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含解析) 2022-2023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复习学案
【课标要求】
列举宪法有关人民主体地位的规定,说明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教材回归】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我国人民是如何行使国家权力?
2.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职权
3.人大代表的产生、地位、职责(权利和义务)
4.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和内涵
5.为什么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体系构建】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结构图)
基石
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含义及为什么是根本的政治制度?
【难点精讲】
一、人民代表大会与人大代表
1.厘清与人民代表大会相关的三组概念
(1)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权力机关、立法机关
概念 区分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 前者特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则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前者
“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 前者指人民代表大会,后者包括行政机关(政府)、监察机关、司法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等。它们的关系是后者由前者产生,对前者负责,受前者监督
“国家权力机关”与“国家立法机关” 前者指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后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全国人大既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又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而地方各级人大只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具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不是国家立法机关
(2)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常设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各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
人大与人大代表
人民代表大会:地位: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权利: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和提案权、质询权等。义务:(略)
2.关键词法区别全国人大的四项职权
职权 内容 关键词句
立法权 制定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 关于法律的立、废、改的决定
决定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决定国家和社会或本行政区域内重大事项 关于国家大政方针、规划的通过(不能简单地根据文字表述中有无“决定”两个字而判断是否在行使决定权)
任免权 选举、任命、罢免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 关于国家机关干部任免的决定
监督权 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政府、监察委员会、法院和检察院的工作 审议通过上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监督法律的落实,监督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工作
3.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2)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权利:在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期间,人大代表的职权包括:审议权、表决权和提案权、质询权等。
审议权 对列入会议议程的各项报告和一案进行讨论,发表意见。
表决权 对交付表决的报告和提案有关事项表明各种意愿。
提案权 人大代表有一有权依法定程序,向人大提出议案。
质询权 有权依法定程序对政府等机关的工作报告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4)义务:
①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
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
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
1.是什么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含义:是按民主集中制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2.为什么
(1)根本原因: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国家的其他制度,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3.怎么坚持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二、 我国的国家制度、根本制度、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
国家制度 广义上包括国体和政体,狭义上是指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根本制度 是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
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1.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某市在一批边远且经济相对落后的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以此为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工作室功能有利于( )
①协助所在地方党委改进和推进工作
②人大代表在村、社区行使国家权力
③加强群众、政府、人大之间的联系
④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履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多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意见,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法律文本,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执法检查是人大监督的法定形式和重要途径。进入新时代,全国人大常委会紧扣法律规定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由此可见,全国人大常委会( )
A.创新监督形式,正确行使质询权
B.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监督权
C.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
D.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
4.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全国人大议事规则规定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2021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对这两部法律的修改决定,这是两部法律施行30多年后的首次修改。这两部法律的修改( )
A.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
B.有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推进全过程民主
C.丰富了人民群众行驶国家权力的途径和方式
D.有利于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5.为进一步扩大全国人大会议公开事项,增进人民群众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过程的了解,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修订案中,增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日程和会议情况应当公开”“对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公告的方式予以公布”等新规定。可见,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是为了( )
A.丰富人民民主形式
B.加强宪法的实施和监督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确立全国人大的组织和活动原则
6.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所称的长江流域涉及青海、西藏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八十条国务院有关部门和长江流域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对长江流域跨行政区域、生态敏感区域和生态环境违法案件高发区域以及重大违法案件,依法开展联合执法。第八十二条国务院应当定期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和修复工作等情况。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
依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国务院可以监察青海省人民政府执行长江保护法的情况
②西藏自治区的各级人民政府可以变通执行长江保护法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可以对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
④我国国家机关在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应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主观题:
(2022湖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有资产属于全体人民,监督国有资产是人大的职能之一。建立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构建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人大监督、全民共建共享的国有资产治理新格局,全国人大常委会听取各地群众意见,让监督的“眼睛”和“耳朵”直接延伸到田间地头、工厂车间、学校、医院;加强国有资产领域人大代表库建设,广泛征求人大代表意见;按照监督法等法律规定,逐步扩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范围、充实报告内容,实现全口径、全覆盖,并及时将相关情况及审议意见向全国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保密法律法规规定不宜公开的内容除外);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加强全国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详解】①:在村、社区设立人大代表工作室,以此为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这不涉及地方党委,也就不涉及人大代表是否协助所在地方党委改进和推进工作,①排除。
②:村、社区是基层民主自治的区域,人大代表不能在村、社区行使国家权力,②错误。
③④:以人大代表工作室为依托,人大代表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有利于加强群众、政府、人大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人大代表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履职,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点睛】
2.C
【详解】①: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①错误。
②④:地方组织法修订过程中,多次征求全国人大代表有关部门、地方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高校及研究机构的意见,两次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最终形成法律文本,由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这表明我国在立法过程中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也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中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②④正确。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③错误。
故本题选C。
3.D
【详解】A:人大代表具有质询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代行其部分职能,故A错误。
B:全国人大是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构,故B错误。
C:监察委切实履行监察职能,强化对国家机关的监察,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故C错误。
D: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检查,重点查找法律实施不到位、不规范的问题,督促有关方面履行法定职责、落实法律责任、依法推进工作。说明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加强法律实施情况监督,推进法治国家建设,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4.B
【详解】A:材料未强调中国国情和实际情况,A排除。
B:全国人大对关于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的两部法律施行30多年后进行修改,这有助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推进全过程民主,B符合题意。
CD:两部法律是关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的,不涉及人民群众行使国家权力的途径和方式问题,也不涉及社会治理问题,CD排除。
故本题选B。
5.C
【详解】C:为进一步扩大全国人大会议公开事项,增进人民群众对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职权过程的了解,增加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议程、日程和会议情况应当公开”“对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以公告的方式予以公布”等新规定。可见,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是为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C入选。
A: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目的不是为了丰富人民民主形式,而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故A不选。
B:修改全国人大议事规则与宪法的实施和监督无关,故B不选。
D:全国人大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早已确立,故D不选。
故本题选C。
6.D
【详解】①:行使监察权的是国家监察机关,国务院是行政机关,不行使监察权力,①说法错误。
②:在我国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西藏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和政府是自治机关,可以变通执行长江保护法,但自治乡不是自治地方,没有自治权,不能变通执行,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中国务院定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及保护和修复工作等情况,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权,对长江保护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③符合题意。
④:由材料可以看出长江流域保护治理过程中,各省市、各国家机关协调高效地开展工作,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7.①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②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加强全国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职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④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分析】背景素材: 全国人大监督国有资产
考点考查: 全国人大的职权、人民当家作主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题型、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为体现类主观题,要求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加强全国人大对国有资产的监督是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坚持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可联系全国人大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有效信息②:加强全国人大国有资产监督,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可联系全国人大行使监督权。
有效信息③:及时将相关情况及审议意见向全国人大代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可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表人民利益,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依法行使职权,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有效信息④:构建人大国有资产联网监督系统——可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时俱进,推动人大监督科学化精准化,不断提高监督实效,使国有资产更好地造福人民。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组织答案时,要符合一定逻辑,体现层次感、段落化,并且注重使用学科术语。
【点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