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课时 月球——地球的卫星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2)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2.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图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发现月球的特征。(2)通过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二、知识梳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天然卫星 ,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2.月球表面明暗相间,明亮的地方是高地,被称为 月陆 ,黑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等低限地带,被称为 月海 。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是 一样 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月球的 正面 。3.月球年龄约 45亿年 ,直径约 3500千米 ,与地球距离约 38万千米 。 环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4.模拟制造环形山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5.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 潮汐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 涨潮 和 退潮 。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造环形山模拟实验。(2)探究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3)提出猜想: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4)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5)实验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6)实验现象:见右图。(7)实验分析:撞击的球大小不同、速度不同时,产生的“环形山”也不同。撞击的球大,自由下落后与沙盘的接触面大,“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大,反之,“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撞击的球撞击的速度快,对沙盘的冲击力大,“环形山”相对较深,反之,“环形山”相对较浅。由此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2.指点迷津铺有细沙的托盘、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模拟什么? 铺有细沙的托盘模拟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拟大小不同的陨石。 1/ 1第5课时 月球——地球的卫星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年龄约45亿年,直径约3500千米,与地球距离约38万千米。(2)月球表面有很多环形山。2.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图片、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发现月球的特征。(2)通过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二、知识梳理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 天然卫星 ,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2.月球表面明暗相间,明亮的地方是高地,被称为 月陆 ,黑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等低限地带,被称为 月海 。月球的公转和自转周期是 一样 的,所以我们看到的都是月球的 正面 。3.月球年龄约 45亿年 ,直径约 3500千米 ,与地球距离约 38万千米 。 环形山 是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 4.模拟制造环形山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5.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有许多方面,一个很容易观察到的现象是 潮汐 。月球对地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 涨潮 和 退潮 。三、实验解析1.实验重现(1)实验名称:制造环形山模拟实验。(2)探究问题: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3)提出猜想: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4)实验材料: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等。(5)实验步骤: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6)实验现象:见右图。(7)实验分析:撞击的球大小不同、速度不同时,产生的“环形山”也不同。撞击的球大,自由下落后与沙盘的接触面大,“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大,反之,“环形山”的直径相对较小。撞击的球撞击的速度快,对沙盘的冲击力大,“环形山”相对较深,反之,“环形山”相对较浅。由此推测,月球上的环形山可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2.指点迷津铺有细沙的托盘、大小不同的球分别模拟什么? 铺有细沙的托盘模拟月球表面,大小不同的球模拟大小不同的陨石。 1/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5课时 月球——地球的卫星.docx 第5课时 月球——地球的卫星(答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