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中图版必修2第一章 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第二节 人口迁移的特点及影响因素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opulation movement123结合资料,认识世界和中国的人口迁移情况,初步培养人地协调观和区域认知素养。运用图文资料,认识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的特点,提升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运用资料,能够从多角度、多要素综合分析世界和中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能够结合时空的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给出简要的地域性解释。教学目标学习目标思考:影响明朝初期山西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这对我国当时的人口分布有什么影响?新课导入明朝初期山西人口向外迁移材料:元朝末年战乱、中原地带十室九空、满目疮痍。明朝政府从洪武三年(1370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的近50年中,共18次从山西向全国各地移民、涉及到18个省490多个县的882个姓氏,移民数量达百万、规模沿大。当时规定、凡移民者必须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手续、然后从这里出发、迁往按政府指派的目的地。01人口迁移的概念The concept of population migration人口迁移:人们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其他地区,永久性或长期性地改变其定居地的行为。按是否跨越国界,可分为国际人口迁移和国内人口迁移。概念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我国人口普查时,将离开户籍地半年以上人口,称为流动人口。韩梅梅从美国学成归来,在上海工作。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江西的小明同学到广东上学,同时把户口也迁过去。01“民工”涌向城市02030405下列现象哪些属于人口迁移?人口迁移:人口流动:时间长,居住地变更时间短,居住地未变更√√√ⅩⅩ受生产力水平和出生率死亡率变动的影响自然增长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机械增长数据为百分率,正直为增长,负值为减少。人口增长知识拓展人口机械增长率一定区域内,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又称为人口净迁移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人口机械增长/年平均人口数x100%人口机械增长=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内迁出人口数人口迁入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100%人口迁出率= 年内迁入人口数/年平均人口数x100%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时,该地区为人口净迁入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负时,该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区。注意增长数和增长率的区别02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读图,概括新大陆被发现后世界人口迁移的方向,并分析原因。方向:1.新航线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影响2.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主义扩张,奴隶贸易原因:从旧大陆(欧洲、非洲)向新大陆(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迁移1. 新大陆被发现后黑人的恶梦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读图回答:世界人口的主要迁出地有哪些 主要迁入地有哪些 主要迁入地:大洋洲、北美、欧洲、西亚。主要迁出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特点1劳务输出是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资料:沙特阿拉伯位于沙特阿拉伯半岛,石油已探明储量居全球之首,占世界总储量的1/5。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较快,且生活富足,吸引了大量外国人前来打工谋生,他们大部分工作在石油、服务、建筑等行业。据统计,沙特阿拉伯人口数为3170万(2016年),其中外籍人口约1000万,占总人口30%以上。结合材料二,总结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特点2 国际难民数量增加资料:资料:截至2018年底,全球因政治冲突、战争或迫害等原因导致的难民人数约为2590万。叙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来源国,有670万难民,有400多万人逃离该国。叙利亚小难民艾伦的尸体被冲上海岸资料:2017年移民到美国数量居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墨西哥、中国、古巴、印度、多米尼加共和国。近年来,美国为了吸引优秀专业人才,推出“杰出人才”移民政策。结合图表材料,说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及特点。方向:由发展中国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向发达国家(欧洲、北美)迁移特点3 专业人才移民数量增多表1 2015年全球接纳移民数量前五位的国家6月20日是“世界难民日”国际难民问题时期 特点 迁出地 迁入地 原因二战前二战后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旧大陆(亚、欧、非)新大陆(美洲、大洋洲)1.殖民主义扩张和资本主义发展2.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1.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2.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亚、非、拉西欧北美西亚北非1.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2.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地区差异小结国际人口迁移特点国际人口迁移及其特点Domestic population migration and its characteristics031、建国前国内人口迁移方向:①古代历史时期:西晋永嘉之乱,唐代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难,使人口大规模地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迁移。②唐代至清代:江西迁往湖广,湖广迁往四川。③清代至新中国成立前:闯关东、走西口、下江南特点:频繁、规模大探究据图说出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方向、特点,并探讨其原因?原因:战乱、自然灾害等说说它们背后的故事东部到边疆、城市到农村;支边、上山下乡原因:特点:国家政策,为了开发内地和边疆,户籍管理政策有组织、有计划、规模小2: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流向:读下图及课文,试着说出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人口迁移的方向,并分析其原因。乡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向工矿地区流向:原因:特点: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自发的,流动人口剧增3、改革开发以后改革开放后读下图及课文,试着说出改革开放后人口迁移的方向,并分析其原因。人口向城镇迁移人口向东部迁移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迁移方向“民工潮”是农民纷纷外出打工所形成的潮流。每年农历正月前后,浩浩荡荡的民工大军南下北上,东奔西跑,铁路、公路车流如水,交织成一股逾月不退的“春运潮”。过去人们总说农村是个大海绵,如今“民工潮”浪打浪地涌出来,拍打着城市的门户。改革开放以来,商品经济大潮冲击着每一个角落,也强烈震撼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小结国内人口迁移特点阶段 特点 方向 原因历史上建国初至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后闯关东、走西口、黄河中下游、长江、珠江流域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乱等频繁、规模大支边、上山下乡、东部到边疆、城市到农村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有组织、有计划,规模小乡村到城市、内地到沿海、向工矿地区改革开放、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城乡差距大自发的,流动人口剧增04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Main factors affecting population migration人们为什么要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呢 Why do people move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推拉理论认为人口迁移的动力由迁出地的推力( 排斥力)与迁入地的拉力(吸引力)共同构成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Push-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你还能列举出更多人口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吗?迫使人们迁出一种多种消极因素所产生的推力促使人们迁入一种多种积极因素所形成的拉力迁移障碍推力因素Push factor拉力因素Pull factor影响人口迁移因素——自然因素自然环境曾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对自然适应、控制能力的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但自然环境仍然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气候土地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差异及自然环境变化导致人口迁移案例:爱尔兰的土豆大饥荒和移民潮在近代历史上,爱尔兰曾经经历过“成也土豆,败也土豆”的时期。土豆于17世纪初传入爱尔兰,后败广泛种植。到18世纪末,土豆成为爱尔兰的主要粮食,但是从1845年起,爱尔兰连续数年,土豆因病害严重歉收,引发大饥荒,短短几年中,100多万人背井离乡,形成移民潮。为纪念爱尔兰大饥荒150周年,1997年爱尔兰人在首都都柏林街头修建了一系列逃荒者的雕像。案例:图瓦卢举国搬迁图瓦卢位于南太平洋,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全国最高海拔仅为4.5米,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国土不断淹没,2001政府就宣布对抗海平面上升失败,当地政府曾考虑在邻国购买土地建立“国中国”,然后由于经济落后只能放弃。转而向邻近国家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求助,而由于图瓦卢在国际上几乎没有影响力,并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慷慨解囊。影响人口迁移因素——人文因素经济因素往往对人口迁移起着主导作用,是目前全球人口迁移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但在不同情况下,任一因素都会成为主导因素。经济政治社会人文追求更好的生活条件,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经济收入战争、国家政策、政治迫害等家庭、婚姻、教育等案例:美国本土人口迁移19世纪中期南北战争造成人口大规模西移;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人口由乡村大量流向城市;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由于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等原因,南部人口大量迁往北部;20世纪60年代开始,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南部和西部油气资源丰富、新兴工业兴趣的“阳光地带”。19世纪中期以来美国本土人口迁移旧金山湾景观案例:美国本土人口迁移阶段 流向 影响因素南北战争时期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根据背景资料,填写下表:东向西战争农村向城市经济南向北经济、自然灾害东北向南、向西经济、自然环境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出地)知识拓展有利 影响 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利于恢复生态环境;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联系;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 影响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步发展;带来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问题。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迁入地)有利 影响 为迁入地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不利 影响 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在住房、交通、卫生、教育、城市环境等方面产生巨大压力。知识拓展课堂小结人口迁移概念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二战前二战后历史时期建国后改革开放后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人口迁移的带来的影响迁入地迁出地分类案例研究: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 课本P18阅读案例研究思考下列问题: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移民?在移民迁入区和迁出区,分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鸟瞰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案例研究: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问题1:为什么要进行生态移民?宁夏红寺堡位置答案:改善移民生产和生活环境,保护和恢复迁出区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案例研究: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问题2:宁夏红寺堡位置答案:迁出区:恢复生态环境迁入区:宁夏红寺堡移民开发区开发建设以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给移民新建了日光温室、菌棚等,引导他们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了宁夏南部山区移民的用水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移民迁入区和迁出区,分别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课堂练习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课堂练习婚配性别比是指在初婚市场中,某年龄段可提供选择的男性与女性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2010-2060年我国城乡大龄未婚人口(33-40岁)婚配性别比。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 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 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2.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 B.生育观念 C.生育政策 D.外来移民… …… …1.未来几十年,我国农村与城镇婚配性别比差异加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农村B.城镇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农村C.农村大量未婚男性迁往城镇D.农村大量未婚女性迁往城镇2.我国农村和城镇大龄未婚人口婚配性别比分别从2051年和2045年开始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增速 B.生育观念 C.生育政策 D.外来移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3新疆( )A.2010年人口增长已接近“三低”模式B.人口密度增大,已经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本地城镇化无关D.农业人口2010年比2000年大为减少年份 常住人口(104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 1846 17.57 5.40 33.8%2010年 2181 15.99 5.43 39.9%课堂练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约166万平方千米。下表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统计数据。4.新疆在这十年间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增多,其原因是( )A.环境改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自然增长率上升B.矿产资源开发、商贸活跃,劳务输入人口数量增多C.政策扶持、文化教育发展,0~14岁人口比重上升D.少数民族地区医疗保健水平提高,死亡率大幅下降年份 常住人口(104人) 出生率(‰) 死亡率(‰) 城市人口比重2000年 1846 17.57 5.40 33.8%2010年 2181 15.99 5.43 39.9%…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