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1.1《我们班四岁了》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1.1《我们班四岁了》 第一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我们班四岁了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班四岁了》
二、教学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课标:本课的编写依据是《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主题三“我们的学校生活”第5条“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
教材分析:《我们班四岁了》是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与班级共成长》的第一课。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我们班的成长足迹”,主要回顾班级的成长历程,回忆班级中发生 的有趣或难忘的事。第二部分“我们班很棒”,主要寻找班级的优点和问题,并想想金点子让班级更棒。第三部分“班徽设计大赛”,主要学习如何结合班级实际,设计一个主题明确、简洁美观的班徽。
第一课时主要梳理成长历程,分享难忘回忆,并从中找到班级优点。教材选取了 “班级诞生”和“建立中队”两个小学阶段较为关键的节点,带领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开始回忆, 逐步唤醒他们对班级成长历程的记忆,这是教材的“明线”。教材还关注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成长感受,以分享难忘故事为载体,让学生通过回忆三年中开心、有趣、难过等事情, 再次感受到在班级中成长的快乐和温暖。在学生重温难忘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班级的 优点融入其中,作为一条“暗线”呈现,激发学生为班级自豪的情感。
学情分析:
四年级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一个关键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既渴望独立,又希望有集体的归属感。虽然他们在班级中生活、学习了三年,但对自己与班级之间的联系没有深刻的认识,对班级在自己的成长路上所起的作用比较模糊。班级已经成立三年,凝聚力有些涣散,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在减弱,亟需通过回望班级的成长足迹, 唤醒美好的回忆,发现班级的优点,激发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有利的一面是孩子在三年的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难忘的故事,丰富多彩的校园艺术节、激烈的班级对抗赛,有意义的研学活动,根据这些激发孩子的集体意识会比较容易。
三、教学目标:
1.回顾班级的诞生、班委成立、参与活动、取得成绩等,分享自己难忘的成长经历。
2.初步感受自己与班级成长的喜悦感和荣誉感。
四、评价任务:
在学生重温难忘故事的过程中,巧妙地将班级的优点融入其中,作为一条“暗线”呈现,激发学生为班级自豪的情感。
五、教学重难点:
1.回顾班级的诞生、班委成立、参与活动、取得成绩等,分享自己难忘的成长经历。
2.初步感受自己与班级成长的喜悦感和荣誉感。
六、教学准备:
1.收集并筛选三年来精彩活动的照片和视频、奖状、荣誉等。
2.学生自己的有关学校生活的日记。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一条红领巾回顾入队时的情景。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入队时的心情。
紧接着教师组织同桌互相说说自己的成长纪念品和故事(结合自己事先准备的日记)。
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感受我们在班级中快乐地成长着,班级因我们的努力也在不断成长着。
(活动意图:从学生最有意义的入队活动导入,激起学生的记忆,根据日记回忆自己在班级的经历并分享,共同走过的点点滴滴带动其他孩子的畅所欲言,为后面的学习开个好头。)
(二)说出我的故事分享会
1.教师组织开展难忘回忆分享会,出示要求:
(1)回忆并选择一件我们班的难忘事展开讨论。
(2)组员轮流说说难忘的原因或瞬间。
(3)汇报时,每位组员轮流发言。
(4.)讨论时声音合适。
2.学生小组交流。
教师巡回参与小组的讨论,做一个用心的倾听者,加入自己的感受。
(这个环节设计小组交流,目的在于给予孩子空间,同样的事情自己的记忆可能很模糊,而对他人而言印象可能很深刻,通过情感交流加深印象。)
3.小组全班汇报。
(1)分享研学快乐。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研学时发生的小故事,竹泉村、孙子文化园、海洋馆等。
(2)运动会一起努力。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参加运动会时的情景和感受,展示平时体育锻炼的照片,出示一年 级和四年级跳绳的对比数据。
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小结: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3)综合实践园里互相帮助。
教师小结:我们班级有人人尽责、分享快乐、一起努力、互相帮助等优点,我们 和班级共成长。
(三)课后拓展:
爱心卡书写心中感受,抒发爱班之情
1.教师引导学生在爱心卡上写一写对班级的感受或心里话。
教师用小诗小结,学生 齐读。
课件出示小诗内容:我爱我们班!她是温馨的家园,团结互助友情深;她是开心的乐园,分享 快乐笑声多;她是丰收的田园,人人尽责有收获,一起努力共成长!我爱我们班!
(设计意图:自己和班级一路走来的三年里,孩子们都感受到了满满的幸福感,心中一定对班级有了崭新的认识和浓浓的爱,写一句两句的话或者编成小诗抒发自己的情感。)
2. 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回顾了班级的成长历程和难忘故事,寻找了班级的优点。 下节课我们将一起发现班中的不足和问题,并分享改进的金点子。
八、板书设计:
我们班四岁了
说出我的故事
我爱我班
十、教学反思:
通过入队、竹泉村研学、足球对抗赛等班级中比较重要的事件,引导学生尽情回忆,感受自己在班级中的点滴成长。
在小组汇报时,巧妙地铺设切入点,梳理提炼班级能分享快乐、一起努力、互相帮助等的优点,促进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
教学设计
我们班四岁了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我们班四岁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说说自己班级的优缺点,正确认识班级,并贡献出自己的金点子,学会为班级献计献策。
2.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班徽。
三、评价任务:
通过班级有缺点的认识让学生正确认识班级,知道我们班是存在缺点的,并不是完美的,继而从中提出相应的金点子来帮助班集体更好的成长,增强集体感。
班徽的设计环节更能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达到德育的效果。
四、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说说自己班级的优缺点,正确认识班级,并贡献出自己的金点子,学会为班级献计献策。
2.根据班级的特点设计班徽。
五、教学准备:
1.制作班徽模板。
2.开展“学着我们班不足和问题”的小调查。
六、教学过程:
(一)正确认识班级
1.教师引领学生回顾第一课时中的班级优点,简要说说其他优点。
2.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前的观察,交流班级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教师适当从卫生、纪律、礼仪、学习四个方面引导。
3.我认为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导向本节课的重点,引发学生思考。)
(二)小组讨论,为班级献计献策。
1.教师创设金点子乐园,组织小组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出示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 选择一个你们组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
(2) 汇报时,每位成员轮流发言。
(3) 讨论时声音合适。
2.展示评比规则
(1) 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得一颗星;
能想出两个及两个 以上金点子,再得一颗星
(2) 能改进组员们提出的金点子,得一颗星
3.小组汇报金点子。
(1) 完善奖励方法。
教师出示班级已有的奖励方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改进。
教师小结:奖励方法要公平 公正,执行的时候要有奖有罚。
(2) 发挥小干部的作用。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班级中需要小干部管理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小干部管理的方法。
教师小结:小干部管理既要严格,也要讲究方法。
(3) 促进互相提醒和监督(演一演)。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班级中需要互相提醒和监督的方面,组织小组分角色表演。
教师总结:在提醒和监督同学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讲清楚道理,当好榜样。
5.学生谈感受,并集思广益讨论其他金点子。
教师小结:发现了班级的问题与不足,寻找了解决的方法,今后大家会继续努力, 共同进步。
(三)认识班徽
教师出示班徽的定义,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三个班徽的特点,思考班徽与班级特点的关联,了解班徽所代表的意义,激发学生设计班徽的兴趣。
教师总结: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只有取长补短,团结一心,人人参与 班级建设,我们班级才会越来越优秀。
(四)课后拓展:
1.设计班徽。
教师播放如何设计班徽的微课,组织小组合作设计。课件出示要求。
2.展示班徽。
教师组织小组轮流展示班徽。
七、板书设计:
我们班四岁了
优点:
不足:
我的金点子:完善奖励方法、发挥小干部作用、促进互相监督提醒
十、教学反思:
1.注重了设计的前后衔接,在学生交流问题时,教师适当地对产生的原因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整体了解班级情况,为下面的“金点子”做铺垫。
2.通过认识班徽、设计班徽、展示班徽三步,学生能进一步理解班级文化,感受自己是 班级的一员,增强对班级的热爱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