)这样的行为有什么危害?(2)你会怎么做? 相关法律介绍:第八十三条 【相邻关系】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 第九十条 不动产权利人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弃置固体废物,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噪声、光、电磁波辐射等有害物质。 小贴士:可以找居委会或物业公司反映。必要时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例提示,进行交流 学生举手介绍,如: 我跟邻居家小孩是好朋友,我们经常一起上学…… 学生分析四幅图的情景,根据所学所知,进行判断,并简单阐述理由。 学生根据所知,进行礼貌判断 学生齐声朗读儿歌,理解感悟 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交流做过的事,例如: 王爷爷下到三楼就累了,我去搀他一把! 以小组为单位,对上面出现的三个问题,每个小组找出一条对应的法规,写一段话去劝说那些邻居,每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 如:如果找邻居讲理,他们不理解,也还要寻找适当方法去沟通解决。必要的时候可以报警解决…… 从学生的日常生活谈起,请同学们谈认识的邻居小伙伴以及常做的游戏,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爱说,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 做为小客人和小主人的礼仪,是本节课需要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介绍时,采用案例分析法,并且案例以漫画的方式给出,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过程中,更深刻的懂得做为主人和客的相应的礼貌要求,最后,以儿歌欣赏的方式,进行总结,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识记。 邻里间的温暖,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回忆邻里之间互相温暖的情节,培养学生感恩的情感。 情景分析,借助三则邻里间常见的情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相关法律介绍,拓展学生的法律视野,培养学生法律意识。作业布置 课后实践作业: 请在征求父母同意后,邀请你的邻居小伙伴到家里玩,并请小伙伴为你的小主人礼仪做个评价吧!课堂小结 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