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草原风情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2草原风情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48张PPT。6.3.2草原风情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一、内蒙古的概况1.位置
2.地形
3.气候
4.自然景观内蒙古自治区1.位置:(1)位于内蒙古高原(2)相邻省份: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 内蒙古自治区2.地形:该区以高原为主,地势平坦。内蒙古高原地势平坦,草原辽阔,是牧人的天堂。温带大陆性气候3.气候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侯气候气候特征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温带季风气候温带草原气候温带荒漠气候湿润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四季分明东西跨度大4.自然景观 内蒙古草原大部分属温带大陆性气侯,冬季寒冷 ,夏季炎热,干旱少雨。年降水量自东向西明显减少,景观也随之自东向西过渡明显,由东部较湿润的森林草原,向西逐渐过渡到半干旱草原和干旱的荒漠。所以内蒙古水草肥美的草原应当位于自治区的东部,并属于典型的温带草原,草原“一岁一枯荣”,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如著名的呼伦贝尔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世界四大草原为:呼伦贝尔、那拉提、潘帕斯、锡林郭勒。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别称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锡林郭勒草原现被誉为“保存最美丽的最具民族特色的天堂草原”。草原风貌保存完整,是唯一汇集内蒙古九大类型草原的地区,也是中国北方草原最华丽、最壮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称。 想一想内蒙古草原上的寒来暑往,草原的枯荣, “逐水草而居”,对牧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二、游牧生活1.衣
2.食
3.住
4.行
5.民俗袍身肥大:天冷时可加衬毛里或棉里抵御严寒蒙古袍衣衣:蒙古袍十分肥大,便于在马背上活动自如,晚上还可以当被子,适应蒙古草原的气候特点。食红食奶茶 奶烙 等奶制品食牛羊肉,奶制品 (白食)内蒙古人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饮食习惯??肉食奶食为主,不仅荤素搭配,稠稀结合,口中不腻,胃里舒服,而且容易消化,做法简单易行,适合游牧生活的需要。牧民的
蒙古包住便于拆装和搬运住:蒙古包古代称“穹庐”或“毡帐”,是蒙古民族的传统民居,是历史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的产物。

蒙古包呈圆形尖顶, 蒙古包具有阻风力小、易于拆装、便于搬迁等特点。
“草原之舟”--勒勒车:古称辘轳车、罗罗车、 牛牛车等,是北方草原上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行蒙古族被人们称
为“马背上的民族” “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七八月举行,此时正是天气宜人,水草丰盛,畜肥体壮的好时节,节日为期3-10天不等。
节日期间各地牧民穿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店材等产品,从四面八方相聚而来,并在会场周围的草原上搭起白色的蒙古包,场面十分壮观。牧民们要在生机盎然的草地上举行竞技,歌舞表演和物资交流活动。
在广阔的天然竞技场上,要举行被称做“男儿三技”的摔跤、射箭、赛马比赛。“娱乐”或“游戏”草原上盛大的 “那达幕”大会2010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 射箭赛马摔跤男人三项蒙古族一向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其舞蹈久负盛名.长调长调是蒙古族的一种民歌。其旋律悠长辽阔,起伏较大,情绪热烈奔放。
演唱内容多为赞美草原、歌颂故乡、夸奖坐骑等。(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 短调短调是蒙古族的一种民歌。
其旋律优美抒情,起伏较大,表现感情细腻,音乐结构工整。
演唱内容多为叙事歌曲、爱情歌曲、革命民歌等。(情歌、酒歌、婚礼歌、祝寿歌、摇篮曲 )马头琴马头琴是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马头形状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昔与今三、现代化的牧区生活先进生产线管理办法畜牧业基地毛纺基地1、历史上这里曾经“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你认为如今内蒙古草原退化的原因有哪些?
2、你有什么良策帮助牧民治理草原退化问题?讨论气候恶化垦草种粮 过度放牧 退耕还草
造林种草禁牧轮牧
圈养移民 澳大利亚草原与中国内蒙古草原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差异主要体现在:
前者为定居放牧,机械化程度很高;后者主要为游牧方式,“逐水草而居”,机械化程度低。
这说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且要相互协调。我们要形成联系实际,因地制宜的科学观念。 比一比澳大利亚的羊毛产量居世界___,因此人们形象地称它是 “________”。
澳大利亚的牧民过着___生活,这是他们与许多游牧牧民的不同之处。
澳大利亚畜牧业的现代化是以______为基础的。第一位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定居国家工业化我国内蒙古草原上绝大多数的牧民以___和___为主食,而以___和___为副食。
内蒙古草原上人们的传统服饰是___,_____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盛大的娱乐活动。牛羊肉奶制品粮食蔬菜蒙古袍那达慕大会 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正是由于不同而精采,各地的人们要根据各自区域的特点来选择生活的方式、发展的道路,实现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课后作业
1.省编作业本:40-41页
2.市编导学单:39-4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