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1.3磁铁的两极(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二年级下册科学1.3磁铁的两极(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教科版 二年级下册 《磁铁》单元 3.磁铁的两极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磁铁》 课题 3.磁铁的两极 课时 1
核心 概念 3. 物质的运动与相互作用
学习内容及要求 3.2电磁相互作用 3~4年级 ⑤知道磁铁同事存在两个不同的磁极,相同的磁极互相排斥,不同的磁极互相吸引。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大,中间磁力最小。 科学思维 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问题做出推测。 能用多种方法探索磁铁不同部分的磁力。 探究实践 能够通过实验获取证据,用证据检验预测。 态度责任 能体会认真实验和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初步养成用证据说话的意识。 初步运用简单材料设计实验,学习用实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磁铁存在两个磁力最强的部分,一块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收集条形磁铁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的相关证据。
教学 准备 教师:铁粉盒,条形磁铁、蹄形磁铁。
学生:条形磁铁、回形针,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继续探索磁铁世界。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与揭题(预设3分钟) 1. 出示一根条形磁铁。问:这是什么?(预设:条形磁铁)这只是我们的猜测,你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它是磁铁?(请一名学生回答并用回形针演示)很好,懂得利用磁铁的磁力来证明。 2. 课件出示“一根划分成五个部分并标上序号的条形磁铁”。问:磁铁的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磁力的大小相同吗? 3. 猜测。请在以下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合理的可能:①各部分磁力一样大;②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③两端磁力小,中间磁力大;④一端磁力大,一端磁力小。教师统计各种猜测的人数比例。 4. 一块条形磁铁上,磁力大小到底是怎样分布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揭示课题:磁铁的两极。 “磁铁的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磁力的大小相同吗?”两个问题明确指向“磁力”的概念,以及磁力分布“两端强、中间弱”的特点。
二、探索与研讨(预设34分钟) (一)探索活动一:借助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预设10分钟) 1. 课件出示实验材料:一块各部分标上序号的条形磁铁,一枚回形针。师讲解实验要求:为了方便同学们,老师在磁铁上均匀地在五个位置标上了序号。实验时,请同学们将这块条形磁铁平放在桌面上,手拿回形针,按顺序接触条形磁铁上的五个点,感受一下磁力大小是一样的吗? 2. 指一生利用实物投影尝试操作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提示。师:都会操作了吗?好,待会实验时,组内同学依次轮流去感受,每位同学要慢慢地重复多做几次,仔细体会各部分的磁力大小。得出结论后,把材料放回到材料盒中。 3. 领取材料,小组活动,感受磁力。 4. 研讨一。通过刚才的感受,你觉得磁铁的这五个位置的磁力大小是一样的吗?认为不一样的请举手?认为一样的请举手?看来大家意见很一致,五个位置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 那么,你感受到了什么,才认为各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呢?请同学们来说一说。 5. 活动一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感受到了条形磁铁上的五个位置的磁力大小是不一样的,但是哪个位置磁力最大呢?中间位置是没有磁力,还是磁力比较小呢?同学们还是有不同的意见。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 (二)探索活动二:用磁铁的不同部位接触回形针(预设10分钟) 1. 课件展示实验装置,明确实验方法。 ①实验材料:磁力测试卡纸,1根条形磁铁,5枚回形针; ②实验步骤:将磁力测试卡纸平铺在桌面上→在规定的位置分别摆放5枚回形针→将条形磁铁平放在离回形针最远的一条横向上→慢慢平移条形磁铁靠近回形针→观察并记录现象→重复做几次并记录。 ③你们觉得还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预设)注意事项:磁铁平移、速度要慢,回形针摆放要整齐、将同一头朝向条形磁铁,实验要重复做几次,实验中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回形针被吸引的次序。 2. 领取材料,小组活动,记录实验结果。 3. 研讨二。围绕问题:条形磁铁上哪个位置磁力最大,哪个位置磁力最小?你是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的?(呈现从“现象→结论”,或“结论→现象”的过程。)明确:条形磁铁的两端磁力最大。 4. 活动二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条形磁铁两端的磁力最大。但中间,有些同学认为磁力小,有些同学认为没有磁力,到底有没有呢? (三)探索活动三:观察铁粉在条形磁铁上被吸引后的分布情况(预设5分钟) 1. 教师演示实验:出示铁粉盒,这里面装着铁粉,很小很轻的铁质物体。现在老师把一根条形磁铁放上去,用手指轻轻的在磁铁上敲击。 2. 提问,交流:如果中间没有磁力,中间会吸住铁粉吗?如果待会发现中间有铁粉,可以说明什么?(如果中间没有吸住铁粉,说明没有磁力;如果中间有铁粉被吸住,说明有磁力。) 3. 展示实验结果。问:看到了什么现象?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中间也有磁力,但很小。) 4. 活动小结。上面我们做了三个实验,大家都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条形磁铁的中间磁力小,两端磁力大。) 科学上把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条形磁铁上的磁极在哪里?(请学生指一指)所以它有几个磁极? 通过借助回形针、铁粉盒等材料,让学生观察到条形磁铁两端吸引的能力更强,并由此现象得出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
三、拓展与延伸(预设3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块蹄形磁铁,问:这是什么形状的磁铁?(蹄形磁铁)那么,蹄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一样吗?它的磁极又在哪里呢?(指生上来指一指。) 2.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找到它的磁极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请学生上台操作或教师演示,找到并明确蹄形磁铁的磁极。)(预设:利用回形针、铁粉、小钢珠等材料。) 3. 磁铁的形状还有很多(课件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这些形状的磁铁也都有两个磁极吗?它们的磁极又在哪里呢? 让学生利用本课所学的方法判断蹄形磁铁的磁极,进一步体会“磁铁有两个磁极”。
四、练一练 一、选择 1.磁极是整块磁铁磁力( )的地方。 最强 B.最弱 C.中等 一个磁铁有( )个磁极。 1 B. 2 C. 3 D. 4 3.如下图所示,将磁铁与标尺保持平行,再慢慢地靠近回形针,最先被吸引的是( )回形针。 A.1号和2号 B.4号和5号 C.1号和5号 4.磁铁上磁力最强的地方叫做( )。 A.两极 B.两边 C.磁极 5.如下图所示,条形磁铁的ABCDE五个位置,磁力最弱的是( )。 A. 位置A和E B. 位置B和D C. 位置C 答案: A B C C C 二、判断 1.磁铁各个位置的磁力都一样大。( ) 2.如果一块磁铁没有标明磁极,我们就没办法知道它的磁极在哪里。( ) 3.条形磁铁摔成两半后,每一半都有两个磁极。( ) 4.用条形磁铁靠近铁粉盒,发现铁粉都“跑”到了条形磁铁的正中间。 ( ) 5.蹄形磁铁只有一个磁极。( ) 答案:× × √ × ×
五、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六、板书设计 3.磁铁的两极 大 小 大
两端大,中间小 磁极 磁极
七、课堂反思
本课借助回形针和铁粉盒,让学生发现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是不同的。通过观察到条形磁铁两端吸引的铁粉最多、吸引回形针的能力更强,从而建立磁极的概念。再通过判断蹄形磁铁的磁极,进一步体会“磁铁有两个磁极”。 本课主要有以下探索活动: 1.借助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分磁力的大小 2.观察相同回形针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先后) 3.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 课堂反思 整堂课全部用的爱牛公司实验套材,材料如下: 导入环节,我准备了多个方案。 教参中提到:将磁铁放入一堆小钢珠中,轻轻拿起后发现小钢珠总是被吸引在磁铁两端。备课时发现,一箱材料中只有12个钢珠,需要一定技巧才能做到教参中效果,回形针足够,于是我将小钢珠换成了回形针,效果不错。 四年级老版本《磁铁的两极》的方法:一颗钢珠放在条形磁铁中间,会看到钢珠向磁铁的一端滚动。用爱牛钢珠做了测试,钢珠没有往两端滚动,如人为给与动力,钢珠会直接滚到地面,很难达到效果,放弃。 前两节课的学习中,学生一直用磁铁的两极来做实验,已经有了磁铁磁力大小不同的潜意识,所以,我在平行班中还采用了复习前两课知识后,直接提问(磁铁的各个部位都有磁力吗 磁力的大小相同吗 )的方法,效果还不错。 第一个探索活动,直接出示条形磁铁和回形针,学生都能想到用回形针感受磁铁不同部位磁力的大小。此活动比较简单,学生都能感受到磁铁两端的磁力大,但中间部位是否有磁力存在分歧,于是进入活动二。 第二个活动,观察相同的回形针被磁铁不同部位吸引的距离(先后)。爱牛套材中的磁力测试卡非常给力,减少了把磁铁划分部位的麻烦,只需提醒学生磁铁要与虚线对齐平移即可,探究活动非常明显和顺利,学生得到的结果几乎都是一致的。 活动三:借助铁粉盒观察铁粉在磁铁上的分布。由点到面,对第二个活动做了很好的补充。需注意的是,提醒学生磁铁放在铁粉盒上要轻摇,并且要平放。 但很多学生不能将磁场画出,需提醒学生科学探究需记录事实,将看到的尽量原样记录,需教师指导作画。 最后的拓展部分,学生能够将探究条形磁铁的方法,迁移到U形磁铁上,但由于时间关系,只能让几个学生台前展示了,有些遗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