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9 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3.9 生活离不开规则 教案

资源简介

守规则要自觉
教材分析:
《生活离不开规则》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公共生活”的第二课内容。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公共生活,分别指向具象公共设施的了解、抽象公共生活规则的了解和社会性情感培养。单元的教育目标是“认识并爱护公共设施;有公共意识,讲规则;具有关爱他人的社会性情感”。
“守规则要自觉”是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下的一个活动主题,目的是引导学生懂得应该自觉遵守规则,自觉用规则约束自己。教材呈现了好朋友不守规则、许多人不守规则、无人监督的时候几个有典型意义的情景素材,在辩一辩、演一演、看一看、说一说、填一填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做出选择,最终认识到,遵守规则靠自觉。
学情分析:
学生在儿童时期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并且能够用学校和社会的一些规则来约束、衡量自己的行为,同时初步具有一定调查、搜集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的局限,他们更多地处于他律阶段,对规则的理解是比较浅显的,很多学生没有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遵守规则存在着一定困难,难以内化为一种自觉地行动和生活习惯。
树立规则意识最终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就是怎样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化过程。本课引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做到自觉遵守规则,也就是如何做到自律,特别是在遵守规则的过程中碰到一些困惑,应当怎样去面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规则的自觉性。
教法和学法:
新课标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程要通过创设多样性的情境不断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学中我将通过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小龙出行的情境,设计一个个耐人寻味的环节,并采取情景法、讨论法、启发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到规则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
 2.懂得遵守规则的重要意义。
 3.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遵守规则中遇到的困惑。
 4.把自觉遵守规则内化为自身的需求和自觉行为。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在不同的情况下遵守规则,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新课
1.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生活处处有规则。那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呢?老师先向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龙。小龙同学已经迫不及待想和大家见面了,我们一起去听听他有什么要和大家说的。
大家好!我是小龙。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在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的规则。正所谓:“无规不成方圆。”这是我们常说的一句俗语,也说明规则就伴随我们身边,和我们人类一样在发展,也在变化。有了规则后,要遵守规则,这样才能让生活变得井然有序。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规则就形同虚设,社会就会出现混乱,个人有可能受到伤害。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关注与知识的前后衔接。借助儿童喜闻乐见的卡通人物引出本堂课的话题,把卡通小龙以学习者的身份贯穿于整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学们,小龙说的对不对啊?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守规则。(板书:守规则)
2.守规则非常重要,自觉自愿地遵守规则更加难能可贵。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第9课《生活离不开规则》的第二部分——守规则要自觉。(补全板书)
二、创设情境,环环相扣
1.辨一辨
现在是踏青好时节,小龙同学准备到公园去玩,在去的路上,他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播放视频“行人频繁横穿马路 过街天桥形同虚设”)
提问:为什么他们宁愿横穿马路而不走天桥呢?
同桌讨论
追问:如果是你要过马路到对面上学,看到有些人在横穿马路,你会跟着一起横穿马路还是走人行过街天桥呢?为什么?
总结:修建过街天桥可以使穿越道路的行人和道路上的车辆实现完全的分离,保证交通的通畅和行人的安全。当看到大家都在横穿马路,违反了规则的时候,希望你们不要心存侥幸而盲目跟从,要仍能做到遵守规则,坚持自己的原则。(板书:不心存侥幸 不盲目从众)
2.演一演
到了公园的小龙正在售票处排队买票,他好朋友看见队伍很长,便想要来插队。
提问:当好朋友不守规则时,你会怎么做?
请同学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表现出来
总结:有些时候,为了遵守规则和维护规则的公平,我们要做到不讲情面,即使是最好的朋友来插队也应当提醒他遵守规则。同学们,规则不是拿来贴在墙上,挂在嘴边,而是要牢记在心,体现在行动中的。(板书:不应讲情面)
[设计意图:链接学生生活,发现并根据学生在遇到好朋友来插队时的困惑,通过演一演,帮助儿童解决问题,懂得遵守规则不应讲情面。]
3.看一看
买完票的小龙现在正在享受公园里的美丽风光。突然,他看见作为大人的叔叔阿姨不讲究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出示图片)
提问:你觉得小龙看见这样的场景,有什么想法?会怎么做?
出示答案:他把别人乱扔的垃圾一个个捡起来,装进了塑料袋里。
也会像他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
请同学们现在看看自己桌下有没有掉落的垃圾,把他捡起来,下课扔到垃圾桶里。
总结:地球是我们大家的,我们要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自觉讲究卫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4.说一说
小龙:一个城市的文明,体现在每一个公民的一言一行中。当你们处于这几种场景,并且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大家会像图中的小朋友这样做吗?(出示教材63页上边图)
四人小组讨论、汇报。
小结:这些行为看似小事,却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公民文明素质的高低。如果人人有了遵章守纪的习惯,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井然有序。
[设计意图:通过行为辨析和自查,感受自觉,发现不足。在情境探究中懂得要把规则牢记心中,形成习惯,自觉遵守。]
5.填一填
在回去的路上,小龙遇到了一个有信号灯和斑马线的十字路口,他看见行人通行的绿色信号灯还没亮,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他不知道是选择立即过马路,还是选择等一等?同学们能帮帮小龙吗?他应该怎么做?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一写。
选取个别同学的拿来投影
总结:遵守规则不能靠他人提醒和监督,要自觉遵守。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是关键时刻的保护伞。为了我们的安全,一定要做到“无人监督,从我做起,自觉遵守”。
小龙:“谢谢大家的帮助!”
三、回顾身边,唤醒规则
1.讨论学校存在哪些规则(师根据学生所说随机出示本校相应地点图片扩展规则。)
2.交流自己自觉遵守了学校的哪些规则
[设计意图:学校是学生最为熟知的场所之一,让学生回归生活去回忆、去寻找,打开思维,有话可说。通过分享自觉遵守规则的亲身实例,老师借机在班级中树立榜样,让学生互相学习,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形成共识
交流为了战胜突如其来的疫情,大家是怎么做的;再对照公共规则开展自评。
[设计意图:道德与法治课堂是“生活化”的课堂。立足当下谈规则,感受并认同自觉遵守规则才能让我们的社会井然有序,生活幸福安宁。通过行为自评,发现自己的不足,进一步激发学生自觉遵守规则的愿望。]
五、回顾总结,升华主题
人们幸福、安定、快乐的生活离不开规则。只有每个人心中树立起规则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不需要他人提醒,养成一种习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和谐和美好。
结合板书提出希望:让我们从现在做起,把守规则要自觉的方法牢记心中,争做讲文明守规则的好孩子。
六、作业布置
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规则意识特别强的人呢?课后,请大家为他们制作一张“赞赏卡”,和他们一同努力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寻找并发现他人的优点,借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七、板书设计
9 守规则要自觉
不心存侥幸
不盲目从众
不应讲情面
无人监督 自觉遵守 从我做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