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中考】专题04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精讲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备考2023中考】专题04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精讲课件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模块五 世界近代史
专题04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九年级下册
专题概述
时间脉略
内容概览
考点精讲
素养提升
1.通过了解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事,理解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3.通过了解美国内战,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4.通过了解日本明治维新,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课程标准(2022版)
一、单元专题概述
19世纪,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欧洲殖民国家在世界范围内大肆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在殖民地实施残酷的统治政策,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在拉丁美洲和亚洲爆发了波澜壮阔的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
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俄国废除农奴制,很快走上了发展资木主义的道路:美国发生内战,林肯领导联邦政府维护了国家统一,为资本主 义的发展清除了最大的障碍,为美国资木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日木通过明治维新,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考向定位 素养导向
1.玻利瓦尔、圣马丁领导的反殖斗争、 章西女王与印度民族大起义,理解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的正义性和艰巨性。 2.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3.林肯与美国南北战争,《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主要内容,理解南北战争在美国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明治维新的主要政策,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解释: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表格, 知道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殖斗争、印度民族大起义等史实。
2.时空观念:理解明治维新在日本历史上的作用,并能通过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对比中国戊戌变法与明治维新的异同。
3.史料实证:通过对思维导图的解读,渗透时空观念,联系世界近现代史上其他的民族解放运动,正确认识殖民侵略给亚非拉人民带来的危害。
4.家国情怀:认识殖民侵略的野蛮性和残酷性,厚植家国情怀,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5.唯物主义:知道美国历史上三位总统的功绩,并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二、单元时间脉略
考点
归纳
单元
重点
三、单元内容概览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考点1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考点2 俄国的改革
考点3 美国内战
考点4 明治维新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时间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斗争对象 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
背景 拉丁美洲大约从16世纪初开始成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之下
原因 (1)内因: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与经济掠夺激起拉丁美洲人民的强烈不满 (2)外因: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玻利瓦尔(1783—1830)
领导者 玻利瓦尔和圣马丁(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
目的 反抗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争取民族独立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概况 (1)在南美洲北部地区,玻利瓦尔于1819年率领队伍,打败西班牙军队。先后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 “大哥伦比亚共和国”
(2)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
性质 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
影响 (1)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沉重地打击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为以后拉丁美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2)出现了一些新兴独立国家,基本上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的国家格局
(3)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胜利原因 战争的正义性;殖民国家在欧洲战争中遭到重创;拉美各国人民联合起来,协同作战,南北夹击,共同打击殖民者;玻利瓦尔、圣马丁的正确领导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2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1857年爆发 斗争对象 英国殖民者
背景 (1)19世纪中期,印度已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当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进一步加强了对印度的经济掠夺和政治压迫 (2)英国的殖民统治激起了印度各阶层人民的强烈不满,人们反抗情绪日益高涨
参加阶层 印度土兵、农民、手工业者以及一些被剥夺权力的印度王公
领导者 封建王公(杰出代表:章西女王)
目的 反抗殖民者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争取民族独立
导火索 “涂油子弹事件”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一: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1.2 印度民族大起义
概况 (1)1857年,印度土兵首先起来反抗英国殖民者;起义军夺取了德里
(2)章西女王领导军民与英军展开激战,直到壮烈牺牲
意义 (1)对印度:印度民族大起义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2)对英国:使英国殖民者调整了对印度的统治政策
(3)对亚洲: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乱了英国在亚洲的战略部署,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英国对亚洲其他地区的侵略活动
失败 原因 (1)印度单靠一国的力量,起义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的领导,被英军各个击破
(2)工业革命后,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实力强大
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几种“解放”
重点理解
印度民族大起义
时间
原因
领导者
结果
运动性质
意义
19世纪初
19世纪中(1857-1859)
残酷的殖民统治和经济掠夺;
玻利瓦尔
圣马丁
章西女王
胜利
失败
推翻殖民统治,赢得独立战争胜利,鼓舞了殖民地人民;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独立国家。
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反抗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
重点理解
对比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
考点串讲
拉美发展史
考点串讲
世界近代以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 (2022年江苏苏州)玻利瓦尔是拉丁美洲著名的革命家和军事家。他被称为“南美的乔治·华盛顿”。其理由最有可能是他
A. 反抗英国压迫 B. 建立民主政治 C. 维护国家统一 D. 推动民族独立
D
【解析】玻利瓦尔先后领导军队从西班牙殖民统治中解放了委内瑞拉、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巴拿马、秘鲁和玻利维亚,并促进民主意识形态在这些国家的发展,参与建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D项正确;反抗英国压迫, 建立民主政治, 维护国家统一不属于玻利瓦尔的事迹,排除A、B、C项。故选D项。
真题演练
2.(2022年辽宁抚顺、本溪铁岭、葫芦岛)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在这场运动中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是
A.华盛顿、章西女王 B.圣马丁、玻利瓦尔
C.圣马丁、章西女王 D.玻利瓦尔、华盛顿
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美洲的独立运动中,南美洲北部地区领导人是玻利瓦尔;南部地区是圣马丁;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鲁的独立运动。他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B项正确;华盛顿是美国开国元勋、章西女王是印度民族大起义中的民族女英雄,排除ACD项。故选B项。
真题演练
3.(2022年江苏南通)从古至今,每个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都展现出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维护国家独立的坚强决心。请回答:
(1)古代希腊坚决反抗外来侵略,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的名称?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
(2)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谁?反抗的是殖民国家?
(3)领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玻利瓦尔被称为什么?请例举一位中国历史上反抗西方殖民扩张的民族英雄。
【答案】(1)希波战争;萨拉托加战役。
(2)章西女王;英国。
(3)南美的“解放者”;郑成功(言之有理即可)。
真题演练
【解析】
(1)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古代希腊”“以少胜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90年波斯军队在马拉松平原登陆,雅典军队英勇迎战,以少胜多战胜波斯帝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1777年,美军在萨拉托加战役中获胜,萨拉托加战役成为美国独立战争转折点。因此,古代希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争希波战争;美利坚民族反抗殖民压迫的战争的转折点是萨拉托加战役。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57年﹣1859年印度爆发了一场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民族大起义,章西女王是起义队伍中的女英雄,她在1858年3月率领起义军与英军作战,最后壮烈牺牲。因此领导印度人民进行印度民族大起义的人是章西女王;反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
(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玻利瓦尔率领起义军不屈不挠,英勇作战,由北向南,转战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等地,横扫南美大陆上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地。玻利瓦尔后来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662年郑成功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言之有理即可)。
真题演练
背景
目的
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风俗
性质
影响 积极
消极
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国农奴制盛行,经济发展缓慢,落后封闭
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
(2)要求贵族必须到军队或行政机构为国家服务,按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创建新式常备军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推行文化教育
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一场自上而下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1)使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欧洲军事强国
(2)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1)进一步强化农奴制,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2.1 彼得一世改革
原因
目的
时间 开始
内容 政治
经济
性质
影响 积极
消极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和资金
根本-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火线-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避免革命,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考点二: 俄国的改革
2.2 1861年农奴制改革
重点理解
对比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项目 彼得一世改革 废除农奴制改革
时间 17世纪末18世纪初 1861年
背景 农奴制盛行,国家封闭落后 内外交困: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克里木战争的失败
目的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实现富国强兵 维护沙皇统治
内容 1.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行政体制。 1、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2.创建新式常备军,按照功劳和才能提拔人才
3.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奴隶。
2、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本和国内市场)
4.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5.提倡人们学习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积极)开启俄国近代化进程 (消极)强化农奴制,阻碍社会发展 (积极)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废除了农奴制、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局限性)存在农奴制残余,制约社会发展。
共同影响:推动了俄国的社会进步,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加快了扩张的步伐。
1.(2022年广西百色)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该法令的实施
A.彻底改变农奴政治地位 B.完全维护了地主阶级的利益
C.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D.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
【解析】根据材料“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可得出是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改革促使俄国社会各方面出现了新气象,推动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D项正确;在政治上,沙皇俄国的专制制度并没有发生本质性的改变,广大劳动群众仍然缺乏基本的民主权利,排除A项;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主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而不是完全维护,排除B项;彼得一世改革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真题演练
2.(2022年辽宁盘锦)“这场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俄国在保留了许多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正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场革”的领导者是
A.查理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彼得一世
B
【解析】根据“俄国在保留了许多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正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俄国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B项正确;查理一世和詹姆士一世都是英国国王,和俄国无关,排除AC项;彼得一世改革没有废除农奴制,排除D项。故选B项。
真题演练
3.(2022年海南)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B.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
C.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而告终 D.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历史史实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自己的感彩。分析题干选项A 属于历史观点,表达了农奴制改革对俄国影响,A项正确;BCD都属于对历史描述,是历史史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真题演练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三: 美国内战
3.1 美国内战
时间 1861—1865年 领导者 林肯 矛盾焦点 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背景 (1)美国独立后,经济迅速发展,领土不断扩张 (2)到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生产居世界第四位。 北方完成了工业革命;南方却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大量使用黑奴劳动。英国在工业革命后,对棉花的需求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种植园经济的发展 (3)美国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与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南北矛盾(关税、土地、劳动力、市场等冲突加剧)
根本原因 奴隶制的存在阻碍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三: 美国内战
导火索 1860年,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林肯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这成为南方奴隶主发动战争的借口
经过 (1)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2)初期: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
(3)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了《宅地法》,鼓励农民到西部耕种(《宅地法》允许满足条件的美国公民购买、耕种西部土地,鼓励人们向西部移民,促进了美国西部开发);不久,林肯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4)结束: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
实质 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3.1 美国内战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三: 美国内战
作用 经过这场战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胜利 原因 (1)奴隶制残暴野蛮,北方是正义的一方
(2)北方赢得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军队作战英勇
(3)北方的经济、军事实力远远超过南方
(4)林肯的正确领导,尤其是颁布了《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措施得当
认识 (1)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基本前提,要积极维护国家统一
(2)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
3.1 美国内战
四、考点精讲
考点三: 美国内战
3.2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颁布时间:
(2)主要内容:
(3)积极作用:
(4)局限性:
a.废除的是叛乱各州的奴隶制,未参加叛乱的蓄奴州的奴隶没有得到解放
b.黑人虽然获得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种族歧视仍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1862年
宣布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调动了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重点理解
美国两次战争的比较
项目 美国独立战争 美国南北战争
不同点 原因
斗争对象
直接目的
性质
结果
相同点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阻碍美国资本主义发展
英国殖民者
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赢得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统一
既是民族解放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实现了民族独立,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
废除了黑奴制,维护了国家统一,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部障碍
都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2022年广西梧州)19世纪初,俄国地主不但任意虐待农奴,而且还可以像买卖牛马一样买卖农奴;美国黑奴成为南方种植园中的主要劳动力,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这表明俄国和美国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相同问题是缺乏
A.资本原始积累 B.生产技术
C.自由的劳动力 D.海外市场
C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初,俄国地主不但任意虐待农奴,而且还可以像买卖牛马一样买卖农奴”和“美国黑奴成为南方种植园中的主要劳动力,黑奴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表明奴隶没有人生自由,结合所学可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需要的要素是资本原始积累、 生产技术、 自由的劳动力、海外市场,奴隶被束缚表明,缺乏自由劳动力,C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2.(2022年辽宁营口)1863年元旦,美国南方黑人看到了光明前途,开始大批逃往北方,而奴隶主则暴跳如雷。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颁布《宅地法》 B.南方军队挑起战争
C.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D.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这可能是因为《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颁布。据所学知,1862年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美国叛乱各州的奴隶制,而不是所有州,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D项正确;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颁布《宅地法》,但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南方军队挑起战争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B项;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原因,排除C项。故选D项。
真题演练
3.(2022年辽宁营口)林肯在一次演讲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材料中林肯的“希望”是
A.扭转战争局面 B.发展工业经济 C.维护国家统一 D.推翻殖民统治
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矛盾不可调和,而这种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问题,而因为奴隶制,美国当时面临分裂的危险,所以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统一,C项正确;战争过程中为扭转战局,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排除A项;发展工业经济材料未体现,排除B项;推翻殖民统治是美国独立战争,排除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4.(2022年江苏泰州)以下是《大国崛起》丛书中美国篇的部分目录。其中“兄弟阋墙”介绍的是
A.光荣革命 B.独立战争
C.南北战争 D.1861年改革
C
【解析】根据材料的目录再结合美国的历史发展,北美13个州被英国殖民统治,对应殖民时代;华盛顿领导了1775年至1783年的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对应独立风云;颁布了《1787年宪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对应宪法立国;林肯领导的1861--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经过南北战争,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南北方为了奴隶制度产生矛盾这里对应兄弟阋墙,C项正确;光荣革命是英国的,排除A项;独立战争对应独立风云,排除B项;1861年改革在俄国,排除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1.背景
a.内忧:幕府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b.外患:西方列强入侵(美国黑船事件)。
2.前提:
3.目的:
4.时间:
5.人物:
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
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
1868年
明治天皇
6.内容
政治
军事
经济
社会生活
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
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发展近代经济
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7.性质:
8.影响:
积极: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局限性: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考点四: 日本明治维新
对中国的影响 强大后的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帝国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救亡图存等民族意识的觉醒
认识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推动力,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证明,只有不断地进行改革,我们的国家才会国富民强
(2)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3)要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西方文明不能生搬硬套,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有利于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的两种方式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工业革命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南北战争
日本明治维新
革命
改革
法国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日本明治维新
俄国农奴制改革
革命具有反复性、曲折性
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保留封建残余
结合本国国情
改革和革命都能推动社会进步
重点理解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异同
重点理解
俄国1861年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相同点 时间
背景
性质
影响
不同点 背景
核心 内容
都发生在19世纪中期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遇到阻碍而被迫进行的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革都不彻底,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都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封建统治面临危机。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面临外国侵略的民族危机。
废除农奴制
发展资本主义
考点串讲
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的比较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相同点
社会 背景 1.19世纪中期,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严重。2.幕府统治陷入全面危机,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统治。 3.改革派掌权,力量强大。 1.19世纪末,中国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严重。 2.中外反动势力勾结,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3改革派无权,力量弱小。 社会矛盾尖锐、民族危机严重
领导 力量 中下级武士联合新兴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等 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 明治政府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军事等方面大力推行新措施。 清光绪帝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 面颁布诏书,但流于形式。 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
性质 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性质相同
结果 成功 失败
影响 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胜败 原因 日本胜利的原因①改革前,人民群众支持改革派推翻幕府统治,扫除了改革的障碍,改革派掌权②当时,西方列强忙于入侵中国,日本外部压力小③根据本国实际需要学习引进西方先进文明成果 中国失败的原因①改革前,资产阶级没有发动群众扫除改革障碍,改革中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大,依靠无实权的皇帝。②当时,西方列强把中国作为瓜分的对象,外部压力大
启示 ①要想改革成功,必须在改革前扫清障碍,改革派掌握实权;②根据本国需要,学习外国长处,进行改革是强国之路;③国家要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战略。
考点串讲
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历程
1.(2022年江苏泰州)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都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源于明治政府
A.实行政治改革 B.实施殖产兴业 C.提倡文明开化 D.推动教育发展
C
【解析】根据材料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再结合所学可知,1868年日本进行明治维新,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材料上的吃牛肉属于生活方式的改变,C项正确;其余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2.(2022年浙江温州)1868年,日本确立“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1873年,聘请34名英国海军教官来日执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辉号”军舰访问欧洲。这些史实说明日本
A.确立民主共和制度 B.面临尖锐社会矛盾
C.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D.掀起瓜分世界狂潮
C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海军建设为当今第一急务”可知,日本明治维新中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等。日本海军的发展与军备装备发展进步很大,这些史实说明日本推行富国强兵政策,C项正确;日本是君主立宪制,排除A项;材料不是说明日本面临尖锐社会矛盾,排除B项;日本此时尚未进行瓜分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
真题演练
3.(2022年贵族黔东南)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④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861年俄国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在面临内忧外患情况下学习西方的改革,中国戊戌变法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戊戌变法失败了,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③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都是为了应对严重的社会危机,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都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④正确。综上故选B。
真题演练
4.(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历史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封建时代的世界 B.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走向整体的世界 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D
【解析】根据年代轴,再结合所学,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应该,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项正确;时间轴上的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是封资本主义时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排除B项;几个国家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真题演练
5.(2022年四川凉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640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这次革命不仅反映了英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
材料二 这次战役是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战役,它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日本与中国一样,在西方列强武力侵略的威胁下,被迫打开了国门。日本通过改革摆脱了沦为殖民地的厄运,逐渐成为一个世界强国。
五、核心素养提升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640年英国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材料二中“13个州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这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
(3)材料三中的“改革”是指什么事件?最早侵略日本并迫使日本打开国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是哪个国家?
五、核心素养提升
【答案】(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来克星顿的枪声,萨拉托加大捷。
(3)明治维新,美国。
【解析】
(1)根据材料“ 1640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可知,这次革命是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并对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根据材料“北美英属殖民地13个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可知这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1775年来克星顿的枪声,;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1777年萨拉托加大捷。
(3)根据材料中的19世纪中期,被迫打开国门,改革后逐渐成为世界强国这些信息,可知这是1868年的日本明治维新,美国最先打开日本国门,迫使其不得不进行改革。
五、核心素养提升
感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