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2张PPT)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学 会 对 欺 凌 说 不reject bullying class meeting on campus reject bullyingclass meeting on campus reject bullying拒绝校园欺凌,不做施暴者,也请别沉默!少年被围殴致死校园暴力何时休 重庆市一少年竟被同班同学围殴致死。该少年是重庆市初二男生,他放学后遭到十几名外校学生围殴,后被家长送到医院检查时,突然四肢僵硬,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郑陈伟遭到殴打的原因,是当时他帮助同学家长到酒吧找人,没想到惹祸上身。 郑陈伟被打后并没有还手,而是试图逃跑,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成功逃到家中。据他的姐姐回忆称,当时郑陈伟身上并没有明显的伤痕,但他一直在喊全身疼痛,送医检查后谁也没有想到他会死亡。目前,多名参与围殴的学生已经被警方控制,案件仍在进一步调查当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一项针对10个省市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显示,32.5%的人偶尔被欺负,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同学欺负。你身边有发生过校园暴力事件吗?看到了,你会怎么做呢?互相交流交流什么是校园欺凌?01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的表现身体暴力推人、打人、用肢体暴力恶意气弄人攻击性的言语取笑别人花名、嘲笑别人身型或背景、言语斥责网络欺凌用电邮、网页、微博、聊天室,恶意造谣发送侮辱性消息,嘲弄及中伤受害者强索性刻意强取或收藏他人之物品或以威吓方法去强迫别人为自己服务排挤孤立故意无视别人存在、联合起来排挤人、恐吓人不要与某人玩耍如果有上述任何一条就很有可能已经是校园欺凌事件了同时社工和教师也应该及时介入让欺凌事件在萌发期就被遏制校园暴力对受害者产生的危害01身体的伤害肉体损伤或者残疾、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02心理的伤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缺乏信心和勇气、产生自卑逃避的负面心理。03心灵的阴影痛苦。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可能一辈子也挥之不去!耍酷的代价《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四三条规定:《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要负担沉重的打架成本打架成本直接成本附加成本风险成本= 5日到15日拘留 +500元至1000元罚款 +至少几十元乃至几十万元的医药费 +(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 心情沮丧郁闷 +名誉形象受损 +家人朋友担心 +同学他人鄙视 +自己内心恐惧 +学习、生活、就业隐性损失受害人轻伤、致残甚至死亡 +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高额的赔偿金……警钟长鸣2017年11月2日上午,北京西城法院公开宣判一起校园欺凌案。朱某等5名未成年女孩因犯寻衅滋事罪分别获刑,其中朱某获刑1年,其他4人分别获刑11个月。 北京西城法院经审理查明,2017年2月28日15时至22时间,朱某伙同另外4名被告人在本市西城区某职业学院女生宿舍楼内,采取恶劣手段,无故殴打、辱骂两名被害人。经鉴定两名被害人均构成轻微伤,并造成其中一名被害人无法正常生活、学习的严重后果。法院认为,朱某伙同另外4名被告人无故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二人轻微伤,辱骂他人情节恶劣,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严重影响公民的正常生活,破坏了社会秩序,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且系共同犯罪,依法应予惩处。 鉴于5名被告人实施犯罪时均未满十八周岁,在被羁押后均能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考虑到5名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积极赔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且取得了被害人谅解,依法对5被告人从轻处罚。最终,法院以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赵某、李某、霍某、高某犯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判刑情况(1)致被害人重伤的32起案件中,免予刑事处罚2件,占该类案件的6.25%;宣告缓刑的22件,占68.75%;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4件,占12.5%;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2件,占2.65%;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件,占3.13%;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件,占3.13% 。(2)致被害人死亡的35起案件中,宣告缓刑的8件,占22.86%;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下的1件,占2.86%;三至五年有期徒刑的4件,占11.43%;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12件,占34.29%;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10件,占28.57%02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同学之间的偶发小摩擦积累成大冲突;高年级的同学恃强凌弱,欺负低年级的同学,寻衅滋事,索要钱财;与外校学生发生冲突,引发不同高中学校同学之间的相互群殴;因老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学校处罚违纪学生不当而引发的过激行为校园暴力的主诱因社会上暴力文化的误导为了追求商业利润,一些无良的书商,把漫画的暴力图书一本本塞给孩子们;一些无知的影视制片人,把神化了的暴力英雄包装成偶像一个个贩卖给孩子们;一些无耻的游戏开发商,把虚拟了的血腥暴力制成游戏碟一张张推销给孩子们。现在的孩子,看到了太多的枪杀、武打的暴力场面,而当看得太多时,神经就麻木了,再血腥的场面也会习以为常。未成年人正处于发育阶段,心理、生理尚未完全成熟,社会经验少,缺乏对复杂事物的判断能力。他们对部分影视作品或书籍中所宣扬的江湖义气、以暴制暴和暴力英雄不能正确认识,而是错误地认为,暴力英雄是无所不能的,江湖义气是可歌可泣的,黑帮英雄才是社会的强者。所以他们往往先好奇,再崇拜,然后去模仿。一时间,校园暴力行为剧增。据一些省、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反映,少年犯中有70%以上受到过不良文化的影响;暴力型和奸淫型少年犯中,90%以上看过凶杀、暴力、淫秽录像和黄色书刊。不幸的家庭是校园暴力产生的根源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大多生活在不幸的家庭。他们大多受到极度贫困、父母离异甚至家庭暴力等负面的刺激。家庭生活的不和谐很容易使孩子感到缺少关爱和安全感,从而形成“攻击性人格”。为此,他们往往采用暴力去欺凌弱小,一方面释放压抑,获取一种心理上的平衡,另一方面还可借此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可见,缺乏关爱、缺少管教是这些孩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根本原因。老师的“暴力”与“冷暴力”也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土壤在学校里老师体罚学生,不论出于什么目的带来的负面影响都是严重的。老师施暴在前,学生想要对抗在后,这也是“榜样的力量”吧!而现在老师对学生体罚的事件,虽还是时有发生,但已大大减少,这正是教师观念进步的体现。但是校园“冷暴力”却常常被忽略。校园“冷暴力”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老师对“问题学生”采取不理睬、疏远、隔离及在语言上进行讽刺等行为。这些看来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举动,但其杀伤力更大。老师如果对向个性较强的孩子采取“冷暴力”的话,将会极大地伤害孩子的自信和自尊,轻则导致他们厌学,重则造成自闭的后果,还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极易成为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学生自身的原因。有记者花了近近两个熊猫间,采访直接间接接触过校园暴力的人。令人遗憾的是,被采访的人当中绝大多数发出这样的议论:“遇到这种事儿,给施暴者一点儿钱就是,犯不着挨顿打。”“对这种人,咱惹不起躲得起,少理他们那一套就是。”“像他们这种‘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气死公安,恼死法院’的人,你反抗又能怎样?弄不好还会越陷越深。”忍气吞声,助长施暴者的气焰“他们能抱成团儿,我们为什么不能?”“他找人打我,我也找人打他,看谁能打过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迟早我会让他在我手里栽跟头!” 这 种以暴制暴的心理,在不少受过校园暴力伤害的学生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尤其是那些长期忍气吞声的学生,这种心理更加明显。以暴制暴,制造新的校园暴力。03正确应对校园欺凌学生应对原则依靠法律依靠老师依靠群众依靠智慧校园暴力可以防,方法掌握要适当。求助师长来帮助,自我保护有保障。应对校园暴力口诀学会对欺凌说“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对校园欺凌说不.pptx 校园欺凌.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