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有点警惕性 设计人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心中的“110”——有点警惕性本课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 课标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健康成长”中第6条“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知道应该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健康。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安全的常识,有安全意识和基本的自护自救能力”。教材 分析 中年级强调了生命高度的安全教育,主要有保护生命的安全机能学习和人际安全的教育。本册在第三单元按照“体会生命宝贵,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护自救(交通、溺水、防火)—人际安全(防盗、防骗、防拐、防性侵)”的逻辑结构进行教学,分别开展“生命怎么来的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生命”的探索,引导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保护宝贵的生命。体会生命来之不易,生命不可重来,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本课重在引导学生心中要有“110”,让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复杂性,能识破人为欺骗,初步建立人际安全防范意识,能预防拐骗、盗窃、性侵。学情 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对于一些安全常识已有所了解,三年级教材的学习对象是刚刚升入中年级的学生,他们不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开始形成,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注重引导,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时可以引导学生演一演,练一练,加深学生理解。本课 目标 了解“110”的作用和功能,学会在适当的情况下拨打“110”。 学会辨别陌生人对自己的言行,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学习与陌生人交往的正确方法。 通过对日常生活小事的分析,进一步感受身边危险的存在,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不轻信陌生人,遇到危险要及时拨打“110”。 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通过口头阐述、新闻剪贴、纸笔记录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评价 任务 全班同学熟知遇到陌生人时的正确做法。 2、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有危险意识。 3、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初步体验怎样对待陌生人敲门。 4、明白应如何应对可疑情况。学会拨打“110”,知道拨打“110”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5、遇到事情心中有点警惕性,知道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 6、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生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教学重难点 重点 建立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如何应对危险。难点 能初步判断危险的存在,懂得自我保护和报警。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其他相关材料学生准备 1.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呢? 2.通过多种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教 学 过 程 指向目标 评价任务 预设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耳熟能详的故事知道遇到陌生人时应该怎么办。 全班同学熟知故事中小兔子的正确做法。 活动一:读故事,解行为 出示《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情节。 免妈妈采了满满一筐蘑菇回来了,边敲门边唱:“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默瞅,看见妈妈回来了,高兴地打开了门。躲在大树后的大灰狼瞧见了,咧着嘴跑了。第二天,兔妈妈又去采蘑菇去了,大灰狼藏起了大尾巴,装着兔妈妈的样子,来到小兔子家,学着兔妈妈的声音唱着:“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我要进来。” 小兔子们从门缝里向外一看,不对呀,妈妈可没有大尾巴,连忙唱道:“不开不开就不开,妈妈没回来,谁来也不开。” 师:请大家结合《小兔子乖乖》的情境故事,思考:小兔子为什么不开门? 假如你是小兔子,你开门吗?为什么?通过真实的案例给学生敲响警钟。 学生意识到社会的复杂性,有危险意识。 活动二:真实案例,了解生活中危险 生活中总会遇到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朋友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但也有少数人不怀好意,会危及我们的安全。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1:这个视频中小学生遇到的什么危险呀? 预设:被陌生人带走 视频中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教师总结:同学们,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搭讪的时候,要提高警惕性,不要让坏人有机可乘。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独自在家时,如何面对外人来访。角色扮演是很好的德育方法。有利于切身体会其中所涉及冲突、情感;有利于习得正确的行为方式。 通过演一演的方式初步体验怎样对待陌生人敲门。 活动三:情景再现,演一演 (课件出示教材第62页“我该怎么办”内容)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遇到不怀好意的陌生人时的做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图中这个同学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她想一想应该怎么办。 (先同桌讨论,在分角色选择任一场景演一演。) 生1:如果门外是来家里修煤气的,应该让他等爸爸妈妈在家时再来。 生2:如果门外是送快递的,应该打电话向爸爸妈妈核实,问是否真有其事。 生3:如果门外是邻居王奶奶,应该看猫眼确认一下。 师小结: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敲门时,正确的做法是: (1)先看一看,千万不要吭声,不要紧张。如果是陌生人,然后大声喊“爸爸妈妈,有人来了。” (2)即使是熟人,也要打电话告诉爸爸妈妈。 (3)不管门外的人怎么说或者拿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你都不要开门。学会正确、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让学生通过分析故事,明白应如何应对可疑情况。学会拨打“110”,知道拨打“110”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活动四:情境创设,学会拨打110 (课件出示教材第63页《智捉小偷》的故事) 你最欣赏陈宇遇事后的什么表现?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会怎么处理呢? 预设:拨打“110”报警电话。 同学们,一些危险就潜藏在我们身边,当我们发现可疑情况时,一定要提高警惕性,必要时千万别忘了拨打“110”报警电话。 那应该怎样拨打“110”报警电话呢? (创设情景: 放假了,你独自一人在家,突然听到门外有动静,你从自己猫眼往外看,发现猫眼被堵住了,这时你该怎么办呢?) (小组讨论) 1.我们应迅速报警,由于我们年纪小,自我保护的能力还不足,所以当我们面对危险时应学会报警来保护自己。 2.该怎么拨打“110”报警电话 谁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注意听,他在电话里说了哪些内容 谁还有补充 3.同学们说的很全面,在拨打“110”报警电话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出示课件) ①报警求助的基本情况 ②犯罪分子或可疑人员的人数、特点、携带物品等 ③报警人的所在位置、姓名和联系方式。 4.根据情景小组练习 (学生练习,再请一组上台模拟表演) (评价:你说得真全面,在几秒之内清楚地把情况告诉了警察叔叔,你真棒!) 同学们,遇到危险时我们应该拨打“110”报警电话,但“110”报警电话能随意拨打吗 (不能。)老师提醒大家注意:110可不能随意拨打!在我国,报假警是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危险情况。 遇到事情心中有点警惕性,知道我们怎样才能保护自己。 活动五:集思广益,防患于未然 师: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呢? (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小组长汇报) 师总结: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当我们遇到意外是事情时,一定要警惕,心中要有“110”。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通过口头阐述、新闻剪贴、纸笔记录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活动六:安全隐患我知道 学生通过口头阐述、新闻剪贴、纸笔记录等方式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 教师总结并带领学生完成安全题目。板书设计 心中的“110” 有点警惕性 读 我该怎么办? 看 说 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