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3.10 煤、石油和天然气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3.10 煤、石油和天然气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自然资源》单元 10.煤、石油和天然气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自然资源》 课题 10.煤、石油和天然气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学习内容及要求 4.2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5~6年级⑤了解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化石能等能源。 11.人类活动与环境 11.1自然资源 5~6年级①知道海洋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能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等,树立海洋国土意识。 ②知道资源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以垃圾分类为例,通过践行垃圾减量与分类回收,树立循环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知道什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人类利用规模最大的能源,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科学思维 能基于对相关科学事实的梳理、分析,对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原因作出合理的推测,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 探究实践 会做模拟石油开采实验。 态度责任 乐于交流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知道什么是能源。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模拟石油开采实验,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
教学 准备 教师: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图片和视频,实验器材十二组(广口瓶一个,食用油适量,小石子适量, 双孔橡皮塞一个,长颈漏斗一个,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烧杯两个,红墨水适量,水适量)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身边的能源。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谈话:冬天是怎样供暖的?汽车是怎么发动的?家里的厨房是用什么做饭菜的?
二、探索 (一)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主要能源 1.观察:煤、石油、天然气的特征 出示煤、石油、天然气图片(有条件的学校提供实物),引导学生从五感官进行观察。 (1)煤:黑色,不透明,有光泽,硬硬的,有气味……固体 (2)天然气:无色,透明,有刺鼻的气味……气体 (3)石油:深褐色,不透明,黏稠,有刺鼻气味……液体 2. 揭示概念 (1)能源: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教师出示图片: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 人类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3.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 教师出示图片:煤的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代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4.播放煤、石油和天然气形成的视频。 (二)石油能源的开采与煤、石油和天然气能源的运用 1. 模拟石油的开采 (1)教师出示石油开采示意图,分析如何进行石油开采。 (2)给学生提供实验器材(广口瓶一个,食用油适量,小石子适量, 双孔橡皮塞一个,长颈漏斗一个,玻璃导管一根,橡皮管一根,烧杯两个,红墨水适量,水适量)。 (3)讨论如何安装模拟石油开采装置。 (4)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①在广口瓶中倒入食用油,加入小石子,用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 ②将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穿过橡皮塞,分别伸入瓶底和瓶中部,把与玻璃导管相连的橡皮管另一端放入空烧杯中。 ③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倒入红色水,猜测并观察出现的现象。 2. 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用途 (1)指导学生查阅资料。 (2)学生交流。 煤:燃烧发电、炼制焦、制煤气…… 天然气:制造氮肥、生活用燃料、代替汽车用油…… 石油:炼制汽油、提炼润滑油、提炼石蜡…… (三)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的异同 1.指导学生根据本课所学,分析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的异同。 2.学生交流:煤、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形成:煤、石油和天然气是远古时生物的遗骸在漫长的地质年代经过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它们的形成与太阳能有关; ②燃烧时都会转换为光能、热能和动能; ③当今主要能源; ④不可再生; ⑤燃烧产生污染环境的物质,非清洁能源。 (1)不同点: ①天然气和石油会向上移动,形成储油层和天然气层;煤深埋在地下,所以开采的方法也不同; ②能量释放不同:石油和天然气燃烧后,释放的热量比煤更多; ③用途不同;石油可炼制汽油等,天然气可制造氮肥等,煤多用于燃烧发电等; ④性状不同:煤是固态的,天然气是气态的,石油是液态的。 观察事物要从五种感觉入手,此环节中的煤可以应用眼、鼻、皮肤三种感官进行观察,天然气和石油可用眼和鼻两种感官进行观察。现实中原油是较难获取的,天然气是无色有气味的气体生活中常用但是不容易带到课堂中进行观察。所以原油我设计用图片结合视频来引导学生来了解,天然气指导学生回家和父母一起打开天然气去观察会发现其是无色、透明、有气味的物质。 通过揭示能源的概念,让学生明确自然资源中有能源,认识到煤、石油和天然气是目前传统的主要能源。这三种主要传统能源的形成,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文字资料,辅之图片讲解和视频,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与储藏环境。
三、研讨小结 讨论: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了哪些能源?哪些能源利用最多?还能利用哪些能源?
四、拓展 收集能量相关资料。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煤、石油和天然气里储存的是( )。 A.动能 B.水能 C.化学能 D.热能 2.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煤和石油是人类利用的主要能源,它们是可再生性能源 B.天然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人类可无限的开发利用 C.水能和风能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是可再生性能源 D.如果大量利用太阳能,会使太阳能在短时期内消耗尽 3.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属于能源 B.它们的形成都经过漫长的年代 C.它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它们和我们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 4.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后导致了空气中( )气体含量不断增加,并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A.氧气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氮气 5.下列能源中,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_________。 A.风能、电能 B.煤、石油和天然气 C.太阳能和地热 D.潮汐能和水能 判断题 1.长江三峡电站是利用核能发电的大型电站。( ) 2.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 3.火力发电一般是指利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等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来加热水,使水变成高温、高压的水蒸气,然后再由水蒸气推动发电机来发电。( ) 4.煤是几亿年前植物死亡被埋入地下,与空气隔绝,在长期的压力、高温的共同作用下,慢慢形成的。( ) 5.离开能源,人类将无法生活。( )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B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2.煤、天然气和石油 三大能源 形成 用途 异同
八、课堂反思
本课的三部分内容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形成、开采、作用与三种能源的异同。第一部分认识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首先通过观察活动,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特征;然后通过阅读活动,让学生了解到像煤、石油和天然气这类能储藏和提供各种能量的自然资源即是能源,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基础;让学生深入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的形成过程。第二部分是两个动手活动,一是模拟石油开采,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石油这种能源的开采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和观察能力;二是查阅资料,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的用途,这部分是将课堂所学联系生活实际。第三部分是交流活动,根据本课所学,通过交流比较煤、石油和天然气三种能源的异同,让学生全面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主要的传统能源。 要关注学生对社会科技的认知,现代社会中能源的运用涉及到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所以学生对煤、石油和天然气是有认知基础的,另外石油的模拟开采实验可以用视频资源来补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