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说课(教案)五年级体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原地双手胸前投篮》说课(教案)五年级体育

资源简介

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说课稿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变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的运动技能目标引导下对教学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以学生的运动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独立思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节课让学生在练习中带着问题主动去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教材分析
过渡语: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小篮球是小学三、四年级球类教材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体育活动。原地双手胸前投篮是学生第一次系统的接触的关于投篮方面的教学内容,此阶段更加突出了篮球运动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对于上肢力量和全身协调性的发展有促进作用,还能提高对于篮球的感知能力,也为后面单手肩上投篮和运动能力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情分析
过渡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对小篮球的运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因为第一次系统接触投篮动作,为了更有效果的进行教学,在课程的设置中我会多组织学生去熟悉球性。同时他们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所以教学中我会设置比赛结合其他手段来引起他们的注意来进行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
四、教学目标
过渡语: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复述出原地双手胸前投篮的动作要领,初步掌握该动作,能将篮球投进篮筐。。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习和游戏,发展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和对球的感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逐步激发对小篮球学习的兴趣,并且能在比赛中遵守规则。
五、教学重难点
过渡语: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是:
【重点】
投篮时两手均匀用力,两臂充分伸展。
【难点】
上、下肢协调用力。
六、教学方法
过渡语:为了解决重点,突破重点,我的教学方法为: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比赛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过渡语:下面,主要谈谈对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开始部分
课堂常规: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堂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然后我会进行原理导入:同学们,篮球作为大家平时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那老师问大家一个关于篮球的问题,想要在篮球比赛中取胜的唯一手段是什么?很好,看来大家已经想出来了,既不是运球花哨也不是传球准确,而是只有能将球投入篮筐才能保证自己最终取胜,那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这项关键技术中的一个相对简单的技术动作,原地双手胸前投篮。
【教学意图】开始部分能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通过这样的原理导入能帮助学生更加了解篮球运动。
(二)准备部分
1.慢跑。
组织教学:全班站成二路纵队,围绕操场进行慢跑,共两圈。
要求:注意呼吸的节奏和步伐的大小。
2.徒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拍节准确,动作到位,节奏感强。
3.专项准备活动:指拨球,腰间绕球,胯下绕球。
组织教学:四列横队体操队形,教师边做示范,边提示动作要领,语言激励学生,及时表扬鼓励。
要求:尽量不掉球,保证速度。
【教学意图】这样能够促进体温升高,提高机体兴奋性与灵活性,集中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专项准备活动帮助学生熟悉球性,同时也为后面的投篮教学做了铺垫。
(三)基本部分
1.示范
提问:刚刚老师投篮的时候,同学们请用心观察老师是如何发力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和教师的总结为两脚蹬地,上体伸展,伸直两臂,帮助同学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
2.讲解
动作要领详解为双手持球于胸前,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曲,右脚跟提起,重心稍前移;投篮时,两眼瞄准篮圈,两臂随着腿的蹬伸用力及身体的伸展,由胸前向前上方伸出,大拇指稍用力,手掌稍向外翻,两手均匀用力,全身动作协调一致,将球投出。
3.练习
(1)原地徒手练习,组织形式为四列横队成体操队形散开,原地根据教师的示范进行模仿,教师观察、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发力方式,体会正确的用力顺序。
(2)定点投篮练习,组织学生分为四组,在四个篮球半场进行三秒区内的投篮练习,来体会发力的大小和出球方向,教师巡视指导,纠正不正确的投篮姿势。
(3)各种角度、距离的投篮练习,在篮球半场内设置不同的投篮点,由近到远,由易到难,在原来分组基础上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继续强调发力的顺序和出球的角度。
(4)两人一组,一人举手干扰的投篮练习,进一步强化投篮动作。
4.检验—优生展示,让各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完成动作较好者进行动作演练,教师加以鼓励性评价,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可以培养学生间沟通团结的意识,同时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5.教学比赛—投篮比赛
方法:在篮筐附近设置得分区域,全班分为四组,分别进行投篮,小组累积得分高者获胜。这样能激发整个小组的参与积极性并且促进了组内的沟通,并且有效的检验课堂的教学成果。
(四)结束部分
本堂课的最后部分是结束部分,包含的内容有:
1.放松活动:伴随音乐充分拉伸肌肉。
2.师生共同总结:引导学生谈本节课收获,梳理归纳课堂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3.回收整理器材、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这样的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课做好身心准备。教师对学练情况进行针对性总结,给予学生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并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八、场地器材:
篮球20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篮球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