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三《侧手翻》 说课(教案)五年级体育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水平三《侧手翻》 说课(教案)五年级体育

资源简介

侧手翻说课稿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着眼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的学习,具备终身体育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之前,我要先谈一谈对教材的理解;
侧手翻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水平三体操项目技巧内容,该技术动作由蹬地,摆腿,撑垫,推手,展体,动作连贯协调等环节组成,学生掌握难点在于支臂、顶肩,分腿倒立过程。同时侧手翻教学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还能培养团结协作、克服困难等优良品质。学习侧手翻动作,为后续学习其他技巧动作奠定重要基础。
三、学情分析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将对学情进行分析
水平二的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同时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
四、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分析以及学情的理解,我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说出侧手翻的动作要领,85%能够准确做出该动作。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学练结合,发展力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练习过程中形成互帮互助的意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已经确立,教学重难点就显而易见:
【重点】
蹬地、摆腿,两手依次撑地,两腿依次落地;
【难点】
支臂、顶肩,分腿倒立过程。
六、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纠正错误法、分解练习法、游戏法
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观察法,分组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开始部分
首先我会进行课堂常规,内容如下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教师简要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体操的前滚翻,后滚翻等体操的基本动作,同学们都能够准确的完成,老师在这里提出表扬。大家知道体操比赛时我们通常是成套动作进行的,今天呢,我要教给学生一个新的动作。先看老师的示范,老师示范完成了,大家来说说这个动作叫什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课程—侧手翻。
2.队列队形练习:进行原地转法练习
【教学意图】促进学生由下课状态转变为上课状态的过渡,并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队列练习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身心都做好上课准备。
(二)准备部分
游戏+韵律操: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准备活动我将采用游戏翻山越岭游戏和配乐韵律操练习
翻山越岭游戏:
游戏方法:学生分成4个小组,跨越提前设计好的相距40米的“河流”、“山洞”、“小山”等障碍,跑到终点下一个继续,用时最短的小组获胜。
规则:学生不允许绕过标志,同学到终点后下一个继续。
其次配乐韵律操: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全身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把平时枯燥的跑步活动寓于游戏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徒手操配上音乐,乐与律的结合,造成艺术的氛围,给学生以美的感受。
(三)基本部分
1.为了给学生呈现技术动作表象,我会采取教师示范技术动作,并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动作要点
提问:注意观察老师在侧手翻的时候身体姿势是怎样?两手的位置怎样?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储备能够回答出相关知识,教师加以总结在侧手翻时身体充分的伸展。两手在一条直线上。
通过教师示范技术动作为学生呈现动作直观表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技术动作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2.在学生对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后我会总结讲解技术动作,讲解时做到精炼准确。
动作要点:两臂平举,上体后倾,左腿侧举,落地屈膝,右腿向侧上方摆,两手依次在前方撑地,经分腿倒立过程,两脚着垫,并腿直立。通过教师讲解技术动作让学生把握技术原理,准确理解技术环节和注意事项。
俗话说,百看不如一练,下面是我的练习环节。
3.练习
(1)辅助练习—靠墙分腿到立、分腿倒立翻转成分腿站立练习。
组织教学:三人为一个小组,一人做分腿倒立,两人旁边进行保护帮助。
(2)完整动作—侧手翻练习。
指导纠错强调方向不正,以及身体没有挺直等易范错误。
组织教学:四列纵队依次进行,班级小助手进行保护与帮助(保护着站在练习者一侧,双手交叉扶其腰)。
(3)教师根据学生练习出现错误动作进行限制练习,改进技术动作,强化对动作的学习。
①在地面上画好直线,强调两手着地在一条直线上(3次/人)。
②在练习者前方拉一跟橡皮筋,要求腿从上面越过(3次/人)。
学生在有了一定的技术表象后,采取循序进和限制练习,符合水平三认知水平特点,并在练习中加入限制练习和简难练习让学生掌握动作细节,加深动作理解。其次,在课堂屡次运用保护与帮助,符合新课程标准安全第一原则。最后在教学中多鼓励表扬,培养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克服重难点。
4.教师选出优生进行展示,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5.游戏—推小车。
方法:两人一组,一人当小车一人当推车人,10米距离到达终点后角色互换。在游戏中强调安全的同时,主要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为学生做好力量的身体素质能力储备。
(四)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在课堂学习的最后,为了使学生能够从激烈的比赛状态中过渡到相对稳定的状态,我会带着学生随着音乐进行拉伸性的练习。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检验本堂课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为我的课后反思提供理论基础。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培养学生的独立品质。
八、场地器材
小垫子10个、呼啦圈4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0%~35%;平均心率:120~130次/分;运动强度:中等。
十、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