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名词点击】国民收入你的家庭,在个人收入这块“蛋糕”中分到了多少财富?现阶段,我国的个人收入是如何分配的?社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要在政府、企业、个人之间进行合理分配,分别形成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以满足不同的社会需要。2、为什么需要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1、含义:是一个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常住单位(包括居民、企业、政府等)所获得的收入。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性因素个人收入分配方式不是任意决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产品的分配方式决定决定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分配原则。处于主体地位。【注意】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平均分配按需分配根据社会成员需求,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即需要什么就分配什么。(共产主义阶段的分配方式,目前无法达到)平均分配不论工作态度、工作成绩、贡献大小、效率高低、干多干少干好干坏等等,实行大平均,大锅饭。(不利于激发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2)基本内容和要求:①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②在做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能否不劳不得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3)范围: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中。具体实现形式:①国家机关、公有制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公有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中的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③农村经济中的承包集体土地获得的收益等。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按劳分配(4)原因:必要性: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 前提 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原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重要性/意义:(1)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2)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生产要素的构成:资本技术知识管理劳动生产要素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具体形式:①按劳动要素分配:②按资本要素分配:③按土地要素分配:④按知识要素分配:⑤按管理要素分配:⑥按技术要素分配:⑦按数据要素分配:在私营、外资企业中获得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储蓄存款利息、股息或股权转让所得、债券的利息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收入劳动者凭借知识要素获得的收入企业管理人员凭借管理才能在生产经营中的贡献参与分配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通过信息技术的收集、筛选、加工、处理的“大数据”而获得的收入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3、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3)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4)消极影响:单纯按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甚至收入差距悬殊。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居民收入的来源小吕的爸爸在一家国有企业工作,每月有工资,年终还有奖金。小吕的妈妈是一家股份制企业的管理人员,除工资外,持有的公司股票也有分红。家庭投资理财由妈妈负责,银行存款和国债都有收益。小吕的爸爸和妈妈周六和周日都休息,趁着双休日来到小吕乡下的姑姑家探望,姑姑和姑夫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姑夫业余时间还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姑夫的爸爸退休在家,每月都有养老金,姑夫的妈妈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有发放残疾人补贴劳动性收入(按劳分配)劳动性收入(劳动、管理要素)财产性收入(资本要素)财产性收入(资本要素)劳动性收入(技术要素)转移性收入经营性收入 (劳动、资本要素)财产性收入(土地要素)转移性收入小吕爸爸妈妈、姑姑姑夫获取收入的途径有哪些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4、居民收入的来源(1)居民收入来源多元化的原因: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2)主要途径:①劳动性收入::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津贴和资金②财产性收入: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入,利息、租金(3)其它途径:①经营性收入:通过生产活动所获得的收入,如开店、摆摊、创办企业②转移性收入: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住户的各种经常性转移支付和住户之间的经常性收入转移,包括养老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产补贴、政策性生活补贴、救灾款等。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民的名义》赵德汉私藏现金的别墅,摆满整个房间的2.3亿现金的镜头,视觉震撼难以形容,“小官巨贪”令人唏嘘不已。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劳动与财富之间的关系?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5、正确看待劳动(2)要求:①要弘扬劳动精神,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②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练一练:D1.小王在某国企工作,月工资收入8000元,每月津贴为500元。妻子在某私营企业工作,月工资收入6000元,此外还有股票收入2000元。该家庭收入中属于劳动收入有________元,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有________元。( )A.14000、8000B.14500、2000C.8500、8000D.14500、8000地区收入分配差距大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大行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大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收入分配不公的危害:(1)影响社会公平公正。(2)打击付出劳动多收入却不高的劳动者的积极性,影响社会生产力的良性发展。(3)加剧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4)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符合共享发展理念,不利于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1)理顺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在国民收入分配上,我国居民收入的占比尚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图表信息解读::无论是城镇还是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显著低于同期的人均GDP,且与人均GDP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呈现出逐渐加大之势,这充分印证了居民收入水平已经越来越赶不上人均GDP增长的步伐,这一趋势在农村居民身上尤为严重。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2)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3)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初次分配方面,①要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②要健全各类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机制。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国民收入过程的分配:社会保障个人个人所得税过高收入企业基金企业经营纯收入国家个人收入财政收入经济、科教文卫等企业初次分配财政支出扩大再生产个人消费再分配再分配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4)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在再分配方面,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强化税收调节。【转移支付】,又称无偿支付,主要是指政府或企业无偿支付财物给其他经济主体以增加其收入,是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政府向个人的转移支付大都具有社会保障性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转移支付主要是为了平衡各地区的政府收入差距,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捐赠也是一种重要的转移支付。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小吕利用双休日去姑姑家看姑姑,姑姑和姑夫都是农民,转让了自家承包地的经营权,一心一意经营“农家乐”,收入增加了很多。姑夫业余时间还喜欢搞小发明,通过转让自己的发明专利、获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姑姑还有一个女儿叫小丽,在城里一家民营企业工作,每月工资一万多呢。小吕来的时候小丽正好也在家,小丽和小涛说,因为个人所得税改革了,她现在的工资比原来又多了一点,姑姑的公公也是农民,现在已经退休在家养老,每月都有养老金,姑姑的婆婆是个残疾人,每月政府都发放残疾人补贴,看病还有新农合医保报销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初次分配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再次分配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计税公式: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目前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为5000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五险一金)-5000。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5)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重视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慈善活动】是指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捐赠财产或者提供服务等方式,自愿开展的公益活动。例如,扶贫、济困;扶老、救孤、恤病、助残、优抚;救助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和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的发展;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等。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知识拓展】区分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6)完善个人收入分配,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鼓励勤劳致富,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2、措施:(7)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必须坚持消除贫困。贫困是经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社会现象,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经过全党全国 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知识体系:4.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什么+为什么)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怎么做)1、决定因素2、按劳分配:地位、内容、形式、原因3、按生产要素分配:构成、意义4、我国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5、弘扬劳动精神,劳动致富1、理顺三者关系 2、做到两个基本同步3、4、5: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6、分配秩序(四类收入)7、消除贫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