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1.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 《磁铁》单元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磁铁》 课题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3~4年级 ⑤知道磁铁同事存在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互相吸引。⑥知道地球有磁场,指南针中的小磁针可以用来指示南北。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磁铁的用途和性质是有联系的。 科学思维 能基于所学知识,提出关于磁铁的感兴趣的研究问题。 能通过环形磁铁间的相互作用实验来猜测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原理。 探究实践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磁铁制品,体会它们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态度责任 能对磁铁及其磁现象的探究表现出兴趣。 乐于收集关于磁铁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信息。 意识到科学与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促进作用。 体会到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工作可以推动科学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发现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应用了磁铁什么性质。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磁铁性质的关系;磁记录设备的应用。
教学 准备 教师: 班級记录表等。
学生:条形磁铁、粉笔擦、耳机、铅笔盒、门吸、钢笔、扬声器、磁性画板等生活中常见物体(每组1份,要包括有磁铁的物体和没有磁铁的物体),环形磁铁三个、底座,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探索磁铁与我们是生活。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故事引入,导入新课(预设5分钟) 1.故事引入:晋朝将军马隆率兵讨伐叛军,他下令把大量的磁石堆放在夹道两侧,身披铁甲的叛军进入夹道时就像中了定身法难以动弹,马隆一举获胜。 大家知道马隆是怎么获胜的吗?(磁石、磁铁) 2.同学们还知道古人应用磁铁的例子吗?(司南、罗盘等) 3.在现代生活中,磁铁就应用的更广泛了,你们能来说说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吗?(门吸、磁性画板、粉笔擦、磁性飞镖、冰箱门、冰箱贴……) 4.从古至今,磁铁一直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磁铁和我们的生活。(引题: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通过从古至今人类应用磁铁的例子引出本课要研究的内容。
二、探索:生活中的磁铁及其作用(预设25分钟) (一)生活中常见物体中的磁铁 1.老师让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磁铁,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上了,现在就来跟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2.出示一个没有磁铁的铁制的文具盒,问:这个文具盒有没有应用到磁铁呢,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判断 (学生会提出两种方法:①用铁去检验;②用磁铁去检验。学生可能更多会选择磁铁,就需要教师做引导了,可以用磁铁和回形针去试一试,让学生知道,回形针比磁铁更适合验证有没有磁铁。) 3.出示材料:粉笔擦、耳机、铅笔盒、门吸、钢笔、扬声器、磁性画板。这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在使用中用到磁铁了吗? (先让学生说一说各个材料的名称,并猜一猜有没有用到磁铁。) 4.分组活动:用回形针检验物品中是否有磁铁的应用。 (1)每个物体要用正确的方法重复找3次。(减小实验偶然性) (2)每样物体每个角落都要找一找。 (3)找到后按“有磁铁的物体”和“没有磁铁的物体”分为两类放入两个盒子。 (4)讨论:有磁铁的物体,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5.活动后汇报:哪些物品中应用了磁铁,具体在哪个部位,利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板书展示: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和相关的物体) (二)磁悬浮列车 1.课件出示悬浮磁铁塔,师:同学们,你们能做出这样的悬浮磁铁塔吗?它们利用了磁铁的什么特点呢? 2.提供材料(环形磁铁3个、底座),学生活动。 3.活动后让学生简单介绍怎么搭出悬浮磁铁塔,应用了磁铁的什么性质。 4.出示磁悬浮列车图片,你们认识它吗?它也是悬浮着的。结合悬浮磁铁塔的原理,你能说出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吗? 5.小结:磁悬浮列车应用了同极相斥的原理。(板书展示:磁极的相互作用) (三)磁记录信息 1.还有一些物体中有很多“磁铁”微粒,它能记录信息,让我们来认识它 们。(出示磁卡、磁带、磁盘图片) 2.既然这些物体上也有磁,尽管磁很微小,那么它们有没有磁的一些性质 呢?(播放微课《磁卡有磁性》) 用正确的方法寻找身边物体中磁铁的存在,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与磁铁性质有关系,知道很多信息都是利用磁进行传递。
三、研讨:利用气泡图,整理磁铁知识(预设5分钟) 1.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还真不少,除了我们刚才说到的还有哪些呢? 能隔着物体吸铁、能指示南北…… (学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补充并完善板书的气泡图。) 2.磁铁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了这么大的作用,关于磁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磁铁的南北极会变吗?磁力大小会变吗?……) 结合前面几课的学习总结和整理磁铁的特点,从整理的信息中提出一些后续研究的问题。
五、练一练 一、选择 1.以下物品中,含有磁铁的是( )。 A.不锈钢碗 B.塑料袋 C.扬声器 2.如图所示,门吸是利用磁铁( )的性质制成的。 A.磁铁能吸铁 B.同极相斥 C.异极相吸 3.下别物体中,磁铁的作用不—样的是( ) 。 A.硬盘 B.指南针 C.磁带 4.下列物体中,利用磁铁记录信息的是( )。 A.冰箱 B.磁卡 C.喇叭 5.下列事物中没有用到磁铁的是( ) 。 A.电话 B.灯泡 C.门吸 二、判断 1.手机、耳机、电视机中都含有磁铁。( ) 2.生活中到处都有磁铁,比如制造音响时就需要用到磁铁。( ) 3.耳机中磁铁的主要作用是记录信息。( ) 4.银行卡里有磁铁,硬盘里没有磁铁。( ) 5.耳机和扬声器中没有磁铁。(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C A B B B 二、判断题:√ √ × × ×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7.磁铁和我们的生活
八、课堂反思
一、教材简析 《磁铁和我们的生活》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节课,在前面几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了磁铁及其主要性质。本节课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寻找生活中含有磁铁的物品,通过了解这些物品的用途,更好地认识磁铁的性质;学生利用环形磁铁探究磁极互斥现象,认识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学生利用指南针检测磁条卡中是否含有磁铁,了解磁记录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科学技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继续研究磁铁的兴趣。 本节课有4个活动: 1.认识生活中含有磁铁的物品; 2.理解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3.了解磁可以记录信息; 4.用气泡图整理磁铁的特点。 二、教学反思 活动一:认识生活中含有磁铁的物品 学生分享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含有磁铁的物品,要求说明物品的名称、磁铁的位置、检测方法、磁铁的用途以及利用了磁铁的哪种性质。 在物品分享的时候有学生带了回形针、小钢珠等物品,可以看出部分学生对于磁铁性质的认识有偏差,到底是用铁制品去检测磁铁还是用磁铁去检测磁铁,他们还是模糊不清,所以要再次强调: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钴、镍等物品,因此不能用磁铁去检测磁铁,而要用铁制品去检测。 学生所带物品中的磁铁基本上都是利用了磁铁能吸引铁一类物质这一性质。有个学生带来了一个耳塞,其工作原理涉及到了电磁转化,课堂中不做展开,学生有兴趣的话可以作为课后拓展去了解。 活动二:理解磁悬浮列车的悬浮原理 这个活动用了爱牛的实验材料,要求学生用一块环形磁铁和一个磁悬浮架让另一块环形磁铁悬浮起来。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并能说出是利用了磁铁不同磁极相互排斥的性质。 因为学生对磁悬浮列车并不熟悉,很多甚至没有听说过,因此,即使让学生做了环形磁铁磁极互斥的实验,学生也无法将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和磁极互斥联系起来。于是,我引导学生试着将两个环形磁铁想象成车身和轨道,这样一来学生能顺利明白并表达磁悬浮列车的原理。 活动三:了解磁可以记录信息 硬盘和磁铁没有进行实物展示,只是让学生结合图片了解。课堂中让学生做了用指南针检测磁条卡的实验,当磁条卡靠近指南针的时候,部分指南针有轻微偏转,现象不是很明显。最后我简单介绍了磁记录设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研讨活动:学生梳理了磁铁的特点。 部分学生还提出了想继续研究的问题: 1.磁铁是天然存在还是人工制作的? 2.磁铁摔到地上为什么这么容易碎? 3.磁铁为什么有各种形状? 4.磁铁上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 鼓励学生课后跟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研究,解决心中的疑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