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七下读图复习 练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历史与社会七下读图复习 练习

资源简介

1、我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读图回答:
(1)我国位于 洲东部, 洋的西岸。
(2)我国濒临的四个海中属于内海的是 海,最南面的是 海。
(3)我国陆地面积约 平方千米,领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约跨纬度 度。
(4)我国的邻国中,面积最大的是 ,人口最多的是 。
(5)2009年3月,日照(属山东省)等14个沿海城市入选中国“滨海度假”国家旅游线,日照市东部濒临的海是 海。
2、读中国政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将图中字母及其对应的省区名称、简称连线:
A 甘肃省 秦
B 河北省 陇
G 陕西省 台
D 台湾省 冀
E 四川省 粤
F 广东省 蜀
(2)东北三省由高纬到低纬的顺序是:
。(填简称)
(3)位于长江流域的两个直辖市:
①是 ,②是 。
(4)我们学过的词语中很多涉及一些地名,你知道它们指的是哪些省区吗?在上图中用下列序号将对应省区表示出来:
①巴山蜀水 ②黔驴技穷 ③皖南事变。
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不均匀,
东部_______,西部________。
(2)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名A________
B_________
(3)我国有______个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分
布最多的事_______省,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是______族,遍布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是_______
族。
(4)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和_____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和_____的边疆地区。
4.读右图完成以下各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高原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平原名称:
E________ F________ G________ H________
(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四大盆地名称:
I________ J________ K________ L_________
5.读下面这幅解剖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剖面图大致沿纬度多少度绘制而成? __________
(2)我国的地势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地势使我国河流流向大多是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区的名称各是什么?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4)海平面是什么海的海平面? ___________
6.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完成相应题目: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中:
A______地区 B______地区
C______地区 D______地区
(2)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所在的气候类型填在下列空格中:
A______气候 B______气候 C______气候 D______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3)B、D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是___________一线,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这一界线南北两侧有明显的差异,请完成下列表格:
秦岭——淮河以北(北方) 秦岭——淮河以南(南方)
民居特色
交通
饮食
一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只要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4)A与B的界线与_______区与______区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
(5)C与A、B、D的界线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线基本吻合,其确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
7.读图完成题目: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是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 D_______
(2)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是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
(3)大陆上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字母E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省
(4)中部有台湾最长的河流________自东向西注入海峡、著名的旅游胜地_______潭和台湾的最高峰________。东北部的为 我国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方。
(5)写出台湾的气候类型及特征。
北回归线以南:__________气候;北回归线以北:__________气候,这两种类型的气候的共同特征是降水丰富、__________。由此可知,台湾地跨 和 (温度带),主要农作物有 (两种即可),产量居世界首位的是 。
(6)台湾的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丘陵,其中最主要的是______,主要分布在台湾的______部。台湾的人口、城市、交通主要集中在_______部,山地和丘陵主要分布在_______部。
(7)列举台湾的美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台湾省的主体是 岛,居民以 族为主,少数民族人数最多的是____族。
8. 读台湾岛地形剖面图(沿北回归线附近),完成下列要求:
①A、B水域及岛域C的名称:A ,B ,C 。
②图中最高峰D是 ,海拨约 米。
③E处地形属于 ,这里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
9.读北方地区图回答问题。
(1)填注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是_________(山脉),b是_________(山脉)
(2)位于a两侧的地形区d是_______、f是________,位于b两侧的地形区c是_________、e是_________
(3)e地区突出的生态问题是_______采取的根本措施是加强黄河____游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
(4)为了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用水紧张的问题,我国正在修建_________工程,此工程主要是将________流域的水调往华北、西北地区,该工程的东线充分利用了图中的g河作为输水通道,g河也是2008年中国雪灾期间北煤南运的主要通道,g是______。
10.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以上海为核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回答:
(1)城市: D ,E 。
(2)水域:B ,C ,
F 海,G 湾。
(3)北京的游客想到上海观看世界博览会,并游览
杭州西湖。如果乘坐火车,请你选择一条最优路线。
11.读新疆相关图并回答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山脉 B、 山脉、C 河 
D、 盆地,这里有我国最大的沙漠:___ 沙漠
E、 (行政中心)F、 (铁路线名称)
(2)该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
(3)该省区我国地势第____阶梯,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
所属的温度带是____带。
(4)该省区的城市和人口多分布在盆地边缘地带,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该省区的农业特点主要是_______农业,2000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创造出一种灌溉设施-------_______。这里的水果特别甜,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棉花产量和品质也稳居全国首位,其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该省区_____、天然气资源丰富,为输出天然气资源而建成的能源工程是__________。
(7)古代也有一条重要的交通道路经过该省区,其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青藏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我国的______高原,主要包括_____省和______自治区。
(2)得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该地区的_______业一直是这里的主要支柱产业,主要的牲畜品种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被誉为“高原之舟”。
(3)www.中考资源网河流A是 ,发源于 省,注入 洋。河流C是________,发源于______省,注入_________洋。这两条河流共同流经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省区。www.中考资源网
(4)www.中考资源网铁路线B是 铁路,起点是_____,位于青海省,终点是_____拉萨,位于西藏自治区,连接这条铁路北段和南段的铁路枢纽是________www.中考资源网,位于______省,它的修建将结束 自治区无铁路的历史。www.中考资源网
(5)该该区域有我国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___。www.中考资源网
(6)www.中考资源网图中所示地区主要的清洁能源主要有 、 和地热能。www.中考资源网
13.读“西北地区及青藏地区图”,回答:
(1)西北地区自东向西依次出现
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
荒漠景观,请判断塔里木盆地
属于______________景观,造
成这种差异的原因_____________。
(2)西藏最著名的宗教建筑
,并被列为《世
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www.中考资源网
(3)青藏地区农作物主要分布在
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的
最主要因素是
。www.中考资源网
(4)青藏地区的气温低,但太阳能资源
丰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4.读右图回答问题:
(1)山脉①~③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① ,② ,
③ 。
(2)图中序号④代表 季风,来自
洋,⑤代表 季风,
来自 洋。
(3)图中城市中,几乎不受冬季风影响的是
,原因是 。
青藏高原不受冬季风影响的原因是 。
(4)当雨带位于B处时,江淮地区处于 时节,当雨带位于A处时,江淮地区出现 天气。
(5)夏季风很难到达我国西北内陆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位置太靠北 ②经度位置太靠西 ③远离海洋的内陆
④山脉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夏季风
15.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下图,回答问题:
(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
形区是 高原。
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
向 流,从河流流向
可以看出我国地势总特征是

(2)图中两条河流,有“水能宝库”和“黄金水道”之称的是 。
(3)图中B地形区是 高原,该地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严重的
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

(4)图中两河流分别注入D 海、E 海。
16.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回答:
(1)图中A、B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该种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的 、
盆地和低缓的 ,其中A是
,B是 。
(2)A、B以 一线为界,
该界线大致沿 毫米等降水量线分
布。
(3)C地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该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分布在
(干湿地区)的山地。
(4)D位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在 毫米以下,该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适宜发展 业。
17.读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河流:①___________,海洋:②__________城市: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__铁路: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特别行政区: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
(2)珠江三角洲地区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地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比较内蒙古牧场与青藏牧场的差异
比较项目 内蒙古牧场 青藏牧场
所属地势阶梯
地形特点
气候类型
牧场类型
主要畜种
19. 看图回答问题:
右图中的四处从西到东分别是哪个文明古国
(1)①处: ②处:
③处: ④处:
(2)①处: ②处:
③处: ④处:
(3)写出右图两幅图表示的文字类型
及发源地:
A_________文字,_________流域
B_________文字,_________流域
A B
(4)今天的伊拉克这个国家位于①、②、③、④中的那个文明区?________
(5)从图中可以看出,四大文明古国的产生有什么共同点?这一共同点为文明古国的产生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当许多曾今的辉煌离我们越来越远时,有一大却始终追随着人类的脚步一直延续至今,它是四大文明中的哪一个?______________
(7)与文字的发明、阶级的分化一样,城市(国家)的出现时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四大文明古国都有早期的著名城市,请连一连:
古埃及 二里头
古巴比伦 孟菲斯
古印度 摩亨佐﹒达罗、哈拉帕
古中国 乌鲁克、乌尔
20、看图回答问题:
(1)在地图方框中填写我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名称
(2)考古学家把远古人类生活的时期即史前时代分为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_。
上题中五种古人类生活在旧石器时代的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生活在新石器时代的有_______、
_________。
(3)将(1)题中五种古人类依其生活年代的先后顺
序排列:
(4)完成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北京人 山顶洞人
距今年代
外貌特征
使用工具
使用火
生活方式(社会组织)
(5)完成半坡遗址与河姆渡遗址的比较
半坡遗址 河姆渡遗址
流域
距今年代
活动流域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陶器
21.读“我国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____________(鱼米之乡)
B.____________(天府之国)
C.____________(三大丘陵之一)
D.____________(四大高原之一)
(2)按要求填写下列地理事物。
①省级行政区名称______ ②省区简称______
③省级行政中心______
图上⑤、⑥分别是我国著名的两大工业基地,⑤______,⑥______,其中______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⑦是本区的北界,为________(山脉)。④所在的少数民族以_______族为主。
22.读下图,完成问题。
(1)图中A是______(河流)的源头,
(2)B是______盆地,C是______山脉。
(3)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要少数民族是______族。
(4)D、E是青藏高原上的两个省会城市,布达拉宫位
于______城市,连接D、E的铁路干线是世界上海拔最
高的铁路线:______。
23.读北京图,完成问题。
(1)与北京相邻的省区:②_______③_______;
(2)图中L_______海,H_______河。
(3)北京位于_______地区,_______地形区,该地形
区西面隔______山脉与____高原相望;气候类型是____
__________气候;北京地势________________,河流流
向__________________;北京是全国__________中心。
(4)北京历史悠久,名胜古迹多,被列为世界遗产名
录的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
(5)_____资源短缺使制约北京及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
的不利因素,缓解这一问题的重要工程是__________。
D
E
A

C
D
北回归线

--------------------------------------
B
a
b
c
d
e
f
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