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诫子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诵读课文,掌握词句意思。(2)精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3)研读课文,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赏析精彩妙点。2、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文本。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汲取精神养料,体会作者对儿子的殷殷期盼之情。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我有一副对联,与同学们分享一下: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水爻(yáo)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猜猜对联说的是谁?2.你印象中的诸葛亮是怎样的?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说说。3.简介诸葛亮。4.千百年来,诸葛亮的才能和品格已成为中华民族智慧和忠心的代表。作为军事家,他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作战时运筹帷幄;作为蜀国丞相,他在治理国家时鞠躬尽瘁;作为父亲,他又是怎样教育他的孩子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诸葛亮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书信——《诫子书》。二、朗读课文1.解题。《诫子书》,告诫儿子的一封家书。2.听朗读。3.自主朗读,划出节奏。3.展示读。三、学生自学借助注释、运用以前积累的文言文知识、猜读等多种方法自主译读课文。四、交流合作1、师生共同解决学生自学时遇到的疑难问题。2、竞答(1)词语明志、致远、广才、淫慢、励精、险燥、治性、枯落、穷庐(2)句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燥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3、指明学生通译全文。4、课文理解(1)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2)文本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材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成才必须具备的条件:立志: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学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C、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句式:双重否定句、对偶句(3)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表达方式?(4)找出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A、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B、正反论证本文最核心的一个词是“静”,一开头,作者就提出“静以修身”这一观点,接下来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静”的价值的阐发,指出唯有宁静专一,才能明确志向、达成志向。接下来一句先正后反,论述“静”与“学”、“才”、“志”的关系,实现志向的途径是——学。第四句,从反面说明不“静”,即“淫慢”和“险躁”的害处,实际还是彰显“静”的价值。最后一句从反面论述,强调珍惜时间,不能荒废学业。文章先立论,再阐发,又从正反论证。层次清楚,思路清晰。文章虽短却意蕴悠长。五、课堂总结1、学生交流学习收获。2、学习了这篇课文,我希望同学们能学习和生活中能真正做到“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把这篇课文背下来,让它陪伴你成长。板书:16 诫子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