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物质转化与推断(河南适用)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2 文峰区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则不满足的是( )A.甲是O2,丙是CO2 B.甲是H2,乙是O2C.乙是NaOH,丙是Na2CO3 D.甲是HNO3,丙是NaNO32.(2022 金水区校级模拟)A、B、C是初中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A、B、C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Fe2O3、FeCl2、Fe B.CH4、CO2、H2OC.C、CO、CO2 D.H2O2、H2O、O23.(2022 河南模拟)甲、乙、丙、丁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Al、Fe、Cu、ZnB.CaO、Ca(OH)2、CaCO3、CaCl2C.O2、H2O、H2CO3、CO2D.Zn、ZnO、ZnSO4、ZnCl24.(2022 商城县二模)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O2、CO、CO2 B.H2O2、H2O、H2C.CO2、Na2CO3、NaOH D.CaO、Ca(OH)2、CaCl25.(2022 兰考县一模)铜及铜的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氧化反应B.图中只有一个置换反应C.③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D.X和Y的相互转化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6.(2022 中原区校级一模)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CH4、H2O、O2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7.(2022 潢川县模拟)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X、Y、Z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H2O2、H2O、H2C.CaO、Ca(OH)2、CaCO3 D.CuO、Cu、Cu(NO3)28.(2022 洛阳二模)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CO2→CO B.Cu→CuO→CuSO4C.KCl→KNO3→K2SO4 D.NaOH→Na2CO3→NaCl9.(2022 河南模拟)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Cu→Cu(NO3)2→Fe(NO3)2 B.NaOH→NaNO3→NaClC.CaCl2→CaCO3→Ca(OH)2 D.H2O2→H2→H2O10.(2022 商丘二模)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 丙 乙 B.丙 甲 乙 C.乙 甲 丙 D.甲 乙 丙11.(2022 太康县二模)下列物质之间如图中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共4小题)12.(2022 辉县市二模)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甲的反应叫做光合作用,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和106,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甲的化学式为 ;乙与硫酸反应、CO2→乙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13.(2022 内乡县一模)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 。C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14.(2022 柘城县校级一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磁性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A的化学式为 ;E的一种用途是 ;C→B的化学方程式为 。15.(2022 郏县模拟)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是含有同一种元素,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则A的化学式是 。(2)若A、B、C是含相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B是有毒气体,则C的化学式是 。(3)若A、B、C是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A是一种紫红色的单质,B是氧化物,C是盐,A转化成C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是化学式是 ,C的化学式是 。三.计算题(共1小题)16.(2022 西华县一模)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A俗名为生石灰,C为最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则:(1)D→A的化学方程式为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列举B在生产生活的一种用途 。四.推断题(共7小题)17.(2022 兰考县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气体,B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和D属于同一类化合物,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A在生活中的用途之一为 。(2)C→B的化学方程式为 。(3)E的化学式是 。18.(2022 河南模拟)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A为红棕色粉末,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和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省略)(1)E中所含金属离子的符号为 。(2)D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9.(2022 西华县三模)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一种钠盐,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则:E的俗名为 ;A和B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2022 获嘉县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D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E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的化学式为 ;C→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1.(2022 泌阳县四模)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含同一种元素,其中A﹣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溶剂,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E的化学式为 ;由A转化为C的反应是常见的放热反应,则C的一种用途是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022 商水县二模)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D的元素组成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物质B与D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2)若B→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请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23.(2022 上蔡县模拟)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E的化学式为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与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五.解答题(共2小题)24.(2021 郑州二模)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写1个)(1)置换反应 ;(2)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 。25.(2022 镇平县模拟)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1)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特的式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100℃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 →Fe(OH)2。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物质转化与推断(河南适用)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1小题)1.(2022 文峰区模拟)甲、乙、丙三种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则不满足的是( )A.甲是O2,丙是CO2 B.甲是H2,乙是O2C.乙是NaOH,丙是Na2CO3 D.甲是HNO3,丙是NaNO3【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根据甲是O2,丙是CO2,乙是CO分析解答;B.根据甲是H2,乙是O2,丙是水进行分析解答;C.根据甲CO2,乙是NaOH,丙是Na2CO3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硝酸盐都可溶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当甲是O2,丙是CO2,乙是CO时满足要求,故A正确;B.当甲是H2,乙是O2,丙是水时,满足框图要求,故B正确;C.当甲CO2,乙是NaOH,丙是Na2CO3时满足框图要求,故C正确;D.因为所有的硝酸盐、钠盐都是可溶的,NaNO3不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不符合框图要求,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图框式推断题;二是文字描述型推断题;本题属于第一种类型。不论哪一种类型,都是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物质的组成。2.(2022 金水区校级模拟)A、B、C是初中常见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A、B、C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Fe2O3、FeCl2、Fe B.CH4、CO2、H2OC.C、CO、CO2 D.H2O2、H2O、O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所涉及的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氧化铁不能一步转化为氯化亚铁,故A错误;B、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与碱溶液反应生成水,可一步转化,故B正确;C、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一步转化,故C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氧气,可以一步转化,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3.(2022 河南模拟)甲、乙、丙、丁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Al、Fe、Cu、ZnB.CaO、Ca(OH)2、CaCO3、CaCl2C.O2、H2O、H2CO3、CO2D.Zn、ZnO、ZnSO4、ZnCl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根据给出的转化关系对应的过程分析每个对应的问题,或者直接分析每个问题,能实现转化的需要逐一进行举例验证,而不能一步转化的只要整个过程只要有一个转化不能实现即可。【解答】解:A、Al的活动性比Fe强,可以置换出亚铁盐溶液中的Fe;Al的活动性比Zn强,可以置换出锌盐溶液中的Zn;Fe的活动性比Cu强,可以置换出铜盐溶液中的Cu;但Cu的活动性比Zn弱,不与锌盐反应,故A错误;B、CaO与H2O反应会生成Ca(OH)2;CaO与HCl反应会生成CaCl2;Ca(OH)2 与CO2或Na2CO3反应会生成CaCO3;CaCO3与HCl反应会生成CaCl2,故B正确;C、O2与H2反应会生成H2O;O2与C反应会生成CO2;H2O与CO2 反应会生成H2CO3;H2CO3分解会生成CO2,故C正确;D、Zn与O2反应会生成ZnO;Zn与稀盐酸或比Zn弱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会生成ZnCl2;ZnO与H2SO4反应会生成ZnSO4;ZnSO4与BaCl2反应会生成ZnCl2,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间的反应,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4.(2022 商城县二模)甲、乙、丙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O2、CO、CO2 B.H2O2、H2O、H2C.CO2、Na2CO3、NaOH D.CaO、Ca(OH)2、CaCl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根据氧气和碳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进行分析;B、根据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进行分析;D、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不能转化成氢氧化钙进行分析。【解答】解:A、氧气和碳点燃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故A正确;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水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可以相互转化,故C正确;D、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不能转化成氢氧化钙,故D错误。故选:D。【点评】加强对物质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掌握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2022 兰考县一模)铜及铜的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属于氧化反应B.图中只有一个置换反应C.③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减小D.X和Y的相互转化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反应类型的判定;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反应。B、③中氯化铜能和铁、锌、铝、镁等物质反应生成盐和铜,是置换反应。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解答】解:A、一定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是氧化反应,该选项正确。B、③中氯化铜能和铁、锌、铝、镁等物质反应生成盐和铜,是置换反应,该选项正确。C、锌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该选项不正确。D、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X和Y的相互转化中元素化合价均不变,该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2022 中原区校级一模)甲、乙、丙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甲、乙、丙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CO2 B.CH4、H2O、O2C.KOH、K2CO3、KNO3 D.Fe2O3、FeCl3、Fe(OH)3【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根据C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或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CO2,C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O进行分析;B、根据CH4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电解H2O生成O2,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进行分析;C、根据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但硝酸钾无法一步转化为碳酸钾进行分析;D、根据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进行分析。【解答】解:A、C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燃烧(或还原金属氧化物)生成CO2,C与二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CO,故不符合题意;B、CH4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电解H2O生成O2,氢气在氧气中点燃生成水,故不符合题意;C、氢氧化钾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钾,碳酸钾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硝酸钾、但硝酸钾无法一步转化为碳酸钾,故符合题意;D、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FeCl3,FeCl3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Fe(OH)3,Fe(OH)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是解题关键。7.(2022 潢川县模拟)X、Y、Z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按照X、Y、Z的顺序不符合要求的是( )A.C、CO2、CO B.H2O2、H2O、H2C.CaO、Ca(OH)2、CaCO3 D.CuO、Cu、Cu(NO3)2【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D、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解答】解:A、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符合要求;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燃烧生成水,该选项符合要求;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不能和其它物质通过一步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选项不符合要求;D、加热条件下,氧化铜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硝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该选项符合要求。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2022 洛阳二模)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A.C→CO2→CO B.Cu→CuO→CuSO4C.KCl→KNO3→K2SO4 D.NaOH→Na2CO3→NaCl【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B、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C、氯化钾不能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也不能生成硫酸钾。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故A能一步实现。B、加热条件下,铜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故B能一步实现。C、氯化钾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钾,硝酸钾也不能生成硫酸钾,故C不能一步实现。D、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D能一步实现。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通过列举具体反应,判断物质间是否可以实现一步反应的转化,采用排除法(即发现一步转化不能实现,排除该选项)是解答本题的捷径。9.(2022 河南模拟)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A.Cu→Cu(NO3)2→Fe(NO3)2 B.NaOH→NaNO3→NaClC.CaCl2→CaCO3→Ca(OH)2 D.H2O2→H2→H2O【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一步反应实现即原物质只发生一个反应即可转化为目标物质,根据所涉及物质的性质,分析能否只通过一个反应而实现即可。【解答】解: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溶液和银,铁与硝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铜,转化能一步实现,故选项正确。B、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硝酸钠不能与其它物质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即不能与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C、氯化钙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钙难溶于水,不能与碱溶液反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D、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不能一步反应生成氢气,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熟练掌握所涉及物质的性质、抓住关键词“能否一步实现”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0.(2022 商丘二模)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A.甲 丙 乙 B.丙 甲 乙 C.乙 甲 丙 D.甲 乙 丙【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根据三种金属间的转化关系应,进而可确定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解答】解: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采用将其中的一种金属分别放入另外两种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中的方法进行实验,甲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乙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甲,说明丙的活动性比甲强;丙能与盐溶液反应生成乙,说明丙的活动性比乙强;则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丙、甲、乙。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2022 太康县二模)下列物质之间如图中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 )A. B.C. D.【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碳酸钙、生石灰、熟石灰之间的转化.【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利用各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根据题图所示的物质的转化关系,分析两种物质的转化能否通过一步反应实现,注意各物质的性质。【解答】解: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了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碳酸钙,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B、铜不能一步转化为铁,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不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C、水通电分解能生成氧气,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锰能生成氧气和水,而氧气与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进行。二.填空题(共4小题)12.(2022 辉县市二模)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甲的反应叫做光合作用,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80和106,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从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则甲的化学式为 C6H12O6 ;乙与硫酸反应、CO2→乙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 CO2+2NaOH=Na2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甲的反应叫做光合作用,且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可推出甲为葡萄糖,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乙,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可推出乙为碳酸钠进行分析。【解答】解:二氧化碳与水作用转化为甲的反应叫做光合作用,且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可推出甲为葡萄糖,二氧化碳能与碱反应生成乙,且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可推出乙为碳酸钠。由分析可知,甲为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乙与硫酸反应为碳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CO2→乙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6H12O6;Na2CO3+H2SO4=Na2SO4+H2O+CO2↑;CO2+2NaOH=Na2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3.(2022 内乡县一模)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反应或转化关系如图(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化学方程式:① Ca(OH)2+CO2=CaCO3↓+H2O 。C在生产或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清除铁锈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会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A会转化成B,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分别为氧化铁、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钙中的一种,D会转化成铁,所以D是氧化铁,C会与铁和氧化铁反应,所以C是盐酸,A会转化成B,所以A是氢氧化钙,B是碳酸钙,代入框图,推断合理;反应①是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C是盐酸,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故答案为:Ca(OH)2+CO2=CaCO3↓+H2O;清除铁锈。【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4.(2022 柘城县校级一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磁性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条件,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A的化学式为 Fe2O3 ;E的一种用途是 作燃料 ;C→B的化学方程式为 3Fe+2O2Fe3O4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磁性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故A是氧化铁,B是四氧化三铁,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红色固体D,所以D是铜,红色固体A会转化成C,故C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D为红色固体,B为黑色磁性固体,A、B组成元素相同,故A是氧化铁,B是四氧化三铁,E为通常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C会转化成红色固体D,所以D是铜,红色固体A会转化成C,故C是铁,代入框图,推断合理;A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E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作燃料,C是铁,能与氧气点燃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故答案为:Fe2O3;作燃料;3Fe+2O2Fe3O4。【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5.(2022 郏县模拟)推理和判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B、C是含有同一种元素,A、C组成元素相同,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则A的化学式是 H2O2 。(2)若A、B、C是含相同一种元素,B、C组成元素相同,B是有毒气体,则C的化学式是 CO2 。(3)若A、B、C是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A是一种紫红色的单质,B是氧化物,C是盐,A转化成C发生的是置换反应,B是化学式是 CuO ,C的化学式是 Cu(NO3)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1)根据C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可知C为水,然后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其他物质名称;(2)根据B是有毒气体,推断B为一氧化碳,然后根据题目信息推断其他物质名称;(3)根据A的外观性质,推断A为铜,然后结合题目中物质类别和转化关系,推断其他物质名称。【解答】解:(1)C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可知C为水,而A与C组成元素相同,则A为过氧化氢,A与C含有氢和氧两种元素,A可以生成水和氧气,所以C为氧气,水也可以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氧气,满足逻辑框图关系;故答案为:H2O2。(2)B是有毒气体,常见的为一氧化碳,而B与C组成元素相同,则C为二氧化碳,而A可以为碳或者氧气,都可以满足上述逻辑框图关系;故答案为:CO2。(3)A为紫红色单质,则A为铜,B为氧化物,则B为氧化铜,C为盐,而铜需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C,比铜金属活动性弱的常见物质为银,所以是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因此C为硝酸铜;故答案为:CuO;Cu(NO3)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三.计算题(共1小题)16.(2022 西华县一模)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转化关系,涉及反应均为初中常见反应),其中A俗名为生石灰,C为最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则:(1)D→A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CaO+CO2↑ 。(2)E→F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3)列举B在生产生活的一种用途 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俗名为生石灰,则A为氧化钙,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D为碳酸钙,氧气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C为最常见的溶剂,C为水,C与E元素组成相同,E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氧气,所以F为氧气进行分析。【解答】解:A俗名为生石灰,则A为氧化钙,高温煅烧碳酸钙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所以D为碳酸钙,氧气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B为氢氧化钙,C为最常见的溶剂,C为水,C与E元素组成相同,E为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作用下生成了水和氧气,所以F为氧气,代入图中验证,推断合理。(1)由分析可知:D→A的化学反应为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CaCO3CaO+CO2↑;故答案为:CaCO3CaO+CO2↑;(2)由分析可知:E→F的化学反应为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3)由分析可知:B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配制波尔多液等;故答案为:改良酸性土壤或配制波尔多液。【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四.推断题(共7小题)17.(2022 兰考县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存在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气体,B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C和D属于同一类化合物,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1)A在生活中的用途之一为 灭火 。(2)C→B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Ca(OH)2=CaCO3↓+H2O 。(3)E的化学式是 Na2CO3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B中含有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B中含有钙元素,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则E是碳酸钠,A是一种气体,和E能互相转化,则A是二氧化碳,A和B能互相转化,则B是碳酸钙,A和C能反应,C能生成B,则C是氢氧化钙,C和D能反应,D和碳酸钠能互相转化,则D是氢氧化钠,带入验证,符合题意。【解答】解:(1)由分析可得,A是二氧化碳,常用于灭火,故答案为:灭火;(2)C反应生成B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3)E是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故答案为:Na2CO3。【点评】此类试题的解题关键在于根据题中给出的物质信息确定部分物质,然后根据转化关系进行推理。18.(2022 河南模拟)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其中A为红棕色粉末,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D和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图中“一”表示反应关系,“→”表示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及反应条件已省略)(1)E中所含金属离子的符号为 Cu2+ 。(2)D与C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H2O) 。(3)写出A﹣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合理即可)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A~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别的物质,B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可知B为铁,A为红棕色粉末,可以制得铁,可知A为氧化铁,D和E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常见为氢氧化铜沉淀,B是铁和E能反应,所以E含有铜元素,可以是硫酸铜,则D含有氢氧根,属于碱,可以是氢氧化钠,C可以和B、A反应,即可以和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故C为酸,可以是盐酸或硫酸;故据此分析。【解答】解:(1)根据以上分析,E含有铜元素,可以是硫酸铜,因此E中所含金属离子的符号为Cu2+;故答案为:Cu2+;(2)根据以上分析,D含有氢氧根,属于碱,C为酸,酸碱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故答案为: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或(H++OH﹣=H2O);(3)A为氧化铁,C为酸,可以是盐酸,也可以是硫酸,因此任选一个酸书写化学方程式即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所以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或Fe2O3+3H2SO4=Fe2(SO4)3+3H2O(合理即可)。【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9.(2022 西华县三模)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C是一种钠盐,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它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则:E的俗名为 熟石灰或消石灰 ;A和B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 复分解反应 ;C→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OH)2=CaCO3↓+2NaOH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A~E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是胃酸的主要成分,则B是HCl,E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E是Ca(OH)2,C是一种钠盐,可以和稀盐酸反应,则C可以是碳酸钠,A和碳酸钠能互相转化,和盐酸能反应,则A是氢氧化钠,D能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反应,和碳酸钠能相互转化,则D是二氧化碳,带入验证,符合题意,据此分析。【解答】解:E是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或消石灰,A和B反应是酸和碱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生成A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故答案为:熟石灰或消石灰;复分解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点评】此类问题的解析关键在于根据题中给出的信息确定部分物质,然后根据题中的转化关系进行推理。20.(2022 获嘉县二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的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A和D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E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B的化学式为 H2 ;C→B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分解反应 ;A—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uO+H2SO4=CuSO4+H2O 。C→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O+H2O=Ca(OH)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B是氢气,A和D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E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气会与A反应,所以A是氧化铜,C会与氢气相互转化,所以C是水,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水,所以D是酸,可以是硫酸,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解答】解: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B是氢气,A和D反应可形成蓝色溶液,E在农业上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所以E是氢氧化钙,氢气会与A反应,所以A是氧化铜,C会与氢气相互转化,所以C是水,D会与氧化铜反应,会转化成水,所以D是酸,可以是硫酸,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为H2,C→B反应为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A—D反应为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和H2O,化学方程式为:CuO+H2SO4=CuSO4+H2O;C→E反应为CaO与H2O反应生成Ca(OH)2,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故答案为:H2,分解反应;CuO+H2SO4=CuSO4+H2O;CaO+H2O=Ca(OH)2。【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21.(2022 泌阳县四模)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含同一种元素,其中A﹣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经略去)。已知A是一种常见的溶剂,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E的化学式为 CaCO3 ;由A转化为C的反应是常见的放热反应,则C的一种用途是 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 ,B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五种物质,且均含同一种元素,A是一种常见的溶剂,E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则A为水,E为碳酸钙,A与C能相互转化,且C能转化为E,则C为氢氧化钙;A﹣D属于不同类别的化合物,B能与D反应,且D能转化为E,则D可以为碳酸钠,B为硫酸,代入检验,推导正确;【解答】解:由分析可知,E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由A转化为C的反应是常见的放热反应,C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呈弱碱性,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能与硫酸铜混合配制波尔多液;B与D反应,即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2SO4=Na2SO4+H2O+CO2↑,故答案为:CaCO3;改良酸性土壤(合理即可);Na2CO3+H2SO4=Na2SO4+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22.(2022 商水县二模)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D的元素组成相同。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图中用“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物质B与D的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分子的构成不同 ;(2)若B→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2Fe+3CO2 ;(3)请写出D→C的化学方程式: CO2+2NaOH=Na2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D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其中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出A为氧气,故A、B、C、D均含氧元素,B、D的元素组成相同,A能与B反应,B能与D相互转化,可推出B为一氧化碳,D为二氧化碳,C能转化为A,D能转化为C,可推出C为水,代入验证,符合题意。【解答】解:(1)物质B与D元素组成相同,但是分子构成不同,故化学性质不同;故答案为:分子的构成不同;(2)若B→D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则该反应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2Fe+3CO2;(3)D→C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故答案为:CO2+2NaOH=Na2CO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等,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23.(2022 上蔡县模拟)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D的溶液呈蓝色,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E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E的化学式为 CO2 ;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A与D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置换反应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D的溶液呈蓝色,可以用来配制波尔多液,则D为硫酸铜;E是一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E为二氧化碳,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C能与D(硫酸铜)、E(二氧化碳)反应,则C为碱,又由于A也能与D(硫酸铜)反应,则A为单质,且金属活动性比铜强;B能与A(金属单质)反应,也能与C(碱)反应,且B能生成D(硫酸铜),则B为稀硫酸,代入验证,推导正确。【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E为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B为硫酸,C为可溶性的碱,若C为氢氧化钠,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A为金属单质,D为硫酸铜,金属与盐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答案为:CO2;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置换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注意在书写化学方程式后,首先检查化学式,再检查是否配平、反应条件和沉淀、气体符号的标注。五.解答题(共2小题)24.(2021 郑州二模)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各写1个)(1)置换反应 H2+CuOCu+H2O(合理即可) ;(2)分解反应 Cu(OH)2CuO+H2O↑ ;(3)复分解反应 Cu(OH)2+H2SO4═CuSO4+2H2O(合理即可)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写、配、注、等)进行书写即可。【解答】解:(1)氢气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铜和水,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uOCu+H2O(合理即可)。(2)氢氧化铜分解生成氧化铜和水,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O+H2O↑。(3)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H2SO4═CuSO4+2H2O(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H2+CuOCu+H2O(合理即可);(2)Cu(OH)2CuO+H2O↑;(3)Cu(OH)2+H2SO4═CuSO4+2H2O(合理即可)。【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书写经常出现的错误有不符合客观事实、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不写条件、不标符号等。25.(2022 镇平县模拟)结构观、微粒观、元素观和转化观都是化学学科的基本观念。(1)将“宏观﹣微观﹣符号”表征相结合是化学学科独特的式思维方式。科学家最近在﹣100℃合成了一种化合物,其分子模型如图所示。该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5H4+6O25CO2+2H2O 。(2)已知由Cu到Cu(OH)2可经三步转化:Cu→CuO→CuSO4→Cu(OH)2,而Fe经两步反应得到Fe(OH)2,请补全转化的过程:Fe→ FeCl2 →Fe(OH)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题意,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所以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进行分析;(2)根据活泼金属和酸反应生成盐,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进行分析。【解答】解:(1)由一种化合物的分子模型图可知,1个该化合物的分子是由5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的,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5H4,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5H4+6O25CO2+2H2O;(2)要将Fe经两步反应可得到Fe(OH)2,可以将铁与盐酸等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再与碱溶液反应即可,所以,转化的过程是:Fe→FeCl2→Fe(OH)2。故答案为:(1)C5H4+6O25CO2+2H2O;(2)FeCl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