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四川专用)(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四川专用)(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四川专用)
实验题(共20小题)
1.(2022 内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收集二氧化碳选用   (填字母,下同)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
(3)要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   ,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时开始收集气体。
2.(2022 遂宁)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填“b”或“c”)端进入。
3.(2021 资阳)某兴趣小组用下列常用装置,完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并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通过实验回收提纯其中的氯化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    。
(2)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3)对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氯化钾,选用合适的装置回收提纯,正确的顺序是    。(填序号)
(4)用装置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
4.(2021 巴中)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应该选择的最佳制取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
5.(2021 绵阳)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取一支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图。
步骤Ⅱ:用CO还原CuO。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图E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    。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
6.(2021 成都)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和    (填序号)。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填序号),当    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7.(2021 遂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
(2)实验室某小组选取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填“m”或“n”)通入。
8.(2020 内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   (填字母,下同)装置,选用装置   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发生装置   和收集装置G组合,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有糊状 Ca(OH)2生成,发生装置选用C而不选用B的原因是   ;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9.(2020 泸州)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H2O2→H2O+O,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   剂,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   (选填字母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   。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   (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10.(2022 内江)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过程中拟通过调节双氧水加入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   ;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
(3)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已知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端(填a或b)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2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
11.(2022 凉山州)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b与f相连,制取一种俗称“干冰”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2)图g既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又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12.(2022 遂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   (填装置序号)收集。
13.(2022 成都)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
14.(2022 广安)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序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端(填“a”或“b)通入。
15.(2022 乐山)规范操作、细致观察和认真思考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某同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和收集O2,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证明O2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4)该同学设计实验时,不选用长颈漏斗添加H2O2,而采用图中仪器的原因是    。
16.(2022 遂宁)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
(2)实验室某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根据该反应原理,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请从如图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接口字母连接顺序为    (连接顺序全对才得分)。
17.(2020 资阳)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C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应选择   (选填字母);若将生成的C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原因是   。
(3)B装置中的酒精灯使用后须用灯帽盖灭火焰,火焰熄灭的原因是   。
18.(2020 凉山州)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H所示仪器的名称:   。
(2)实验室用B、D相连接制取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通入(填“a”或“b”)。
19.(2022 德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    (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2022 凉山州)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如图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如图中对应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    。
(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如图中的    (选填字母编号)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如图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2023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气体的制取与净化(四川专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实验题(共20小题)
1.(2022 内江)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二氧化碳选用 D (填字母,下同)装置,验满的方法是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
(3)要进一步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 ;
(4)实验室可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选择用的发生装置为 A ,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 难溶于水 ,当看到导管口出现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 时开始收集气体。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食品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水溶性选择收集方法;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满;
(3)根据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书写化学方程式;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收集装置总结甲烷的性质;根据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解答】解:(1)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为: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条件是加热,应选用A作发生装置;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甲烷难溶于水;为了防止收集到的甲烷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时再收集;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集气瓶;
(2)CaCO3+2HCl=CaCl2+H2O+CO2↑;D;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CO2+H2O=H2CO3;
(4)A;难溶于水;气泡连续均匀冒出的现象时。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装置的选择依据,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2022 遂宁)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a的仪器名称 铁架台 ;
(2)写出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 c (填“b”或“c”)端进入。
【考点】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氧气的制取装置.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作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特点选择适当的药品并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
(2)装置B没有酒精灯,适用于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应该短进长出,氧气应从c端进入。
故答案为:
(1)铁架台;
(2)2H2O22H2O+O2↑;
(3)C。
【点评】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3.(2021 资阳)某兴趣小组用下列常用装置,完成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并将反应后剩余的固体,通过实验回收提纯其中的氯化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名称  漏斗 。
(2)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引流 。
(3)对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氯化钾,选用合适的装置回收提纯,正确的顺序是  ③②④ 。(填序号)
(4)用装置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进行分析;
(3)根据氯化钾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仪器a名称是漏斗;
(2)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3)氯化钾溶于水,对反应后剩余固体中的氯化钾,选用合适的装置回收提纯,正确的顺序是③②④;
(4)氧气具有助燃性,用装置⑤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故答案为:(1)漏斗;
(2)引流;
(3)③②④;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导管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4.(2021 巴中)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该选择的装置是  BC (填字母代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H2O22H2O+O2↑ 。
(3)已知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应该选择的最佳制取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  a→g→f→h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2)实验室从环保和节能的角度考虑,要制取较纯净的氧气,所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用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所以应该选择的装置是B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选A;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属于大气污染物,故用F装置收集,气体从g端进入,用G装置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故应该选择的最佳制取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a→g→f→h。
故答案为:(1)分液漏斗;
(2)BC;2H2O22H2O+O2↑;
(3)a→g→f→h。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5.(2021 绵阳)CO在工业上常用于冶炼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将CO2转化为CO并还原CuO,设计了以下实验:
步骤Ⅰ:制备并收集CO2。取一支试管,将制成糊状的CuO用毛笔刷在试管内壁,在试管底部加入少量炭粉,再用该试管收集CO2,实验装置如图。
步骤Ⅱ:用CO还原CuO。将步骤Ⅰ收集满CO2的试管套上气球,按图E组装。实验过程中用酒精灯先加热炭粉,再加热氧化铜,观察实验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收集干燥、纯净的CO2,步骤Ⅰ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D → C → B ,制备CO2的化学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  收集的CO2不纯 。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化合 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CuOCu+CO2 。
(3)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  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 。
【考点】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1)根据除杂与干燥的方法、制备二氧化碳的原理以及收集二氧化碳的注意事项来分析;
(2)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与特点、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来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的毒性来分析。
【解答】解:(1)在实验室中常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制取的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和水蒸气,所以先将气体通过盛有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装置D,除去其中的氯化氢气体,然后再将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C除去水蒸气,最后用B装置来收集;收集CO2时,若导管不伸入试管底部,会导致收集的二氧化碳不纯;
故填:D;C;B;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的CO2不纯;
(2)步骤Ⅱ中加热炭粉时,炭粉与CO2生成一氧化碳,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再加热氧化铜时,1min左右观察到黑色固体变为紫红色,此时发生的反应是在加热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O+CuOCu+CO2;
故填:化合;CO+CuOCu+CO2;
(3)试管中的一氧化碳并未完全参加反应,实验结束后,挤压气球使气体进入试管,取下气球,立即在试管口放置点燃的酒精灯,其目的是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
故填:让CO转化为CO2,避免污染空气。
【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6.(2021 成都)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并回收产物。
(1)氯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ClO32KCl+3O2↑ ,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和  ABDF (填序号)。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 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填操作),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  玻璃棒 。蒸发时需铁架台和  AGH (填序号),当  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时停止加热。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  c (填序号)。
a.促进叶色浓绿
b.增强抗寒抗旱能力
c.增强抗倒伏能力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
(3)混合物的分离;蒸发操作;
(4)钾肥的作用。
【解答】解:(1)如果用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配平即可;制取装置需铁架台、水槽、酒精灯、试管、集气瓶和带单孔塞的导管,因为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比较纯净,因此选F;故答案为:2KClO32KCl+3O2↑;ABDF;
(2)收集气体时,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把集气瓶移出水槽,正放在桌上;故答案为: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
(3)将完全反应后的固体溶解、过滤、洗涤、蒸发,以上操作都用到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蒸发时需铁架台和酒精灯、玻璃棒、蒸发皿;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故答案为:玻璃棒;AGH;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4)产物KCl可作化肥,对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抗倒伏能力;故答案为:c。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选择、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蒸发、化学肥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7.(2021 遂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锥形瓶 。
(2)实验室某小组选取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n 端(填“m”或“n”)通入。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仪器的名称与用途;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长管通入。
【解答】解:(1)锥形瓶是常用的反应容器,故答案为:锥形瓶;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故答案为:2H2O22H2O+O2↑;
(3)若选取F装置,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长管通入,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故答案为:n。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发生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8.(2020 内江)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的制取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的名称:① 铁架台 ② 分液漏斗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 D (填字母,下同)装置,选用装置 F 收集,验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较纯净的氧气,选用发生装置 A 和收集装置G组合,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有糊状 Ca(OH)2生成,发生装置选用C而不选用B的原因是 装置C可以控制滴加液体速率和防止糊状Ca(OH)2堵塞长颈漏斗的下端 ;乙炔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C2H2+5O24CO2+2H2O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进行分析;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根据氧气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发生装置;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解:(1)①是铁架台;②是分液漏斗;
(2)氧气不和浓硫酸反应可用浓硫酸进行干燥,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氧气中会含有少量水蒸气,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装置F收集;氧气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氧气不易溶于水,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用装置G收集;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连接好仪器,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连接完好、不漏气;
(4)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饱和食盐水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同时有糊状 Ca(OH)2生成,发生装置选用C而不选用B的原因是:装置C可以控制滴加液体速率和防止糊状Ca(OH)2堵塞长颈漏斗的下端;乙炔充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4CO2+H2O。
故答案为:
(1)铁架台;分液漏斗;
(2)D;F;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3)A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4)装置C可以控制滴加液体速率和防止糊状Ca(OH)2堵塞长颈漏斗的下端;2C2H2+5O24CO2+2H2O。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9.(2020 泸州)过氧化氢能极缓慢分解,可看成分解为水和氧原子:H2O2→H2O+O,其水溶液显弱酸性。过氧化氢是实验室中重要化学试剂,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1 。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 催化 剂,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 B (选填字母编号,下同),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 ab 。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 变性 。
(4)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再滴加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溶液先变红后褪色,猜想其褪色原因可能有两种:
①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
②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究竟哪种猜想合理?请用本次实验用过的试剂设计实验 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合理即可) (补充完实验方案)。有兴趣的同学可在后续学习中通过实验得出结论。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蛋白质在某些试剂的作用下会变性;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解答】解:(1)过氧化氢中氢元素化合价是+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故填:﹣1。
(2)MnO2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而制得氧气,MnO2在反应中作催化剂,下列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的是B,不能用A,是因为二氧化锰是粉末,会从有孔隔板漏下,可用于收集氧气的装置有ab,是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故填:催化;B;ab。
(3)氧原子容易与许多有机物反应而破坏其结构,所以过氧化氢溶液能杀死新冠病毒,这个过程叫做蛋白质的变性。
故填:变性。
(4)实验方案: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
故填:向褪色的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如果溶液变红色,说明H2O2显酸性消耗了NaOH,而使红色褪去,如果溶液不变色,说明H2O2分解产生的氧原子与酚酞反应破坏其结构,而使红色褪去(合理即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0.(2022 内江)如图1为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的装置图:
(1)写出图中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① 酒精灯 ;② 集气瓶 。
(2)实验室若选用A装置来制取氧气,通常是先将二氧化锰加入锥形瓶中,然后通过长颈漏斗加入一定量的双氧水,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该实验过程中拟通过调节双氧水加入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 分液漏斗 ;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 将到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
(3)B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常用固体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混合物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已知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特殊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 CF ,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 a 端(填a或b)进入。
(4)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如图2所示。这样做的目的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氧气有助燃性进行分析;
(3)根据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进行分析;
(4)根据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可知,①是酒精灯,②是集气瓶;
(2)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起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拟通过调节双氧水加入的量来控制反应速率,可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氧气有助燃性,所以用C装置来收集氧气,则检验氧气集满的方法是:将到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氨气极易溶解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所以上述装置中,不能用于收集氨气的装置是CF,若用E装置收集氨气,气体应从a进入;
(4)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所以将氨气溶于水制备氨水,不能将通氨气的导管直接插入盛水的烧杯中,应在导管的前沿倒接一个漏斗,目的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
故答案为:(1)酒精灯,集气瓶;
(2)催化作用,2H2O22H2O+O2↑,分液漏斗,将到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3)CF,a;
(4)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1.(2022 凉山州)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b与f相连,制取一种俗称“干冰”的气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H2O+CO2↑ 。
(2)图g既可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又可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CO2+Ca(OH)2=CaCO3↓+H2O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图g中,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二氧化碳的固体叫干冰,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图g中,当关闭K1,打开K2时,可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气体的检验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12.(2022 遂宁)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 试管 。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 B (填装置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可利用装置 E (填装置序号)收集。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即可,根据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图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
故答案为:试管;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不需加热,属于固液常温型,故可选发生装置B或C,装置B中的分液漏斗可逐滴滴加液体,需要制取气体时打开活塞,不需要时关闭活塞,从控制反应速率和节约药品的角度考虑,发生装置最好选用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故答案为:B;2H2O22H2O+O2↑;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故答案为:E。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13.(2022 成都)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并完成相关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
(1)仪器①的名称是  长颈漏斗 。
(2)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用C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  c (填选项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氧气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瓶上端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其中打开K1的目的是  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打开K3,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氧气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A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4)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5)根据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锥形瓶内压强增大,结合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A装置属于固液常温型,采用的分解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C装置收集气体,利用的是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将空气从上面的瓶口排出,是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C中收集满氧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瓶上端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5)C中收集满氧气后,打开弹簧夹K1、K4,关闭K2、K3,锥形瓶内压强增大,打开K1的目的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
点燃D中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C装置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
待红磷熄灭、C装置冷却后,C装置内压强减小,打开K3,会观察到烧杯B中的水进入装置C。
故答案为:
(1)长颈漏斗;
(2)2H2O22H2O+O2↑;
(3)c;
(4)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C瓶上端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集满;
(5)排出A中继续产生的气体,防止气压过大;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烧杯中B中的水进去入装置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2022 广安)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与收集气体的装置图,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试管 。
(2)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填序号) A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该组合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 b 端(填“a”或“b)通入。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氢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所以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AC,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氢气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利用F装置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b通入。
故答案为:(1)试管;
(2)AC,CaCO3+2HCl═CaCl2+H2O+CO2↑,2H2O22H2O+O2↑;
(3)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15.(2022 乐山)规范操作、细致观察和认真思考是必备的化学素养,某同学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和收集O2,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集气瓶 。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证明O2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简述实验操作及现象)
(4)该同学设计实验时,不选用长颈漏斗添加H2O2,而采用图中仪器的原因是  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根据氧气的性质进行分析;
(4)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具有助燃性,证明O2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该装置可能通过分液漏斗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从而控制反应的速率。
故答案为:
(1)集气瓶;
(2)2H2O22H2O+O2↑;
(3)把带火星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能够控制反应的速率。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2022 遂宁)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  长颈漏斗 。
(2)实验室某小组同学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2H2O22H2O+O2↑ ;根据该反应原理,从控制反应速率的角度考虑,请从如图中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接口字母连接顺序为  b→g→h→e (连接顺序全对才得分)。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原理及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及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C装置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反应不需要加热,选择B或C作为发生装置,需要控制反应速率,则选择B,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加入液体的量,进而控制反应速率,过氧化氢制取的氧气中含有水蒸气,通入浓硫酸(长进短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采用向上排空气法进行收集,故连接顺序为b→g→h→e,故答案为:2H2O22H2O+O2↑;b→g→h→e。
【点评】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
17.(2020 资阳)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C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 水槽 。
(2)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应选择 A (选填字母);若将生成的C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原因是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3)B装置中的酒精灯使用后须用灯帽盖灭火焰,火焰熄灭的原因是 盖上灯帽,隔绝了氧气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常见的化学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反应的发生装置,结合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3)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结合灭火方法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C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
(2)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属于固液常温型,所以应该选择A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将生成的CO2通入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B装置中的酒精灯使用后须用灯帽盖灭火焰,火焰熄灭的原因是盖上灯帽,隔绝了氧气。
故答案为:
(1)水槽;
(2)A;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3)盖上灯帽,隔绝了氧气。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2020 凉山州)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室常见的装置图,请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图H所示仪器的名称: 漏斗 。
(2)实验室用B、D相连接制取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a 端通入(填“a”或“b”)。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分析;
(2)根据装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品制取氧气并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氧气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解答】解:(1)图H所示仪器的名称是漏斗;
(2)装置B属于固、固加热型,试管口有棉花,适合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G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a端通入。
故答案为:
(1)漏斗;
(2)2KMnO4K2MnO4+MnO2+O2↑;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9.(2022 德阳)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回答下列问题。
Ⅰ、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可能用到的仪器。
(1)图中仪器D的名称是  酒精灯 。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根据此反应选择图中仪器  ABE (填仪器下对应字母)与H组合制取并收集氧气。
(3)用H装置收集(2)中制得的O2,则O2应从  a (填“a”或“b”)端通入。
Ⅱ、探究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的组成。
有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可能为NaCl、Na2CO3和Na2SO4中的一种或多种,小明同学设计以下实验探究其组成。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
(4)由此证明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NaCl、Na2CO3 (填化学式),向A试管加入足量BaCl2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BaCO3↓+2NaCl 。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进行解答;
(2)根据所给的仪器选择合适的制取原理;
(3)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进行分析。
(4)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硫酸钠,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硫酸钡和稀盐酸不反应,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氯化银不溶于水稀硝酸,进行分析。
【解答】解:(1)仪器D为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要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即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向上排空气法对应的导管应该是E,对应的发生装置为A和E,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因此选择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2H2O22H2O+O2↑;ABE;
(3)利用H装置收集氧气时,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气体从a端通入,故答案为:a。
(4)取少量白色固体于两支试管A、B中,加蒸馏水使其溶解,向A试管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碳酸钠,不含硫酸钠,因为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而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的硫酸钡难溶于酸,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稀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气体生成,说明固体中含氯化钠,氯化钠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难溶于酸的氯化银,故沉淀部分溶解,故这瓶白色固体的成分是NaCl、Na2CO3;向A试管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为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故答案为:NaCl、Na2CO3;BaCl2+Na2CO3=BaCO3↓+2NaCl。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考查氧气制取的原理及装置的选择以及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20.(2022 凉山州)化学兴趣班的同学准备分组进行气体的制取与性质的探究实验,实验员准备了如图仪器,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目。
(1)请写出如图中对应字母编号为“e”的仪器名称  长颈漏斗 。
(2)甲小组的同学准备利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得较多量的氧气,同时便于添加液体试剂,应选择如图中的  beh (选填字母编号)来组成发生装置,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 。
(3)乙小组的同学利用甲小组组装的发生装置制得了二氧化碳气体,并将气体从如图a端通入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其中1、4为湿润的石蕊棉球,2、3为干燥的石蕊棉球。同学们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  密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2+H2O=H2CO3 。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氧气的制取装置.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仪器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各仪器的特点及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解答;
(3)根据实验现象及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1)e为长颈漏斗,故答案为:长颈漏斗;
(2)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发生装置为固液不加热型,要制取较多的氧气,发生装置应该选择锥形瓶,即装置b,同时要便于随时添加液体药品,需要选择长颈漏斗,即装置e,搭配的橡皮塞为双孔橡皮塞,即装置h,;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答案为:beh;2H2O22H2O+O2↑;
(3)由图可知,将二氧化碳从a端通入后,观察到2、3棉球不变色,1、4棉球变红且4棉球先变红,4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湿润的棉球变红的原因是由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为:CO2+H2O=H2CO3;故答案为:密度比空气大;CO2+H2O=H2CO3。
【点评】此题考查基础,考查初中常见气体的制取及性质,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