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1.2 各种各样的能量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 1.2 各种各样的能量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 《神奇的能量》单元 2.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神奇的能量》 课题 2.各种各样的能量 课时 1
核心 概念 4.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
学习内容及要求 4.1 能的形式、转移与转化 5~6年级①知道动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等都是能的形式,了解这些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认识更多形式的能量:热能、电能、化学能、光能、核能等。 科学思维 知道能量能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使物体做不同的工作或运动。 探究实践 利用不同材料研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不同能量的表现形式和特点,知道能量大小对物体运动有影响。 态度责任 发展学生对于研究能量的兴趣。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教学 准备 教师:冰格袋 辐射计 手电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我们将要继续探索能量。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 观察和体验不同的能量有不同的形式和特点 复习引入,过渡自然,拉开新课学习的序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索 (一)对热能传递的研究 1.出示冰块,观察:这块冰块接下来会有哪些变化? ——它会融化。——从固态的水变成液态的水。 热量在怎么传递? ——空气温度高,把热量传递给冰块。 可以加快这块冰的融化吗? ——放进热水里。——呵热气。——用手捂着。 学生体验用手捂着冰块,热量从手传递给冰块。引导学生从热能的传递角度来理解该现象。 2.看图分析,热能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传递? 教师指导3种热量传递的方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短视频学习 观察图片内容,分析:是否有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热量传递。 3.小结:在这些热量传递中,太阳传递给地球的热辐射,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能量来源。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 (二)观察电能的应用 1.电能是目前应用最为便捷的一种能量。各种用电器,就是把电能转化成我们需要的其他能源。 2.观察:教室里有什么电器?它把电能转化成什么能源? 3.小组讨论:你还知道的其他电器,它把电能转化成什么能量?可以干什么?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 (三)化学能藏在哪里? 1.我们人体的各种活动,也需要能量,比如,我们奔跑,就要消耗大量的能量。我们身体里的能量,从哪里来?——从食物中获得。 2.指导:食物进入体内,它的能量就可以提供给我们,做各种活动。这种能量,发生了物质的化学变化,我们称为化学能。 3.看书本,学习各种化学能的表现:篝火燃烧,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获得的能量再次释放出来;汽车开动,汽油燃烧或者电能转化;遥控小车用到的电池,把储存在电池里的能量释放出来…… 4.完成活动手册第2页的相关填写。 5.小结:化学能是一种隐藏的能量,绿色植物、食物、电池、煤、汽油中均储存着化学能。 (四)神奇的光能 1.太阳光穿过茫茫宇宙太空,经历了8分钟的路程,到达地球。我们可以怎样利用光能呢? 2.演示实验:辐射计实验,观察光照让叶片转动起来的现象。 3.分组实验:将太阳能电池板组装到小车上。 4.学习:光是一种电磁波,分可见光和不可见光。它们具有的能量都属于电磁能。展示更多的光能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卫星、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路灯…… 看不见的光:微波炉、X光机等 (五)了不起的核能 1.在我们所使用的能源中,有一种能量很大但也有危险性的新能源,是哪一种? 2.学生交流对核能的了解。 在教材中,对于热能的传递并没有通过很多的实验来理解,而是通过一张情境图。因此,热的传递方式,由冰块开始引起学生的现象分析,再用短视频来呈现知识要点,对于学生的学习成效来说,时间成本就相对较低。能用更有限的教学时间,达到最明晰的教学效果。
三、研讨小结 1.讨论科技双刃剑的科技伦理。 关于科技双刃剑的问题是从核能延伸过来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思辨训练,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问题。并通过这样的探讨,更加意识到科技发展的终极目的在于造福人类。也可藉此渗透学习目标的德育融合。
四、拓展 1.收集核能发电资料。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 )。 A.光能 B.电能 C.动能 D.风能 2.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 )。 A.光能 B.动能 C.化学能 D.势能 3.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支持这些活动的能量是( )。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势能 4.将生活垃圾中可燃物分离出来,送到发电厂焚烧,产生的( )可用于发电。 A.废气 B.热量 C.光能 D.风能 5.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 )能。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热能 判断题 1.热能可以将水烧开、光能可以使植物生长、电能可以使电灯发光。( ) 2.绿色植物生长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与光合作用所合成的生物能源。( ) 3.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 4.风筝飞上天靠的是重力。( ) 5.电饭锅煮饭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了热能。( ) 参考答案: 1.A 2.C 3.C 4.B 5.D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2.各种各样的能量
八、课堂反思
“能量”是在小学阶段较为重要的一个大概念。在宇宙中,能量的总量总是不变的,但是,在某种事件发生的过程中,能量的储存形式可以从一种转化为另一种。 在教材中,以小诗揭开本单元学习的序幕,以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问题,将同学们的视野引向“能量”。本单元的4课内容,正如在序言中所说,关注了如下问题: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形式?能量之间怎么转化?以及研究电磁铁,每课的标题就非常清晰地让我们认识到这一课的学习重点。 在第1课中,呈现5种不同的情境图,指向共同的答案:依靠能量来工作或运动。随后,观察更多的现象,来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演绎法来进行研究,丰富学生的知识经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主要的学习方法。教材提供的活动较多,目标设定较全面,教者要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尤其是在组长的主导下完成自己的分工任务。 因为能量是抽象的,学生很难以从形象化的角度来进行直接观察,所以需要让学生从具体的现象中去发现研究能量和认识能量。 在探究能量大小与物体运动之间的关系,我们主要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实验操作,记录,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提高探究能力。我们教师着重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探究式学习方法,以讨论、观察、小组实验等活动,开展学生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