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吃饭有讲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10吃饭有讲究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相关课标:《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的第2条“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教材分析:《吃饭有讲究》是统编《道德与法治》第一册教材中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二个主题。本单元共有四个主题,重点在培养学生具有自我保护意识,防范意外伤害,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健康、快乐的生活。“玩得真开心”和“别伤着自己”,旨在帮助形成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吃饭有讲究”和“早睡早起”旨在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学会健康生活。吃饭,在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要吃饭,直接关乎儿童的身体健康,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本保障。本课的四个话题紧密结合“吃饭”这一主题,围绕卫生、健康、安全、合理、文明礼让等相关内容,来诠释“讲究”,分别突出不同的要点。“干干净净吃饭好”,开篇明示吃饭讲究的第一要素是讲究卫生,旨在引导学生懂得在吃饭上,讲究个人卫生是最基本也是首先要做到的。“我在餐桌上”,让学生在观察思考中了解餐桌上基本的文明礼让。“食物的诉说”,让学生了解常见的食物,懂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饮食的常识。“这样吃好吗”引导学生明辨与饮食相关的是与非,从而愿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自己过上健康的生活。学情分析:根据班级学生的调查发现一年级孩子爱吃、好吃,对于食物的取舍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个人喜好,一些学生遇见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就吃得特别多,不喜欢的就吃得很少。通过问卷反馈出学生普遍喜欢油炸食品、肉、虾、水果,而对豆制品、蔬菜、菌类则表现出不感兴趣。对于食物的营养知识主要来自父母,学生知道牛奶、蔬菜、水果对身体有帮助,但是有什么帮助,该如何均衡营养则知道甚少。对于怎样好好地吃 如何吃出健康与营养 吃时需要讲究些什么 可以说这方面的知识还处在懵懂状态。根据学生已有的食物营养来自父母的介绍这一情况,以情感上获得真切的体验,反思自己的生活为重点,通过创设角色扮演和设计营养餐的情境在使其认识得到提高,体验科学饮食的过程。针对班级进行了个人卫生的学情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平时的个人卫生习惯做一初步了解,便于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你会自己洗手吗 (会,不会)一天洗( )次手。”这个问题,可以看出学生每天是多次洗手的,100%的学生写到会洗手,但是我随机看了5名学生洗手过程,都不是很科学的。我认为洗手可以作为一个突破点,让学生认识到保持个人卫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三、教学(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吃饭卫生习惯,懂得安全健康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2.懂得吃饭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3.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懂得各种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4.帮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做到均衡饮食。5.知道哪些是餐桌上的不当行为,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四、评价任务1.有关吃饭卫生方面的做法:(1)六步洗手法:先通过图片、教师做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洗手;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做动作,如果动作不标准可以再互相教一教;最后挑一个“小脏手”现场实践洗手,目的不仅是抽查学生是不是已经掌握六步洗手法,而且也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六步洗手法的重要性。(2)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记录,课上进行小组交流并分享,老师和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2.有关吃饭的文明礼仪方面:(1)课前学生询问家人或结合平时的做法进行了记录,课上进行交流分享,老师和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2)通过给绘本中的爸爸纠错,来检验学生对吃饭礼仪的认知情况。3.和食物交朋友,做到科学饮食:(1)课前学生向家长了解常见的食物名称及其营养价值,上课时进行小组交流并分享。(2)学生进行食物角色扮演,说一说自己角色的名称和营养价值,从而检测学生对食物的认知情况。(3)先观察膳食宝塔图,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然后通过对周末午餐配餐活动,让学生在配餐、展示、互评中进一步深化科学饮食理念。4.改正吃饭时的不当行为,促习惯养成:创设一个小朋友吃饭时的情境,辨析不良的行为,在明理、纠错、师生评价中促进自我行为习惯的养成。5.行为落实,促习惯养成:每个学生颁发文明就餐卡和健康就餐卡,这两卡的正面是课堂学习内容,反面是文明就餐和健康就餐小标兵星星。从现在开始同学和家长每天根据表现进行评价。一周结束时看看谁点亮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文明就餐小标兵或者健康就餐小标兵。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吃饭卫生习惯,懂得安全健康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懂得各种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知道哪些是餐桌上的不当行为,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2.教学难点:懂得吃饭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帮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做到合理均衡的饮食。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水盆、香皂、毛巾、食物粘纸、菜单、食物头饰学生准备:了解吃饭卫生方面的做法;提前向家长了解常见食物的名称、营养价值。七、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吃饭卫生习惯,懂得安全健康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2.懂得吃饭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吃饭卫生习惯,懂得安全健康的饮食有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三、教学难点懂得吃饭时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礼让。四、评价任务1.有关吃饭卫生方面的做法:(1)六步洗手法:先通过图片、教师做学生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怎样洗手;然后同桌互相检查做动作,如果动作不标准可以再互相教一教;最后挑一个“小脏手”现场实践洗手,目的不仅是抽查学生是不是已经掌握六步洗手法,而且也是通过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六步洗手法的重要性。(2)课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记录,课上进行小组交流并分享,老师和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2.有关吃饭的文明礼仪方面:(1)课前学生询问家人或结合平时的做法进行了记录,课上进行交流分享,老师和学生及时有针对性的评价。(2)通过给绘本中的爸爸纠错,来检验学生对吃饭礼仪的认知情况。3.行为落实,促习惯养成:每个学生颁发文明就餐卡,这两卡的正面是六步洗手法和吃饭需要做到的文明礼仪,反面是文明就餐小标兵星星。从现在开始同学和家长每天根据表现进行评价。一周结束时看看谁点亮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文明就餐小标兵或者健康就餐小标兵。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课件、水盆、香皂、毛巾等2.学生准备:了解吃饭卫生方面的好做法六、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出示谜语。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你来说,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3.你们瞧,筷子兄弟来和大家打招呼了!出示:筷子【设计意图: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打招呼的形式,让学生初步感受礼貌。】(二)活动一:吃饭讲卫生1.现在筷子兄弟要带大家去快乐餐厅,看看有什么好吃的吧。吃饭之前应该干什么?你知道吗?2.播放毛毛洗手的视频:一个叫毛毛的小朋友也来快乐餐厅了!看看她是怎么洗手的,认真看,待会请你来评价。3.播放显微镜下手部细菌的视频:如果小手洗不干净,就会有很多细菌,虽然肉眼看不到,但是在显微镜下却很明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一块来看。看了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4.六步洗手法:要想洗干净手是有方法的,现在老师教给那你洗手的小秘诀,大家一定认真学呀。(板贴:六步洗手法)(1)读一读:出示六步洗手法,指名领读、齐读。(2)学一学:先看图片,再跟着老师做动作。(注意:左右手互换)大家一起做:看谁的动作最标准。同桌互相做一做,如果动作不标准可以互相教一教。(3)运用方法洗手:刚才老师在转的时候,看到xxx的小手特别脏,老师想采访你:今天洗手了吗?洗了可能没洗干净,想在来用上咱们的六步洗手法来洗一下吧!拿出水盆、香皂、毛巾,学生上台洗手:其他同学当小法官一边看着他做的动作对不对,一边伸出小手跟他一块做。老师先来检查,举起小手让大家看看干净吗 干净!希望以后用上六步洗手法,咱们的小手才能干干净净的。7.吃饭卫生还要注意什么呢,平时你有哪些好的做法?小组交流并分享。8.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老师也总结了几条,出示。【设计意图:调取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教学成败的关键。这一环节首先通过观看评价毛毛洗手视频,展现生活中学生洗手的情况、再通过显微镜下手部的细菌视频,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从而知道洗干净手的重要性。六步洗手法的教学采用先学动作、后现场洗手的方法,让学生充分掌握洗手技能,并懂得洗干净手是有学问和讲究的。】(三)活动二:吃饭懂礼仪1.看视频,识礼仪: 看一个短视频,你看到了什么?(贴礼)2.礼仪的传承:(出示)(1)吃饭的礼仪从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原始社会时,也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阶段,人们就知道把食物分享给大家。周代时汉文帝的母亲一病不起,卧床三年,汉文帝天天亲自为母亲煎药,煎完后总是先尝尝苦不苦,烫不烫,才给母亲喝。这就是“亲尝汤药”的故事。春秋时,孔子说过,食不言,寝不语。清代的《弟子规》中也有体现。(2)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读一读告诉我们吃饭时长者先吃,走路时长者在前,幼者在后。所以我们也要做一个尊敬老人的孩子!(贴敬)3.现代的礼仪在古代礼仪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礼仪要求。关于吃饭的文明礼仪,课前同学们也请教了爸爸妈妈,下面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分享预设:不能打喷嚏。那该怎么办?懂避让。(贴避)保持安静。(贴静)礼让。吃饭时要让着小朋友。(贴让)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贴帮)4.播放绘本故事:(1)有两个小朋友艾玛和西蒙,最近遇到了小烦恼。一块来看绘本故事。(2)谁来说说爸爸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预设:敲打饭桌,面条撒到外边,踩凳子……你想对爸爸说什么?(3)听了同学们的话,爸爸改变了。继续看完。5.推荐阅读:吃饭的礼仪还有很多,如:先夹边上的菜,不晃凳子等。有一本书专门讲了吃饭的礼仪,书的名字叫《礼仪我知道》,大家可以去看看,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6.生活中有重大节日,比如过年、中秋节时一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这顿饭代表着家庭团圆,从这顿顿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是浓浓的亲情,深深的爱意。这餐桌上既包含着对长辈的敬爱,又有对晚辈的呵护,这就是家的味道,幸福的味道!(贴情)【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让学生明白“礼”是我们华夏民族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另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谈一谈平时在家中吃饭时,家人教育自己要注意哪些礼仪?在同学分享中,学生积累更多的经验;接着通过一个绘本故事,让学生发现里面不良的习惯,在辨一辨中体会到礼仪之美。】(四)课堂小结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谁愿意来说说你的收获?(五)课后实践,行为落实现在拿出你的文明就餐卡,这卡的正面是六步洗手法和餐桌的礼仪,反面是文明就餐小标兵的星星。从现在开始如果你做到了一点就点亮一颗小星星。这周结束时看看谁点亮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文明就餐小标兵。【设计意图:文明就餐卡涵盖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点亮星星的活动来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食物,懂得各种食物中蕴含着丰富的营养,能够保证自己的健康成长。2.帮助学生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够做到均衡饮食。3.知道哪些是餐桌上的不当行为,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二、教学重点1.知道不同的食物中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人体健康需要各种营养。2.判断是非,知道哪些是餐桌上的不当行为,初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三、教学难点懂得饮食讲究均衡,初步形成科学饮食的理念。四、评价任务1.和食物交朋友,做到科学饮食:(1)课前学生向家长了解常见的食物名称及其营养价值,上课时进行小组交流并分享。(2)学生进行食物角色扮演,说一说自己角色的名称和营养价值,从而检测学生对食物的认知情况。(3)先观察膳食宝塔图,树立科学饮食的观念;然后通过对周末午餐配餐活动,让学生在配餐、展示、互评中进一步深化科学饮食理念。2.改正吃饭时的不当行为,促习惯养成:创设一个小朋友吃饭时的情境,辨析不良的行为,在明理、纠错、师生评价中促进自我行为习惯的养成。3.行为落实,促习惯养成:每个学生颁发健康就餐卡,卡的正面是食物营养介绍和吃饭好习惯,反面是健康就餐小标兵的星星。从现在开始同学和家长每天根据表现进行评价。一周结束时看看谁点亮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健康就餐小标兵。五、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食物粘纸、菜单、食物头饰、课件2.学生准备:提前向家长了解常见食物的名称、营养价值。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联系生活,引出问题1.师:小朋友,还记得我们今(昨)天的午(晚)餐吃了什么吗?2.出示一周学校午餐图,想一想:你喜欢这些午餐吗?3.师:学校的午餐为什么这样安排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来聊一聊有关“吃饭”的话题。4.揭示课题《吃饭有讲究》。【设计意图:一日三餐中,学生最能引起共鸣的就是学校的午餐。学校的午餐安排了什么菜,这一点小朋友都很清楚。但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可能从未思考过其中蕴含的科学知识。由这一问题引出,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二)活动一:和食物交朋友,做到科学饮食1.辨一辨,你了解午餐中的哪些食物?它有什么营养价值?(1)学生自由在小组内交流。(2)出示课件(各种食物的图片)提问: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营养,同学们知道他们有哪些营养吗?(学生一一回答)(3)出示各种食物的营养视频。2.同学们,现在我们带上你喜欢的食物头饰,来演一演食物宝宝,说出他的名字和营养价值。指名学生表演,并分类站好。3.这是一张儿童膳食宝塔图,专家通过这幅图告诉我们怎样吃才是最健康、最科学的。(1)看看宝塔图,你发现了什么?(2)现在,你觉得我们学校的午餐怎么样呢?4.小结:馒头米饭等是最常见的主食,可以给我们的身体提供能量,让我们有力气学习、运动、游戏。蔬菜中含有纤维质和维生素,可以提高我们身体的免疫力,并且各种蔬菜提供不同的营养,我们要尽量多吃一些不同的品种。吃鱼、肉、蛋、奶类食物,可以提供蛋白质和脂肪,让我们变得更强壮。5.请小朋友开动小脑筋,为自己周末的午餐搭配一回。(1)同桌合作,将“食物粘纸”黏贴在菜单上。(2)学生交流展示;互评。6.有一个小朋友,他在吃东西时遇到了小难题,请同学们帮帮他。(1)他最爱吃青椒土豆丝,可是这只土豆发芽了,他该不该吃呢?(2)他看到一些野果,看上去很甜,他能不能吃呢?(3)他特别爱吃薯条,刚吃完三包,又吵着让妈妈去买,怎么办呢?7.小结:每一种食物都含有不同的营养,同学们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需要各种营养帮助我们成长,所以我们每一样事物都要吃一些,这样才能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设计说明:要让学生愿意主动和食物交朋友,得先引导他们了解不同的食物中所蕴含的营养。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通过视频介绍、角色扮演、膳食宝塔图讲解,让学生明白人体健康需要各种营养。通过学习,期待他们对于一些平时不爱的食物,态度能由“讨厌”向“愿意接受”转变。随后,通过搭配周末的午餐,可以检测学生是否已掌握科学饮食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巩固。】(三)活动二:辨析明理,提升饮食习惯1.辨一辨,小亚用餐时哪些行为是不正确的。(1)创设情境:傍晚,小亚一家围坐在桌子边,准备开饭。还没开始吃饭和菜,小亚就拿起水杯,大口大口地喝水。菜端上来后,只见小亚吃一口饭,就看一眼电视机上正播放的《平博士密码》;再吃一口饭,又看一眼电视。自己不喜欢的菜,一口也不吃;喜欢的菜就狼吞虎咽起来。小亚哪些行为是不对的?你能教他改正吗?2.吃饭时,我要怎么做?引导回忆:同学们想一想,你吃饭的时候是怎么吃的?(结合自己平时吃饭的情景进行交流)再说说以后怎么做。3.你们平时都养成了哪些良好的饮食习惯?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吃饭细嚼慢咽,不能边吃边喝水;吃完饭后,不做剧烈运动。少喝饮料多喝开水,保证一日三餐)4.小结:看来,生活中的饮食习惯可真不少,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我们的身体会越来越健康。【设计说明:出示生活中的情境,来让学生辨一辨,他们能联系实际生活,将自己置身于情境中。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反映出了部分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帮助小亚解问题中的思考,正是对自己行为的一种反思。此外,通过学生的思维碰撞,他们也能寻找出改进这一偏食、挑食不良饮食习惯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这对他们自身的饮食习惯起着正向的指引作用。】(四)谈收获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出示儿歌: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合理搭配营养全,从小养成好习惯,健康生活每一天。(五)课后实践:行为落实每人颁发健康就餐卡:这卡的正面是食物营养介绍和吃饭好习惯,反面是健康就餐小标兵的星星。从现在开始,如果你能做到健康就餐,每天可以点亮一颗小星星。这周结束时看看谁点亮的小星星最多,谁就是健康就餐小标兵。【设计意图:健康就餐卡涵盖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点亮星星的活动来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六)板书设计吃饭有讲究合理搭配营养全挑食暴食不可取浪费粮食更不宜良好习惯益终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