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课前预习】 阅读教材并完成以下时间的填充【导入】“中国的历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历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 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年版,第 1页设问:你认为可以用哪句话来代替材料中“境内各民族”?白寿彝的民族观有何进步性?答:可以用“中华民族”来代替;白寿彝认为中国的历史是由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肯定了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作的贡献。【教学过程】统农牧之地设问3:请认真观察以上地图并结合教材的知识,指出辽、西夏、金的统治疆域有何新特点?这使辽、西夏、金的统治面临怎样的新问题?出元朝的统治疆域有何新特点?这使元政权的统治面临怎样的新问题?辽、西夏、金的统治疆域已延伸到中原地区,中原地区是汉人居住之地,实行的是农耕经济,因此辽、西夏、金政权要思考如何同时治理好游牧之地与农耕之地,如果管治好本族之人和汉人。元朝统一了金、西夏、南宋、吐蕃等地,统治疆域空前广阔,元朝的统治者面临如果治理好庞大疆土的新挑战。行两宜之政课堂活动一:请阅读教材,对辽、西夏、金的统治措施进行归纳梳理,请完成下表。政权 辽 西夏 金主要制度 南北面官制 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制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官称。 沿袭唐宋制度,却保持女真民族的管理系统,猛安谋克制。主要经济 接受农耕经济,南部重视农业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重视农业耕作,陶瓷业与炼铁业兴盛主要文化 参照汉字创造契丹文,接受汉族文化 仿汉字创西夏文字,重视翻译汉文化典籍 逐渐趋向汉化,中期以降,女真贵族改汉姓、著汉服普遍设问4:辽、西夏、金的统治制度有何特点?有何积极影响?请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指出少数民族对国家发展所作出的贡献。特点:一方面,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农耕经济和思想文化;另一方面,因俗而治,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方式。影响: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政权统治,促进了边疆的开发。贡献:创新制度,影响深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组织形成提供了成功的范例课堂活动二:请阅读教材,对元朝的统治措施进行归纳梳理,并完成以下填空。元朝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 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统一,是元明清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时期,为了巩固统一,元朝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修 ,设驿站、急递铺;在中央设 ,是中央的宰相机构在地方实行 ,既是中央 机构,又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其中 行省、 行省、 行省加强了对北部和西南地区边疆的管理。行省制的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一定程度符合元朝对辽阔领土的统治,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开创了新的地方管理模式(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主辅结合模式),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势力的平衡,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为后世所借鉴。对吐蕃地区,由 进行管理,西藏正式纳入到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对西域地区,设 、 等对军政进行管理;对台湾,设 履行行政管理职能,台湾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设问5: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方式与元朝的有何不同?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理有何历史意义?不同:唐朝对边疆地区实行羁縻统治,控制力较弱;而元朝通过设立行省、通过行政机构进行管理的方式把边疆地区地区纳入到中央正式的行政管理当中,并对边疆地区征收赋税,意味着边疆地区的百姓已成为中央的编户齐民。历史意义:把东北、西北、西南边疆和西藏、台湾纳入到中央的正式管理当中,拓展了疆域,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统一。促民族发展设问6:你是否同意材料7中梁启超的观点?请用本课的知识加以论证。同意。史实:元朝统一后,迁居内地的契丹人、女真人与汉族杂居,逐渐与汉族融合在一起;元朝时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回回的形成,随着蒙古对中亚、西亚的征服,大批信奉伊斯兰教的突厥、波斯、阿拉伯人移居到中国,与汉族、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相互交融,形成回族的祖先。设问7:辽、西夏、金与两宋政权多有战事,元朝统治者也采取了民族压迫的政策,这些民族间的冲突和民族矛盾为什么未能阻档民族的交融?民族的冲突给各民族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但是民族冲突也是民族交融和中华民族发展的必经过程。我们既要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民族歧视,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和民族分离主义,追求各民族团结协作,共同创建繁荣昌盛的中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