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大脚丫》教材分析这是二年级下册第一课,从平常的拖鞋入手,孩子感兴趣,通过动手制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习在鞋垫上绘画,并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同时用现成的材料制作一双拖鞋。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对新鲜的绘画或装饰形式的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在鞋垫上绘画的愉悦情趣。学习重点能用多种图案或花纹装饰鞋垫。 学习难点能用对称的方法画出另一只鞋垫。学习准备彩纸、剪刀学习课时2课时学习过程第1课时一、谈话导课1.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出示日常生活中所用的鞋垫,说一说自己的鞋子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2.教师展示鞋垫:学校社团刺绣班的作品。展示精致的鞋垫。(商品或手工制作的)3.那么这些鞋垫是如何制作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大脚丫。二、探究新知1.再次出示鞋垫,引起学生兴趣。 鞋垫是用来干什么的?除了垫在鞋子里还能干什么? 保暖,舒适,保护脚丫那么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两只鞋垫上的画怎么样?鞋垫上的图案哪些地方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引导学生观察图案的特点,左右脚的图案是对称的。2.出示示意图(图上有装饰正确和错误的两双鞋垫,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对称的含义。 师:看图上的鞋垫哪一双是正确的,哪一双是错误的?对称的是正确的,一左一右。3.教师总结: 鞋垫上的对称图形,不仅形状一样,大小,颜色也是一样的,而且所对称的地方所在的方位也是一样的。三、学生作业1.作业要求:课本P3页学习活动,尝试在鞋垫的形状上画自己喜欢的花纹和颜色,或画一双漂亮而有特色的鞋垫。2.学生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对称的关系。四、指导评价选一双装饰正确的,一双错误的,让学生集体评价。同时根 据同伴的作品从所装饰的图案 的大小、颜色等方面进行评述。(引导学生注意正确和错误装饰方法,强调对称。)第2课时一、谈话导入我们的朋友大脚丫想换一双新拖鞋,而且想换一双特别的拖鞋,请大家为大脚丫做一双独特的纸拖鞋吧。板书课题:大脚丫二、欣赏分析教师课件图片展示拖鞋。 1.欣赏各种漂亮的拖鞋。2.向学生介绍拖鞋的部位。你们发现这些拖鞋的共同的地方吗?他们都有什么部位?(鞋底、鞋帮)三、制作鞋底鞋帮1.准备几双大小不一的鞋底,哪双更适合我们穿?你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制作一双最适合自己的鞋底?教师指导:照自己的脚稍大一点描出轮廓。2.鞋垫上的对称图案。3.鞋帮都有什么形状的。小结:带状,有宽窄或多少之分。课件展示不同鞋帮的特征形状。五、教师示范1.画脚印; 2.剪鞋底、装饰鞋垫; 3.剪鞋面、装饰鞋面; 4.粘贴鞋面和鞋底。六、制作表现1.作业要求:尝试制作出对称美观的拖鞋。2.课堂巡视学生制作出对称美观的拖鞋。七、作品展评学生自评后小组互评,最后由教师讲评展示作品。板书设计大脚丫画剪粘贴教学反思鞋的诞生是充满智慧的人,为保护自身忙碌的脚所做的努力,它一方面满足人们的生活的需求,传统的绣花鞋,中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制作的童鞋呈虎头模样,花色繁多,风格多元。首先在上课前期,我引导学生来进行欣赏,让学生欣赏到鞋底的图案色泽鲜艳,构图饱满,引导学生欣赏两份学生协调作品,让学生潜意识的理解“适合纹样”的知识,这节课还有一定的设计意识,但是毕竟是低年级学生,并不考虑在设计当中要受到这样的约束。本课教学设计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如鞋底的大小,邪帮的松紧等问题。教师能在教学当中积极地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为了启发学生思维提供了部分的拖鞋样式图片,让学生先参考欣赏,出示范画和实物结合,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作业当中,形式可以以绘画为主,也可以用手工制作的方法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手中的各种材料来进行鞋底,用纸或者泡沫板,当然,最终学生的作业的进度和效果也有一些差异,由于有些同学使用剪刀还不够熟练,所以不能够将鞋底的外形捡的十分的流畅,还有些同学不能够非常均匀的涂色,导致最终的效果不是十分的完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