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下册科学1.3.种子长出了根(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教科版 四年级下册 《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 3.种子长出了根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课题 3.种子长出了根 课时 1
核心概念 6.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 8.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6.1植物能制造和获取养分来位置自身的生存 3~4年级 ②描述植物的根、 茎、叶、 花、 果实和种子具有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的相应功能。 8.1植物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繁殖 3~4年级 ⑤说出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必要条件。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种子可以萌发成幼苗。 ●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总是向下生长。 ●根能够吸收水分、矿物质以及固定植物,帮助植物维持自身生存。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植物的根的外部形态具有不同的特点。 科学思维 ●能够有依据地对植物根的作用做出假设。 ●在科学探究中能以事实为依据调整自己的观点。 ●乐于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根的作用。 ●能以实验现象和生活现象为依据说明根的作用。 探究实践 ●能够基于观察描述种子的萌发过程。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根吸收水分的实验现象。 态度责任 知道环境影响植物生存,具有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能根据种子萌发先长出根的事实推测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设计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
教学准备 教师:1.爱牛课件优化 2.不同放置方向的种子图片、不同形态根的图片、一些不同形态的盆栽植物(萝卜、青菜、菠菜、葱等)
学生:种植杯大试管 水 植物油 植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今天我们将继续探究种子发芽的过程。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 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聚焦 种子发芽了吗? (预设5分钟) 1.总结我们的种子发芽情况,种下了多少粒种子,有几粒种子发芽了? 2.有的种子没有发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
二、探索 (一)种子萌发过程 1.观察种植杯,了解种子萌发情况:许多同学种下的种子已经发芽了,那么它们发芽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呢? 让我们看看自己的种植杯,来说说种子萌发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2.种子萌发先长出什么?根生长的方向是怎么样的?茎生长的方向又是怎么样的?(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都要观察描述) 3.课件播放: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根的吸收作用 1.推测:植物总是先向下长根,看来根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在。那你认为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呢?说说你的理由。 2.小组研讨:如何证明“根能吸收水分和营养”? 3.交流研讨。 4.课件播放:根的吸水实验。 5.分组实验。 6.研讨:水面上滴植物油是为了什么?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植物的茎和叶变红色说明了什么?
三、研讨 根的固定作用(预设10分钟) 1.推测:植物的根除了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外,你认为还有什么作用呢?说说你的理由。 2.生活中哪些现象可以作为证据呢? 3.出示不同形态根的盆栽植物: (1)让学生拔一拔,体会植物根的另一个作用——固定作用。 (2)观察不同植物的根,了解直根系、须根系、变态根的概念。
四、拓展 课件出示各种形态的根:它们有什么特点?在维持植物生存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在观察植物根的作用实验中,小爱将一株带根的植物放入有红色水的试管中,请问这样做的好处是( )。 A.植物喜欢红色水 B.实验现象更明显 C.为植物提供营养 D.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2.小爱同学观察到种子萌发先长出了根,他认为根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着吸水的作用,请问这属于( )。 A.提问 B.推测 C.验证 D.实验 3.大树很难被推倒,小树很容易被拔起,这可以作为树根具有( )的证据。 A.吸水的作用 B.促进生长的作用 C.吸收营养的作用 D.固定的作用 4.植物的根是由种子中的( )发育而来的。 A.种皮 B.胚根 C.胚芽 D.子叶 5.小爱把 4 颗种子的种脐按不同的方向放置在纸巾与杯壁之间。 一周后小爱观察到玻璃杯中的种子萌发出来的根总是向( )生长, 这与种脐的放置方向( )关系。 A.上;有 B.上;没有 C.下;有 D.下;没有 6.放在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根发芽后,需要移植到土壤里。牛牛花了很大的力气才把它们从杯子中拔出来。这最主要是因为( )。 A.植物的根延伸到餐巾纸内,将植物固定了 B.餐巾纸又硬又干 C.餐巾纸在杯子内壁的空间太狭小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判断题 1.植物的根是由胚芽发育而来的。( ) 2.在研究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的实验中,给试管中加入油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水蒸发对实验效果造成干扰。( ) 3.一般情况下,植物体越高大,它的根就扎得越深,分布得越广。( ) 4.把已经萌发出来的根朝上,过几天,根会向上生长。( ) 5.把一株活的植物的根放入有水的试管中,做好标记,一段时间过后水位不会有什么变化。( )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D 6.A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3.种子长出了根 吸收 根的作用: 固定
八、课堂反思
上一课,同学们做了可观察的蚕豆种植杯并在花盆里种下了凤仙花。过了这些天,现在大部分都已经发芽了。本节课是在上一课的实验基础上,继续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发现种子萌发先长出根。那么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本节课,让我们通过实验来发现根的作用吧! 实验材料:塑料量筒 使用说明:用于研究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选择一颗带根的植物放入该塑料量筒中,可以清楚的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 实验材料:色素、油 使用说明:色素用于给水染色,方便清楚的观察水位的变化。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蒸发到空气中。 课一开始提出2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和交流。原教材中聚焦环节有这样一个问题: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我将教材中这一问题替换成上图课件中的第2个问题。理由:我认为讨论了发芽的种子以后再讨论没发芽的种子更合理,过渡更加自然。根对植物有什么作用呢 这个问题就留到探索环节再提问。 “观察自己制作的蚕豆种植杯”是我上节课布置给学生的观察作业。探索活动1可以和这一项作业的汇报相整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发现。 探索环节3:研究根的作用。先出示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观察器材思考这些器材如何使用。通过问题让学生明白主要的实验步骤,也可以尝试让学生说一说你打算怎么做这个实验。 课件出示具体的实验步骤,完善学生的回答。我根据爱牛的实验器材制定了上面6个步骤,和教材中的有些差别。这里要重点引导学生每天坚持观察和记录。 我的做法:这个实验要历时至少两天的时间才能明显观察到水位的变化。可以怎么做呢?我的做法是提前实验。我利用寒假布置学生完成这个实验并做好了相关的记录(主要是拍照添加文字留下证据),在课堂上就可以直接根据图片来观察分析。 下面是我做的下水实验。 我选择的大蒜的根比葱的根更大更浓密,所以大蒜这支量筒里的水减少的最多。 下图是学生寒假期间做的实验。 教材中的原问题是:试管中水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我将这个问题拆分为上图两个问题。虽然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我认为拆分后问题变得容易了,更加利于学生思考根具有吸收水分这一作用。植物的根不仅仅具有吸收水分、固定植物的作用,因此我在答案后面加上等字,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拓展环节,我加入了根系的介绍。让学生对植物的根系产生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更多植物的根。 下面是我在网上搜索的相关资料,和大家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