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说课稿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转变到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一、指导思想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本课的设计中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的课程基本理念。二、教材分析认真解读,吃透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前提,我先来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为水平三室内课——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对于学生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尤为重要,通过学习可以知道一些预防知识和创伤发生后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给我们带来身心的伤害,为后续学习危险源奠定重要基础。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水平三的学生,其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在观察时往往也只注意事物较突出的特征,缺乏顺序性。在此之前对生活中的伤害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不知道这些伤害如何归纳以及处理,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弥补这一块知识的匮乏。四、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轻度损伤,学会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集体讨论,提高探究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五、教学重难点为了达到我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为:【重点】轻度烫烧伤、割、刺、擦、挫伤自我处理正确的方法。【难点】预防意外伤害的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六、教学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注重方法,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对本课的重难点有所突破我才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演示法。七、教学过程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开始教师通过举例在家里有时会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做饭、烧水;一些同学还会缝衣服的扣子。然后提问学生在做家务和用针线时所遇到的哪些伤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在日常中的伤害有烫伤、刺伤等等,进而引出今天学习的课题——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通过生活情境导入,更加有利于学生理解,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针对全班同学提问更加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理念,拉近了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二)新课讲授为了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共鸣我设置了以下几个活动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活动一:说“伤”谈“害”——轻度损伤的一些症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哪些较轻的损伤呢?这些损伤又有什么表现呢?(学生自由回答生活中经历或者看到的一些轻度损伤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所说的的一些事例,将学生说的一些损伤情况分别归类于烫烧伤、割伤、刺伤、擦伤、挫伤等,并结合学生的介绍,依据教学内容,讲解烫烧伤、割伤、刺伤、擦伤、挫伤等轻度损伤的主要症状。教师小结:各种轻度损伤的表现各不相同,了解恰当的处理方法,能够是伤害程度降至最低,下面就来进行正确处理方法的学习。这样的讲解方式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和学生的简单重复,这样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导性,又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活动二:集体合作——轻度损伤的自我处理教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讲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类型的轻度损伤,讨论如何进行及时的处理。各组推选一人代表本组发言,介绍处理方法,组内其他同学现场模拟演示处理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和演示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处理方法进行指导和纠正,讲解正确的处理方法并指导学生正确操作。活动后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组演示,我们了解几种轻度损伤的处理方式,同学们一定要记住,遇到轻度损伤,要在第一时间进行正确的操作。通过分组讨论和模拟演示,既使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本领,同时培养学生相互关心、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发言、动手,在活动中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能力。活动三:寻找根源——预防意外伤害教师提问,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总是出现一些意外伤害?(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介绍学生身边的事实案例,加以分析讨论,如家里、学校里、课堂上的一些轻度伤害事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的各种因素,特别是个人的行为因素,比如生于马虎、做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而造成的的各种伤害事故。之后教师小结:生活中造成意外伤害发生的原因很多,如一些同学生于马虎、做危险动作、注意力不集中等都有可能导致意外事故的发生,因此同学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有安全意识,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结合生活实例,能够引发学生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思考造成意外伤害的原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在活动中逐渐地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和锻炼习惯,整个的课堂活动也避免了课堂的单调性,符合该学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做到了因材施教。(三)巩固提高为了达到巩固以及学以致用的目的我设置了以下判断题:1.烫伤时不做任何处理,立即总往医院。(×)2.生锈的铁刀割伤了手没什么问题,用创可贴贴上即可。(×)(四)小结作业知识的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的,因此我在课堂结尾会及时和学生共同总结今天的收获,而在作业布置环节我会让学生完成“我是家庭小医生”,课后回家与家人交流,购买“家庭救急包”,与父完成课后母一起了解急救包中物品的使用方法以及用途。师生共同总结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通过鼓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更加体现了新课改的评价观,全方位的评价学位,以及教师生,而作业的布置不局限于书本作业,体现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新颖的作业形式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乐趣,以及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