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11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设计人
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 第二课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第一课时)
本课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 课标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我的家庭生活”里的第1条“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和第2条“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心家庭生活,主动分担家务,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
教材 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的第二课。第一课《父母多爱我》侧重讲父母对子女的爱,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爱。爱是相互的,本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承接上课,侧重讲子女对父母的爱,引导学生多了解、体贴父母,并将自己对父母的爱落实在行动中。 本课由三个板块组成。第一板块的话题是“我们都爱父母”,此话题设计了三幅图,从生活中几个具体情境切入,调动学生爱父母的天然情感,让学生感受和父母之间的爱。第二板块的话题是“我们了解父母吗?”,此话题设计了四幅图和“我为父母写档案”的表格,旨在引领学生在填写表格的活动过程中,增进对父母的了解。第三板块的话题是“爱父母,在行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深入了解父母的基础上,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的话题,即“我们都爱父母”“我们了解父母吗?”。
学情 分析 孩子都是爱父母的,都有爱父母的自然情感,但是这个情感并没有被激发出来,而且三年级这个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了解并不深,本课需要激发他们爱父母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父母的了解。由此,本课确立了“感受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辛苦,唤起学生爱父母的情感。能通过多种方式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提升学生对父母的认识。”的目标。
本课 目标 1.通过观察生活、课堂交流反思,感受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辛苦,唤起爱父母的情感。 2.通过写父母小档案、课堂交流反思、点评展示,知道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提升对父母的认识。 3.通过传统文化名言,知道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了解父母,及时行孝。
评价 任务 1.课堂交流反思,说出担心、心疼和思念父母的情况,至少说出一种情况。 2.课堂交流,说出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种。 3.课前调查、写父母小档案,能够了解父母的基本情况。 4.课堂交流,能理解传统文化名言包含的孝道文化。 5.课后完成拓展作业,进一步激发爱父母的情感,持续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唤起学生爱父母的情感,知道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加深对父母的了解。
难点 真正地了解父母,感受父母工作生活的辛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录制语音
学生准备 学生观察、了解父母,为父母写档案。
教 学 过 程 指向目标 评价任务 预设的学习活动
1. 通过歌曲和交流,体会家庭的温暖,然后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导入本课主题。 课堂交流反思,说出自己跟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幸福时刻。 歌曲导入 1.播放歌曲《我有一个家》,会唱的学生一起跟唱。 师:听着这首歌你脑海中是否出现了和爸爸、妈妈快乐在一起的画面?谁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 2.学生交流分享自己生活中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画面。 师:看到每位同学想到自己的爸爸妈妈时脸上洋溢着幸福,那老师想问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吗?(学生回答)那你们有多爱自己的爸爸妈妈呢?你们是怎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的呢?(学生稍作思考)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二课《爸爸妈妈在我心中》。(板书课题)
2.通过观察生活、课堂交流反思,从生活的具体场景切入,感受父母工作和生活的辛苦,唤起爱父母的情感。 通过课堂交流反思,说出担心、心疼和思念父母的情况,至少说出一种情况。 活动一 :我们都爱父母 1.播放三段语音,分别是课本72页插图配的三段话。 师:同学们,你能根据语音来说一说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吗? 2.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父母最爱我们,在我们心里,他们也是我们最爱的人,那在生活中你们有心疼、担心和想念他们的经历吗?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 3.学生交流分享心疼、担心、想念父母的经历。 4.师小结:原来同学们都有过担心、心疼、想念父母的经历,看来你们心中都装着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
3.通过写父母小档案、课堂交流反思、点评展示,知道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加深对父母的了解,提升对父母的认识。 课堂交流,说出了解父母的途径有哪些。至少说出两种。 课前调查、写父母小档案,能够了解父母的基本情况。 活动二:我们了解父母吗? 师:同学们,父母精心呵护着我们的生活,对我们非常了解,那你们呢?你们了解自己的父母吗? 1.学生全班交流分享。(引导式问题:你了解父母什么?职业、生日、爱好、饮食喜好、生活习惯?你是怎样了解到的?) 师: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了解父母,为父母写档案,今天都带了吗?下面我们分小组交流“父母小档案”。 2.小组交流分享“父母小档案”,每组选取一到两个内容重点深入了解。(在交流时教师要设置一些启发学生反思的问题,比如说到爸爸妈妈的身体状况,如果不是很好,可设置如下问题:爸爸妈妈为什么身体不好?你为爸爸妈妈做了什么?你可以为爸爸妈妈做什么?)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调查后都为父母写了小档案,那从父母的小档案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呢?下面把你的发现和感受写下来。 3.学生写发现和感受。
4. 通过传统文化名言,知道孝顺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了解父母,及时行孝。 课堂交流,能理解孝道文化名言的意义。 课后完成拓展作业,进一步激发爱父母的情感,持续增进对父母的了解。 活动三:解名言,明事理 师:同学们,《论语》中有这么一句话“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想一想是什么意思,同桌交流一下。 1.学生交流,教师补充。(父母的年龄,做子女的不能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欣喜,一方面为他们的衰老而担忧。) 师:我们再来看这么一句话“树欲静而风不息,子欲养而亲不待。”想一想是什么意思。 2.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树想要平静下来但风却偏偏不止地吹动它,子女想要孝敬长辈但他们却不等我们先离开人世了。) 师小结: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好好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多了解我们的父母,及时行孝,以后更好地去爱我们的父母。 布置课后拓展作业: 课后每月更新一次父母档案,写一件关于父母的令你最难忘的事。
板书设计 爸爸妈妈在我心中
德育结合点 开展感恩节“感恩父母”主题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