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3课时 影子的秘密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光源、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2)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大小、长短等方面的变化。2.探究目标(1)用实验研究影子形成和变化的秘密,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二、知识梳理1.利用 手电筒 和 木圆柱 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其中手电筒模拟的是 太阳 ,木圆柱模拟的是 阳光下的物体 ,桌面模拟 屏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 光源 、 阻挡物 和 屏 (呈现影子的平面),且阻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3.光源是 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 的物体,如 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 等。月球因为自身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4.影子的变化包括 方向、长短、大小、形状 等的变化。①影子的方向随 光源方向 的变化而变化,总在 背光 一面。②影子的长短与 光源的照射角度 有关,光源 直射 时,影子 最短 ;光源斜照程度越大,影子越长。③影子的大小与 阻挡物的位置 有关。当光源和屏的距离一定时,阻挡物越靠近光源,影子越大;阻挡物越远离光源,影子越小。④影子的形状和 被光源照射的物体形状 有关。当物体侧面形状不同时,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5. 云 是天空中天然的挡光物。云的厚薄、高低、黑白等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6. 手影游戏、皮影戏、无影灯 等都利用了影子的原理。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光的照射角度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也会不同。(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量角器等。(4)实验步骤:①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手电筒与木圆柱保持相同距离,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光与桌面的夹角度数 30度 60度 90度 120度 150度影子的变化 长,方向与 光源相反 变短,方向与光源相反 最短,方向与光源相反 变长,方向与光源相反 长,方向与光源相反(6)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物体的侧面形状会影响影子的形状。(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等。(4)实验步骤:①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照射木圆柱的侧面形状 圆形底面 曲面影子的形状 圆形 方形(6)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指点迷津当遮挡物的侧面形状都相同时,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吗? 不一定。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1/ 1第3课时 影子的秘密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行进中的光被阻挡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光源、阻挡物和屏(呈现影子的平面)是影子产生的条件。(2)光源和阻挡物的变化会导致影子方向、大小、长短等方面的变化。2.探究目标(1)用实验研究影子形成和变化的秘密,能实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阻挡物和影子三者之间的关系。(2)掌握模仿和创作不同手影的方法。二、知识梳理1.利用 手电筒 和 木圆柱 模拟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其中手电筒模拟的是 太阳 ,木圆柱模拟的是 阳光下的物体 ,桌面模拟 屏 。2.影子的形成必须有 光源 、 阻挡物 和 屏 (呈现影子的平面),且阻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3.光源是 自行发光且正在发光 的物体,如 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 等。月球因为自身不会发光,所以不是光源。4.影子的变化包括 方向、长短、大小、形状 等的变化。①影子的方向随 光源方向 的变化而变化,总在 背光 一面。②影子的长短与 光源的照射角度 有关,光源 直射 时,影子 最短 ;光源斜照程度越大,影子越长。③影子的大小与 阻挡物的位置 有关。当光源和屏的距离一定时,阻挡物越靠近光源,影子越大;阻挡物越远离光源,影子越小。④影子的形状和 被光源照射的物体形状 有关。当物体侧面形状不同时,从不同侧面照射,就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5. 云 是天空中天然的挡光物。云的厚薄、高低、黑白等变化,会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6. 手影游戏、皮影戏、无影灯 等都利用了影子的原理。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实验一:探究影子的变化与光照射角度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光的照射角度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光的照射角度不同,影子的长度和方向也会不同。(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量角器等。(4)实验步骤:①将木圆柱放在桌子上,手电筒与木圆柱保持相同距离,分别从不同的方向照射木圆柱。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光与桌面的夹角度数 30度 60度 90度 120度 150度影子的变化 长,方向与 光源相反 变短,方向与光源相反 最短,方向与光源相反 变长,方向与光源相反 长,方向与光源相反(6)实验结论:影子的方向与长短随着光源的改变而改变。实验二:探究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关系的实验。(1)探究问题:影子的变化与物体摆放方式有什么关系?(2)提出猜想:可能物体的侧面形状会影响影子的形状。(3)实验材料:手电筒、木圆柱、桌子等。(4)实验步骤:①用手电筒分别照射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的侧面。②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5)实验现象:照射木圆柱的侧面形状 圆形底面 曲面影子的形状 圆形 方形(6)实验结论: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2.指点迷津当遮挡物的侧面形状都相同时,影子的形状一定相同吗? 不一定。物体侧面形状相同,从不同角度照射,也可能会得到不同形状的影子。 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3课时 影子的秘密 (答案版).docx 第3课时 影子的秘密.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