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 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2017秋)科学五年级下册 1.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表格式教案(含课堂练习和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单元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课题 1.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课时 1
核心 概念 5.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学习内容及要求 5.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5~6年级③初步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知道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形状、大小和功能。 科学思维 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装片,发展动手操作能力。能够比较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不同与相同。 探究实践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的好处。 态度责任 在探究活动中体验与人合作与交流的乐趣,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的比较。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理解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单位,白细胞消灭病菌的过程。
教学 准备 教师:教学PPT 显微镜、抹布、洋葱切片
学生:记录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1.和学生简单互动拉近距离。2.让学生意识到进入上课状态。
一、导入课题 1.出示Flash:我是细胞,我是构成生命体的“积木”。 2.同学们,搭建生命体的积木是什么呢?(细胞) 好,那就让我们走进“细胞”世界,探究微观世界里“细胞”的奥秘。
二、探索 初步感知细胞 出示课件,展示几种细胞,初步感知细胞的形状和结构特点。 1.仔细观察图片,把观察到的细胞的形状、结构、像什么填写在活动记录单中。 2.活动开始。 3.下面我们请小组同学,把你们观察到的给大家介绍一下。 4.实物展台:展示观察后填写的表格。 5.小组汇报。 (三)对比观察细胞 1.下面我们再来观察6组细胞,看看它们之间在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2.观察对比、汇报交流。 3. 通过这几组细胞的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4.大多数细胞都是非常小的,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清,但有个别细胞却很大。如鸡蛋中的蛋黄(未受精的)就是一个细胞。 (四)显微镜观察细胞 1. 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我们知道细胞的形状和结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想亲眼看到显微镜下细胞的样子吗?接下来我们借助显微镜来观察一下神奇的细胞世界。 2.教师介绍显微镜使用注意事项 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4.分组汇报 5. 猜图游戏:判断下面这些图片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三、研讨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生物体基本上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而细胞世界远比我们这节课看到的要复杂得多,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有能力去探索更深奥的微观世界。
四、拓展 你还能用显微镜观察其他东西吗? 例:皮肤
五、练一练 一、选择题 1.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 B、细菌 C、病毒 D、微生物 2.“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 B、白细胞 C、神经细胞 D、细胞 3.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 B、细菌 C、霉 D、病毒 4.()不是单细胞生物。 A.草履虫B.紫丁香C.细菌 D.百合 5、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细胞呈() A.近似长方形 B.近似正方形 C.不规则形状 D.三角形 二、判断题 1.人体表皮细胞早近似长方形。 2.细胞都很小。鸡蛋太大,不是单个细胞。 3.细胞的生命与生物的生命一样长。 4.所有的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5.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同一种生物的不同器官也是不同的。 参考答案: 1、A 2、B 3、B 4、B 5、A 1.× 2.× 3.√ 4.√ 5.√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搭建生命体的“积木” ↓ 细胞
八、课堂反思
1、在导入时我能从学生常见的活动开始,然后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伊始,我先让学生回顾他们小时候用积木搭过什么,然后设疑:如果把我们的身体或其它生命体也比做房子,那搭建他们的积木是什么 这时学生的回答还是较浅显的,认为是各部分器官:皮肤、头发、骨骼、血液、五脏六腑等。这时我进一步追问,这些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肉眼能看到,那这些部分又是什么构成的呢 学生顿时很困惑,有了探究的兴趣。 2、课堂能关注学生学习的兴趣点,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体验探究的乐趣。从让学生肉眼观察洋葱表皮到显微镜下看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长方形格子(细胞),再到看多个生命体的细胞,我关注到学生的兴趣始终是高涨的,眼里有惊喜。有了很多不同生物体细胞的感知,我再让他们比较它们的异同,自然水到渠成。再从我们的生长发育与细胞有没有关系,让学生进行思考,从而解决本课的重难点。整个过程是学生发现的过程、探究的的过程。 3、课外拓展、学以致用 为了增加学生的信息量,我补充了一些资料,例如,大多数细胞很微小,在10 微米一-100 微米之间,让学生了解微米;我们人体一些部分的细胞新陈代谢时间;如果化验单上显示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意味着什么等。 不足之处: 在教学过程中我只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的结构,初步感知细胞,虽然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我觉得还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除了植物的表皮细胞动物的表皮细胞又是怎样的,包括我们人的,这些都是学生想进一步通过自己的观察认识的,但这部分我仅用图片代替。这是本课中最大的遗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