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教 学 设 计课题 2.6 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 单元 二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下核心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观察和认识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食物的严重后果 道德修养:认识到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 法治观念: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观念 健全人格:知道从自身和小事做起,节约粮食、拒绝浪费 责任意识:培养节约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重点 通过观察和认识餐桌上的浪费现象,了解浪费食物的严重后果难点 :认识到浪费行为是对劳动者的不尊重,能够从自身小事做起,节约粮食、拒绝浪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请思考问题: 仔细观察,说一说图片中的人们分别在哪?做什么?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学生观看图片展示的情景,思考并回答问题。 由图片情景和问题引入,激发思考热情。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餐桌上的浪费 社会观察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餐桌上的浪费”现象呢?分享一下你的见闻。 归纳:浪费有多种表现 食物的哭诉 听完他们的哭诉,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活镜头 妈妈每次一批评小华,小华就说:“就浪费那么一点,有什么关系!”你赞同小华的说法吗? 镜头一:小华每次吃饭都是狼吞虎咽,吃一半米饭掉一半米饭在餐桌上。 镜头二:小华喜欢吃肉包子的馅但不喜欢吃肉包子的皮,每次都是把肉馅吃掉,把面皮扔掉。 算一算: (1)用天平称一称,用小碗量一量,看看50克大米有多少。 (2)如果每个同学一天浪费50克大米,全班同学一天共浪费多少大米?一年共浪费多少?如果全校有500个学生,一年将浪费多少大米? (3)一个学生一个月大约吃9000克大米。如果能把这些被浪费的粮食积攒起来,可以够多少学生吃一个月? 有数据显示,我们国家每年浪费的食物折合成粮食,估计有1000亿斤,这个数量可以用作约3.5亿人一年的口粮需要。看到这些数字,你有什么感受 说一说:有人说浪费粮食不单是粮食的浪费。你知道在这背后,还浪费了什么? 强调:浪费行为还是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一起来朗诵 悯农(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思考: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讲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7.今天,你光盘了吗? 光盘行动的宗旨: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养成生活中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习惯,而不只是一时的行动。不只是在餐厅吃饭打包,而是按需点菜,在食堂按需打饭,在家按需做饭。 “光盘行动”试图提醒与告诫人们:饥饿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而即便时至今日,珍惜粮食,节约粮食仍是需要遵守的古老美德。 思考:节约粮食,我们可以怎样做? 小提示:节约粮食是习惯,更是美德。大家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形成勤俭节约的良好社会风尚作出自己的努力。 目标导学二: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浪费现象小调查 各种浪费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让我们组成“浪费现象调查小组”,深入了解一下浪费现象吧。挑选某一个方面的浪费行为进行调查研究。 调查小贴士: (1)可以采用观察、采访、查阅资料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2)采访之前要准备好问题提纲。 (3)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实事求是,如果有具体数据就更有说服力了。 2.调查汇报会 请你把自己小组调查的结果分享给大家,并给大家提出有效的建议。 3.说一说:还有哪些浪费可以避免? 4.班级大讨论:生活中的浪费 5.小思考: 我们的浪费行为,最终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强调:人类的浪费行为,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 6名言警句欣赏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长足。 出自司马光《资治通鉴》。意思是取用资源等要有限度,使用它们要有节制,那么就时常能充足。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意思是用恬静的心态和集中注意力来修身养性,用勤劳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找一找:有很多关于浪费与节俭的名言、警句、谚语,意味深长。你知道它们的含义吗?你能再找一些类似的句子吗? 链接现实:你能做到哪些“不浪费”? 示例:我妈妈特别注重节水。她总能把水资源充分利用。比如说,洗米水用来洗菜;洗衣服水用来冲马桶。 随手关灯是我家的习惯。每个人都会相互督促,随手关灯成为家庭好习惯,节省每一度电。 拓展延伸 请你从水、电、燃气、服装、文具等方面,以“反对浪费、提倡节俭”为主题,设计一幅宣传画或宣传标语,把你的观点传达给大家。 学生回忆所见所闻,交流分享,如:买多了来不及吃而扔掉的食物,食物买了忘记吃导致过期扔掉…… 学生阅读食物的哭诉,结合自身,谈感受,并交流看法…… 学生阅读两个镜头场面,交流看法,如:他们做得都不对…… 学生以组为单位,对老师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计算,并把结果在班级交流。 学生结合数据显示,谈感受,例如:我们的小小浪费,不容忽视…… 学生一起朗诵悯农古诗,谈理解和感悟 学生结合所学,交流看法,如:我们不挑食,按需要点菜,按需要做饭…… 学生根据要求,组织交流自己所知的浪费的现象。 学生以组为单位,根据老师出示的表格进行讨论,共同完成表格之后,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汇报。 学生分析如:人类的浪费行为,最终将会危及人类自身。 学生大声诵读名言警句,加深理解和识记。 学生列举如:随手关灯是我家的习惯。每个人都会相互督促,随手关灯成为家庭好习惯,节省每一度电。课堂小结 同学们,节约是一种美德、节约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千百年来节约不浪费的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华民族的发展中。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不浪费的好习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粮护粮,从我做起!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