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5章 初识酸和碱 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应用中,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生石灰做食品干燥剂 B.洗洁精乳化油污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下列实验方案中,合理的是A.制取Cu(OH)2:将CuO与NaOH溶液混合B.分离MgCl2和K2SO4的混合物:加水溶解、过滤、干燥C.检验BaCl2中是否含有BaCO3:取样品,加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产生D.除去CO2中的水蒸气和HCl气体:依次通过NaOH溶液和浓硫酸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放入铁钉 B.稀释浓硫酸C.滴加溶液 D.点燃酒精灯4.下列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不同于其他变化本质的是( )A.通电氖灯发红光 B.灼烧羊毛线辨真伪C.工业上制氧气 D.浓盐酸敞放变轻5.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酸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6.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点时,剩余固体是氧化铜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l2C.N、P点时,溶液的pH:N<P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7.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B.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C.可燃物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着火点,所以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能灭火D.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则加入稀盐酸出现气泡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8.逻辑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逻辑推理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之前需要验纯,则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B.活泼金属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则能与稀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C.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则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9.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CO2=CaCO3↓+H2O B.CuO+2HCl=CuCl2+H2OC.Cu(OH)2+H2SO4=CuSO4+2H2O D.AgNO3+HCl=AgCl↓+HNO310.下列鉴别和除杂的方法不正确的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A 鉴别NaOH和NaCl两种固体 分别加入少量水溶解B 鉴别 加入肥皂水C 除去氧化铜中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灼烧D 除去NaCl中的Na2CO3 加入足量稀硫酸,蒸发结晶A.A B.B C.C D.D11.下列关于化学与日常生活关系的归纳中,全部正确的是A.化学与健康 B.化学与生活①使用乙醇汽油——彻底杜绝空气污染 ②包装食品——可用聚氯乙烯塑料 ①保存动物标本——甲醛溶液浸泡 ②防止食品受潮——浓硫酸作干燥剂C.化学与安全 D.化学与环境①重金属盐中毒——喝生理盐水解毒 ②煤气泄漏——打开油烟机通风 ①加碘食盐——预防甲状腺肿大 ②含氟牙膏——预防龋齿A.A B.B C.C D.D二、填空题12.如图是某同学学习了稀盐酸的化学性质绘制的知识网络图,其中X与图中所给物质的类别不同,结合此图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石蕊溶液变为_________色.(2) 反应③的化学方程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只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_________(填序号)。(4)若X溶液既能跟稀盐酸反应,又能跟Ca(OH)2。反应,则X可能是(BaCl2、CuSO4、NaCO3)中的一种物质:写出其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13.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将_____沿器壁慢慢倒入_____中,并_____。切不可将_____倒入_____中,原因是浓硫酸的密度比水_____,且稀释过程中会_____,从而可能导致_____。14.溶液的配制是重要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为 _________。(2)将浓溶液配制成稀溶液时,主要步骤有:①量取、②混匀、③计算、④转移,操作时正确的顺序为______(填数字序号)。(3)将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 ______。(4)实验后,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A.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B.使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C.从量筒倾倒出浓硫酸时,浓硫酸洒出D.转移配制好的溶液时,液体溅出三、推断题15.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连线两端的物质能反应,箭头相连的物质能转化(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G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④和⑤是植物界中最常发生的化学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G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2)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此反应在实验室用于鉴定__________的存在。(3)写出符合条件的①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方程式________。(4)写出反应②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应用实例_________。16.图中A J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只有A 、B、G、H 由两种元素组成;C在空气中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D为紫红色固体;G是铁锈的主要成分;I 和J物质类别 (指酸、碱、盐)相同,但颜色不同。图中“一”表示两端的物 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或反应条件已略去。(1)写出化学式:G_______;J________。(2)写出F—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3)写出E—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4)从微观粒子角度分析,C— D 反应的微观变化是_______ (填序号)。①分子与原子的转化②原子与离子的转化③离子转化为分子四、实验题17.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1)A实验中,导致实验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写一点);(2)B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3)C实验中,下层的蜡烛先熄灭,上层的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_____,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_____。(4)D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______。18.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1)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2)实验I中,在点滴板的a、b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_____(填“a”或“b”)。使用点滴板的优点之一是_____。(3)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X的名称是_____。(4)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五、计算题19.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但在使用前一般需测定其中HCl的质量分数。现取200g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溶液于锥形瓶中,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至pH=7(常温)时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0g,求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20.元明粉又名无水硫酸钠,常用于制造玻璃洗涤剂等。为测定某元明粉样品是否为合格品(硫酸钠的质量分数≥95.0%为合格品),兴趣小组成员分别进行了下图的实验。(杂质不参与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1)配制100g10.4%氯化钡溶液,需要氯化钡固体质量为______g。量取水时采用俯视方法读数,若其他操作无误,则所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2)操作X的名称是______。(3)检验滤液中硫酸钠已完全反应的实验方法是______。(4)通过计算判断该元明粉样品是否为合格品。(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参考答案:1.A 2.C 3.B 4.B 5.B 6.B 7.C 8.A 9.C 10.D 11.D12. 红 2HCl+Ca(OH)2=CaCl2+2H2O ③⑤ Na2CO3+CaCl2=CaCO3↓+2NaCl13. 浓硫酸 水 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水 浓硫酸 大 放出大量的热 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14.(1)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2)③①④②(3)195g(4)ABC15.(1)CaCO3(2) CO2##二氧化碳(3)或(4)食品袋中的干燥剂(或自热饭的热源)16. Fe2O3 Cu(OH)2 (答案合理即可) (答案合理即可) ②17. 红磷的量不足(其它合理答案也可)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比空气大 让产生的热量迅速的散失18. 试管; a; 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 溶液逐渐变成黄色; Fe2O3+3H2SO4═Fe2(SO4)3+3H2O。19.解:设盐酸溶液中HCl的质量分数为答: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为18.25%。20.(1) 10.4 偏大(2)过滤(3)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无沉淀产生(4)元明粉样品是合格品解:设硫酸钠的质量分数为x解得x≈98.6%>95%答:元明粉样品是合格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