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科学1.5.观察一瓶水(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一年级下册科学1.5.观察一瓶水(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一年级下册 《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 5.观察一瓶水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我们周围的物体》 课题 5.观察一瓶水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学习内容及要求 1.1物质具有一定的特性与功能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1~2年级 ①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轻重、 薄厚、颜色、 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外部特征,能根据物体的外部特征对其进行简单分类。②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材料。④观察并描述不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固定形状、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科学思维 知道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探究实践 1.运用对比的方法研究瓶中的水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异同。 2.学会用科学词汇描述对水的观察结果。 态度责任 1.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如实进行描述。 认真倾听同学对水的观察描述,并愿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经历观察、比较过程,能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分清透明与白色是两种不同的特征。
教学 准备 教师:一大瓶水,三根量筒,三个弹珠、油、水和洗发液各50ml、班级记录表。
小组: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2个、木块若干块、筷子、纸巾,标签纸。 每人:学生活动手册p15的贴纸。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
一、聚焦问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一瓶矿泉水] 1.导入:教师出示一瓶矿泉水。 提问:关于水你知道些什么? 2.引入课题 板书:观察一瓶水
二、探索: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每组水和洗发液各一瓶、筷子一根] 1.观察方法的回顾 (1)这里有两瓶液体,一瓶是水另一瓶是洗发液,你准备怎么观察? (2)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几节课学习中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学生提议可以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因为洗发液不能食用,在此教师要及时提醒实验过程中不能用“尝”的方法)。 2.观察水和洗发液的不同和相同 (1)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①看一看:颜色和透明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②视频演示闻的标准操作方法,并指出这样做对安全的重要意义。 (闻的标准操作方法:打开瓶盖,左手持瓶身,右手从瓶口上方将空气扇向鼻子,闻到气味即可盖上瓶盖。) ③摸一摸:教师讲解手摸对比方法:用筷子在洗发液中沾一下,滴到食指上,再用拇指搓捻;用同样的方法把水滴在另一只手的食指上,搓捻后进行对比。 (2)分组实验并完成记录表中水和洗发液的表格 (3)交流研讨。 小组汇报水与洗发液的异同,其他同学补充,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 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 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
三、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预设15分钟) [材料准备:小木块若干、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容器、班级记录表、完成p1的水的特征记录的贴纸 1.刚才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洗发液和水,发现它们之间有相同与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进行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适时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说观察发现。 演示:往不同形状的器皿里倒液体。 (1)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 (2)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它们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变化,它有固定形状。 3.阶段小结,形成液体的初步概念。 (1)讲解:像水这样会流动,并且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叫液体。 (2)提问:你还知道生活中的哪些液体? (3)完成班级记录表,学生用贴纸完成p1的水的特征记录。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求其说明理由,训练学生有理有据说明想法的能力,培养学生用证据证明的实证意识。
四、拓展活动(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三个量筒,三颗弹珠、油、水和洗发液各50ml] 将三颗弹珠同时放入50ml的水、油和洗发露中,看看哪颗弹珠降落得最快? 1.猜一猜,从快到慢的顺序是怎样的? 2.做一做,有什么新的发现?
五、练一练 5.观察一瓶水 一、选择题 1.没有气味的是( )。 A.洗发液 B.水 C.臭豆腐 D.香皂 2.牛奶和纯净水的共同特征有( )。 A.颜色 B.是固体 C.会流动 D.营养价值 3.“用手指蘸一些水或洗发液,点在手心处,一圈圈地涂抹,感觉润滑程度。”这个实验是在比较水和洗发液的( )。 A.轻重 B.形状 C.黏稠度 D.气味 4.下列液体中流动速度最快的是 A.纯净水 B.芝麻油 C.胶水 D.洗发液 5.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入两个密封透明的容器中,可以用( )来分辨。 A. B. C.D.鼻 6.实验室中正确闻不明液体气味的方法是( )。 A.凑近闻 B.戴口罩闻 C.捏住鼻子闻 D.鼻子离物体一段距离,用手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子 7.观察水的透明度用( )。 A.眼 B.鼻 C.手 D.脚 8.水的颜色是( )。 A.无色的 B.白色的 C.蓝色的 D.青色的 二、判断题 1.水和洗衣液都是白色透明,都会流动。( ) 2.沙子和牛奶都会流动,所以都是液体。( ) 3.水具有无色、无味、会流动、透明的特征。( ) 4.我们在闻不明液体的气味时,要用手扇着闻。 ( ) 5.对于缺乏液体了解时,我们可以用口尝一尝。( ) 6.我们要节约用水,珍惜每滴水。( )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A 6.D 7.A 8.A 1.× 2.× 3.√ 4.√ 5.× 6.√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水 1、颜色 无色 2、气味 无气味 3、味道 无味道 4、是否透明 透明 5、是否会流动 会流动 6、有无固定形状 没有固定形状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去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的特征。本课有以下活动: 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 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 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 二、活动材料 爱牛材料:水、洗发液、异性瓶、木块、滴管、 三、活动过程 活动一: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 活动材料:一瓶水、一瓶洗发液、2根滴管 活动方法:先复习感官观察方法,明白观察任务;接着出示观察记录表,要求学生在观察的同时做好记录,最后分享小组活动结果。 活动反思: 1.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感官观察方法比较熟悉,这一活动只做复习就好。 2.前面的班级我没有打印记录表,只是提醒学生活动前先看一看,接着闻一闻,最后再摸一摸。巡视时发现学生总是先用滴管取水和洗发液出来观察,2根滴管又容易搞混,这样后面的观察结果都不准确。后面我做了改进,表格在还是用PPT呈现,要求学生对照表格取观察,只有完成了看一看、闻一闻、听一听的活动观察,才能到老师这里领取滴管,这样比前面好,但比较麻烦。后来借鉴了陈建秋老师的观察记录表,打印出来每个小组一张,要求边观察边完成记录;同时也取消了滴管的使用,让学生用手在瓶口处取水和洗发液,观察完后借用毛巾擦掉或者到洗手台洗手。改进后发现学生观察活动变得更加有序,也节省了时间。 3.学生分享时,引导学生用“我用眼睛看,发现……;我用鼻子闻,发现……;我用耳朵听,发现……”这样的句子来分享,让大家明白所用的观察方法和观察结果时什么。分享后让学生通过比较观察:水和洗发液的相同点是什么?为液体的概念打下基础。 活动二: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 活动材料:水、洗发液、爱心瓶、星星瓶、木块、塑料盒 活动方法:将水和洗发液分别装进爱心瓶和星星瓶,同时将木块装进塑料器皿里,让学生再次观察瓶子里面的水、洗发液和木块有什么不同,然后进行分享。 活动反思: 1.前面的班级在进行这一活动时,让学生将活动一中瓶中的水和洗发液倒入爱心瓶和星星瓶,这样可以再次观察水和洗发液的特征。实践证明这一活动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比较难,也浪费时间。后面的班级我都是提前将爱心瓶和星星瓶装好水和洗发液,木块也装进塑料器皿里,学生到老师处领取活动二的材料,这样既节约了时间,也提高了活动效率。 2.第一课已经对木块进行了观察,本次活动主要是找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认识到水和洗发液形状没不固定的特征。因为把它们都装进了不同的容器里,学生很容易发现水和洗发液可以流动,结合活动一,学生能发现装水、洗发液的容器是什么形状,它们就是什么形状,而木块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根据学生的发现,可以认识液体的概念。 活动三: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 这一活动主要穿插到了活动一和活动二中,引导学生明白可以用颜色、形状、是否透明……来描述水的特征。 四、拓展 活动材料:2根滴管、水、洗发液、液体流速板 活动方法:用2根滴管分别取出一滴水和洗发液同时滴在液体测速板上,观察谁的速度快。 活动反思: 1.教材上是对水、洗发液和油三种物体进行速度比赛,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只接触了水和洗发液,如果这时加上油就显得很突兀,测速时我只对水和洗发液进行的比赛。 2.在活动一,学生初步发现水比洗发液流动的速度快些,为了让他们体验更深,我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份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如果课堂时间不够充足,教师也可以做演示实验,学生一样可以发现水的速度快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