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美国内战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课 美国内战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第3课 美国内战
一、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通过学习林肯的事迹,使学生认识到杰出的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分析《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内容及对战局的影响,形成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认知。
时空观念:通过图示来理解北方在美国内战中取胜的原因和美国内战的性质和意义;通过美国内战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对比,理解美国内战在美国历史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能够将美国内战放在特定的时空进行分析评价。
史料实证与历史解释:通过多则文字资料、图片等多种资料的应用,形成理解、分析、归纳及知识迁移的能力,能够对内战的起因、过程、意义作出有条理的阐述和概括。
家国情怀:认识到奴隶制的罪恶,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知道国家统一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美国内战爆发的原因、美国内战的历史意义。
难点:美国南北方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美国在独立后的几十年间,领土迅速从大西洋沿岸扩张到太平洋沿岸。领土的扩张,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美国北方和南方的矛盾也日益加剧,最终导致内战爆发。是什么因素引发了美国内战 为什么说美国内战是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本节课我们学习 第3课 美国内战
(二)、讲授新课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美国领土的扩张
材料:美国版图的扩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18到19世纪美国版图不断扩大。美国版图扩张的方式非常多元,有一部分是暴力夺取和吞并而来,还有一部分则是从其他国家(法国、俄国)购买而来。美国最大的海外飞地——阿拉斯加州,便是在1867年从俄国手中购入的。美国领土扩张的方向是自东向西的,发展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已成为了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
材料:1810年至186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倍之多。而北方工业产值占全国比重的91%,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的75%,工业总产值居世界第4位。
材料:1790年南方黑奴的人数有67.7万人,而到1860年黑奴人数增长到400万人。
1790年种植园主从黑奴身上所榨取的利润为每人80美元,到了1860年所榨取的利润上升到了每人1400-2000美元。
通过材料分析美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到19世纪中期,美国成为东临大西洋,西濒太平洋的大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2、两种经济制度:
内战前的国内局势
为什么水火不容?
材料一: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材料二:美国北方的棉花57%依赖南方;而南方的种植园主却把大量的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
材料三:北方的工业品缺乏销售市场;南方种植园奴隶主却从英国进口廉价的工业品。
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要素:雄厚的资本、自由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丰富的原料。
材料:南方的种植园主把棉花和其他原料运往英国,从英国输入大批工业品。北方资产阶级希望提高关税,保护本土工业,南方种植园奴隶主主张自由贸易,使其得到廉价进口货。南方种植园奴隶主采用奴隶制生产方式占有大量劳动力;北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廉价自由劳动力。 对于新扩张的西部领土,北方希望以自由州身份加入联邦;南部希望以蓄奴州身份加入联邦。
结合材料一分析美国独立战争之后南北双方分别代表什么经济?双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
思考:新扩张的土地如何开发?
北方主张在西部地区建立自由州,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南方主张在西部地区力图扩展奴隶制,建立蓄奴州。
南北方不同的经济类型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南方为了扩大棉花等原料出口,换取英国廉价的工业品,反对提高关税;北方为发展本国工业,要求提高关税,抵制外国商品的输入。
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北方一些有识之士坚决主张废除奴隶制度,开展废奴运动。他们揭露奴隶制度的罪恶,积极帮助黑人奴隶逃往北方。
二、内战爆发:
1、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
林肯出生在肯塔基州一个贫困家庭,做过木工、店员、乡村邮务员等。因为贫困,林肯几乎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是他刻苦自励,勤学自修,成为律师,担任过州和联邦的议员。
林肯同情奴隶,痛恨奴隶制,但他不同意采取过激的方式,激化南北矛盾,引发国家的分裂。他主张用和平的方法,逐步限制奴隶制,最终达到废除奴隶制的目的。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以200万票(南部10个州0票)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为什么林肯就任总统成了战争导火线
材料一:“‘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期望它停止分裂。联邦必须而且将会得到保留。” ——林肯1858年演讲
材料二: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 ——林肯
材料三:废除奴隶制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林肯
1860年共和党候选人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他拥护联邦,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这引起了南方奴隶主的不满,南方奴隶主便以此为借口挑起战争。林肯当选总统也成为了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南方 7 个州宣布退出联邦,成立“南部同盟”。 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 “南北战争”。
2、内战的爆发:
1861年4月12日,南方联盟不宣而战,14日占领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南北战争正式爆发,林肯不得不宣布对南方作战。史称“美国内战”或“南北战争”。
材料:北方人普遍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盲目乐观,战前北方军队准备不足。
材料:美国高级军官以南方人居多数。开战时,美国陆军军官的1/3、海军军官的1/4加入了南军。这导致北方军队缺乏优秀将领。
材料:英法两国不希望美国成为一个统一和强大的国家,也不愿意中断重要的工业原料——棉花的供应,因此支援南部联盟。 ——刘祚昌著《美国内战史》
结合材料思考:战争初期为什么实力较强的北方会处于劣势?
由于南方蓄谋已久,早有军事准备,致使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首都华盛顿也险些被攻占。
北方的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许多城市爆发示威游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扭转战局。
三、北方的胜利:
1、林肯政府措施:
思考:《宅地法》和《解放黑奴宣言》为什么能扭转局势?
材料:从1863年1月1日起,凡年满21岁的美国公民,或符合入籍规定申请加入美国国籍的外国人,为了居住和耕种,免费或缴纳10美元登记费,即可领得不超过160英亩的西部国有土地作为份地。耕种5年后,或5年内在宅地上居住满半年并按每英亩1.25美元缴纳费用者,所领取的土地即归其所有。
材料:“1863年元月1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当他们或他们之中的任何人为自己的自由而作任何努力时,不作任何压制他们的行为。我进一步宣告在适当条件下,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
材料:黑人在南部联盟的后方发动起义,展开游击战争,牵制敌人4万兵力。
50万黑人奴隶逃跑,严重破坏了南部种植园经济。20万黑人应征入伍。
25万人担任军队的后勤工作。18万多黑人直接参加了战斗,其中13万多来自南部叛乱各州。
这两个法令深得人心,调动了农民尤其是黑人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从而扭转了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864年北方军队围攻“南部同盟”的首都里士满。1865年,罗伯特·李的部队陷入北方军队的重围之中,被迫向格兰特请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1865年,林肯被拥护奴隶制度的狂热分子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作出了杰出贡献,得到了美国人民衷心的爱戴与景仰,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2、意义:
材料一:美国南北战争粉碎了奴隶主的反动势力,从而维护了美国的统一......如果美国分裂成了两个或者更多的国家,或者北方没有赢得胜利,美国就不可能成为20世纪世界第一强国。 ——《大国崛起》
材料:在南北战争以后的几十年中,美国经历了最惊人的经济发展……1860年,美国在世界工业国家中排在第四位,而到1894年时却跃居首位。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从1859---1909年,美国的工业产量由18.8亿美元增至130.4亿美元,增加了约6倍。其中,钢产量由1.2万吨猛增至318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钢国;石油开采量从50万桶增加到两亿桶以上;机器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发展更为迅速…… --《大国崛起》
通过以上材料分析美国内战的意义?
南北战争实质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北方的胜利,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清除了最大障碍。国家统一是国家发展强大的前提条件,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消除种族歧视,实现自由平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课堂练习
1、美国南北战争前是“一国两制”的经济格局,其中“两制”是指( D )
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 ②南方封建经济 ③北方奴隶制经济 ④南方种植园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861年美国颁布《反联邦脱离法》,林肯曾经就此比喻道:“为保全生命,往往不得不把手脚截掉,但绝不会为了保全手脚而葬送生命。”他所说的“保全生命指的是( B )
A.实现国家独立B.维护国家统一C.争霸世界 D.发动美西战争
3、19世纪中期,美国北部需要大量自由劳动力及棉花等廉价工业原料,而南部奴隶主却把几百万黑奴禁锢在种植园内,并把棉花等产品大量输往英国等欧洲国家。这反映出当时美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D )A.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严重匮乏 B.英国殖民统治仍然阻碍着经济发展C.工业生产落后缺乏国际竞争力 D.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矛盾
4、、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讲中说过这样一句话:“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这位“伟大的美国人”是( A )A.林肯 B.杰斐逊 C.华盛顿 D.罗斯福
(五)、板书设计
第3课 美国内战
一、南北矛盾的加剧
1、背景
2、根本原因
二、内战爆发:
1、林肯当选总统:
2、内战的爆发
3、初期失利
三、北方的胜利:
1、林肯政府措施:
2、意义
(六)、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